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锅底下烧了一半的木头被他拿出来,塞进锅灰里灭了火,满厨房的糯米香,闻着还有点儿甜,他掀开锅盖,让热气散一散。
贺峰拿着碗去院子里用小锄头刨了一点土,直接倒进碗里铺平。
宋青书拿着剩下的那点儿麦芽跑过来让他种,自己就蹲在旁边看。
小黑小花也跑过来,小黑闻了闻,确定不是在找它埋的骨头食物,又转身甩了甩尾巴跑走。
小花跟着小黑又跑走,走之前还被宋青书逮到机会揉了一把。
种好后给麦芽浇了点水,贺峰才把碗递给宋青书,“放窗棂上吧。”
往切碎的麦芽里倒上蒸熟的糯米,再混合均匀,贺峰找了一块干净的布盖瓷盆,开始准备晚饭。
宋青书在院子里逗着跑过来串门的小黄,喊它别跟小黑打架,那么小一点哪能打过小黑。
夕阳照在他身上,漂亮的人脸上带着明媚的笑容,看起来很幸福。
贺峰隔着厨房的窗户看他,脸上也带了笑意,他低下头刷好锅,新淘了一把米,混着红枣、麦片一起放进锅里煮粥。
宋青书拿着一块江米条慢吞吞走进来 ,“哥,你之前问过我的生日,那你的呢?”
“崽崽怎么突然想起来问这个?”
“就是突然想起来了嘛。”他凑过来,站在贺峰旁边,踮着脚把自己手里剩下的一口江米条送到贺峰嘴边,“好吃,哥你也吃。”
贺峰低头咬走他手里的东西,含混不清地说:“还早呢,五月初十。”
“好!”
问完就跑,也不知道去做什么。
贺峰抬眼看他轻快的身影,跟小孩儿似的,又继续忙活着手上的事儿。
第二天一早,贺峰把昨夜拌匀发酵好的麦芽糯米混合物倒进干净的白布上,挤出汁液。
宋青书蹲在院子里洗漱,顺着窗户看贺峰在做什么,打湿的毛巾擦过白皙的脸,额角的发丝也湿了点,软趴趴地塌在额头。
“没做早饭呢吧?”刘嫂端着刚出锅的咸饼子进来,身后跟着囡囡,她端着小碗,碗里头是咸饼子,边走边吃。
“没呢,嫂子你咋做这么早。”宋青书把毛巾搭在晾衣绳上,回着话。
囡囡扎了个冲天辫,眨着大眼睛观察宋青书,宋青书看过来时她就笑,圆圆的小脸腮帮鼓鼓,看着很讨人喜欢。
“囡囡昨晚就说想吃,提前和好面,今天早上起来做,也快。”
贺峰挤完汁正准备倒锅里开始熬,刘嫂就走进来了,“小峰,先洗洗手吃饭吧。”
“好。”贺峰把围裙拿掉洗了手走出来,“呦,囡囡来了!”
“小爷!”贺峰蹲下抱了抱囡囡,顺手掏了颗糖果塞囡囡手心里,“吃胖了。”
“哥,给。”宋青书把手里的咸饼子拿过开,囡囡还是盯着宋青书看,用稚嫩的声音问:“小爷,我叫他啥呢?”
“叫小爷爷。”贺峰接过来饼子,“你吃的糖可都是小爷爷的,要跟小爷爷说谢谢。”
囡囡抬着头,“谢谢小爷爷!”
小朋友的声音在院子里很明显,身边还围着两条狗一只猫,囡囡掉在地上的菜渣立马就被叼走吃掉了。
“哎,不客气囡囡,真乖。”
刘嫂看着眼前的情况也开心,“家里头还熬了稀饭,一会儿吃完过去盛两碗。”
“我一会儿再过来,你熬的时候记得搅和着,刚开始大火熬,冒大泡后就小火,算了我过来看着点儿。”
贺峰正吃着葱香味的咸饼,点点头,“成,您给帮忙看着。”
囡囡一边吃一边玩,但是吃相很好,就是喜欢逗猫猫狗狗,遇上没味道的饼子边边,就咬掉直接喂狗了。
贺峰跟着过去端稀饭,囡囡端着手里的碗凑到宋青书旁边,“小爷爷你长得真好看,是我见过长得第一好看的人。”
洗完手的宋青书搬了两个凳子,一个给囡囡一个自己坐,表现得很惊讶,“真的吗?”
囡囡用力点点头,“你第一漂亮,妈妈第二漂亮。”
宋青书拍拍凳子,让囡囡坐下,小姑娘顺势就做好,碗里还剩一点儿饼子,“囡囡几岁了?”
“七岁。”
“饼子是不想吃了吗?”
“再吃就喝不下稀饭了。”囡囡指了指小花,“我想喂它!”
“好,囡囡把碗给我。”
宋青书接过碗,用筷子一点点把四层的饼子给分开,变成一片一片的,然后又还给囡囡,“小花的碗在那,囡囡倒进去,就是喂它吃了。”
“你要是想放手上喂,就拿一两块放手上,蹲下喂它就行。”
囡囡说好,没有把碗里的都倒出来,而是一片丢给小黄,一片丢给小黑,然后拿着一片蹲下喂小花。
很公平。
宋青书没忍住笑,贺峰跟刘嫂端着碗过来,囡囡还小,吃东西吃不了太多,刘嫂那一碗祖孙两人喝,贺峰给宋青书的也就半碗。
“放过糖了崽崽,只有半碗,能喝下。”
宋青书接过来低头就要喝,刚才的饼子有一点儿噎在喉口,想快点咽下去,贺峰没让他直接喝,“太热,去喝点桌上的水顺顺。”
吃完饭,宋青书在院子里跟囡囡玩,猫猫狗狗扒着食盆吃饭,贺峰跟刘嫂在厨房里熬麦芽糖。
随着锅逐渐变热,里头的汁水咕嘟咕嘟地冒起来泡,原本清亮的汁液逐渐变黄,浓稠。
贺峰控制着火不让变大,刘嫂用勺子不停地搅合着。
“好甜好香。”囡囡拿着宋青书刚叠的纸飞机闻着空气里的甜香。
然后噔噔噔跑向厨房,“是做好了吗?是做好了吗?”
小孩子对这些总是很兴奋的,刘嫂点点头,“马上就好。”
“小峰,家里头可有芝麻了?一会有的糖盛不出来就跟芝麻和一块儿,放凉一切,就是芝麻糖。”
“有,去年打的多,炒熟了的也有,我去拿。”
宋青书牵着囡囡往后退半步,让贺峰出来,两人身形擦过时,宋青书都能闻见他身上混着灶火的甜甜的味道。
有种不一样的感觉。
没一会儿,一小瓷盆麦芽糖放在灶台上,锅里的芝麻和剩下的糖混在一起,刘嫂还在搅拌。
锅底下不需要火了,贺峰又把案板洗洗,用丝瓜瓤刷了几遍,擦干净等着放芝麻糖。
过年时门口放的两颗竹子正月初八贺峰就拿掉了,他削出来一堆竹筷子,洗好放在筷笼子里。
正好抽出来几根,等麦芽糖表面凝固了,放进去搅合着,缠出来一块糖,用筷子还能越扯越长,颜色也会变白。
又能吃,又能玩。
小孩子喜欢,囡囡蹦着要,贺峰还是把第一个给宋青书了,第二个才给囡囡。
糖还有点余温,倒不算太热,“崽崽,你手里那个自己可以搅合试试,麦芽糖韧着呢。”
刘嫂锅里的芝麻糖被她用锅铲盛出来,放在案板上,用擀面杖擀平,就等着凉了切成块了。
贺峰给刘嫂也缠了一块,老老少少四人就在院子里吃麦芽糖,看着温馨得很。
“宋老师!”王顺骑着自行车,带着陈守业跑来了。
宋青书手里还拿着麦芽糖咬着,“你俩怎么跑过来了?”
王顺挠挠头,不像陈守业有些拘谨,大大方方地说:“守业他找我写作业,俺有不会写的,来问问。”
“好,上屋里来,我看看。”宋青书转身就要进屋,手里的糖不知道怎么处置,“你俩吃不吃糖?”
“不用问了,给。”贺峰看见俩孩子进院子就又抽了两双筷子,缠好走过来,递给俩孩子一人一个。
“咋有麦芽糖啊?”王顺问。
贺峰拍着少年的肩膀,好像比在金艳结婚那时候又窜高了点,“你小爷自己熬的,你尝尝甜不甜。”
陈守业也接过来糖,站在旁边吃了两口就不吃了。
“咋不吃了?不好吃吗?”贺峰问。
陈守业攥着手里的筷子,舔着唇瓣说:“我想拿回家给俺小妹尝尝。”
“吃吧,走的时候我再给你缠一块你带回家。”
宋青书也点点头,让他放心吃,陈守业才又拿在手上学着囡囡搅合糖,拉长的时候趁机咬上一口。
甜味里带着小麦特有的香气,不是齁嗓子的甜,是那种很温和的甜,在唇齿间慢慢化开,甜的很舒服。
刘嫂见他要教小孩儿,让囡囡就在旁边看着,别打扰哥哥们学习,囡囡就听话地站在旁边,吸溜着糖。
贺峰看他们围着小桌,准备讲课,过来把灯打开了。
贺峰拿着碗去院子里用小锄头刨了一点土,直接倒进碗里铺平。
宋青书拿着剩下的那点儿麦芽跑过来让他种,自己就蹲在旁边看。
小黑小花也跑过来,小黑闻了闻,确定不是在找它埋的骨头食物,又转身甩了甩尾巴跑走。
小花跟着小黑又跑走,走之前还被宋青书逮到机会揉了一把。
种好后给麦芽浇了点水,贺峰才把碗递给宋青书,“放窗棂上吧。”
往切碎的麦芽里倒上蒸熟的糯米,再混合均匀,贺峰找了一块干净的布盖瓷盆,开始准备晚饭。
宋青书在院子里逗着跑过来串门的小黄,喊它别跟小黑打架,那么小一点哪能打过小黑。
夕阳照在他身上,漂亮的人脸上带着明媚的笑容,看起来很幸福。
贺峰隔着厨房的窗户看他,脸上也带了笑意,他低下头刷好锅,新淘了一把米,混着红枣、麦片一起放进锅里煮粥。
宋青书拿着一块江米条慢吞吞走进来 ,“哥,你之前问过我的生日,那你的呢?”
“崽崽怎么突然想起来问这个?”
“就是突然想起来了嘛。”他凑过来,站在贺峰旁边,踮着脚把自己手里剩下的一口江米条送到贺峰嘴边,“好吃,哥你也吃。”
贺峰低头咬走他手里的东西,含混不清地说:“还早呢,五月初十。”
“好!”
问完就跑,也不知道去做什么。
贺峰抬眼看他轻快的身影,跟小孩儿似的,又继续忙活着手上的事儿。
第二天一早,贺峰把昨夜拌匀发酵好的麦芽糯米混合物倒进干净的白布上,挤出汁液。
宋青书蹲在院子里洗漱,顺着窗户看贺峰在做什么,打湿的毛巾擦过白皙的脸,额角的发丝也湿了点,软趴趴地塌在额头。
“没做早饭呢吧?”刘嫂端着刚出锅的咸饼子进来,身后跟着囡囡,她端着小碗,碗里头是咸饼子,边走边吃。
“没呢,嫂子你咋做这么早。”宋青书把毛巾搭在晾衣绳上,回着话。
囡囡扎了个冲天辫,眨着大眼睛观察宋青书,宋青书看过来时她就笑,圆圆的小脸腮帮鼓鼓,看着很讨人喜欢。
“囡囡昨晚就说想吃,提前和好面,今天早上起来做,也快。”
贺峰挤完汁正准备倒锅里开始熬,刘嫂就走进来了,“小峰,先洗洗手吃饭吧。”
“好。”贺峰把围裙拿掉洗了手走出来,“呦,囡囡来了!”
“小爷!”贺峰蹲下抱了抱囡囡,顺手掏了颗糖果塞囡囡手心里,“吃胖了。”
“哥,给。”宋青书把手里的咸饼子拿过开,囡囡还是盯着宋青书看,用稚嫩的声音问:“小爷,我叫他啥呢?”
“叫小爷爷。”贺峰接过来饼子,“你吃的糖可都是小爷爷的,要跟小爷爷说谢谢。”
囡囡抬着头,“谢谢小爷爷!”
小朋友的声音在院子里很明显,身边还围着两条狗一只猫,囡囡掉在地上的菜渣立马就被叼走吃掉了。
“哎,不客气囡囡,真乖。”
刘嫂看着眼前的情况也开心,“家里头还熬了稀饭,一会儿吃完过去盛两碗。”
“我一会儿再过来,你熬的时候记得搅和着,刚开始大火熬,冒大泡后就小火,算了我过来看着点儿。”
贺峰正吃着葱香味的咸饼,点点头,“成,您给帮忙看着。”
囡囡一边吃一边玩,但是吃相很好,就是喜欢逗猫猫狗狗,遇上没味道的饼子边边,就咬掉直接喂狗了。
贺峰跟着过去端稀饭,囡囡端着手里的碗凑到宋青书旁边,“小爷爷你长得真好看,是我见过长得第一好看的人。”
洗完手的宋青书搬了两个凳子,一个给囡囡一个自己坐,表现得很惊讶,“真的吗?”
囡囡用力点点头,“你第一漂亮,妈妈第二漂亮。”
宋青书拍拍凳子,让囡囡坐下,小姑娘顺势就做好,碗里还剩一点儿饼子,“囡囡几岁了?”
“七岁。”
“饼子是不想吃了吗?”
“再吃就喝不下稀饭了。”囡囡指了指小花,“我想喂它!”
“好,囡囡把碗给我。”
宋青书接过碗,用筷子一点点把四层的饼子给分开,变成一片一片的,然后又还给囡囡,“小花的碗在那,囡囡倒进去,就是喂它吃了。”
“你要是想放手上喂,就拿一两块放手上,蹲下喂它就行。”
囡囡说好,没有把碗里的都倒出来,而是一片丢给小黄,一片丢给小黑,然后拿着一片蹲下喂小花。
很公平。
宋青书没忍住笑,贺峰跟刘嫂端着碗过来,囡囡还小,吃东西吃不了太多,刘嫂那一碗祖孙两人喝,贺峰给宋青书的也就半碗。
“放过糖了崽崽,只有半碗,能喝下。”
宋青书接过来低头就要喝,刚才的饼子有一点儿噎在喉口,想快点咽下去,贺峰没让他直接喝,“太热,去喝点桌上的水顺顺。”
吃完饭,宋青书在院子里跟囡囡玩,猫猫狗狗扒着食盆吃饭,贺峰跟刘嫂在厨房里熬麦芽糖。
随着锅逐渐变热,里头的汁水咕嘟咕嘟地冒起来泡,原本清亮的汁液逐渐变黄,浓稠。
贺峰控制着火不让变大,刘嫂用勺子不停地搅合着。
“好甜好香。”囡囡拿着宋青书刚叠的纸飞机闻着空气里的甜香。
然后噔噔噔跑向厨房,“是做好了吗?是做好了吗?”
小孩子对这些总是很兴奋的,刘嫂点点头,“马上就好。”
“小峰,家里头可有芝麻了?一会有的糖盛不出来就跟芝麻和一块儿,放凉一切,就是芝麻糖。”
“有,去年打的多,炒熟了的也有,我去拿。”
宋青书牵着囡囡往后退半步,让贺峰出来,两人身形擦过时,宋青书都能闻见他身上混着灶火的甜甜的味道。
有种不一样的感觉。
没一会儿,一小瓷盆麦芽糖放在灶台上,锅里的芝麻和剩下的糖混在一起,刘嫂还在搅拌。
锅底下不需要火了,贺峰又把案板洗洗,用丝瓜瓤刷了几遍,擦干净等着放芝麻糖。
过年时门口放的两颗竹子正月初八贺峰就拿掉了,他削出来一堆竹筷子,洗好放在筷笼子里。
正好抽出来几根,等麦芽糖表面凝固了,放进去搅合着,缠出来一块糖,用筷子还能越扯越长,颜色也会变白。
又能吃,又能玩。
小孩子喜欢,囡囡蹦着要,贺峰还是把第一个给宋青书了,第二个才给囡囡。
糖还有点余温,倒不算太热,“崽崽,你手里那个自己可以搅合试试,麦芽糖韧着呢。”
刘嫂锅里的芝麻糖被她用锅铲盛出来,放在案板上,用擀面杖擀平,就等着凉了切成块了。
贺峰给刘嫂也缠了一块,老老少少四人就在院子里吃麦芽糖,看着温馨得很。
“宋老师!”王顺骑着自行车,带着陈守业跑来了。
宋青书手里还拿着麦芽糖咬着,“你俩怎么跑过来了?”
王顺挠挠头,不像陈守业有些拘谨,大大方方地说:“守业他找我写作业,俺有不会写的,来问问。”
“好,上屋里来,我看看。”宋青书转身就要进屋,手里的糖不知道怎么处置,“你俩吃不吃糖?”
“不用问了,给。”贺峰看见俩孩子进院子就又抽了两双筷子,缠好走过来,递给俩孩子一人一个。
“咋有麦芽糖啊?”王顺问。
贺峰拍着少年的肩膀,好像比在金艳结婚那时候又窜高了点,“你小爷自己熬的,你尝尝甜不甜。”
陈守业也接过来糖,站在旁边吃了两口就不吃了。
“咋不吃了?不好吃吗?”贺峰问。
陈守业攥着手里的筷子,舔着唇瓣说:“我想拿回家给俺小妹尝尝。”
“吃吧,走的时候我再给你缠一块你带回家。”
宋青书也点点头,让他放心吃,陈守业才又拿在手上学着囡囡搅合糖,拉长的时候趁机咬上一口。
甜味里带着小麦特有的香气,不是齁嗓子的甜,是那种很温和的甜,在唇齿间慢慢化开,甜的很舒服。
刘嫂见他要教小孩儿,让囡囡就在旁边看着,别打扰哥哥们学习,囡囡就听话地站在旁边,吸溜着糖。
贺峰看他们围着小桌,准备讲课,过来把灯打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