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棠棠被戳得往后一仰,胳膊上的烫伤已经痊愈多年,但不知道为什么竟然有些火辣辣的。
张春妮的窥探欲得到了满足,嘴角止不住的往上翘,她环视了一圈这个屋子,这可比老苏家那个狭窄破旧的南屋好多了,心里有了主意,“棠棠,我搬过来跟你一块住咋样?咱俩有个伴,我平时也能照顾你,咱们都是亲戚,你还叫我一声姐,你不会拒绝吧?”
“这恐怕不行。”棠棠这下也看出来了,张春妮这趟过来不是为了跟她学画花样子的,她把手从张春妮手里抽了出来,“我娘跟大伯母吵过好几次架,她不会同意让你住过来的。”
棠棠直接搬出了喻娟芳,张春妮想到她姑跟棠棠她娘的那些龃龉,只能打消了这个想法。
张春妮打量了好几圈,终于想起来自己这一趟的目的,“你哥哥和周舒年他们不在吗?”
“噢噢,哥哥他们学生群体在举办篝火活动,应该很晚才会回来。”
张春妮瞬间没了兴致,她撇了撇嘴角,淡淡道,“我突然想起来我还有些其他事,就先回去了,我改天再来找你学画花样子。”
……
张春妮走后,棠棠把从苏会民那拿出来的书本都放回了原位,脱了鞋后就躺床上睡觉了。
四月份天气已经回温,身上盖着的还是冬天的大厚棉被,她把两条腿从被窝里伸出来降降温,大概是心里不舒服,翻来覆去了好一会都没睡着。
她将被子掀开,在身上套了件蓝色的衫子,打算去趟茅房。
刚出房门,正好碰见了已经从篝火活动回来的周舒年,手里拿了牙刷和被子,看起来正要去洗漱。
她叫了人,“舒年哥哥。”
“怎么了?心情不好吗?”周舒年一眼就察觉出了她情绪的低落。
棠棠确实心里不太舒服,但她下意识的否认了,“没有。”
“你想喝汽水吗?”
棠棠睁大了眼睛,第一次听到这个新鲜名词,“汽水?汽水是什么?”
“汽水是一种有汽的水果味的糖水,喝起来冰冰凉凉的很舒爽。”
“糖水?”没有小孩不喜欢吃糖,棠棠也不例外,糖水也一样,夏天的时候要是能喝上一碗绿豆糖水,别提有多舒服了,但这年头的糖供应有限,喻娟芳上个月跑了好几趟供销社都没买到糖。
“那说好了,明天晚上我请你喝汽水。”
……
晚饭是榆钱蒸高粱米饭和炒南瓜丝,周舒年这个客人不在,喻娟芳就按着平时的伙食规格烧饭了。
苏家现在日常还是吃粗粮为主。
苏会民每个月工资三十元,苏觉生在原林中学念高中,每个学期学费十五元,每个月伙食费十元,苏觉孝在红旗公社读初中,每学期学费八元,每个月伙食费五元,棠棠和苏觉胜不用伙食费,平时在家里吃喝,每学期光交学费三元,偶尔添置点文具,买点零零碎碎的东西,这家里要供四个学生,这可是一股不小的压力。
除此之外还有另一个大头就是买粮,喻娟芳在生产队出工,年底的分的那点粮食根本就不够吃,只能想办法再从别处买补给了。
自打上了高中后,体会到了家里的压力,连原本不爱读书的苏觉生都打起了精神学习,立志要拿到高中毕业证。
吃过晚饭,棠棠抢着帮收拾碗筷,“娘,我帮你刷碗。”
“用不着你,你出去玩吧!”喻娟芳把她推出了厨房。
棠棠被推出了厨房,苏觉胜正拿着棍子把鸡给赶回宿舍,苏会民在堂屋看报纸,她不知道怎么回事,胸腔里又涌上了刚来老苏家那时的情绪。
茫然,无措。
棠棠也不知道做什么,干脆就走到了院门口,看着草丛里的几只萤火虫在飞来飞去。
周舒年正从榆槐村小学回来。
“舒年哥哥。”
周舒年把书包打开,拿出一瓶汽水递给她,“喏,昨晚说了要请你喝汽水。”
棠棠目光落在眼前被玻璃瓶装着的黄色液体里,玻璃壁印着“北冰洋”三个大字,周舒年把汽水瓶盖给撬开了递给她。
棠棠小心翼翼的喝了一口。
她眼睛“刷”的亮起来,细密的气泡在齿缝中滋滋作响,清甜的滋味裹着冰凉的爽意从舌尖蔓延到四肢百骸,咕噜咕噜的冒汽,甜滋滋的,冰冰凉凉,很浓郁的果汁味。
这可真是太好喝了!棠棠第一次喝这个叫“汽水”的东西,忍不住幸福的喟叹一口气。
一大一小就在那青石板上坐着,眼前是一片广阔的田野,萤火虫在周围飞舞。
“现在可以告诉我,昨天为什么不开心了吗?”
棠棠垂眸,“舒年哥哥,你说,血缘是这个世界上最牢固的东西吗?”
周舒年认真思考了一番,摇了摇头,“当然不是,父子反目,兄弟反目,这种情况比比皆是,人与人之间真挚炽热的情感,才是维系一段亲缘关系的关键。”
尽管面对的是棠棠这个上四年级的小朋友,周舒年的态度也没有任何敷衍,反而是更加认真的思考。
“人与人之间真挚炽热的情感,才是维系一段亲缘关系的关键”她脑海中又重复了一遍周舒年的话。
棠棠感觉心底的阴霾一下子便被驱散了,她想到如果血缘真的那么牢固,大伯父他们也不会在她爹腿伤的时候要求把他们三房一家给分出去。
村里老李家的俩儿子为了多抢那一分的自留地,打得头破血流,老王家的儿子为了抢老宅把亲爹都给气吐血了。
她娘会给她做很多好吃的,给她做新衣裳,还带她去国营面馆吃面,这比什么血缘珍贵多了。
“我知道了,谢谢你舒年哥哥!”棠棠脸上终于又露出灿烂的笑容来,她咕噜咕噜又喝了一大口汽水,积在心里的阴霾也一并消散了,豁然开朗。
30
第30章
◎放电影啦◎
下午五点,锅里咕噜咕噜的绿豆汤滚着,喻娟芳揭开盖子看了一眼,里面的绿豆都熬得开花了,满屋子都是绿豆汤的香味,她把橱柜里的糖罐子给取了出来,往里边加了两大块冰片糖,搅和融化后盛了出来,搁在装满井水的水桶上边降温。
晚上七点,苏家的席片炕上,棠棠聚精会神的在算着一道应用题,苏觉胜在脚地磨着一把小木剑,整个堂屋都是他磨木剑的咔嚓咔嚓的声音,苏会民走进来正好看见这幅画面,不由得皱进了眉头,“觉胜,不要打扰妹妹写作业。”
“噢。”苏觉胜看了他爹一眼,心虚的把手里的小木剑给收起来了。
堂屋里突然没了磨剑声,棠棠抬起头来,“爹,没事的,这声音也不影响我,而且我马上就算好了。”
其实棠棠的房间也有一盏煤油灯,但为了节省灯油,她平时都在堂屋写作业更多些。
“你看看你妹妹多让着你,你就不知道换位思考一下。”
“你不是跟你妹妹一个班吗?咋从来没见你写过作业,每天放学回来不是满世界疯跑就是在捣鼓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苏会民皱眉。
“我写完了,我在学校的时候就写完了。”
幸好苏会民没说要检查,苏觉胜长松了一口气。
“舒年哥,你在看什么?这还是彩色的嘞,好多种类的植物。”苏觉胜看见周舒年手里拿着本册子在看,睁大了眼睛,像是发现了新大陆一般,“这上面的花草都好逼真啊!”
他们平时看的课文、画本都是黑白的,彩色的印刷品很少,周舒年手里的这本册子不仅色彩丰富,印刷还很精美,是他们平时难以接触的。
“这是植物图鉴,上面都是生活中的一些常见植物。”周舒年看他感兴趣,干脆把手里的植物图鉴递给了他看。
“植物图鉴?”棠棠也凑了个脑袋过来,眼睛亮晶晶的,“舒年哥哥,这上面有海棠的图鉴吗?”
棠棠记得她爹苏会民说过,苏新棠,就是春日里的海棠的意思。
她喜欢这个名字,自然也对海棠这种花存在天然的好感,但她长这么大还没有见过海棠花嘞。
“海棠?”周舒年听到她的话,便翻了翻手上的植物图鉴,但没找到,遗憾的摇了摇头,“这上边没有海棠。”
棠棠听了,脸上闪过一丝失落,她叹了口气,“太可惜了,我还没有看过海棠花呢。”
周舒年拍了拍她的脑袋,脸上带了安慰的笑意,“以后一定有机会能看到的。”
“喝绿豆汤了。”喻娟芳端着绿豆汤进了屋,苏觉生跟在后边捧着碗筷。
喻娟芳一人给他们盛了一碗。
“谢谢喻阿姨。”
棠棠也跟着,“谢谢娘。”
喻娟芳笑了一下,揉了揉她的脑袋。
这绿豆汤已经用井水里冰镇了三个小时,喝起来凉凉的特别甜,绿豆熬得沙沙的,咽下之后忍不住让人再喝一大口。
“舒年哥,棠棠,你们知不知道,咱们大队明天晚上要放电影了!”苏觉胜喝着绿豆汤,顺便把自己打听来的消息说给他们听。
张春妮的窥探欲得到了满足,嘴角止不住的往上翘,她环视了一圈这个屋子,这可比老苏家那个狭窄破旧的南屋好多了,心里有了主意,“棠棠,我搬过来跟你一块住咋样?咱俩有个伴,我平时也能照顾你,咱们都是亲戚,你还叫我一声姐,你不会拒绝吧?”
“这恐怕不行。”棠棠这下也看出来了,张春妮这趟过来不是为了跟她学画花样子的,她把手从张春妮手里抽了出来,“我娘跟大伯母吵过好几次架,她不会同意让你住过来的。”
棠棠直接搬出了喻娟芳,张春妮想到她姑跟棠棠她娘的那些龃龉,只能打消了这个想法。
张春妮打量了好几圈,终于想起来自己这一趟的目的,“你哥哥和周舒年他们不在吗?”
“噢噢,哥哥他们学生群体在举办篝火活动,应该很晚才会回来。”
张春妮瞬间没了兴致,她撇了撇嘴角,淡淡道,“我突然想起来我还有些其他事,就先回去了,我改天再来找你学画花样子。”
……
张春妮走后,棠棠把从苏会民那拿出来的书本都放回了原位,脱了鞋后就躺床上睡觉了。
四月份天气已经回温,身上盖着的还是冬天的大厚棉被,她把两条腿从被窝里伸出来降降温,大概是心里不舒服,翻来覆去了好一会都没睡着。
她将被子掀开,在身上套了件蓝色的衫子,打算去趟茅房。
刚出房门,正好碰见了已经从篝火活动回来的周舒年,手里拿了牙刷和被子,看起来正要去洗漱。
她叫了人,“舒年哥哥。”
“怎么了?心情不好吗?”周舒年一眼就察觉出了她情绪的低落。
棠棠确实心里不太舒服,但她下意识的否认了,“没有。”
“你想喝汽水吗?”
棠棠睁大了眼睛,第一次听到这个新鲜名词,“汽水?汽水是什么?”
“汽水是一种有汽的水果味的糖水,喝起来冰冰凉凉的很舒爽。”
“糖水?”没有小孩不喜欢吃糖,棠棠也不例外,糖水也一样,夏天的时候要是能喝上一碗绿豆糖水,别提有多舒服了,但这年头的糖供应有限,喻娟芳上个月跑了好几趟供销社都没买到糖。
“那说好了,明天晚上我请你喝汽水。”
……
晚饭是榆钱蒸高粱米饭和炒南瓜丝,周舒年这个客人不在,喻娟芳就按着平时的伙食规格烧饭了。
苏家现在日常还是吃粗粮为主。
苏会民每个月工资三十元,苏觉生在原林中学念高中,每个学期学费十五元,每个月伙食费十元,苏觉孝在红旗公社读初中,每学期学费八元,每个月伙食费五元,棠棠和苏觉胜不用伙食费,平时在家里吃喝,每学期光交学费三元,偶尔添置点文具,买点零零碎碎的东西,这家里要供四个学生,这可是一股不小的压力。
除此之外还有另一个大头就是买粮,喻娟芳在生产队出工,年底的分的那点粮食根本就不够吃,只能想办法再从别处买补给了。
自打上了高中后,体会到了家里的压力,连原本不爱读书的苏觉生都打起了精神学习,立志要拿到高中毕业证。
吃过晚饭,棠棠抢着帮收拾碗筷,“娘,我帮你刷碗。”
“用不着你,你出去玩吧!”喻娟芳把她推出了厨房。
棠棠被推出了厨房,苏觉胜正拿着棍子把鸡给赶回宿舍,苏会民在堂屋看报纸,她不知道怎么回事,胸腔里又涌上了刚来老苏家那时的情绪。
茫然,无措。
棠棠也不知道做什么,干脆就走到了院门口,看着草丛里的几只萤火虫在飞来飞去。
周舒年正从榆槐村小学回来。
“舒年哥哥。”
周舒年把书包打开,拿出一瓶汽水递给她,“喏,昨晚说了要请你喝汽水。”
棠棠目光落在眼前被玻璃瓶装着的黄色液体里,玻璃壁印着“北冰洋”三个大字,周舒年把汽水瓶盖给撬开了递给她。
棠棠小心翼翼的喝了一口。
她眼睛“刷”的亮起来,细密的气泡在齿缝中滋滋作响,清甜的滋味裹着冰凉的爽意从舌尖蔓延到四肢百骸,咕噜咕噜的冒汽,甜滋滋的,冰冰凉凉,很浓郁的果汁味。
这可真是太好喝了!棠棠第一次喝这个叫“汽水”的东西,忍不住幸福的喟叹一口气。
一大一小就在那青石板上坐着,眼前是一片广阔的田野,萤火虫在周围飞舞。
“现在可以告诉我,昨天为什么不开心了吗?”
棠棠垂眸,“舒年哥哥,你说,血缘是这个世界上最牢固的东西吗?”
周舒年认真思考了一番,摇了摇头,“当然不是,父子反目,兄弟反目,这种情况比比皆是,人与人之间真挚炽热的情感,才是维系一段亲缘关系的关键。”
尽管面对的是棠棠这个上四年级的小朋友,周舒年的态度也没有任何敷衍,反而是更加认真的思考。
“人与人之间真挚炽热的情感,才是维系一段亲缘关系的关键”她脑海中又重复了一遍周舒年的话。
棠棠感觉心底的阴霾一下子便被驱散了,她想到如果血缘真的那么牢固,大伯父他们也不会在她爹腿伤的时候要求把他们三房一家给分出去。
村里老李家的俩儿子为了多抢那一分的自留地,打得头破血流,老王家的儿子为了抢老宅把亲爹都给气吐血了。
她娘会给她做很多好吃的,给她做新衣裳,还带她去国营面馆吃面,这比什么血缘珍贵多了。
“我知道了,谢谢你舒年哥哥!”棠棠脸上终于又露出灿烂的笑容来,她咕噜咕噜又喝了一大口汽水,积在心里的阴霾也一并消散了,豁然开朗。
30
第30章
◎放电影啦◎
下午五点,锅里咕噜咕噜的绿豆汤滚着,喻娟芳揭开盖子看了一眼,里面的绿豆都熬得开花了,满屋子都是绿豆汤的香味,她把橱柜里的糖罐子给取了出来,往里边加了两大块冰片糖,搅和融化后盛了出来,搁在装满井水的水桶上边降温。
晚上七点,苏家的席片炕上,棠棠聚精会神的在算着一道应用题,苏觉胜在脚地磨着一把小木剑,整个堂屋都是他磨木剑的咔嚓咔嚓的声音,苏会民走进来正好看见这幅画面,不由得皱进了眉头,“觉胜,不要打扰妹妹写作业。”
“噢。”苏觉胜看了他爹一眼,心虚的把手里的小木剑给收起来了。
堂屋里突然没了磨剑声,棠棠抬起头来,“爹,没事的,这声音也不影响我,而且我马上就算好了。”
其实棠棠的房间也有一盏煤油灯,但为了节省灯油,她平时都在堂屋写作业更多些。
“你看看你妹妹多让着你,你就不知道换位思考一下。”
“你不是跟你妹妹一个班吗?咋从来没见你写过作业,每天放学回来不是满世界疯跑就是在捣鼓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苏会民皱眉。
“我写完了,我在学校的时候就写完了。”
幸好苏会民没说要检查,苏觉胜长松了一口气。
“舒年哥,你在看什么?这还是彩色的嘞,好多种类的植物。”苏觉胜看见周舒年手里拿着本册子在看,睁大了眼睛,像是发现了新大陆一般,“这上面的花草都好逼真啊!”
他们平时看的课文、画本都是黑白的,彩色的印刷品很少,周舒年手里的这本册子不仅色彩丰富,印刷还很精美,是他们平时难以接触的。
“这是植物图鉴,上面都是生活中的一些常见植物。”周舒年看他感兴趣,干脆把手里的植物图鉴递给了他看。
“植物图鉴?”棠棠也凑了个脑袋过来,眼睛亮晶晶的,“舒年哥哥,这上面有海棠的图鉴吗?”
棠棠记得她爹苏会民说过,苏新棠,就是春日里的海棠的意思。
她喜欢这个名字,自然也对海棠这种花存在天然的好感,但她长这么大还没有见过海棠花嘞。
“海棠?”周舒年听到她的话,便翻了翻手上的植物图鉴,但没找到,遗憾的摇了摇头,“这上边没有海棠。”
棠棠听了,脸上闪过一丝失落,她叹了口气,“太可惜了,我还没有看过海棠花呢。”
周舒年拍了拍她的脑袋,脸上带了安慰的笑意,“以后一定有机会能看到的。”
“喝绿豆汤了。”喻娟芳端着绿豆汤进了屋,苏觉生跟在后边捧着碗筷。
喻娟芳一人给他们盛了一碗。
“谢谢喻阿姨。”
棠棠也跟着,“谢谢娘。”
喻娟芳笑了一下,揉了揉她的脑袋。
这绿豆汤已经用井水里冰镇了三个小时,喝起来凉凉的特别甜,绿豆熬得沙沙的,咽下之后忍不住让人再喝一大口。
“舒年哥,棠棠,你们知不知道,咱们大队明天晚上要放电影了!”苏觉胜喝着绿豆汤,顺便把自己打听来的消息说给他们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