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惹檀郎 第12节
  她站起身来,轻声在谢四娘耳边道,“也祝谢四姑娘和时二爷,琴瑟和鸣、相敬如宾。”
  按畹君的要求,若想让她帮忙搞定时璲,必须先答应她三件事:
  第一,在她和时璲接触期间,谢四娘不得自作主张,打乱她的布局。
  谢四娘自然满口答应。
  第二,给她一个能出入谢府的身份。
  正巧谢府正在给两位年幼的小姐聘女西席,谢四娘便承诺让她出任。
  第三,先给她一百两定金。
  一下子拿出这么多钱,谢四娘显然也很是肉痛,咬牙打发人取了锭金元宝给她。
  拿到十两重的金子,畹君心中却并不欢喜。
  她隐约觉得,从当初捡起时璲那枚金锞子起,自己就踏入了一条汹涌奔腾的河流,再也回不了头了。
  回到家中,畹君将金元宝拍在她娘面前:“快把柳大官人的银子还回去。”
  “你上哪弄来的?”云娘满脸狐疑地抓起那锭金子掂了掂,忽然顿足道,“你……你该不会?你要气死我!”
  “你想什么呢!”
  畹君知道她娘又要怀疑她不安分了,满脸不悦道,“谢知府家聘我当女西席,这是束脩金!”
  “给这么多?谢知府?他家怎么会聘你?”
  云娘顿时觉得如坠九重天外,整个人有种不切实际的晕眩。
  畹君随口扯了个谎,说在侯府结识了谢家的姑娘,蒙其引荐得了这个机会。
  云娘自然是欢喜之至,却不肯归还柳家的银子:“你有谢知府这条门路,那柳大官人只会更加爱重你,娘也就放心了。”
  畹君见她娘竟还想着让自己嫁给柳家,忍不住跟云娘大吵了一架。
  云娘振振有词:“你当西席能养活自己一时,能管一世吗?你十七了,再不说亲就没人要了!赶紧给后半生找个依靠才是真!”
  畹君气得晚饭都没吃。
  云娘可不管她,熬了佩兰的药端进屋给小女儿喝。
  谁知佩兰躺得直挺挺地不肯喝:“这是卖姐姐的钱熬的药,我才不要喝!”
  云娘见姐妹俩一个鼻孔出气,恼得想摔碗,又舍不得那八十文钱熬出来的药,只好哭叹自己命苦,养出两个小白眼狼。
  最后她到底还是把那一百两银子退给了柳家,让这门亲事作了罢。
  第11章 倚楼眺
  ◎他在这楼台高坐,是为了……看她么。◎
  过了两日,谢府当真给畹君送来了聘书。
  一个月五两银子的薪俸,平时吃住都在谢府,逢五逢十日可以回一趟家。
  那谢知府膝下仅一独子,为了开枝散叶,妾侍纳了不少,孩子也生了不少,可无一例外都是女孩。
  眼见谢家的九、十小姐到了开蒙的年纪,太太就做主请了西席进府,面子做到位了,其实根本不过问小姐们的功课。
  这倒是让畹君松了口气。
  她幼时跟着父亲念过书,后来在慈育堂教过书,给小姐们开蒙的差事也能勉强胜任。
  只是她醉翁之意不在酒,进谢府本也不是为了当西席而来的。
  谢府每天迎来送往,跟姻亲时家也多有走动,只是时璲从不登谢家门。
  畹君思索过其中缘由。
  谢知府出身陈留谢氏,宣平侯老夫人是他的姑母,宣平侯世子夫人是他的侄女。两家如今又同在金陵,按理说时谢两家应当很亲近才是。
  可是和时璲为数不多的几次会面中,畹君能感受到他对谢家的不齿。
  兴许是时璲自视甚高的缘故,而那谢知府的官声又不好,他不屑跟谢家来往也不足为奇。
  可结亲是两家人的事,她得有多大的本事,把时璲迷成什么样子,才能让他放下偏见去跟谢知府提亲啊?
  畹君后悔一千两银子要得少了。
  过得几日到了五月端阳,秦淮河畔的龙舟竞渡历来是城中盛会。
  官府出了高额赏金,各大商号都派了龙舟队伍去争头彩,健儿们摇旗呐喊,河岸两边锣鼓喧天,气氛竟比头顶的骄阳还要热烈。
  端午正逢晴天艳阳,暑气正盛,河畔两侧搭起蜿蜒十数里的彩棚,以供全城百姓出游观赛。
  金陵显贵们的彩棚设在长安桥一带,谢家彩棚对岸便是时家的彩棚。
  畹君轻摇纨扇,远远地望过对岸去。
  时家彩棚的左侧坐满了女眷,中间隔着一道盘花纱帘,右侧是时家的男丁。
  她的目光扫过那一众芝兰玉树的少爷,没瞧到时璲的身影,倒正好跟时瑜对视了一眼。
  畹君若无其事地别开眼去,倒是时瑜愣神了许久,一直定定地瞧着这边。
  谢四娘坐在她身侧,低声跟她咬着耳朵:“今天无论如何也得见上时二爷一面。”
  畹君道:“今日河畔这么多百姓出游,时二爷有公务在身,只怕无暇出来赏玩。”
  谢四娘却很乐观地一笑:“你放心吧。他喜欢你,今天这么好的机会,他肯定会设法来见你的。”
  畹君不语,心头却纳闷:谢四娘都没见过时璲,怎么就笃定了时璲对她有意?
  外头有人走进彩棚,带进一袭芳浓的脂粉香。
  畹君微蹙眉心望过去,却见棚架下站着一个高瘦的华服青年,正微眯着眼睛看她,那眼神直勾勾地,仿佛看见了什么稀罕物事一般。
  畹君心头一跳,意识到这是谢知府的独子谢惟良,金陵城有名的花花公子。
  她在谢府时只在后院行走,也不必去向主母问安,因此从没碰上过此人。
  今朝对上他那赤裸裸的眼神,心知不妙,却也只能强作镇定地偏过头去,拿纨扇挡了挡脸。
  那谢惟良却已阔步走过来,假意跟谢四娘寒暄,故作才发现畹君的样子,因笑道:“四娘,你身边这位姑娘是哪家的小姐,怎么从前没有见过?”
  谢四娘与谢惟良乃一母同胞,平时跟她大哥便十分亲近,哪能不知道他这是对畹君见色起意?
  谢惟良要怎么沾花惹草她管不着,只是畹君身系自己的富贵前途,不能这时给他截了胡。
  谢四娘便站起身来,对谢惟良附耳说了几句话。
  畹君只是静坐不动,眼睛虚虚地望着河对岸,却听得那窃窃私语中漏出几道声气:“……等哥哥当上时二爷的大舅子,将来背靠两重大山,还怕不能在金陵呼风唤雨?”
  那谢惟良一面听,一面不住地拿眼睛觑畹君。
  眼前的美人云鬟雾鬓,姿容丰雅,任是不笑也动人,看得他心头发痒。
  只是谢四娘那番话更令人心动,便笑道:“好妹妹,你的婚事大哥只有支持的份,怎么会坏你的好事?”
  说罢调转身子走出彩棚,经过畹君身边时却将手搭在她的肩头,轻轻地捏了一下。
  男人手掌的温度隔着轻薄夏衫传递到肌肤,教她无端起了身鸡皮疙瘩。
  谢四娘看了眼她僵硬的神色,不以为然道:“你放心吧,我大哥不会动你的。”
  畹君不语,忍下了心头的恶心劲,只盼着赶紧将此事了结,再不用跟他们谢家的人打交道。
  这厢人渐渐地到齐了,上首的谢太太便对姑娘们道:“今儿天热,你们姑祖母没出这趟门,只是也该去给你们婶娘请个安。”
  话音落下,婢女们纷纷撑起青凉伞,打着锦纨扇,簇拥着太太姑娘们往对岸的时家彩棚里走去。
  衣香鬓影浩浩荡荡地离开,方才热闹的彩棚里顿时安静下来。
  畹君虽然也算侯府的亲戚,可她又不是正经的谢府小姐,懒得去讨那没趣,便没跟她们同行。
  这彩棚的人走了大半,她倒还自在些。
  面前的八仙桌上摆着榴花艾草,琉璃果盘上盛着冰湃过的枇杷梅杏,漆盒上装着琳琅的茶果点心、琼酥金酪,俱是寻常人家难得一见的果品,摆在这里却无人问津。
  畹君拿干净帕子各装了一点放进荷包,*准备带回去给佩兰吃。
  就在这时,外头走进来一个长眉杏目的小厮,恭恭敬敬地朝她施了一礼。
  畹君认出这是在侯府引她去见时璲、后来又在珍珑阁偶遇的那个小厮。
  她这才后知后觉地意识到,原来他上次去珍珑阁,是奉了时璲之命去打那对送给她的耳坠。
  鹤风脸上挂着客气的笑道:“谢姑娘,我们爷请您过去说话。”
  畹君心中暗自纳罕:还真让谢四娘说中了。难不成时璲真对她有点意思?
  她没多问,收起手中的荷包,默不作声地跟着鹤风离开了彩棚。
  鹤风领着她穿过河畔的人潮,拐进了沿街的大报恩寺里。进了寺,攀着石阶上了一座高台,上面还有一座阁楼。
  鹤风指了指上面,示意畹君自己上去。
  畹君只好掏出帕子擦了擦额角的薄汗,踩着楼梯上了阁楼。
  一进门,只见时璲正背对着她半躺在竹椅上,玄色长靴衬得双腿笔直修长,却分外不羁地交叠搭在矮几上。
  他今日穿了一身荔枝色织金曳撒,耀目的亮色驱散了夏日的沉闷,令人眼前蓦然一亮。
  只是头上倒很随意地没有戴冠,扎着黑纱网巾,用青色绦绳束起发髻,一派闲散自得的模样。
  听到脚步声,时璲偏头看过来,窗格透进来的日光正好凝在他的鼻尖,细微又璀璨地闪了一下畹君的眼。
  他用指尖在扶手上轻轻一掸,懒洋洋道:“你怎么一个人在彩棚里待着?”
  畹君讶然。
  这人莫不是千里眼,人在高阁坐,还能看到她在下面的动静?
  她的眼神不由往窗外飘。阁楼北向的四扇菱花格窗正对开着,望出去便是秦淮河畔。
  她走到窗边,发觉这阁楼望下去正好是谢家的彩棚,视线斜穿下去,还能看到棚里的人在走动交谈。
  他不在自家彩棚看人赛龙舟,反倒跑来这阁台高坐,是为了……看她么。
  畹君回眸瞟了他一眼,虽没说出口,可那讶然的神色已透露了心中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