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江南洲不知道是不是属狗的,关笙远远地站着,一句话没说,他却能边跑步边转头看向关笙的方向,轻轻松松地扬手给他打招呼。
关笙看着他雀跃的样子,一肚子的气莫名就烟消云散了,甚至笑了出声,他笑着摇摇头,离开了操场。
校运会那天早上,关笙早早就到了学校和学生会、广播站的同学一起调试设备布置现场。
江南洲猜到他早上肯定来不及吃早餐,路上给他带了早餐,到了操场的时候,关笙他们已经准备得差不多了,在台上试着麦的音量。
江南洲远远地看向台上,几乎一眼就能从十多个人里面认出了关笙,他冲到了台边,然后双手一撑台面,轻而易举地就蹦到了台上。
关笙扭头看到了江南洲,打了个招呼,“少见啊,今天这么早就到了。”
江南洲扬了扬手里的早餐,“为了给你送早餐,我睡少了足足十分钟。”
“那我可真是太谢谢你了。”关笙边说边从他手上接过了那一袋小笼包,有个关笙的同同班同学看到了关笙在吃小笼包,羡慕地说:“今天起太早了,都没来得及吃早餐,关笙,你就好了,有人给你送。”
“班主任买了些零食,等会他会带过来,你等下溜过去吃几口。”关笙回他。
今天风有点大,操场上的讲台又在风口处,关笙手里的塑料袋吹得哗哗响,好几次都一个不小心把塑料袋也吃了进嘴。
江南洲看着把自己塞成了一只河豚的关笙,默不作声地往旁边走了两步,用身体给他挡住了吹来的北风。
关笙边吃边抬眼看了江南洲一眼,他吃得很快,最后一口有点噎着了,喝了口冰凉的矿泉水才顺过气,然后就催促江南洲赶紧回班里集合,他们这些不是现场工作人员的学生都得回班里集合然后再一起来操场。
江南洲懒癌犯了,坐在桌子上问关笙,“我今天有两个项目,你猜我能拿到多少块金牌。”
“都给你拿了行吧。”
“那不行,跳高估计就是那个体育生了,我比不过,但是长跑应该没问题。”
关笙看了眼时间,催他:“好好好,知道了,你赶紧回去,不然又迟到了,等会你们班主任又得说你了。”
江南洲从桌子上滑下来,笑嘻嘻地说:“他说不过我。”
关笙无奈地看了他一眼,江南洲继续说:“好啦好啦,我走了,你就在最佳观赏位置看着我冲线。”
说完就跳了下台,拔腿狂奔回课室了。
关笙看着这个十几岁的幼稚鬼飞快地跑着,脸上的笑容一直没有消失。
江南洲的比赛在下午,就像他早上说的那样,关笙坐在操场中央的舞台上,看着正在起跑线上热身的江南洲。
身边的同学正在念加油稿,关笙撑着下巴看向江南洲站着的位置,在想着什么。
选手已经站在了起跑线的位置了,这时候,江南洲突然抬头看向了舞台,关笙和他的视线在空中交汇。
江南洲愣了愣,随即看着关笙笑了,左手握拳反手敲了敲自己胸口的位置,还说了句什么。
关笙听不到他说什么,但是看着他的表情和动作,猜也能才出来。
关笙笑了,觉得自己被江南洲传染了,脑子里冷不丁出现了一个幼稚的想法。
他拿过台上的麦克风,等着身旁的同学把手头上的稿子念完,其他几个人见到了他手上的麦,都以为关笙要接着念下一篇稿子,于是也都默契地不拿稿子了。
身边的同学也念完了稿子,放下了麦。
关笙拿着麦,手里没有任何稿子,只是在台上远远地看着江南洲站在起跑线处。
江南洲已经俯下身,做好了起跑准备,老师举起了手里的发令枪的同时,他对着麦,说道:“高一三班的江南洲,加油!”
话音刚落,起跑的枪声同时响起,江南洲冲出了起跑线。
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跑道上,没有人留意到,舞台上有个徇私的播音员。
在混杂的选手里,关笙看到了江南洲高高扬起了握拳的左臂,他勾起了嘴角,知道这是冲着自己的。
跑了三四圈之后,十来个选手分成了三个梯队,江南洲和两个男生在第一梯队,三人的差距不大,各自都只和前方的同学差了十来米,江南洲在中间。
关笙得在台上呆着,不能离开,也不能和三班的同学一样在操场跟着江南洲跑,给他加油。
毕竟他们班也有同学在跑,刚刚他已经很不地道了,现在再跟着加油,他的脊梁骨得被戳断了。
但是关笙的视线一直跟着江南洲,几圈下来,江南洲的速度都很稳定,在最后两圈的时候,江南洲甚至还有体力提速,在最后一圈的时候超过了第一名!
关笙没忍住站了起身想要看得更清楚些,身旁的同学打趣道:“这第一名的同学好像不是你们十五班的吧,你怎么这么激动。”
关笙没功夫搭理他,视线一直跟着江南洲。
尽管心里知道,江南洲这个第一十拿九稳了,但还是忍不住紧张,他撑着桌子,身体前倾,心跳有些加速。
只剩最后五十米了,第二名和江南洲差了半个弯道的距离。
三班的人已经在提前庆祝了,纷纷跑到了终点,不断地重复喊着江南洲的名字,声音在整个操场环绕,重重地砸进了关笙的耳朵里。
最后十米了,江南洲保持着速度,一点儿也没有慢下来,他再一次高高地扬起了左臂,在震天的欢呼声中冲过了终点线。
红色的绸带缠绕在江南洲的腰间,他往前走着,飘带随着他的动作在风中拖着夺目的红色,吸引了全场的目光。
关笙轻轻勾了勾嘴角,坐下了,身旁广播站的女生已经在说,“祝贺六号选手,获得了男子三千米长跑的冠军。”
江南洲被班里的同学簇拥着,有人要扶他,他推开了,扭头看向舞台的位置,目光捕捉到关笙的眼睛时,他露出了一个大大的笑容,然后嘴巴一张一合地在说些什么。
关笙听不清,他拿起手边的麦,清亮的、带着笑意的声音通过音响外放,他重复了刚刚的那句播报:“祝贺六号选手,获得了男子三千米长跑的冠军。”
说完他顿了顿,隔着人群和午后的阳光和江南洲对视着,继续说道:“恭喜你,江南洲。”
后面的选手陆陆续续地冲线了,有两个坚持不下来的男生被班里的同学扶着去了医务室。
前三名选手在操场上临时搭建的领奖台颁奖,江南洲俯身让体育老师给自己戴上了金牌,又收过了一小束花,三班的同学又是一阵欢呼。
颁完奖之后,江南洲带着三班的同学浩浩荡荡地走回去自己班的位置,那神气的模样看起来像是一只大获全胜的斗鸡。
经过舞台的时候,台下的江南洲喊了声关笙的名字,关笙看过去,看到了江南洲高高举起的手臂,那束花已经在半空中,正在朝着自己的方向落下,他连忙张开手臂,下一刻,花束不偏不倚地落在了他的怀里,花香扑了他一脸,定睛一看里面居然还夹杂着一枝白玫瑰。
关笙抬头看台下,江南洲看着他,高声说:“送你了!”
江南洲的同学大多都知道两人是邻居,关系很好,也没说什么,只是没头没脑地又起哄了一番,关笙捧着花还没来得及说什么,江南洲已经被同学簇拥着离开了。
一群人离开后,关笙小心地把花放到了桌下的背包里,又把背包放到了自己腿边。
想了想,还是有点不放心,怕旁边的同学踢到了,于是又把背包放到了自己两脚间,严严实实地护住了江南洲的一时兴起。
第13章 或许独一无二吗
校运会就两天,江南洲的好日子很快就到头了,因为周一回学校的时候,月考的成绩下来了,这天一整天,江南洲都没敢找关笙,中午连饭堂也没有去。
但是江南洲再能躲,也躲不过关笙。
晚自习下课的时候,关笙提前了五分钟下楼,就在三班门口等着江南洲。
下课铃响起,江南洲低着头苦大仇深地走出课室的时候,看到了门口的关笙,吓了一激灵。
关笙没有进去他的课室,只是站在外面说:“今天卷子应该都发了,你把卷子也带回家,我给你看看。”
江南洲踟蹰着说:“今天都这么晚了,要不明天?明天白天我去找你。”
江南洲今天躲了一天,关笙已经大概猜到江南洲肯定考得不好了,他这几天心情好,不想冲江南洲发火,即便是现在,江南洲推三阻四,他依旧很耐心地说:“白天课间休息太短了,来不及,你带回家,我给你看看。”
江南洲只能转身回课室把卷子带上了。
到家之后,江南洲蜗牛似的把卷子都掏了出来,摊在桌面上,关笙一张张看过去,脸色难看极了。
关笙拿着数学试卷,从头看到尾,深呼吸了好几次,最后指着第一道大题说:“这题我们不是讲过,就换了个数字。”
关笙看着他雀跃的样子,一肚子的气莫名就烟消云散了,甚至笑了出声,他笑着摇摇头,离开了操场。
校运会那天早上,关笙早早就到了学校和学生会、广播站的同学一起调试设备布置现场。
江南洲猜到他早上肯定来不及吃早餐,路上给他带了早餐,到了操场的时候,关笙他们已经准备得差不多了,在台上试着麦的音量。
江南洲远远地看向台上,几乎一眼就能从十多个人里面认出了关笙,他冲到了台边,然后双手一撑台面,轻而易举地就蹦到了台上。
关笙扭头看到了江南洲,打了个招呼,“少见啊,今天这么早就到了。”
江南洲扬了扬手里的早餐,“为了给你送早餐,我睡少了足足十分钟。”
“那我可真是太谢谢你了。”关笙边说边从他手上接过了那一袋小笼包,有个关笙的同同班同学看到了关笙在吃小笼包,羡慕地说:“今天起太早了,都没来得及吃早餐,关笙,你就好了,有人给你送。”
“班主任买了些零食,等会他会带过来,你等下溜过去吃几口。”关笙回他。
今天风有点大,操场上的讲台又在风口处,关笙手里的塑料袋吹得哗哗响,好几次都一个不小心把塑料袋也吃了进嘴。
江南洲看着把自己塞成了一只河豚的关笙,默不作声地往旁边走了两步,用身体给他挡住了吹来的北风。
关笙边吃边抬眼看了江南洲一眼,他吃得很快,最后一口有点噎着了,喝了口冰凉的矿泉水才顺过气,然后就催促江南洲赶紧回班里集合,他们这些不是现场工作人员的学生都得回班里集合然后再一起来操场。
江南洲懒癌犯了,坐在桌子上问关笙,“我今天有两个项目,你猜我能拿到多少块金牌。”
“都给你拿了行吧。”
“那不行,跳高估计就是那个体育生了,我比不过,但是长跑应该没问题。”
关笙看了眼时间,催他:“好好好,知道了,你赶紧回去,不然又迟到了,等会你们班主任又得说你了。”
江南洲从桌子上滑下来,笑嘻嘻地说:“他说不过我。”
关笙无奈地看了他一眼,江南洲继续说:“好啦好啦,我走了,你就在最佳观赏位置看着我冲线。”
说完就跳了下台,拔腿狂奔回课室了。
关笙看着这个十几岁的幼稚鬼飞快地跑着,脸上的笑容一直没有消失。
江南洲的比赛在下午,就像他早上说的那样,关笙坐在操场中央的舞台上,看着正在起跑线上热身的江南洲。
身边的同学正在念加油稿,关笙撑着下巴看向江南洲站着的位置,在想着什么。
选手已经站在了起跑线的位置了,这时候,江南洲突然抬头看向了舞台,关笙和他的视线在空中交汇。
江南洲愣了愣,随即看着关笙笑了,左手握拳反手敲了敲自己胸口的位置,还说了句什么。
关笙听不到他说什么,但是看着他的表情和动作,猜也能才出来。
关笙笑了,觉得自己被江南洲传染了,脑子里冷不丁出现了一个幼稚的想法。
他拿过台上的麦克风,等着身旁的同学把手头上的稿子念完,其他几个人见到了他手上的麦,都以为关笙要接着念下一篇稿子,于是也都默契地不拿稿子了。
身边的同学也念完了稿子,放下了麦。
关笙拿着麦,手里没有任何稿子,只是在台上远远地看着江南洲站在起跑线处。
江南洲已经俯下身,做好了起跑准备,老师举起了手里的发令枪的同时,他对着麦,说道:“高一三班的江南洲,加油!”
话音刚落,起跑的枪声同时响起,江南洲冲出了起跑线。
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跑道上,没有人留意到,舞台上有个徇私的播音员。
在混杂的选手里,关笙看到了江南洲高高扬起了握拳的左臂,他勾起了嘴角,知道这是冲着自己的。
跑了三四圈之后,十来个选手分成了三个梯队,江南洲和两个男生在第一梯队,三人的差距不大,各自都只和前方的同学差了十来米,江南洲在中间。
关笙得在台上呆着,不能离开,也不能和三班的同学一样在操场跟着江南洲跑,给他加油。
毕竟他们班也有同学在跑,刚刚他已经很不地道了,现在再跟着加油,他的脊梁骨得被戳断了。
但是关笙的视线一直跟着江南洲,几圈下来,江南洲的速度都很稳定,在最后两圈的时候,江南洲甚至还有体力提速,在最后一圈的时候超过了第一名!
关笙没忍住站了起身想要看得更清楚些,身旁的同学打趣道:“这第一名的同学好像不是你们十五班的吧,你怎么这么激动。”
关笙没功夫搭理他,视线一直跟着江南洲。
尽管心里知道,江南洲这个第一十拿九稳了,但还是忍不住紧张,他撑着桌子,身体前倾,心跳有些加速。
只剩最后五十米了,第二名和江南洲差了半个弯道的距离。
三班的人已经在提前庆祝了,纷纷跑到了终点,不断地重复喊着江南洲的名字,声音在整个操场环绕,重重地砸进了关笙的耳朵里。
最后十米了,江南洲保持着速度,一点儿也没有慢下来,他再一次高高地扬起了左臂,在震天的欢呼声中冲过了终点线。
红色的绸带缠绕在江南洲的腰间,他往前走着,飘带随着他的动作在风中拖着夺目的红色,吸引了全场的目光。
关笙轻轻勾了勾嘴角,坐下了,身旁广播站的女生已经在说,“祝贺六号选手,获得了男子三千米长跑的冠军。”
江南洲被班里的同学簇拥着,有人要扶他,他推开了,扭头看向舞台的位置,目光捕捉到关笙的眼睛时,他露出了一个大大的笑容,然后嘴巴一张一合地在说些什么。
关笙听不清,他拿起手边的麦,清亮的、带着笑意的声音通过音响外放,他重复了刚刚的那句播报:“祝贺六号选手,获得了男子三千米长跑的冠军。”
说完他顿了顿,隔着人群和午后的阳光和江南洲对视着,继续说道:“恭喜你,江南洲。”
后面的选手陆陆续续地冲线了,有两个坚持不下来的男生被班里的同学扶着去了医务室。
前三名选手在操场上临时搭建的领奖台颁奖,江南洲俯身让体育老师给自己戴上了金牌,又收过了一小束花,三班的同学又是一阵欢呼。
颁完奖之后,江南洲带着三班的同学浩浩荡荡地走回去自己班的位置,那神气的模样看起来像是一只大获全胜的斗鸡。
经过舞台的时候,台下的江南洲喊了声关笙的名字,关笙看过去,看到了江南洲高高举起的手臂,那束花已经在半空中,正在朝着自己的方向落下,他连忙张开手臂,下一刻,花束不偏不倚地落在了他的怀里,花香扑了他一脸,定睛一看里面居然还夹杂着一枝白玫瑰。
关笙抬头看台下,江南洲看着他,高声说:“送你了!”
江南洲的同学大多都知道两人是邻居,关系很好,也没说什么,只是没头没脑地又起哄了一番,关笙捧着花还没来得及说什么,江南洲已经被同学簇拥着离开了。
一群人离开后,关笙小心地把花放到了桌下的背包里,又把背包放到了自己腿边。
想了想,还是有点不放心,怕旁边的同学踢到了,于是又把背包放到了自己两脚间,严严实实地护住了江南洲的一时兴起。
第13章 或许独一无二吗
校运会就两天,江南洲的好日子很快就到头了,因为周一回学校的时候,月考的成绩下来了,这天一整天,江南洲都没敢找关笙,中午连饭堂也没有去。
但是江南洲再能躲,也躲不过关笙。
晚自习下课的时候,关笙提前了五分钟下楼,就在三班门口等着江南洲。
下课铃响起,江南洲低着头苦大仇深地走出课室的时候,看到了门口的关笙,吓了一激灵。
关笙没有进去他的课室,只是站在外面说:“今天卷子应该都发了,你把卷子也带回家,我给你看看。”
江南洲踟蹰着说:“今天都这么晚了,要不明天?明天白天我去找你。”
江南洲今天躲了一天,关笙已经大概猜到江南洲肯定考得不好了,他这几天心情好,不想冲江南洲发火,即便是现在,江南洲推三阻四,他依旧很耐心地说:“白天课间休息太短了,来不及,你带回家,我给你看看。”
江南洲只能转身回课室把卷子带上了。
到家之后,江南洲蜗牛似的把卷子都掏了出来,摊在桌面上,关笙一张张看过去,脸色难看极了。
关笙拿着数学试卷,从头看到尾,深呼吸了好几次,最后指着第一道大题说:“这题我们不是讲过,就换了个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