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捧瓜子我在四合院吃瓜【七零】 第99节
前栋主要卖豆制品、熟食、水果、糕点,小食品。
后栋主要卖菜、猪肉、牛羊肉、水产、活禽等。
过年的时候很多人在这排队,一个摊位前排着一溜的人。
“老谢,你去排牛羊肉的队,筱彤你去排花生瓜子的队,我去排买猪肉的队。”
高秀兰赶紧的让老谢把自行车锁好,大手一挥,给每个人安排事情,各自开始行动。
“排到你们了,喊我过来拿本子盖章。”
打年货的时候一家老小全出动,没办法一个人根本排不了全部的队,现在买豆腐都要排队。
要是有不老实的小子敢插队,大爷大妈们保准喷个狗血喷头。
“你这个小伙子怎么回事?还往我前面挤?”
“哎哎哎,别插队啊。”
“后面的你踩着我鞋了,还不快松开,我这可是新买的。”
“神气什么,哼。”
队伍里面热热闹闹的,最是人间烟火气。
林筱彤提溜着帆布包挤在队伍中,踮起脚尖往摊位前面看。
摊位里面的售货员里面穿着蓝色衬衣,外面套着红色的马甲,里面一点都不冷。
一会儿装,一会儿称,还要忙着收钱收票,忙的脚不沾地,还要扯着嗓子喊。
“哎哎哎,都排好队啊,别往前挤了,都有都有,来下一个。”
现在过节一户才供应半斤花生、二两瓜子,真是不经嗑。
好在高秀兰还会和人换点葵瓜子,回来自己炒。
林筱彤排着队很快就到她了。
买完之后放进袋子里,扎紧口袋,又接着去糕点摊位排队了。
第111章 打年货(下)
在糖果小摊子排队的人也很多,还没走近就能闻到甜丝丝的味道,很多小孩子也在队伍里面。
一个个小嘴巴里还吃着糖瓜,糖瓜又叫关东糖,淡黄色的糖果,是用麦芽糖做的,也是个稀罕物。
糖瓜祭灶,新年来到。婶子们是用这个糖瓜粘住灶王爷的嘴,希望他能“上言天之好事,下届保平安”。
现在破四旧,灶王爷也不允许光明正大祭拜了,许多人家都偷偷地做,不声张。
糖瓜也不贵,两分钱一堆,黏糊糊的,小孩子们很喜欢吃,每年都会有很多小孩子的乳牙被糖瓜粘掉。
吓得哇哇大哭,又舍不得嘴里的糖瓜,只能一边哭一边找大人。
林筱彤嘴巴里也含着一小块糖瓜,甜滋滋的,看着摊位前面摆着的各式各样的糖果点心,最受欢迎的是京市糕点,又叫“点心匣子”。
点心匣子
这可都是抢手货,走亲访友少不得要拎上一个盒装的点心匣子,尤其是送领导看望家里的老人,那是倍有面子。
绝大多数条件一般的人家是舍不得买盒装的,咬咬牙买些散称的。
糕点大概分为三档,每斤的价钱分别是六毛六、七毛二和七毛八。还有些特别稀罕的糕点超过九毛,这个同时还要每斤收六两粮票。
最贵的这个可是条件好的干部家庭才舍得买,求人办事的时候在点心盒子里面塞些好东西。
林筱彤排队买了三盒盒装的点心匣子,两盒留着自家吃,一盒过年的时候送给小姨小姨父家去。
另外买了些两斤七毛二一斤的散称点心,这些可以别人来家里拜年的时候吃,她是舍不得把最好的东西留给别人吃的。
林筱彤拎着满满当当的帆布袋子,回头看到拎着一大袋子肉的高秀兰和正站着谢大脚靠在一起说话。
林筱彤溜溜达达也跟了过去。
高秀兰速度还算快的,现在买猪肉肥膘的队伍已经排的老长的了,猪肉是带皮带骨的,一斤七毛钱。
很多人争抢肥肉多的部分,回家炼油,炼好后储存在一个大瓦罐里,冷却之后罐子里就变成了雪白雪白的油脂。
炼油之后锅里面的油渣也是好东西,家里面小孩子小馋猫吃几个,大人们都舍不得吃,剩下的油渣要收起来放好,平时做菜的时候放一点,就不用另外放油了。
年三十年夜饭桌上必吃饺子,有些人家做油渣野菜馅的饺子,一口下去油香油香的,好吃极了。
高秀兰买了6斤猪肉,留一斤包饺子肉馅用。
“爸妈我都买好了。”
“这牛羊肉的摊子怎么这么慢,现在才开始卸货,你爸都等到现在了。”
排牛羊肉的队伍没有猪肉队人那么多,她们家排得位置比较靠前,林筱彤回头瞅瞅后面的队伍尾巴也在陆陆续续有人过来。
“哎哎,到我们了,两斤牛肉加三斤羊肉。”
高秀兰她们没等一会儿,就轮到了,向前大声说着。
“本子给我看看,行,要哪一块?”
“这块,还有这边。”
高秀兰干脆利落地指了指肉的部分。
卖肉的是个胖胖的中年男人,围着围裙,手起刀落把肉切开了,往案板上一放,示意高秀兰装走。
买完付钱之后,另一个人把副食品本子拿过来,盖了个戳,意思是这家的份额已经用完了。
高秀兰又去豆腐摊位上瞅了瞅,买了些豆腐,带回去做冻豆腐吃,这豆腐往门外一放,第二天早上就冻好了。
三人手里都提溜着东西,大包小包的,人太多了,终于挤到门口了。
门口也有些速冻肉类的摊子,冻鸡还有带鱼,高秀兰赶到的时候冻鸡已经快卖完了,最后的三只被高秀兰一下子包圆了。
“再买些带鱼吧,这鱼看着还挺肥的。”
谢大脚瞅了瞅冻得邦邦硬的带鱼,之前高秀兰和林筱彤去南方探亲的时候带回来的海货剩的也不多了。
“行,给我来两斤。”
“好嘞。”
摊子上的售货员挑挑拣拣的,把冻带鱼往桌子上敲敲,上面的大块冰给敲碎,他们这冻货的摊位其实很早就来了,有些人天还没亮就过来排队。
林筱彤接过递过来的带鱼,放进高秀兰的背篓里,三人东西已经买好了,再次挤出来,大包小包的东西放在自行车后座上绑着,三人推着自行车又朝着供销社的方向走。
“哎,秀兰你们也买好了!哟,你们还排到了牛肉。”
张大嘴也挤了出来,看见高秀兰一家三口忙挥了挥手扯着嗓子说话,林筱彤回头一看婶子后面跟着周叔,五大三粗的一个人,手上抱着虎头,后头还背着大背篓。
“运气好啊,你们家也买到了!”
“我让我家老周去排的队,都没人敢插队。”
“奶,奶,去供销社吧,我想买擦炮玩。”
电光鞭炮,一各一个拆下来放
虎头出来吹吹风,精气神也大了,身子往张大嘴的旁边一凑。
“你这小子,还不快坐好,再扭都快掉下去了。”
周建国故意板着脸,抱着的手把虎头往上颠了颠。
“嘿嘿嘿。”
虎头现在一点也不怕他的凶脸爷爷了,听到这话一点也不害怕,伸着小手搂住周建国的脖子,小脸蛋往大凶脸上贴了贴。
一行人又去了一趟供销社,大人们在看衣服料子,小孩们在瞅着擦炮。
过年的时候谁要是有一盒完整的擦炮,那头别提昂的有多高了,后面跟着一屁股小弟。
虎头使出了浑身解数,撒娇卖萌就差打滚了,周建国笑着拿零花钱给大孙子买了整整三盒擦炮。
再多就不行了,没办法他的零花钱也不多了,剩下的还要给他家翠莲买些东西。
虎头又往零食柜台上面瞅,谢大脚和周建国两人在烟酒的柜台边上转悠。
现在过年的时候会买一块二毛钱一瓶的直沽高粱酒,重要客人上门才会拿上桌。
“筱彤,你看这料子行不?”
高秀兰手上拿着一块杏子红颜色的灯芯绒料子,她家筱彤个高脸又白又嫩,早春天穿正好。
“这颜色好看,妈,我衣服多,你给自己做一件。”
“我把你上次给我买的暗红色的料子做了一件新衣服,这料子给你做一件。”
高秀兰拉过林筱彤,用手样了样:“行了,就这件了,你接着玩吧。”
说完摆摆手直接扯了四尺料子,和张大嘴继续看着其他料子。
她想给她家老谢再做一身衣服,大过年的,穿着新衣裳预示着新的一年会更好。
还有谢羿那臭小子也不能少,不然到家的时候耳朵都要被他吵得起茧子了。
林筱彤鼓了鼓腮帮子,转了一圈,背着手溜溜达达去了二楼。
二楼卖贵重的大件东西,来的人不多,林筱彤慢慢悠悠地在手表柜台,收音机柜台,缝纫机柜台都转悠了一圈。
你还别说,这大件的东西被人擦得锃亮,灯光一打,看起来就是气派。
“筱彤,走了,回去了。”
楼下传来高秀兰的喊声。
“来了,我马上就下来。”
林筱彤扯着嗓子回了一句,跑到一个柜台前面指着东西说着。
“同志,我要这个,给我开…开票。”
唉呀妈呀,差点嘴瓢了,说成开炮了。
后栋主要卖菜、猪肉、牛羊肉、水产、活禽等。
过年的时候很多人在这排队,一个摊位前排着一溜的人。
“老谢,你去排牛羊肉的队,筱彤你去排花生瓜子的队,我去排买猪肉的队。”
高秀兰赶紧的让老谢把自行车锁好,大手一挥,给每个人安排事情,各自开始行动。
“排到你们了,喊我过来拿本子盖章。”
打年货的时候一家老小全出动,没办法一个人根本排不了全部的队,现在买豆腐都要排队。
要是有不老实的小子敢插队,大爷大妈们保准喷个狗血喷头。
“你这个小伙子怎么回事?还往我前面挤?”
“哎哎哎,别插队啊。”
“后面的你踩着我鞋了,还不快松开,我这可是新买的。”
“神气什么,哼。”
队伍里面热热闹闹的,最是人间烟火气。
林筱彤提溜着帆布包挤在队伍中,踮起脚尖往摊位前面看。
摊位里面的售货员里面穿着蓝色衬衣,外面套着红色的马甲,里面一点都不冷。
一会儿装,一会儿称,还要忙着收钱收票,忙的脚不沾地,还要扯着嗓子喊。
“哎哎哎,都排好队啊,别往前挤了,都有都有,来下一个。”
现在过节一户才供应半斤花生、二两瓜子,真是不经嗑。
好在高秀兰还会和人换点葵瓜子,回来自己炒。
林筱彤排着队很快就到她了。
买完之后放进袋子里,扎紧口袋,又接着去糕点摊位排队了。
第111章 打年货(下)
在糖果小摊子排队的人也很多,还没走近就能闻到甜丝丝的味道,很多小孩子也在队伍里面。
一个个小嘴巴里还吃着糖瓜,糖瓜又叫关东糖,淡黄色的糖果,是用麦芽糖做的,也是个稀罕物。
糖瓜祭灶,新年来到。婶子们是用这个糖瓜粘住灶王爷的嘴,希望他能“上言天之好事,下届保平安”。
现在破四旧,灶王爷也不允许光明正大祭拜了,许多人家都偷偷地做,不声张。
糖瓜也不贵,两分钱一堆,黏糊糊的,小孩子们很喜欢吃,每年都会有很多小孩子的乳牙被糖瓜粘掉。
吓得哇哇大哭,又舍不得嘴里的糖瓜,只能一边哭一边找大人。
林筱彤嘴巴里也含着一小块糖瓜,甜滋滋的,看着摊位前面摆着的各式各样的糖果点心,最受欢迎的是京市糕点,又叫“点心匣子”。
点心匣子
这可都是抢手货,走亲访友少不得要拎上一个盒装的点心匣子,尤其是送领导看望家里的老人,那是倍有面子。
绝大多数条件一般的人家是舍不得买盒装的,咬咬牙买些散称的。
糕点大概分为三档,每斤的价钱分别是六毛六、七毛二和七毛八。还有些特别稀罕的糕点超过九毛,这个同时还要每斤收六两粮票。
最贵的这个可是条件好的干部家庭才舍得买,求人办事的时候在点心盒子里面塞些好东西。
林筱彤排队买了三盒盒装的点心匣子,两盒留着自家吃,一盒过年的时候送给小姨小姨父家去。
另外买了些两斤七毛二一斤的散称点心,这些可以别人来家里拜年的时候吃,她是舍不得把最好的东西留给别人吃的。
林筱彤拎着满满当当的帆布袋子,回头看到拎着一大袋子肉的高秀兰和正站着谢大脚靠在一起说话。
林筱彤溜溜达达也跟了过去。
高秀兰速度还算快的,现在买猪肉肥膘的队伍已经排的老长的了,猪肉是带皮带骨的,一斤七毛钱。
很多人争抢肥肉多的部分,回家炼油,炼好后储存在一个大瓦罐里,冷却之后罐子里就变成了雪白雪白的油脂。
炼油之后锅里面的油渣也是好东西,家里面小孩子小馋猫吃几个,大人们都舍不得吃,剩下的油渣要收起来放好,平时做菜的时候放一点,就不用另外放油了。
年三十年夜饭桌上必吃饺子,有些人家做油渣野菜馅的饺子,一口下去油香油香的,好吃极了。
高秀兰买了6斤猪肉,留一斤包饺子肉馅用。
“爸妈我都买好了。”
“这牛羊肉的摊子怎么这么慢,现在才开始卸货,你爸都等到现在了。”
排牛羊肉的队伍没有猪肉队人那么多,她们家排得位置比较靠前,林筱彤回头瞅瞅后面的队伍尾巴也在陆陆续续有人过来。
“哎哎,到我们了,两斤牛肉加三斤羊肉。”
高秀兰她们没等一会儿,就轮到了,向前大声说着。
“本子给我看看,行,要哪一块?”
“这块,还有这边。”
高秀兰干脆利落地指了指肉的部分。
卖肉的是个胖胖的中年男人,围着围裙,手起刀落把肉切开了,往案板上一放,示意高秀兰装走。
买完付钱之后,另一个人把副食品本子拿过来,盖了个戳,意思是这家的份额已经用完了。
高秀兰又去豆腐摊位上瞅了瞅,买了些豆腐,带回去做冻豆腐吃,这豆腐往门外一放,第二天早上就冻好了。
三人手里都提溜着东西,大包小包的,人太多了,终于挤到门口了。
门口也有些速冻肉类的摊子,冻鸡还有带鱼,高秀兰赶到的时候冻鸡已经快卖完了,最后的三只被高秀兰一下子包圆了。
“再买些带鱼吧,这鱼看着还挺肥的。”
谢大脚瞅了瞅冻得邦邦硬的带鱼,之前高秀兰和林筱彤去南方探亲的时候带回来的海货剩的也不多了。
“行,给我来两斤。”
“好嘞。”
摊子上的售货员挑挑拣拣的,把冻带鱼往桌子上敲敲,上面的大块冰给敲碎,他们这冻货的摊位其实很早就来了,有些人天还没亮就过来排队。
林筱彤接过递过来的带鱼,放进高秀兰的背篓里,三人东西已经买好了,再次挤出来,大包小包的东西放在自行车后座上绑着,三人推着自行车又朝着供销社的方向走。
“哎,秀兰你们也买好了!哟,你们还排到了牛肉。”
张大嘴也挤了出来,看见高秀兰一家三口忙挥了挥手扯着嗓子说话,林筱彤回头一看婶子后面跟着周叔,五大三粗的一个人,手上抱着虎头,后头还背着大背篓。
“运气好啊,你们家也买到了!”
“我让我家老周去排的队,都没人敢插队。”
“奶,奶,去供销社吧,我想买擦炮玩。”
电光鞭炮,一各一个拆下来放
虎头出来吹吹风,精气神也大了,身子往张大嘴的旁边一凑。
“你这小子,还不快坐好,再扭都快掉下去了。”
周建国故意板着脸,抱着的手把虎头往上颠了颠。
“嘿嘿嘿。”
虎头现在一点也不怕他的凶脸爷爷了,听到这话一点也不害怕,伸着小手搂住周建国的脖子,小脸蛋往大凶脸上贴了贴。
一行人又去了一趟供销社,大人们在看衣服料子,小孩们在瞅着擦炮。
过年的时候谁要是有一盒完整的擦炮,那头别提昂的有多高了,后面跟着一屁股小弟。
虎头使出了浑身解数,撒娇卖萌就差打滚了,周建国笑着拿零花钱给大孙子买了整整三盒擦炮。
再多就不行了,没办法他的零花钱也不多了,剩下的还要给他家翠莲买些东西。
虎头又往零食柜台上面瞅,谢大脚和周建国两人在烟酒的柜台边上转悠。
现在过年的时候会买一块二毛钱一瓶的直沽高粱酒,重要客人上门才会拿上桌。
“筱彤,你看这料子行不?”
高秀兰手上拿着一块杏子红颜色的灯芯绒料子,她家筱彤个高脸又白又嫩,早春天穿正好。
“这颜色好看,妈,我衣服多,你给自己做一件。”
“我把你上次给我买的暗红色的料子做了一件新衣服,这料子给你做一件。”
高秀兰拉过林筱彤,用手样了样:“行了,就这件了,你接着玩吧。”
说完摆摆手直接扯了四尺料子,和张大嘴继续看着其他料子。
她想给她家老谢再做一身衣服,大过年的,穿着新衣裳预示着新的一年会更好。
还有谢羿那臭小子也不能少,不然到家的时候耳朵都要被他吵得起茧子了。
林筱彤鼓了鼓腮帮子,转了一圈,背着手溜溜达达去了二楼。
二楼卖贵重的大件东西,来的人不多,林筱彤慢慢悠悠地在手表柜台,收音机柜台,缝纫机柜台都转悠了一圈。
你还别说,这大件的东西被人擦得锃亮,灯光一打,看起来就是气派。
“筱彤,走了,回去了。”
楼下传来高秀兰的喊声。
“来了,我马上就下来。”
林筱彤扯着嗓子回了一句,跑到一个柜台前面指着东西说着。
“同志,我要这个,给我开…开票。”
唉呀妈呀,差点嘴瓢了,说成开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