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她干脆坐在石阶上大哭。越哭,那些人越来劲。
是晏方亭臭着脸赶来,一边训她“有什么好抱的,都是两条胳膊一个胸膛,你自己没有么”,一边紧紧搂着她,拽离河边,尔后吃力地尝试将她托抱起来,如大人抱孩子那样。
后来晏方亭长大了些,抱她更顺手,能够轻而易举地做到单手抱她,另一只手掏钱买糖,也能够一路背着她去看焰火,帮她摘下最高处的灯笼。
“咕嘟嘟——”
粥面滚着浓香的泡泡,温澄逐渐回神,不好意思地退开。
晏方亭回头看了她一眼,道:“坐下在这吃吧。”
“太烫了。”温澄声音低哑,似受潮的云片糕。
“乐意哭就哭,忍什么。”
温澄摇了摇头,却不知自己在否认什么。
分明是因为听婢女说他生气了,想哄哄他,才会主动提及丝瓜粥,才会主动抱他的。现在弄得她想长洲,想晏家姨姨,想过去的日子。
“过来。”晏方亭道。
温澄泪水涟涟地抬头,不明所以。
晏方亭起身,径直走过去,把人抱在膝上。
看他拿起调羹,温澄一下子明白过来,挣扎着要下来,“不用你喂。”
“你自己吃,吃到什么时辰?又想拖时间不吃药?”
“我又不是小孩子,会……会乖乖吃药的。”
晏方亭面色稍霁,警告的语气:“快点康复,别耽误婚仪。”
说罢,却没有放下调羹,而是一手抱她,一手喂粥。
大人抱稚童才会这样,体型上的差异使得喂食更方便,如今她成年了,同他手臂放在一起会打架。温澄动了动身子,肩膀一沉,晏方亭的声音从发顶传来:“老实点。”
又问:“吃不吃鱼?”
筷子都夹起炙鱼了,还问她吃不吃。温澄一边腹诽,一边张口,吞下那块鱼肉。
一餐饭且喂且吃,耗时将近一个时辰,待吃完晏方亭要求的分量,菜肴早已凉透。温澄以为会如平时那样把剩菜剩饭倒掉,谁知晏方亭直接拿起她的碧玉小碗,囫囵吃了几口。
“你……”
虽然已经做过亲密的事,但这是她用过的粥碗,他就这样继续用了?
晏方亭睨她一眼,话里带讽,“本督是人,也需要用饭。”
“那你慢慢吃,我先回房。”温澄逃也似的从他身上跳下。
晏方亭:“站在那。”
温澄望了望门口,讷讷:“我还要吃药。”
晏方亭目不斜视,云淡风轻:“让人煎了送来。”
他或许在玩一种父慈女孝的把戏——温澄胡乱地想。
父亲这个形象向来是模糊的,只有需要展露巨大权力,例如禁止她去晏家救火时,爹爹才会现身,强硬地把她绑在树上算作临时禁足。儿时的温澄总觉得爹爹是比土地公还神秘的存在,毕竟土地庙随处可见,爹爹却犹如披了能够隐没行踪的斗篷。
一切看似是父亲应该做的事,都是晏方亭带她完成或者说体验的。
也许这就是她骨子里倾向于服从晏方亭命令的原因。
温澄想东想西的间歇,晏方亭草草用了几口饭,很自然地收碗、刷锅。
红泥小炉上滚着沸水,他为自己斟了茶,看她喝药。
茶香与药气萦绕、交织、汇聚,温澄眼前忽然模糊,恍然间被这莫名的温馨所惑,将方才的所思冲口而出。
咯的一声,茶盏与茶托相撞。晏方亭掀起眼帘,淡然看她,“把你当女儿照顾?少把我拖入这种可笑的伦理关系。”
他朝她走来。
“搞清楚自己的身份,未婚妻。”晏方亭将温澄横抱起来,迈出膳房。
温澄没有想到,晏方亭的心眼比针尖还小,不过是听了几句不中听的话,竟然对她这个病人下手。
今夜的月格外亮,每一格花窗都透着光,害她无处遁藏。偌大的架子床便是横躺五六个人都绰绰有余,温澄却只龟缩在角落,是退无可退了。须臾她便后悔,这不是一个明智之举,角落里更方便这人的肆意施为。温澄只得夹|紧晏方亭的头,不使潺潺的水泽声太过外泄。
狼藉过后,温澄蜷在锦衾里颤抖,晏方亭依旧抱着她,抱紧她,如他所言两条胳膊一个胸膛,大同小异,却有些别样的温度。若说这是事后安抚,又不像,因为温澄迷迷糊糊地嗅到他的不安。
真是奇怪,他可是晏方亭,这世上还有能让他不安的事情?
天气渐热,蝉鸣聒噪。一批又一批衣料与成衣送至府上,重莲绫、鱼牙绸、玉纱、雪缎……轻薄的贴身穿,次之的裁成外衫或裙子,不计代价,耗费颇巨。更让温澄忍不住逃避的是,管事让她从中选出合眼的婚服。
天空恰好乍起惊雷。
温澄腾的站起身,“我去一趟灵感寺。”
“夫人,婚服……”
“再说吧,再说。”她脚步生风,一气儿跑到院子里,差点撞上下值归来的晏方亭。
晏方亭望着温澄素净的脸,手背轻轻贴在她脸颊,“这么急,打算逃婚?”
他淡笑着,不似愠怒。
在温澄斟酌着是否要挤出一丝笑意时,晏方亭淡淡道:“长洲来了一封信,杭家老太太病笃,想见你最后一面。”
温澄心中一震,不知所措地望着他,嘴唇动了动却什么都没能吐露。
“我听你的。”晏方亭堂而皇之道。
温澄掐着手掌心,脑海中闪过那熟悉的形貌,想起老人家握着她的手说春捂秋冻,有没有多穿一点,想起老人家被果脯酸的倒了牙,还拐着弯夸她果子挑得新鲜……
良久,温澄才缓缓说出既定的答案:“还有几天我们就要成亲,去长洲……一来一回定会误了吉日。”
“我想也是。”晏方亭表情没有多大变化,执起她的手揉了揉,“我遣了京中良医去给老太太瞧病,算是全了你的一份孝心。”
“……好。”
晏方亭看向廊下的管事,以及那些琳琅满目的衣裙,淡笑着:“没有看中的?我帮你一起挑挑。”
他温和得像一位好脾气、通情理的未婚夫,温澄没有那么好的涵养,费了一番功夫也没能说服自己笑脸相迎。
第19章
◎婚仪前夕◎
春芽这个小名是温澄的亲祖母所起。
温澄时常觉得祖母拥有一副少女心态,说话做事都是明灿灿的,像极了漫山遍野的迎春花,蓬勃朝气。与祖母相伴的那几年,听祖母唤她小春芽、春芽儿、芽芽,谁都会笃定地觉得自己是祖母掌心里的宝。
祖母过世得早,温澄直到六七岁才朦朦胧胧反应过来,祖母不会再回来了。
直到及笄后嫁进杭家,杭湛的祖母给温澄带来一股熟悉的感觉。虽然两位祖母性格脾性十分迥异,却同样待她很好,后来更是偶然间得知杭湛的祖母与她的祖母姓氏相同,温澄愈加觉得是祖母回来继续爱她。
可是现在,连见祖母一面都做不到。
温澄徘徊在书房外,月光将身影拉长。
过去好一会儿,这道身影才慢慢地挪动。剩下最后一步时,屋门忽然从里面推开。
“找我?”
晏方亭身后,错落地站着几个男子,是江肃等人,约摸在谈事情,据温澄观察,他们已经闷在书房超过一个时辰。
“嗯,还没谈完吗?”温澄两只手无措地扣在一起,应该去膳房端一碗汤羹的,好歹算个说辞,而不是像这样把目的明晃晃写在脸上。
江肃等人眼观鼻,鼻观心,但显然是在等晏方亭。
温澄于是道:“既然有事,你先忙。我……我回房了。”
温澄没有想到自己有一天会感谢这座宅院修得大而精巧,得以让她拖延时间般慢腾腾走回去。
叠山流泉,嘉木繁荫,此刻一花一叶都成了无声而表情夸张的观众,在笑她懦弱——连一句想回长洲探望祖母都说不出口。
“怎么瘦了?”
晏方亭的声音突然出现,温澄吓了一跳,匆忙回头时还把脚给崴了。
“在自家园子里还能崴到脚?”晏方亭声音里透着笑意,上前抱她,却发觉崴得厉害。
借着羊角灯的光芒,他垂眸看了眼地面。此处用的皆是金陵运来的鹅卵石,叠山匠、造园师精心铺设,以确保美观。当然,适合人行走自然是第一需求。
此刻,地面却有些坑坑洼洼。
“江肃。”
“属下在。”
“最近几个月,家里进过新的人?”
江肃顺着晏方亭的视线,不过几息便已明了,“没有。属下立刻去查!”
温澄被晏方亭抱在怀里,手臂不得不搂住他来保持平衡。越过晏方亭的手臂,温澄若有所思地望着江肃离开的背影,仰头问:“怎么了吗?”
“无碍。”晏方亭只觉得自己抱了团热热的绵云,遂抽手探了她额头、颈侧,不似高热。
是晏方亭臭着脸赶来,一边训她“有什么好抱的,都是两条胳膊一个胸膛,你自己没有么”,一边紧紧搂着她,拽离河边,尔后吃力地尝试将她托抱起来,如大人抱孩子那样。
后来晏方亭长大了些,抱她更顺手,能够轻而易举地做到单手抱她,另一只手掏钱买糖,也能够一路背着她去看焰火,帮她摘下最高处的灯笼。
“咕嘟嘟——”
粥面滚着浓香的泡泡,温澄逐渐回神,不好意思地退开。
晏方亭回头看了她一眼,道:“坐下在这吃吧。”
“太烫了。”温澄声音低哑,似受潮的云片糕。
“乐意哭就哭,忍什么。”
温澄摇了摇头,却不知自己在否认什么。
分明是因为听婢女说他生气了,想哄哄他,才会主动提及丝瓜粥,才会主动抱他的。现在弄得她想长洲,想晏家姨姨,想过去的日子。
“过来。”晏方亭道。
温澄泪水涟涟地抬头,不明所以。
晏方亭起身,径直走过去,把人抱在膝上。
看他拿起调羹,温澄一下子明白过来,挣扎着要下来,“不用你喂。”
“你自己吃,吃到什么时辰?又想拖时间不吃药?”
“我又不是小孩子,会……会乖乖吃药的。”
晏方亭面色稍霁,警告的语气:“快点康复,别耽误婚仪。”
说罢,却没有放下调羹,而是一手抱她,一手喂粥。
大人抱稚童才会这样,体型上的差异使得喂食更方便,如今她成年了,同他手臂放在一起会打架。温澄动了动身子,肩膀一沉,晏方亭的声音从发顶传来:“老实点。”
又问:“吃不吃鱼?”
筷子都夹起炙鱼了,还问她吃不吃。温澄一边腹诽,一边张口,吞下那块鱼肉。
一餐饭且喂且吃,耗时将近一个时辰,待吃完晏方亭要求的分量,菜肴早已凉透。温澄以为会如平时那样把剩菜剩饭倒掉,谁知晏方亭直接拿起她的碧玉小碗,囫囵吃了几口。
“你……”
虽然已经做过亲密的事,但这是她用过的粥碗,他就这样继续用了?
晏方亭睨她一眼,话里带讽,“本督是人,也需要用饭。”
“那你慢慢吃,我先回房。”温澄逃也似的从他身上跳下。
晏方亭:“站在那。”
温澄望了望门口,讷讷:“我还要吃药。”
晏方亭目不斜视,云淡风轻:“让人煎了送来。”
他或许在玩一种父慈女孝的把戏——温澄胡乱地想。
父亲这个形象向来是模糊的,只有需要展露巨大权力,例如禁止她去晏家救火时,爹爹才会现身,强硬地把她绑在树上算作临时禁足。儿时的温澄总觉得爹爹是比土地公还神秘的存在,毕竟土地庙随处可见,爹爹却犹如披了能够隐没行踪的斗篷。
一切看似是父亲应该做的事,都是晏方亭带她完成或者说体验的。
也许这就是她骨子里倾向于服从晏方亭命令的原因。
温澄想东想西的间歇,晏方亭草草用了几口饭,很自然地收碗、刷锅。
红泥小炉上滚着沸水,他为自己斟了茶,看她喝药。
茶香与药气萦绕、交织、汇聚,温澄眼前忽然模糊,恍然间被这莫名的温馨所惑,将方才的所思冲口而出。
咯的一声,茶盏与茶托相撞。晏方亭掀起眼帘,淡然看她,“把你当女儿照顾?少把我拖入这种可笑的伦理关系。”
他朝她走来。
“搞清楚自己的身份,未婚妻。”晏方亭将温澄横抱起来,迈出膳房。
温澄没有想到,晏方亭的心眼比针尖还小,不过是听了几句不中听的话,竟然对她这个病人下手。
今夜的月格外亮,每一格花窗都透着光,害她无处遁藏。偌大的架子床便是横躺五六个人都绰绰有余,温澄却只龟缩在角落,是退无可退了。须臾她便后悔,这不是一个明智之举,角落里更方便这人的肆意施为。温澄只得夹|紧晏方亭的头,不使潺潺的水泽声太过外泄。
狼藉过后,温澄蜷在锦衾里颤抖,晏方亭依旧抱着她,抱紧她,如他所言两条胳膊一个胸膛,大同小异,却有些别样的温度。若说这是事后安抚,又不像,因为温澄迷迷糊糊地嗅到他的不安。
真是奇怪,他可是晏方亭,这世上还有能让他不安的事情?
天气渐热,蝉鸣聒噪。一批又一批衣料与成衣送至府上,重莲绫、鱼牙绸、玉纱、雪缎……轻薄的贴身穿,次之的裁成外衫或裙子,不计代价,耗费颇巨。更让温澄忍不住逃避的是,管事让她从中选出合眼的婚服。
天空恰好乍起惊雷。
温澄腾的站起身,“我去一趟灵感寺。”
“夫人,婚服……”
“再说吧,再说。”她脚步生风,一气儿跑到院子里,差点撞上下值归来的晏方亭。
晏方亭望着温澄素净的脸,手背轻轻贴在她脸颊,“这么急,打算逃婚?”
他淡笑着,不似愠怒。
在温澄斟酌着是否要挤出一丝笑意时,晏方亭淡淡道:“长洲来了一封信,杭家老太太病笃,想见你最后一面。”
温澄心中一震,不知所措地望着他,嘴唇动了动却什么都没能吐露。
“我听你的。”晏方亭堂而皇之道。
温澄掐着手掌心,脑海中闪过那熟悉的形貌,想起老人家握着她的手说春捂秋冻,有没有多穿一点,想起老人家被果脯酸的倒了牙,还拐着弯夸她果子挑得新鲜……
良久,温澄才缓缓说出既定的答案:“还有几天我们就要成亲,去长洲……一来一回定会误了吉日。”
“我想也是。”晏方亭表情没有多大变化,执起她的手揉了揉,“我遣了京中良医去给老太太瞧病,算是全了你的一份孝心。”
“……好。”
晏方亭看向廊下的管事,以及那些琳琅满目的衣裙,淡笑着:“没有看中的?我帮你一起挑挑。”
他温和得像一位好脾气、通情理的未婚夫,温澄没有那么好的涵养,费了一番功夫也没能说服自己笑脸相迎。
第19章
◎婚仪前夕◎
春芽这个小名是温澄的亲祖母所起。
温澄时常觉得祖母拥有一副少女心态,说话做事都是明灿灿的,像极了漫山遍野的迎春花,蓬勃朝气。与祖母相伴的那几年,听祖母唤她小春芽、春芽儿、芽芽,谁都会笃定地觉得自己是祖母掌心里的宝。
祖母过世得早,温澄直到六七岁才朦朦胧胧反应过来,祖母不会再回来了。
直到及笄后嫁进杭家,杭湛的祖母给温澄带来一股熟悉的感觉。虽然两位祖母性格脾性十分迥异,却同样待她很好,后来更是偶然间得知杭湛的祖母与她的祖母姓氏相同,温澄愈加觉得是祖母回来继续爱她。
可是现在,连见祖母一面都做不到。
温澄徘徊在书房外,月光将身影拉长。
过去好一会儿,这道身影才慢慢地挪动。剩下最后一步时,屋门忽然从里面推开。
“找我?”
晏方亭身后,错落地站着几个男子,是江肃等人,约摸在谈事情,据温澄观察,他们已经闷在书房超过一个时辰。
“嗯,还没谈完吗?”温澄两只手无措地扣在一起,应该去膳房端一碗汤羹的,好歹算个说辞,而不是像这样把目的明晃晃写在脸上。
江肃等人眼观鼻,鼻观心,但显然是在等晏方亭。
温澄于是道:“既然有事,你先忙。我……我回房了。”
温澄没有想到自己有一天会感谢这座宅院修得大而精巧,得以让她拖延时间般慢腾腾走回去。
叠山流泉,嘉木繁荫,此刻一花一叶都成了无声而表情夸张的观众,在笑她懦弱——连一句想回长洲探望祖母都说不出口。
“怎么瘦了?”
晏方亭的声音突然出现,温澄吓了一跳,匆忙回头时还把脚给崴了。
“在自家园子里还能崴到脚?”晏方亭声音里透着笑意,上前抱她,却发觉崴得厉害。
借着羊角灯的光芒,他垂眸看了眼地面。此处用的皆是金陵运来的鹅卵石,叠山匠、造园师精心铺设,以确保美观。当然,适合人行走自然是第一需求。
此刻,地面却有些坑坑洼洼。
“江肃。”
“属下在。”
“最近几个月,家里进过新的人?”
江肃顺着晏方亭的视线,不过几息便已明了,“没有。属下立刻去查!”
温澄被晏方亭抱在怀里,手臂不得不搂住他来保持平衡。越过晏方亭的手臂,温澄若有所思地望着江肃离开的背影,仰头问:“怎么了吗?”
“无碍。”晏方亭只觉得自己抱了团热热的绵云,遂抽手探了她额头、颈侧,不似高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