第32章
说着她用力将一件衣裳甩到竹竿上,被扯得“吱呀”作响。
“欸,你这孩子,怎么说话呢。”
张春妮觉得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她干脆没理会张桂香,直接跑了出去。
村西头苏家院门前,喻娟芳在井边渍酸菜。
棠棠把从菜地里捉来的小青虫给喂进鸡圈里,这个黄瓜的苗已经长到她手臂那么长了,估计再过几天就能沿着引蔓架向上攀爬了,“娘,咱们家今年这个黄瓜能种成功吗?”
“我也说不准,但看起来长势比之前在老屋那边强不少。”
娘俩说了话,抬头就看见张春妮正朝她们走过来,喻娟芳甩了甩手上的盐粒,“春妮,你有什么事吗?”
“周舒年呢?”
棠棠奇怪的看了她一眼,“哥哥和舒年哥哥他们学农活动已经结束了,回学校去了。”
张春妮一听,脸上的表情瞬间凝固了,眼眸里闪过一抹失落,她强打起精神,“哦,这样啊,我还想着找他有点事儿呢。”
喻娟芳看着她的样子,微微皱了皱眉头,心里隐约猜到了几分,却也没说什么,只是轻轻点了点头,“你看看能不能再找其他人帮忙吧,毕竟他也只是觉生的同学,不是咱们榆槐村的人。”
……
榆槐村小学,四年级教室内,午后闷热的空气流动缓慢,学生们昏昏欲睡,自从苏会民调到公社去之后,又调来了一个数学老师,新老师姓章,五十来岁,按理说这个年纪的老师已经不会再进行调动,而且这个老师是从原林县的城关小学被调下来的。
章老师咳了两声,他端起搪瓷缸水杯喝了一口水,给班级里的同学念了一道数学题,“生产队开垦了一块长240米、宽150米的荒地种植小麦,生产队社员王林第一天种植了600平方的小麦,第二天种植了450平方的小麦,第三天种植了200平方的小麦,王林在这三天里,一共种植了多少亩的小麦?”
村里小学的学生大多基础薄弱,加上正儿八经上课的时间也不多,学习水平很一般。
有同学在底下咬着笔头,讨论是不是一共种植了一千五十平方。
章老师扫了眼学生名单,叫了个学生起来回答问题,那学生支吾了半天,最后回答出来说三天种了1050平方。
“王铁牛,你起来回答。”
王铁牛胸脯挺得笔直,脖颈涨得通红,“老师,王林第一天能种600平方的小麦,第二天却只能种450平方,甚至第三天只能种200平方!这明摆着是偷懒懈怠!懒惰是发展农业生产的最大敌人,懒惰是破坏生产的蛀虫,他这样拖后腿,就是对集体主义的背叛!”
“胡闹!”章老师狠狠的拍了下桌子,镜片后的眼睛瞪得浑圆,“这是数学课,不是批判会!以后我的课堂上只论对错,不论立场!”
“行了,都坐下吧。”
王铁牛抻了抻脖子,嬉皮笑脸的坐下来了。
苏觉胜心里默默祈祷别抽到他的名字,但心里越不想发生什么就越会发生什么,“苏觉胜,你起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苏觉胜默默在心里算了半天,硬着头皮回答,“1.67亩。”
前面抽查的学生回答的单位都是平方,苏觉胜这一说,很多同学才意识到章老师最后问的问题其实是多少亩。
苏觉胜虽然回答错了,但态度还算端正,章老师推了推老花眼镜,面色缓和了不少,“坐下吧。”
苏觉胜扫了眼旁边棠棠写在本子上的计算公式,抓起她的胳膊举手道,“老师,我妹妹会,我妹妹知道种了多少亩!”
棠棠这突然被他拉起来,班级里的人目光都落在了她的脸上,“老师,王林第一天种了600平方的小麦,第二天种了450平方的小麦,第三天种了200平方的小麦,三天的种植总数加起来是1250平方,已知一亩地约等于666.67平方,将总面积1250平方除以666.67平方,约等于1.87亩。所以王林在三天内种植了1.87亩的小麦。”
棠棠相对来说算术水平还不错,但其实她算这道题也挺吃力的。
这里面最容易出现的两个误区,一是开头荒地的长和宽,很容易就先误算整块地的面积,二就是单位换算,很容易就忽略更换答案的单位,还有平方和亩的进率稍不注意就会弄错。
但棠棠确定自己算的是对的,她已经换了其他公式给验算过这个答案。
章老师有些意外,但很快脸上就浮现了一抹欣慰的笑容,他带头鼓起掌来,“苏新棠同学算对了,大家给她鼓掌!”
教室里响起一阵掌声,苏觉胜卖力的给自己妹妹鼓掌,手掌都拍红了。
棠棠红着脸在众人的掌声中坐下了。
数学课下课后,苏觉胜嘿嘿笑了两声,激动道,“今天是周五了。”
苏觉孝在公社中学上学,每到周五就给他们捎带在黑书摊上租来的小画书。
棠棠往书包里塞课本,脸上也挂了难以抑制的笑容,“咱们干脆去村口等二哥吧。”
棠棠也爱看小画书,但她喜欢看《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孟姜女》这种比较文艺言情的小画书,她三哥苏觉胜更喜欢看《武松打虎》、《七侠五义》、《梁山好汉劫法场》之类的,俩人经常看不到一块去。
苏觉胜嫌弃棠棠看的小画书哭哭啼啼,儿女情长,没一点英雄气概,棠棠觉得苏觉胜看的书打打杀杀,粗鲁,一点也不细腻感人。
不过苏觉孝水端得还算稳,每周各给棠棠和苏觉胜租一本,看完了他回校时再还回去,所以兄妹俩暂时还处于关系平缓、互不干涉的状态。
瓦妮比苏觉孝大几个月,俩人都是红旗公社中学同一级的学生,本来苏会民每天都要去公社上班,苏觉孝可以坐他爹的自行车去学校,但堂姐瓦妮没办法住校,每个月五块钱的上灶费对这年头的家庭来说都是一笔不小的负担,苏觉孝干脆就住校了,让他爹每天去公社上班时捎带瓦妮。
不过住校也有好处,从榆槐村到公社中学有十几里,住校省了每天早起上学的路程,学校大灶伙食也不差,而且学校为了防止住校的学生乱跑,每天晚上加设了两节自习课,会有老师坐班给他们讲不懂的知识点和题目。
兄妹俩到村口时,等了十几分钟,就看到了苏觉孝的人影。
苏觉胜和棠棠跑上前,“觉孝哥哥,我们可想死你了!”
苏觉孝对他俩早已经见多不怪,“想我,我看是想你们俩的小画书吧。”
32
第32章
◎谢谢你,我很喜欢◎
往年降水量都不多,勉强能够粮食长成,今年的雨水量比前两年充足了不少,一场雨过后,菜地里的黄瓜像吸饱了水似的蹭蹭往上长,到五月底,那黄瓜已经长得非常翠绿饱满了。
正好苏觉孝放假了,喻娟芳用剪子去菜地里剪了一篮子鲜嫩的黄瓜,用井水洗干净了,用菜刀拍过后加上蒜末,香醋和酱油,再撒上切碎的芫荽,这手拍黄瓜吃起来又脆又清爽。
桌上还有昨天剩的米饭,搅散拌开之后,锅里先打入一颗鸡蛋,倒入黄瓜粒翻炒几下,最后再把搅开的米饭倒进锅里一块炒,炒到米饭粒粒金黄就可以出锅了,金黄的米饭中点缀着翠绿的黄瓜,看着就诱人。
喻娟芳早上去村口的猪肉摊割了二两猪瘦肉,本来是想用来给几个孩子煮肉粥喝的,现在用来炒黄瓜正合适,猪瘦肉切成肉丝给腌了,黄瓜切成薄片,热锅之后滑入一小块猪油,肉丝在锅里滋滋作响,把肉丝给炒散开后加入黄瓜一块翻炒,又撒了一点盐和葱花调味,一道简单却又香气扑鼻的黄瓜炒肉丝就出锅了。
黄瓜沾了肉味,多了几分醇厚的肉香,泛着一层亮晶晶的油光。
最后是黄瓜鸡蛋汤,喻娟芳从橱柜里拿出一个鸡蛋,在锅沿轻轻一磕,蛋液在烧开的水里散开,又加进切好的黄瓜片,喻娟芳尝了尝味道,补了半勺盐,把满满当当的黄瓜鸡蛋汤给盛进一个大碗里。
黄瓜炒饭、鸡蛋黄瓜汤、手拍黄瓜、黄瓜炒肉丝,整个吃饭的堂屋都弥漫着黄瓜的香气。
天已经完全黑了,一圈圈的蜻蜓到处乱飞,看样子一场暴雨肯定免不了的了,棠棠摆好碗筷,一家五口就围坐在桌前准备吃饭了。
果不其然,吃饭时,一场暴雨就哗啦啦的落了下来。
苏会民想起来一件事,“上个月听觉生说他们学校文艺宣传队这个月要去下乡慰问表演,也不知道会不会到咱们公社来。”
苏觉生没啥特长,不过胜在形象还算勉强看得过去,就被选入了学校文艺宣传队演男主角。
“我咋听见有人在敲门嘞?”喻娟芳问。
“好像是。”
棠棠正要起来开门,苏觉孝先一步起来把门打开了。
棠棠的位置离门口最近,“觉生哥哥,舒年哥?你们怎么回来了?”
苏会民和喻娟芳听到棠棠的话,忙从凳子上起来,“快进屋里来,你俩这个时候回来,是不是出了什么事?咋全身都淋湿了?”
“欸,你这孩子,怎么说话呢。”
张春妮觉得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她干脆没理会张桂香,直接跑了出去。
村西头苏家院门前,喻娟芳在井边渍酸菜。
棠棠把从菜地里捉来的小青虫给喂进鸡圈里,这个黄瓜的苗已经长到她手臂那么长了,估计再过几天就能沿着引蔓架向上攀爬了,“娘,咱们家今年这个黄瓜能种成功吗?”
“我也说不准,但看起来长势比之前在老屋那边强不少。”
娘俩说了话,抬头就看见张春妮正朝她们走过来,喻娟芳甩了甩手上的盐粒,“春妮,你有什么事吗?”
“周舒年呢?”
棠棠奇怪的看了她一眼,“哥哥和舒年哥哥他们学农活动已经结束了,回学校去了。”
张春妮一听,脸上的表情瞬间凝固了,眼眸里闪过一抹失落,她强打起精神,“哦,这样啊,我还想着找他有点事儿呢。”
喻娟芳看着她的样子,微微皱了皱眉头,心里隐约猜到了几分,却也没说什么,只是轻轻点了点头,“你看看能不能再找其他人帮忙吧,毕竟他也只是觉生的同学,不是咱们榆槐村的人。”
……
榆槐村小学,四年级教室内,午后闷热的空气流动缓慢,学生们昏昏欲睡,自从苏会民调到公社去之后,又调来了一个数学老师,新老师姓章,五十来岁,按理说这个年纪的老师已经不会再进行调动,而且这个老师是从原林县的城关小学被调下来的。
章老师咳了两声,他端起搪瓷缸水杯喝了一口水,给班级里的同学念了一道数学题,“生产队开垦了一块长240米、宽150米的荒地种植小麦,生产队社员王林第一天种植了600平方的小麦,第二天种植了450平方的小麦,第三天种植了200平方的小麦,王林在这三天里,一共种植了多少亩的小麦?”
村里小学的学生大多基础薄弱,加上正儿八经上课的时间也不多,学习水平很一般。
有同学在底下咬着笔头,讨论是不是一共种植了一千五十平方。
章老师扫了眼学生名单,叫了个学生起来回答问题,那学生支吾了半天,最后回答出来说三天种了1050平方。
“王铁牛,你起来回答。”
王铁牛胸脯挺得笔直,脖颈涨得通红,“老师,王林第一天能种600平方的小麦,第二天却只能种450平方,甚至第三天只能种200平方!这明摆着是偷懒懈怠!懒惰是发展农业生产的最大敌人,懒惰是破坏生产的蛀虫,他这样拖后腿,就是对集体主义的背叛!”
“胡闹!”章老师狠狠的拍了下桌子,镜片后的眼睛瞪得浑圆,“这是数学课,不是批判会!以后我的课堂上只论对错,不论立场!”
“行了,都坐下吧。”
王铁牛抻了抻脖子,嬉皮笑脸的坐下来了。
苏觉胜心里默默祈祷别抽到他的名字,但心里越不想发生什么就越会发生什么,“苏觉胜,你起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苏觉胜默默在心里算了半天,硬着头皮回答,“1.67亩。”
前面抽查的学生回答的单位都是平方,苏觉胜这一说,很多同学才意识到章老师最后问的问题其实是多少亩。
苏觉胜虽然回答错了,但态度还算端正,章老师推了推老花眼镜,面色缓和了不少,“坐下吧。”
苏觉胜扫了眼旁边棠棠写在本子上的计算公式,抓起她的胳膊举手道,“老师,我妹妹会,我妹妹知道种了多少亩!”
棠棠这突然被他拉起来,班级里的人目光都落在了她的脸上,“老师,王林第一天种了600平方的小麦,第二天种了450平方的小麦,第三天种了200平方的小麦,三天的种植总数加起来是1250平方,已知一亩地约等于666.67平方,将总面积1250平方除以666.67平方,约等于1.87亩。所以王林在三天内种植了1.87亩的小麦。”
棠棠相对来说算术水平还不错,但其实她算这道题也挺吃力的。
这里面最容易出现的两个误区,一是开头荒地的长和宽,很容易就先误算整块地的面积,二就是单位换算,很容易就忽略更换答案的单位,还有平方和亩的进率稍不注意就会弄错。
但棠棠确定自己算的是对的,她已经换了其他公式给验算过这个答案。
章老师有些意外,但很快脸上就浮现了一抹欣慰的笑容,他带头鼓起掌来,“苏新棠同学算对了,大家给她鼓掌!”
教室里响起一阵掌声,苏觉胜卖力的给自己妹妹鼓掌,手掌都拍红了。
棠棠红着脸在众人的掌声中坐下了。
数学课下课后,苏觉胜嘿嘿笑了两声,激动道,“今天是周五了。”
苏觉孝在公社中学上学,每到周五就给他们捎带在黑书摊上租来的小画书。
棠棠往书包里塞课本,脸上也挂了难以抑制的笑容,“咱们干脆去村口等二哥吧。”
棠棠也爱看小画书,但她喜欢看《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孟姜女》这种比较文艺言情的小画书,她三哥苏觉胜更喜欢看《武松打虎》、《七侠五义》、《梁山好汉劫法场》之类的,俩人经常看不到一块去。
苏觉胜嫌弃棠棠看的小画书哭哭啼啼,儿女情长,没一点英雄气概,棠棠觉得苏觉胜看的书打打杀杀,粗鲁,一点也不细腻感人。
不过苏觉孝水端得还算稳,每周各给棠棠和苏觉胜租一本,看完了他回校时再还回去,所以兄妹俩暂时还处于关系平缓、互不干涉的状态。
瓦妮比苏觉孝大几个月,俩人都是红旗公社中学同一级的学生,本来苏会民每天都要去公社上班,苏觉孝可以坐他爹的自行车去学校,但堂姐瓦妮没办法住校,每个月五块钱的上灶费对这年头的家庭来说都是一笔不小的负担,苏觉孝干脆就住校了,让他爹每天去公社上班时捎带瓦妮。
不过住校也有好处,从榆槐村到公社中学有十几里,住校省了每天早起上学的路程,学校大灶伙食也不差,而且学校为了防止住校的学生乱跑,每天晚上加设了两节自习课,会有老师坐班给他们讲不懂的知识点和题目。
兄妹俩到村口时,等了十几分钟,就看到了苏觉孝的人影。
苏觉胜和棠棠跑上前,“觉孝哥哥,我们可想死你了!”
苏觉孝对他俩早已经见多不怪,“想我,我看是想你们俩的小画书吧。”
32
第32章
◎谢谢你,我很喜欢◎
往年降水量都不多,勉强能够粮食长成,今年的雨水量比前两年充足了不少,一场雨过后,菜地里的黄瓜像吸饱了水似的蹭蹭往上长,到五月底,那黄瓜已经长得非常翠绿饱满了。
正好苏觉孝放假了,喻娟芳用剪子去菜地里剪了一篮子鲜嫩的黄瓜,用井水洗干净了,用菜刀拍过后加上蒜末,香醋和酱油,再撒上切碎的芫荽,这手拍黄瓜吃起来又脆又清爽。
桌上还有昨天剩的米饭,搅散拌开之后,锅里先打入一颗鸡蛋,倒入黄瓜粒翻炒几下,最后再把搅开的米饭倒进锅里一块炒,炒到米饭粒粒金黄就可以出锅了,金黄的米饭中点缀着翠绿的黄瓜,看着就诱人。
喻娟芳早上去村口的猪肉摊割了二两猪瘦肉,本来是想用来给几个孩子煮肉粥喝的,现在用来炒黄瓜正合适,猪瘦肉切成肉丝给腌了,黄瓜切成薄片,热锅之后滑入一小块猪油,肉丝在锅里滋滋作响,把肉丝给炒散开后加入黄瓜一块翻炒,又撒了一点盐和葱花调味,一道简单却又香气扑鼻的黄瓜炒肉丝就出锅了。
黄瓜沾了肉味,多了几分醇厚的肉香,泛着一层亮晶晶的油光。
最后是黄瓜鸡蛋汤,喻娟芳从橱柜里拿出一个鸡蛋,在锅沿轻轻一磕,蛋液在烧开的水里散开,又加进切好的黄瓜片,喻娟芳尝了尝味道,补了半勺盐,把满满当当的黄瓜鸡蛋汤给盛进一个大碗里。
黄瓜炒饭、鸡蛋黄瓜汤、手拍黄瓜、黄瓜炒肉丝,整个吃饭的堂屋都弥漫着黄瓜的香气。
天已经完全黑了,一圈圈的蜻蜓到处乱飞,看样子一场暴雨肯定免不了的了,棠棠摆好碗筷,一家五口就围坐在桌前准备吃饭了。
果不其然,吃饭时,一场暴雨就哗啦啦的落了下来。
苏会民想起来一件事,“上个月听觉生说他们学校文艺宣传队这个月要去下乡慰问表演,也不知道会不会到咱们公社来。”
苏觉生没啥特长,不过胜在形象还算勉强看得过去,就被选入了学校文艺宣传队演男主角。
“我咋听见有人在敲门嘞?”喻娟芳问。
“好像是。”
棠棠正要起来开门,苏觉孝先一步起来把门打开了。
棠棠的位置离门口最近,“觉生哥哥,舒年哥?你们怎么回来了?”
苏会民和喻娟芳听到棠棠的话,忙从凳子上起来,“快进屋里来,你俩这个时候回来,是不是出了什么事?咋全身都淋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