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傍晚的风已经有了凉意, 应泊坐在车上,把车窗打开一条缝,望着医院门诊部进进出出的人流出神。徐蔚然说什么都不肯让他捎她回家,应泊也不好再强人所难。
  车载广播里一男一女两个主持人絮絮地聊着, 应泊一向没兴趣听, 打开只是当做背景音, 显得自己还没那么寂寥。这种有人声又不算吵闹的氛围最适合他放空, 应泊敏感的思绪又开始自由发散。
  不论是今天,还是谎称退回补侦那天, 路从辜的情绪似乎都有些过激了。应泊不太相信只是因为自己铁了心要做谜语人,又不是审讯, 急着出口供结案, 他不至于为此大动肝火。
  应泊第一次觉得一个人的心思有这么难猜, 或者说让他不敢猜, 就连陈嘉朗吃醋发火也都是不管不顾地发一通火再说, 不会给他出题。虽然平日里应泊时常也会产生把诡计多端的犯罪嫌疑人统统当破烂卖掉的冲动,但不得不承认那些人相处起来还算简单, 滴溜溜的眼睛根本藏不住事,张嘴闭嘴就是“我冤枉”。
  至于那句“晚上见”, 大概率单纯只是说顺嘴了, 不必当真。虽然只要应泊愿意, 他完全可以厚脸皮地就坡下驴。
  他想发条消息问问路从辜晚上想吃点什么, 但一想到很有可能又会看到刺眼的红色感叹号,他发怵了。不过,仿佛心有灵犀似的,路从辜没头没脑地发来一个问句:
  “他快退休了?”
  应泊很快反应过来,这个“他”指的是陶海澄, 忙回了个“是”。
  陶海澄并非科班出身,而是半路军转进入望海检察的,在所有人眼里都是勤勤恳恳几十年。虽然法本、学硕出身的年轻法学生身上多少都会有些眼高于顶的书生意气,但平心而论,应泊还算是打心眼里敬重这位老前辈,哪怕他并不明白对方究竟为什么非要提拔他坐上领导层的位子。赏识也好,捧杀也罢,起码都是一份知遇之恩。
  更何况,投票选举出的一把手,和一个根基未稳,除了办案写文章打比赛什么都不会的毛头小子,在各种层面都不是一个量级的。
  “真的要争个你死我活吗?做得到吗?会是个什么下场?”他不是没考虑过这个问题。陈嘉朗的态度更直白:“有必要吗?”
  “管他呢……违法乱纪的又不是我。”应泊把手机扔到副驾驶,挂挡起步。他今天特意穿了制服出来,本来答应了未检的同事拍几张能发公众号文章的照片,被彤彤的话一吓,他把这茬给忘了。制服沾了一身汗,穿在身上不舒服,还要送回单位统一干洗。
  检察院地下二层还有个停车场,电梯直达办公楼楼上。感应灯有些接触不良,一闪一闪的,莫名地像恐怖片里危险到来的前兆,应泊直觉不大舒服,但也没有多想,按下电梯按钮。奇怪的是,电梯竟然是从三楼降下来的——也就是说,有人在他之前回了第二检察部。
  今天是周末,谁会来呢?
  这样想着,应泊的脸色不由得冷下来。他慢慢踱出电梯,办公室门缝漏出一道白光,他本能地停在楼道半人高的花瓶后。
  徐蔚然正背对着他站在书柜前翻找着什么,压低声音打电话:
  “……上个星期的会议报告,政治部说文件找不到了,要应科再发一份。”
  上周政法委来院里开了场座谈会,会后要写报告,作为单位笔杆子的应泊自然承下了这个任务。可是找文件为什么要翻书柜?
  徐蔚然拉开书柜最底层的抽屉,小心地捧出一本书,封面色彩很显眼,是《刑法一本通》。应泊当然记得那里面都有什么,但也没有急着揭穿她,只是双手抱胸立在拐角的视野盲区里。徐蔚然好像已经很熟悉了,一面匆匆翻阅着里面的内容,一面在一张a4纸上写写画画,最后撕碎了那张纸,纸屑全扔进了垃圾桶。
  他极有耐心地等她把所有事情做完,而后躲进消防通道里,打开手机,给她打了个电话,却在她接起前直接挂断了。不一会儿,一声关门的闷响后,踢踢踏踏的脚步声延伸向电梯,消息栏里跳出了徐蔚然的消息:“怎么了师父?刚刚不方便接电话。”
  “没事,钥匙不见了,想问问你看见没。”他诌了个谎。待楼道里所有声音都消失后,才钻出消防通道。回到办公室,灯已经被关上了,桌面和书柜也都恢复了原状。应泊把垃圾桶里那些大块的纸屑都倒出来,半跪在地上逐一拼好。
  “这是……”他蹙起了眉头。
  *
  搬出来总共也没多久,应泊这些天在出租屋里一直都是野外求生模式。要带的行李不多,他却刻意拖到了深夜才驱车回到路从辜的小区。站在门外深吸了一口气,他拧下门把手,推门进屋。
  暖黄色的灯光从厨房里漫出来,路从辜蜷在沙发一角,盖着那张墨绿色毛毯,身形在晦暗的光影中看上去比平日里单薄不少。他听到了应泊的动静,却没睁眼,话音里还带着朦胧的困意:
  “微波炉里有饭。”
  “哦。”应泊悻悻地应了一声。行李箱轮子卡在门槛缝里,他用力拽了两下才脱困。路从辜到底还是没有睁眼,放任应泊像个贼一样逃进卧室反锁上门。
  空气里的确弥漫着一股香气,还是荤腥的油香,应泊吸了吸鼻子,有点暗喜,却又觉得不该这么早得意忘形。他把行李箱丢到一边,磨磨蹭蹭地脱掉衣服,用浴巾围上,冲出卧室钻进浴室。
  好在路从辜没有叫住他。他把花洒开到最大档,这样就算路从辜说了什么他也能装作没听见,他小时候经常这样对付暴怒时骂骂咧咧的母亲,虽然洗完澡后很有可能会挨一顿毒打。
  浴室和厨房离得不远,水流声压不住一墙之隔的响动,是锅铲碰撞搅动的声音。应泊擦着头发出来,看见路从辜徒手去掀砂锅盖子,蒸腾的热气扑在手上,激得他下意识松了手。
  “别动。”应泊冲过去抓住他手腕,头发上的水珠甩在两人交握处。路从辜的食指和拇指关节内侧红了一整片,应该很快就会变成一个水泡。
  应泊抬起眼,眼神里都是责问。他关上了火,用抹布垫着揭开砂锅盖子,里面躺着几块焦糖色的排骨,汤汁咕嘟咕嘟地,冒出醇郁的浓香。应泊愣神的刹那,路从辜已经抽出手往身后藏:
  “失败了五次,只有这次成功了。前几次不是糊了就是腥,可能是肉的问题。”
  “没提前焯水?”应泊不由分说地拉过那只被烫伤的手,放到水龙头下冲凉,又从冰箱里取出冰袋敷上。兴许是疼得紧了,这一次路从辜没再挣扎,皱着眉头说:
  “焯了,葱和姜都放了。”
  “冷水下锅?”
  路从辜转着眼睛回想了一会儿,不说话了,看来是热水下锅焯的。应泊忍俊不禁,用汤勺搅动浓汤,带着笑解释:
  “冷水下锅,血红蛋白慢慢就煮出来了,腥味会少很多,热水一下子把血水封在肉里,所以不好吃。”
  他舀了勺汤吹了吹,先是自己喝了一口,点点头,又送到路从辜嘴边。路从辜就着他喝过的位置抿了一口,咂巴咂巴嘴:
  “有点咸。”
  “我觉得还不错,咸一点刚好下饭。”应泊把汤勺搭在锅边,帮路从辜把围裙解下来,转身擦拭着流理台上的油点,“去沙发上等吧,我来收拾。”
  “应泊。”路从辜站着没动,忽然开口,“你是不是对谁都一样?”
  应泊擦灶台的动作一停,一时没参透话中含义。他隐隐觉得这个问题应该没有听上去那么简单,保持着背对的姿势,等待后话。
  然而,僵持半晌,谁都没有接上话的意思。应泊叹口气,回过身,把洗好的抹布挂好,斜倚在灶台上:“你又不是不知道,那些律师、嫌疑人被害人总是会挑各种各样的刺,把事情做得圆滑周到点总没错。”
  如果不出意外,路从辜下一句话一定是裹挟着情绪的“谁问你这个了”。不料,路从辜垂下眼,睫毛微微翕动,接着问:“不累吗?”
  “……习惯了。”应泊故作轻松地耸耸肩,“我知道,有点假。”
  但对你不一样,他想。
  路从辜没再问下去,只是平静地直视着他,眼底看不出情绪。应泊躲闪了一会儿,发觉路从辜的目光在自己身上上下逡巡,不像是逼问,更像是搜寻着什么。他茫然地迎着目光看回去,路从辜却收回视线,换了个话题:
  “带走任倩的嫌疑人找到了,有两个。明天实施抓捕。”
  应泊张了张嘴,揣摩着这话的用意,问:
  “你亲自去?”
  路从辜颔首。不待应泊问,他便主动详细道来:
  “他们藏在西北边三不管地带的平房里,有点偏,涉毒涉赌都有,来往人员比较复杂,派出所反映那里之前还搜出过枪,我们制定战术的时候看了很久地图。一旦被发现,很容易被他们逃脱,希望一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