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杭母瞅着他,似乎比以前稳重了些,但也是将信将疑地把话揭过,“你们不要听杭体仁的话,跟我一起进去,我看谁敢拦你们。”
听见母亲直呼父亲名字,杭湛面上闪过一丝惊讶。
杭母道:“趁我现在还有主母的身份。”
“娘,您的意思是……?”
“待丧事结束,我就向官府提请和离。”杭母看起来不想多说。
杭长信给杭湛使了个眼色,示意他别再追问。
老太太的丧事办得隆重。晚间宴请宾客吃白席时,杭父忙得脚不沾地,杭湛默默看着,对母亲说:“我看爹一点儿都没有伤心的样子。”
若是往日,杭母定然会斥责儿子,不许他乱说话。
今日的杭母却只是淡淡应一声。
杭湛拿眼细瞅母亲,小声问:“我不在的时候,爹是不是给您气受了?”
不然,也不会闹到和离的地步。
杭母没说话。
良久,直到杭湛以为母亲不会再回答了,忽然听见她说:“盲婚哑嫁,断然要不得。同你爹成亲前,我只遥遥见过他一面,只知道是个长相端正,有书生气的人,又中了进士,前途光明。”
“嫁给他时,我十七,如今几十年过去,你都这么大了,你爹却好像不曾变过,又或者说,更糟了。书生气变成了迂腐僵直,温吞变成了懦弱没担当。”
杭湛感到十分讶异,这些话,母亲不曾说过。在他印象中,父亲母亲之间还算和谐。
“湛儿,母亲后悔了。”
杭母眼神疲惫,叹着气对他说:“年轻时我想着凑合凑合,并非每个女子都能嫁个如意郎君,你爹他不嫖不赌已经是不错的了。没想到这一凑合,就凑合到了现在。”
“娘,我支持您和离!但是我想和您一起住,我们搬出去!”
杭母看了看儿子,欲言又止。但儿子这次的变化她看在眼里,虽然不知道具体发生了什么,但他不再那么死心眼,于是杭母试探性地问:“你不恨我?我是说温澄的事。”
把温澄送给晏方亭这件事,主谋是杭父,杭母半推半就是帮凶,杭湛对此很清楚。
甚至一度见到父母时,杭湛是极为愤怒的。
不光气他们把他的妻子送人,还气他们完全失去了父母该有的的样子。从小到大教给他的道理,他们怕是忘得一干二净。
但母亲毕竟怀胎十月把他生下来,又含辛茹苦养大他。杭湛想,他不能轻易抛弃过往。儿时陪着他学走路,少时送他去学堂念书,又为了他远赴京城……这些都是母亲为他做的,数不胜数的大事小事,他欠母亲的根本还不清。
“娘……”杭湛的声音突然有点哑,杭母扭头一看,他鼻头红了大半,眼眶更是含着泪。
“祖母病中还为我考虑、谋划,可是我连祖母最后一面都没见上……”子欲养而亲不待,实在是太痛太痛了,杭湛握住母亲的手,泪水最终被他忍住,脸上愈发坚毅,“往后,我照顾您,陪着您,我们都要好好的。”
至于温澄……杭湛望向浓云密布的天穹,千愁万绪齐齐袭上心头。
至少,他们看到的,是同一片天空。
【作者有话说】
感谢还在看的宝宝
第26章
◎交锋◎
“杭老太太去世的消息,暂时不要告诉夫人。”
“是!”
晏方亭披着外衫坐在书案前,心口处的伤已经包扎好,但还有些虚弱,每日只抽出两个时辰来处理公务。
常给晏方亭看诊的大夫倒是把胡须都急白了,再三叮嘱保重身体,性命并非儿戏。晏方亭作为患者,很是配合,只是在大夫离开时问了一个问题,把年近六旬的大夫气得胡须倒竖。
江肃不明所以,只是谏言:“若督主有旁的吩咐,属下即刻去寻旁的大夫。”
晏方亭看他一眼,不置一词。
午时过一刻,温澄端着药膳叩门,不情不愿的样子。
她身后跟着数个武婢,一为看着她,监视行踪,二为辅助她,熬煮药膳。
辅助之意,即为抓着温澄的手,打水、烧火、放料、搅拌,所有步骤皆是由这个方法完成。
“砰。”
瓷碗被重重放在桌上,溅出几滴汤汁,透着饭菜的香气。
晏方亭连一丝愠怒的痕迹都无,他的笑意甚至有些明朗,不似心口重伤的病患。
“喂我。”他说。
温澄望着地衣上的团花纹,面无表情:“你伤的不是手。”
“喂我。”晏方亭坚持。
她不应,他便不动,只好整以暇地看着她,沉静如水。
温澄受得住这样的沉静,无非就是僵持着,看谁能耗过谁。但在听到“你不愿意,那我便叫武婢进来帮你”时,她终于抬手把瓷碗砸了。
晏方亭微微一笑,“应该不只这一碗,去盛新的来。”
“就这一碗。”温澄不动如山。
“你也没吃,不是么。”晏方亭道:“去盛新的来,和我一起吃。”
“就这一碗。”
“那没办法了。”晏方亭唤武婢进门,谦和地笑着,“麻烦你们,陪夫人再做一份午膳。”
“你!”温澄含怒瞪着他。不知他的脑子里装了什么,专想些乱七八糟的法子来治她。苏醒后不恼不怒,像是换了一个人,外貌体型没变,芯子变了,专爱折腾人。
膳房里似乎早有准备,下人们默不作声配合温澄烹煮药膳。
武婢手把手的“辅助”实则很多余、很麻烦,温澄想让她们走开,自己来做。但转念一想,这样的话,岂不是遂了晏方亭的意思。
就这样,一份不伦不类的药膳又做成了。
晏方亭仍坐在那张圈椅上,温澄站他身边喂他用饭,内心恶毒地想,不若就当作在喂狗。
只是可惜晏方亭比狗还不如——狗得了饭食还会叫上两声应应景呢!
喂进去大半碗,观他只是略嚼几下就咽,于是温澄转而暗咒他最好能一个不慎噎死。
翻阅古书古籍,被食物噎死的人不在少数,那么不差晏方亭这一个!
“在想什么?”晏方亭忽然开口,“不知道烫手?”
他把瓷碗拿开,握起她烫的发红的手指,轻轻揉按。“夫妻本是一体,我受伤了诸事不便,需要你的照顾。若你病了伤了,我也一样照顾你。”
温澄硬声:“不必咒我,我会活得好好的,活得比你长久。”
晏方亭闻言很是认真地看了她一会儿,“今日我问于大夫会不会下蛊,结果把他吓了一跳。看来于大夫不会此术,但没关系,我下晌入宫面见陛下时,会向陛下求医。”
此刻的陛下已经是端惠长公主了,乃大周历来第二任女皇帝。
“陛下此前的封地恰好在西南,听说那儿的大夫人人都会下蛊。”晏方亭说着,觉察到温澄的抗拒,于是他拽着她的手稍一用力就把人按进怀里,是抱在膝上的动作。只不过这样一来,伤口似乎撕裂了,疼得很。
晏方亭顿了顿,继续道:“或许只有蛊毒能把你我连接起来,永不分离。”
温澄听了这么许久,骇了又骇,恨声道:“真可悲啊,还需要蛊毒来让我爱上你。”
“非也。”晏方亭手臂慢慢收紧,将她环抱在怀里,温澄身上还带有淡淡的烟火气,一想到是为他烹饪饭食而留下的,心间总算好受了些,伤口也不那么疼了。他在她耳边道:“我早说过,不一定要你爱上我。蛊毒也只是用来保证,万一哪天你死了,我能立刻随你而去。”
说罢,他自言自语道:“应该是有这种蛊毒的罢。”
西南巫医人才济济,想来什么蛊毒都有。
“你……”温澄找不出合适的词来骂他了。这简直是脑子有病的程度,而且他还用这种商量的语气告诉她,是想怎样?盼着她感恩戴德吗?
“在说我的坏话?”晏方亭捏了捏温澄的脸颊,最近她瘦了一圈,脸上快没肉了。
温澄用力挣开,看也不看他,捡起碗就走。
晏方亭揉着自己的心口,对着她背影问:“下晌从宫里出来怕是不早,接你出去吃饭?”
“不用!”
“那我给你带山楂糕回来。”晏方亭自顾自安排,“刚好顺路。”
温澄双脚都迈出书房了,又站定了回他:“我不想吃山楂糕。”
晏方亭笑,“是我想吃。”
他想吃的结果,就是强命她陪着吃。
一来二去,每日所吃所饮都是一样的。小到炸芋头片、燕窝汤圆,大到黄鱼锅子、炙牛肉,他吃什么,就强命她也吃。美其名曰夫妻两个就是要同甘共苦,就是要坐在一张桌子上,吃同样的饭菜。
“可笑。”温澄冷冷道:“我们并不是夫妻。”
晏方亭嗯了声,拿帕子揩去她唇角的水渍,温声道:“要不是成亲那日你被劫走,我们现在正是新婚燕尔呢。不过没关系,待我伤愈,我们再办一次婚仪。”
听见母亲直呼父亲名字,杭湛面上闪过一丝惊讶。
杭母道:“趁我现在还有主母的身份。”
“娘,您的意思是……?”
“待丧事结束,我就向官府提请和离。”杭母看起来不想多说。
杭长信给杭湛使了个眼色,示意他别再追问。
老太太的丧事办得隆重。晚间宴请宾客吃白席时,杭父忙得脚不沾地,杭湛默默看着,对母亲说:“我看爹一点儿都没有伤心的样子。”
若是往日,杭母定然会斥责儿子,不许他乱说话。
今日的杭母却只是淡淡应一声。
杭湛拿眼细瞅母亲,小声问:“我不在的时候,爹是不是给您气受了?”
不然,也不会闹到和离的地步。
杭母没说话。
良久,直到杭湛以为母亲不会再回答了,忽然听见她说:“盲婚哑嫁,断然要不得。同你爹成亲前,我只遥遥见过他一面,只知道是个长相端正,有书生气的人,又中了进士,前途光明。”
“嫁给他时,我十七,如今几十年过去,你都这么大了,你爹却好像不曾变过,又或者说,更糟了。书生气变成了迂腐僵直,温吞变成了懦弱没担当。”
杭湛感到十分讶异,这些话,母亲不曾说过。在他印象中,父亲母亲之间还算和谐。
“湛儿,母亲后悔了。”
杭母眼神疲惫,叹着气对他说:“年轻时我想着凑合凑合,并非每个女子都能嫁个如意郎君,你爹他不嫖不赌已经是不错的了。没想到这一凑合,就凑合到了现在。”
“娘,我支持您和离!但是我想和您一起住,我们搬出去!”
杭母看了看儿子,欲言又止。但儿子这次的变化她看在眼里,虽然不知道具体发生了什么,但他不再那么死心眼,于是杭母试探性地问:“你不恨我?我是说温澄的事。”
把温澄送给晏方亭这件事,主谋是杭父,杭母半推半就是帮凶,杭湛对此很清楚。
甚至一度见到父母时,杭湛是极为愤怒的。
不光气他们把他的妻子送人,还气他们完全失去了父母该有的的样子。从小到大教给他的道理,他们怕是忘得一干二净。
但母亲毕竟怀胎十月把他生下来,又含辛茹苦养大他。杭湛想,他不能轻易抛弃过往。儿时陪着他学走路,少时送他去学堂念书,又为了他远赴京城……这些都是母亲为他做的,数不胜数的大事小事,他欠母亲的根本还不清。
“娘……”杭湛的声音突然有点哑,杭母扭头一看,他鼻头红了大半,眼眶更是含着泪。
“祖母病中还为我考虑、谋划,可是我连祖母最后一面都没见上……”子欲养而亲不待,实在是太痛太痛了,杭湛握住母亲的手,泪水最终被他忍住,脸上愈发坚毅,“往后,我照顾您,陪着您,我们都要好好的。”
至于温澄……杭湛望向浓云密布的天穹,千愁万绪齐齐袭上心头。
至少,他们看到的,是同一片天空。
【作者有话说】
感谢还在看的宝宝
第26章
◎交锋◎
“杭老太太去世的消息,暂时不要告诉夫人。”
“是!”
晏方亭披着外衫坐在书案前,心口处的伤已经包扎好,但还有些虚弱,每日只抽出两个时辰来处理公务。
常给晏方亭看诊的大夫倒是把胡须都急白了,再三叮嘱保重身体,性命并非儿戏。晏方亭作为患者,很是配合,只是在大夫离开时问了一个问题,把年近六旬的大夫气得胡须倒竖。
江肃不明所以,只是谏言:“若督主有旁的吩咐,属下即刻去寻旁的大夫。”
晏方亭看他一眼,不置一词。
午时过一刻,温澄端着药膳叩门,不情不愿的样子。
她身后跟着数个武婢,一为看着她,监视行踪,二为辅助她,熬煮药膳。
辅助之意,即为抓着温澄的手,打水、烧火、放料、搅拌,所有步骤皆是由这个方法完成。
“砰。”
瓷碗被重重放在桌上,溅出几滴汤汁,透着饭菜的香气。
晏方亭连一丝愠怒的痕迹都无,他的笑意甚至有些明朗,不似心口重伤的病患。
“喂我。”他说。
温澄望着地衣上的团花纹,面无表情:“你伤的不是手。”
“喂我。”晏方亭坚持。
她不应,他便不动,只好整以暇地看着她,沉静如水。
温澄受得住这样的沉静,无非就是僵持着,看谁能耗过谁。但在听到“你不愿意,那我便叫武婢进来帮你”时,她终于抬手把瓷碗砸了。
晏方亭微微一笑,“应该不只这一碗,去盛新的来。”
“就这一碗。”温澄不动如山。
“你也没吃,不是么。”晏方亭道:“去盛新的来,和我一起吃。”
“就这一碗。”
“那没办法了。”晏方亭唤武婢进门,谦和地笑着,“麻烦你们,陪夫人再做一份午膳。”
“你!”温澄含怒瞪着他。不知他的脑子里装了什么,专想些乱七八糟的法子来治她。苏醒后不恼不怒,像是换了一个人,外貌体型没变,芯子变了,专爱折腾人。
膳房里似乎早有准备,下人们默不作声配合温澄烹煮药膳。
武婢手把手的“辅助”实则很多余、很麻烦,温澄想让她们走开,自己来做。但转念一想,这样的话,岂不是遂了晏方亭的意思。
就这样,一份不伦不类的药膳又做成了。
晏方亭仍坐在那张圈椅上,温澄站他身边喂他用饭,内心恶毒地想,不若就当作在喂狗。
只是可惜晏方亭比狗还不如——狗得了饭食还会叫上两声应应景呢!
喂进去大半碗,观他只是略嚼几下就咽,于是温澄转而暗咒他最好能一个不慎噎死。
翻阅古书古籍,被食物噎死的人不在少数,那么不差晏方亭这一个!
“在想什么?”晏方亭忽然开口,“不知道烫手?”
他把瓷碗拿开,握起她烫的发红的手指,轻轻揉按。“夫妻本是一体,我受伤了诸事不便,需要你的照顾。若你病了伤了,我也一样照顾你。”
温澄硬声:“不必咒我,我会活得好好的,活得比你长久。”
晏方亭闻言很是认真地看了她一会儿,“今日我问于大夫会不会下蛊,结果把他吓了一跳。看来于大夫不会此术,但没关系,我下晌入宫面见陛下时,会向陛下求医。”
此刻的陛下已经是端惠长公主了,乃大周历来第二任女皇帝。
“陛下此前的封地恰好在西南,听说那儿的大夫人人都会下蛊。”晏方亭说着,觉察到温澄的抗拒,于是他拽着她的手稍一用力就把人按进怀里,是抱在膝上的动作。只不过这样一来,伤口似乎撕裂了,疼得很。
晏方亭顿了顿,继续道:“或许只有蛊毒能把你我连接起来,永不分离。”
温澄听了这么许久,骇了又骇,恨声道:“真可悲啊,还需要蛊毒来让我爱上你。”
“非也。”晏方亭手臂慢慢收紧,将她环抱在怀里,温澄身上还带有淡淡的烟火气,一想到是为他烹饪饭食而留下的,心间总算好受了些,伤口也不那么疼了。他在她耳边道:“我早说过,不一定要你爱上我。蛊毒也只是用来保证,万一哪天你死了,我能立刻随你而去。”
说罢,他自言自语道:“应该是有这种蛊毒的罢。”
西南巫医人才济济,想来什么蛊毒都有。
“你……”温澄找不出合适的词来骂他了。这简直是脑子有病的程度,而且他还用这种商量的语气告诉她,是想怎样?盼着她感恩戴德吗?
“在说我的坏话?”晏方亭捏了捏温澄的脸颊,最近她瘦了一圈,脸上快没肉了。
温澄用力挣开,看也不看他,捡起碗就走。
晏方亭揉着自己的心口,对着她背影问:“下晌从宫里出来怕是不早,接你出去吃饭?”
“不用!”
“那我给你带山楂糕回来。”晏方亭自顾自安排,“刚好顺路。”
温澄双脚都迈出书房了,又站定了回他:“我不想吃山楂糕。”
晏方亭笑,“是我想吃。”
他想吃的结果,就是强命她陪着吃。
一来二去,每日所吃所饮都是一样的。小到炸芋头片、燕窝汤圆,大到黄鱼锅子、炙牛肉,他吃什么,就强命她也吃。美其名曰夫妻两个就是要同甘共苦,就是要坐在一张桌子上,吃同样的饭菜。
“可笑。”温澄冷冷道:“我们并不是夫妻。”
晏方亭嗯了声,拿帕子揩去她唇角的水渍,温声道:“要不是成亲那日你被劫走,我们现在正是新婚燕尔呢。不过没关系,待我伤愈,我们再办一次婚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