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关立言最近都在家,他申请了在常驻这边的总部上班,而黄茜则还是需要到处跑出差,所以关笙留的联系人信息都写了关立言的。
电话响了一声就被接通了,他们两父子其实很少单独打电话,一般都是黄茜在场的时候,一家人一起视频通话。
因为电话接通之后,两人一时都没有说话,只能听到对方沉沉的呼吸声。
最后还是关立言先开口,“你们辅导员说,你想要退学?不想念书了?”
关笙说:“想,只是不想在这里念了,我回去复读,重新高考,重新报志愿。”
“你想去什么学校?”关立言问他。
关笙沉默了,他不知道,在今天翻遍所有名单都见不到江南洲的名字后,他就做了这个决定,他不要一个人在这里读四年大学,过四年见不到江南洲的日子。
也许他还太年轻,既有不管不顾的冲劲,也有对分别带来的未知结果的恐惧,在得不到江南洲任何消息的两个月里,他设想过很多糟糕的结果,每一种都能让他痛不欲生。
关笙受够了无望的等待,没有盼头的日子一直过下去丧失很多感知,关笙不愿意在日复一日的痛苦里让自己变得麻木,甚至让自己的感情也变得麻木。
他觉得,他必须做点什么去改变这个局面。
无论是好是坏。
所有人都叫他熬一熬,等一等,他不是不能熬,也不是不能等,但是等完之后呢,如果还是和今天一样,所有人依旧不接受呢。
与其这样,倒不如现在就先做点什么。
复读一年,然后在这一年里,尽可能打听到江南洲的下落,去找他,至于一年之后的事,那就到时再说!
关笙回答关立言,“爸,你们当初问过我,为什么不选其他更好的大学,你们现在应该已经知道原因了,所以我没有理由继续留在这里。”
关立言叹了口气,严肃道,“关笙,你要把你全部的人生都搭在一个人身上吗?你把高考当儿戏吗,你以为以你现在这个状态,复读一年还能考上比这更好的学校吗?”
关笙没有回答可以或者不可以,只是低声问他,“爸,你可以帮我一个忙吗?”
电话那头,关立言愣住了。
这个从小就自己看着办长大,而且还挺优秀的儿子,第一次向他这个父亲发出了请求。
不是给我买个玩具和零食的那种撒娇,是真真切切的求助。
关立言一直觉得,关笙很独立,是他的骄傲,但是,直到关笙在电话里,小心又卑微地问他,他能不能帮忙的时候,一切就已经有了答案。
无论他提出来的请求多么无力,关立言都再也不能说出拒绝的话。
第30章 是梦吗
关笙说:“爸,还有差不多一年的时间,这一年里,我会好好复读,我保证我的成绩不会比这次的差。”
“爸,你帮帮我,我得做点什么,我不能就这么等着,我不能什么也不做,这样四年后,师父还是不会认可我们,我们还是在原地踏步,至少,我想让他们知道,我不是一时兴起。”
关笙再一次央求道:“爸,你帮帮我。”
“那如果这一年你找不到江南洲的下落呢,你要一直复读下去吗?”
关笙咬了咬唇说:“我只要这一年,只任性这一次,无论一年后,我知不知道江南洲的下落,我都会考上一所好的大学,好好把书念完,就这一次。”
电话一直没有挂,关笙听到了打火机的声音,他垂眸,关立言以前从来没在他面前抽过烟。
过了不知道多久,关笙在操场站得腿都有点酸了,关立言到底还是开口了,“我先和你妈说,明天早上,我来你们学校,和你们老师谈谈。”
关笙听到自己的心“咚”一声落地了,他说:“谢谢爸。”回应他的是电话的忙音。
挂了电话后,关笙脱力般地蹲在了地上,他愤恨地想,江南洲,以后你最好是醒醒定定,不要对不起我,我真的豁出去了。
关笙本来以为他妈妈会打电话给她,但是不知道关立言说了什么,直到第二天,关立言来了学校,黄茜都没有联系他。
那天关立言带着关笙,和辅导员还有老师,最后是系主任聊了很久。
退学的说辞是,关笙有更想去的学校,但是志愿填写有误,在场的老师都知道关笙的成绩,也知道以他的成绩确实有更好的选择。
聊了一上午,关立言都不卑不亢,打定主意,关笙只是安静地坐在一边,两父子油盐不进的态度让老师们无计可施,最终只能给了他们一堆表格。
最后,系主任再一次问了关笙一句,“同学,真的想好了吗?”
关笙把手里的笔放下,点点头,“想好了。”
关笙就这么退了学,关立言已经开始给他找复读的学校了,那一个礼拜,关立言请了假,每一天都电话不离手,最终给关笙找到了一所升学率和教师资格都挺不错的私立学校,这所学校的全部高中学生,无论家住得是远还是近,都得住宿,高三生一个月回家一天,学校有不少复读的学生,因此老师和同学都对复读生没什么另外的看法。
办入学手续的那天,也是关立言陪着他去的,班主任问了句怎么现在才来,他们的高三生已经开学了三个月了。
他们两人都没有回答,关立言适时岔开了话题。
办好手续之后,关立言就离开了,离开前,他给关笙塞了一把现金,关笙说:“爸,学校都用校园卡。”
关立言恍然,“这样啊。”拿着钱的手却没有收回去,反而反手把钱塞到了他书包,说:“等下我给你充值,钱你也拿着,我走了,有事打电话给我。”
关笙看着他爸眼下浓重的黑眼圈,浓重的愧疚漫上心头,“爸,最近你都没睡好,回家好好睡一觉吧。”
关立言笑了,“也不想想是谁害的。”
关笙低头道歉,“对不起。”
关立言轻轻拍了拍关笙的脑袋说:“对不起什么,这是你自己的人生,你有权做决定。”
关笙不说话了,关立言继续说:“阿笙,别害怕,爸爸妈妈永远站你这边,我们都会帮你,你不是一个人,你从小到大都独立惯了,现在可以试着依赖一下我们。”
关笙抬起头,愣愣地看着关立言,眼泪毫无征兆,刷地一下就掉下来了。
这几个月来,他头一次这么无所顾忌地哭了。
人就是这么矫情的,一旦被关心,所有的委屈都会被无限放大。
也有可能委屈本来就已经足够大了,只是出现了关心自己的那个人,所谓坚强勇敢筑起的高墙就会瞬间崩塌,悲伤就会像泄洪。
老师站在抱着爸爸痛苦的学生身后,没什么表情,毕竟也不是第一次见到恋家的学生了,她突然开始对这个学生能不能适应高强度的复读生活和寄宿生活而感到担忧。
但是这个担忧在关笙完成入学测验之后就烟消云散了。
前一秒还哭得像个一米八的巨婴,转头关笙擦擦眼泪提笔就写了三张卷子。
中午改卷的时候,老师看着试卷上的分数,喃喃自语:“这孩子,为啥复读呢,睡过头忘填志愿了?”
关笙吃完午饭,把自己的行李搬进宿舍的时候,他觉得有些新奇,除了大学的那两个礼拜,这是他这辈子第一次体验住宿生活,这是个四人间,上床下桌,宿舍环境还挺好,甚至比大学的那个六人间好了不少,舍友看见他都非常友善地打了招呼。
关笙一一回应后拍了个照片,发给了江南洲。
和这三个月以来一样,哪怕知道收不到任何回信,他也还是时不时就会把自己的生活和日常絮絮叨叨地给江南洲说。
他想,总有一天,江南洲能拿回自己的手机,然后看到这些天来自己的经历,到时候就可以用这东西道德绑架江南洲。
想到江南洲,关笙不自觉地笑了笑。
他们分别的那么仓促和戏剧,但是这几个月来,每一次关笙想到他的时候,总是会慢慢地平静下来。
很多复习资料都扔了,关笙只能靠着自己脑子里的知识,重新把自己积攒了三年的笔记默写下来。
写到手抽筋的时候,关笙想,扔笔记一时爽,当时哪想过这一茬。
早知道就不扔了,都怪江南洲怂恿,他心里一直骂人,手上动得飞快,晚上下了晚自习一回宿舍就对着手机控诉了江南洲一番。
课上讲的知识点关笙都记得,也都掌握,所以大部分时间他都在自己刷题,有时候听到自己想听的,就抬头听一耳朵。
中秋那天学校放了假,但是关立言和黄茜都出差,回不来,于是他一个人回到了家,给自己煮了个面,然后捧着面走到了阳台,看着前面黑漆漆的屋子。
这是他来这里之后,第一次一个人过的中秋。
以前关立言和黄茜也不能常常赶回来和他一起过中秋,陈佩英总是会提前好几天确认他们的行程,然后又和关笙说让他中秋那天晚上过来一起吃饭,甚至会不厌其烦地说好几次,每次关笙都是笑眯眯地乖巧答应。
电话响了一声就被接通了,他们两父子其实很少单独打电话,一般都是黄茜在场的时候,一家人一起视频通话。
因为电话接通之后,两人一时都没有说话,只能听到对方沉沉的呼吸声。
最后还是关立言先开口,“你们辅导员说,你想要退学?不想念书了?”
关笙说:“想,只是不想在这里念了,我回去复读,重新高考,重新报志愿。”
“你想去什么学校?”关立言问他。
关笙沉默了,他不知道,在今天翻遍所有名单都见不到江南洲的名字后,他就做了这个决定,他不要一个人在这里读四年大学,过四年见不到江南洲的日子。
也许他还太年轻,既有不管不顾的冲劲,也有对分别带来的未知结果的恐惧,在得不到江南洲任何消息的两个月里,他设想过很多糟糕的结果,每一种都能让他痛不欲生。
关笙受够了无望的等待,没有盼头的日子一直过下去丧失很多感知,关笙不愿意在日复一日的痛苦里让自己变得麻木,甚至让自己的感情也变得麻木。
他觉得,他必须做点什么去改变这个局面。
无论是好是坏。
所有人都叫他熬一熬,等一等,他不是不能熬,也不是不能等,但是等完之后呢,如果还是和今天一样,所有人依旧不接受呢。
与其这样,倒不如现在就先做点什么。
复读一年,然后在这一年里,尽可能打听到江南洲的下落,去找他,至于一年之后的事,那就到时再说!
关笙回答关立言,“爸,你们当初问过我,为什么不选其他更好的大学,你们现在应该已经知道原因了,所以我没有理由继续留在这里。”
关立言叹了口气,严肃道,“关笙,你要把你全部的人生都搭在一个人身上吗?你把高考当儿戏吗,你以为以你现在这个状态,复读一年还能考上比这更好的学校吗?”
关笙没有回答可以或者不可以,只是低声问他,“爸,你可以帮我一个忙吗?”
电话那头,关立言愣住了。
这个从小就自己看着办长大,而且还挺优秀的儿子,第一次向他这个父亲发出了请求。
不是给我买个玩具和零食的那种撒娇,是真真切切的求助。
关立言一直觉得,关笙很独立,是他的骄傲,但是,直到关笙在电话里,小心又卑微地问他,他能不能帮忙的时候,一切就已经有了答案。
无论他提出来的请求多么无力,关立言都再也不能说出拒绝的话。
第30章 是梦吗
关笙说:“爸,还有差不多一年的时间,这一年里,我会好好复读,我保证我的成绩不会比这次的差。”
“爸,你帮帮我,我得做点什么,我不能就这么等着,我不能什么也不做,这样四年后,师父还是不会认可我们,我们还是在原地踏步,至少,我想让他们知道,我不是一时兴起。”
关笙再一次央求道:“爸,你帮帮我。”
“那如果这一年你找不到江南洲的下落呢,你要一直复读下去吗?”
关笙咬了咬唇说:“我只要这一年,只任性这一次,无论一年后,我知不知道江南洲的下落,我都会考上一所好的大学,好好把书念完,就这一次。”
电话一直没有挂,关笙听到了打火机的声音,他垂眸,关立言以前从来没在他面前抽过烟。
过了不知道多久,关笙在操场站得腿都有点酸了,关立言到底还是开口了,“我先和你妈说,明天早上,我来你们学校,和你们老师谈谈。”
关笙听到自己的心“咚”一声落地了,他说:“谢谢爸。”回应他的是电话的忙音。
挂了电话后,关笙脱力般地蹲在了地上,他愤恨地想,江南洲,以后你最好是醒醒定定,不要对不起我,我真的豁出去了。
关笙本来以为他妈妈会打电话给她,但是不知道关立言说了什么,直到第二天,关立言来了学校,黄茜都没有联系他。
那天关立言带着关笙,和辅导员还有老师,最后是系主任聊了很久。
退学的说辞是,关笙有更想去的学校,但是志愿填写有误,在场的老师都知道关笙的成绩,也知道以他的成绩确实有更好的选择。
聊了一上午,关立言都不卑不亢,打定主意,关笙只是安静地坐在一边,两父子油盐不进的态度让老师们无计可施,最终只能给了他们一堆表格。
最后,系主任再一次问了关笙一句,“同学,真的想好了吗?”
关笙把手里的笔放下,点点头,“想好了。”
关笙就这么退了学,关立言已经开始给他找复读的学校了,那一个礼拜,关立言请了假,每一天都电话不离手,最终给关笙找到了一所升学率和教师资格都挺不错的私立学校,这所学校的全部高中学生,无论家住得是远还是近,都得住宿,高三生一个月回家一天,学校有不少复读的学生,因此老师和同学都对复读生没什么另外的看法。
办入学手续的那天,也是关立言陪着他去的,班主任问了句怎么现在才来,他们的高三生已经开学了三个月了。
他们两人都没有回答,关立言适时岔开了话题。
办好手续之后,关立言就离开了,离开前,他给关笙塞了一把现金,关笙说:“爸,学校都用校园卡。”
关立言恍然,“这样啊。”拿着钱的手却没有收回去,反而反手把钱塞到了他书包,说:“等下我给你充值,钱你也拿着,我走了,有事打电话给我。”
关笙看着他爸眼下浓重的黑眼圈,浓重的愧疚漫上心头,“爸,最近你都没睡好,回家好好睡一觉吧。”
关立言笑了,“也不想想是谁害的。”
关笙低头道歉,“对不起。”
关立言轻轻拍了拍关笙的脑袋说:“对不起什么,这是你自己的人生,你有权做决定。”
关笙不说话了,关立言继续说:“阿笙,别害怕,爸爸妈妈永远站你这边,我们都会帮你,你不是一个人,你从小到大都独立惯了,现在可以试着依赖一下我们。”
关笙抬起头,愣愣地看着关立言,眼泪毫无征兆,刷地一下就掉下来了。
这几个月来,他头一次这么无所顾忌地哭了。
人就是这么矫情的,一旦被关心,所有的委屈都会被无限放大。
也有可能委屈本来就已经足够大了,只是出现了关心自己的那个人,所谓坚强勇敢筑起的高墙就会瞬间崩塌,悲伤就会像泄洪。
老师站在抱着爸爸痛苦的学生身后,没什么表情,毕竟也不是第一次见到恋家的学生了,她突然开始对这个学生能不能适应高强度的复读生活和寄宿生活而感到担忧。
但是这个担忧在关笙完成入学测验之后就烟消云散了。
前一秒还哭得像个一米八的巨婴,转头关笙擦擦眼泪提笔就写了三张卷子。
中午改卷的时候,老师看着试卷上的分数,喃喃自语:“这孩子,为啥复读呢,睡过头忘填志愿了?”
关笙吃完午饭,把自己的行李搬进宿舍的时候,他觉得有些新奇,除了大学的那两个礼拜,这是他这辈子第一次体验住宿生活,这是个四人间,上床下桌,宿舍环境还挺好,甚至比大学的那个六人间好了不少,舍友看见他都非常友善地打了招呼。
关笙一一回应后拍了个照片,发给了江南洲。
和这三个月以来一样,哪怕知道收不到任何回信,他也还是时不时就会把自己的生活和日常絮絮叨叨地给江南洲说。
他想,总有一天,江南洲能拿回自己的手机,然后看到这些天来自己的经历,到时候就可以用这东西道德绑架江南洲。
想到江南洲,关笙不自觉地笑了笑。
他们分别的那么仓促和戏剧,但是这几个月来,每一次关笙想到他的时候,总是会慢慢地平静下来。
很多复习资料都扔了,关笙只能靠着自己脑子里的知识,重新把自己积攒了三年的笔记默写下来。
写到手抽筋的时候,关笙想,扔笔记一时爽,当时哪想过这一茬。
早知道就不扔了,都怪江南洲怂恿,他心里一直骂人,手上动得飞快,晚上下了晚自习一回宿舍就对着手机控诉了江南洲一番。
课上讲的知识点关笙都记得,也都掌握,所以大部分时间他都在自己刷题,有时候听到自己想听的,就抬头听一耳朵。
中秋那天学校放了假,但是关立言和黄茜都出差,回不来,于是他一个人回到了家,给自己煮了个面,然后捧着面走到了阳台,看着前面黑漆漆的屋子。
这是他来这里之后,第一次一个人过的中秋。
以前关立言和黄茜也不能常常赶回来和他一起过中秋,陈佩英总是会提前好几天确认他们的行程,然后又和关笙说让他中秋那天晚上过来一起吃饭,甚至会不厌其烦地说好几次,每次关笙都是笑眯眯地乖巧答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