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华灵的面色明显有些犹豫,像是在心中纠结了一阵,最后有些无奈地说:“远在千里之外,若是你有什么要紧的事情,根本就来不及。”
墨玉此刻没了方才那般激动,整个人冷静下来,若是等他从千里之外赶回行宫,那届时北戎使团恐怕都要离开了。如今他没了办法,只能从胸口处将穆丛峬交给他的金笺取了出来,外面用油皮纸包裹着,上面还加盖了金漆。
他郑重地将信封交到华灵的手中,有些严肃地叮嘱道:“这信件极为重要,还请姑娘在顾公子回来的第一时间就交给他。”
华灵将信封收下,认真地点了点头。随后她还准备说些什么,可墨玉却像是有什么紧急的事情一般,转身离开,动作极为迅速,只留下了一道残影。
华灵看着手中的信封,方才那样荒唐的想法又浮现在了她的脑海中,她也不由自主地对着信封里面的内容产生了极大的好奇。只能在心中祈祷顾时晏能早些回来,这样她也能早点得知信封中的内容。
另一边,墨玉的身影从国公府出来后,便偷偷地进入了皇宫,期间他特地释放出自己的内力,将负责值守的影龙卫吸引了过来。
后者自然是认识他的,可仍旧检查了他身上的帝王手令。墨玉的身影长驱直入,不知去到了哪个隐秘的宫殿。
只见他出来的时候,身后背着一节古老的木匣,木匣上依旧刻满了天子所用的龙纹。墨玉的面色有些凝重,显然是身上之物极为重要,他不允许这件东西在自己手中出事。
好在他这一路是秘密进京,回行宫的路上也无人阻拦,最终安全抵达了行宫,将东西交到了穆丛峬的手中。
帝王只是淡淡扫视了这木匣,随后便有些失落地问道:“信送到他手中了吗?他...为何没有与你一同过来,是不愿意见朕吗?”
墨玉居然从帝王的身上看到了破碎的感觉,眼前的帝王褪去了往日的锋芒,像极了被主人随意丢弃的宠物,连眼神中都带着些许委屈。
他知道这样的情形不是自己能看的,原本就低着的头变得更低了,他只觉得自己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在心中哀嚎,“陛下,这真的是属下能看的吗?”
其实这也不能怪穆丛峬,他只是没有在墨玉的身后看见顾时晏的身影,所以一时之间有些失落,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罢了。
墨玉有些慌了,生怕帝王再胡思乱想些什么,连忙解释道:“陛下,顾公子他并非不愿意前来,只是他此刻并不在京中。属下无奈,只得擅自做主,将信封交给了顾公子的侍女,请陛下责罚。”
穆丛峬的态度让墨玉更加确认了顾时晏就是月尊这件事,他原先担心帝王会觉得他将信封随意交给了别人,会对此有些不满。可他自那日就看出来了,二人之间的关系并不似普通主仆那般,反而是有些深厚,他起初想在侍女前面加上“贴身”二字,可想到帝王极易吃醋的样子,斟酌之后还是没有加上。
果不其然,帝王的心思全都放在了顾时晏此刻不在京城上,并没有理会他将信封交给了谁。
阿衍为何突然离京,是早有打算,还是猜到了自己得知了他的身份,这才离开京城。穆丛峬不敢多想,心中有些难过,这样的情绪一直持续到了这场宴会。
殿中的乐器声再次响了起来,穆丛峬也从思绪中走了出来,既然阿衍将侍女都留在了京城,那他定然会回来的,说不定是云梁千尺有什么紧急的事情。他就这样在心中自我安慰,大不了他就再去一次冀州,亲自将人接过来。
这下他心中的不耐烦再次加深,只觉得北戎使团有些碍眼,若不是他们,他现在就可以暗中离开行宫,去冀州。
这时,殿前突然来了几位身着异族服饰的男子,为首之人约莫才及冠不久,一身诡异的银白色服饰,上面还绣着许多狼的图案,头发并没有如同中原人一样用冠或簪子挽起,而是披散开来的,墨黑色的头发散落在银白色的服饰上,头顶的银制配饰发出清脆的响声。
而他身后紧跟着的男子,面色有些诡异,看起来颇有些不好惹的样子。那人的服饰是有些厚重的褐色,像极了泥土的颜色,那衣物上的纹路十分扭曲,让人分辨不出是什么,像是纠缠在一起的藤蔓,又像是许多扭动的虫子扭捏在一起。
他的肤色洁白无瑕,像是高山上数百年不曾消融的冰雪,虽说他身形算不上小,可站在一群身材高大,皮肤黝黑的北戎人中间就显得有些异样了。他面上的情绪不曾有半分遮掩,眼色扫过在场的众人,满是戏谑与鄙夷。
穆丛峬坐在上首,将他眼底的情绪看得清清楚楚,心中闪过一丝讥笑,就这?不过是区区一个北戎国师,就敢摆出这样一副蔑视众生的样子,甚至有些刻意模仿顾时晏的高傲。穆丛峬有些不悦,就这样的人也敢模仿他的阿衍?
当真是可笑至极,他连阿衍的半根发丝都比不上。随后反应过来,阿衍的头发丝自己也不喜欢,可不能拿来和这种人比。
思索之间,这群人也走到了殿中央的位置,为首的三皇子仅是半弯着身子,朝着穆丛峬行了个礼,而他身后的国师甚至连身子的没有弯。
“北戎巫光熙见过大梁皇帝。”北戎三皇子的语气中没有半点恭敬。若是荆子平在这里,定然能认出此人就是他在北戎边境见到的那人。
那些大臣倒是有些愤愤不平,嘴里念叨着:“到底是蛮夷,半点礼数都不懂。”
北戎国师听到了这些话,一个眼神扫了过去,说话之人瞬间被他眼神中强烈的杀意吓得楞在了原地。只是片刻之后,他便将杀意收了回去,转而面带微笑地看着对方,那人有些胆寒,只觉得这笑容有些骇人。
穆丛峬就这样冷眼瞧着底下的动作没有出声,实际上他心中有些鄙夷,这就是世家养出来的废物吗,被吓成这样,真是丢尽了大梁的脸面。
“三皇子远道而来,还是先入席吧。”穆丛峬冷淡地开口,他的脸上连客套的微笑都没有。
桓宰被太监引到下首的位置,看着巫光熙一步步走上了御阶,心中倒没有不悦,甚至还有些沾沾自喜,世人都说大梁皇帝虽然年轻,可城府极深,为人暴虐。如今看来,还要在加上一条胆小怕事,只可惜这样的距离,若是自己想要动手,恐怕还是无人能拦住自己。
随着北戎使团走了进来,这殿门要被关了起来。他们只是瞧着殿门慢慢合上,丝毫没有担忧的情绪,逍遥境就是他们最大的底气。他们的心中甚至有些许鄙夷,大梁皇帝这是想陪他们玩瓮中捉鳖吗,只是谁是渔夫谁是鳖还不一定呢。
巫光熙率先站起身来,拿起装满酒水的铜杯,对着穆丛峬遥敬了一下,只是语气有些挑衅:“早就听闻大梁陛下英武不凡,在下神往已久,今日得见却有些失望。”
话中挑衅的意味已经非常明显了,无非就是说穆丛峬并没有传言中的那般罢了。
可穆丛峬并没有生气的意思,他拿起手中的酒杯,放在手中摇晃了一下,给了对方一个不耐烦的目光,语气平淡到像是在说一件很小的事情:“此前北戎就曾多次递来国书,说是想与朕和谈,只可惜朕心中并没有和谈的想法。”
“原来竟是不知,是因为三皇子仰慕朕已久,这才辜负了三殿下的一番苦笑,以至于三殿下偷入大梁境内,只为了见朕一面,如此说来倒是朕对不起三殿下了。”手中的酒杯依旧摇晃,穆丛峬甚至连半个眼神都没有分给巫光熙,只自顾自地说着。
第69章
原先北戎等三皇子一行快抵达京城才递交国书一事, 只有极少的人知道,可穆丛峬这些话无疑是将这一切都摆在明面上了,巫光熙的面色有些难看。
他原本是想借此讽刺大梁帝王只是一个空有名声而无能力的人, 却不曾想被穆丛峬反将一军, 不仅将北戎战败想要求和的事情说了出来, 甚至连带着将国书一事也牵扯出来了。
只是这件事到底是他们理亏,哪怕巫光熙面上再怎么难看, 都不好说些什么。见穆丛峬没有喝这杯酒的意思,他一饮而尽后便有些气愤地坐下,这一局算他输了,接下来的时间还长着呢。
除去这个小插曲, 这场宴会倒也算得上和谐,只不过期间有些小摩擦罢了。
随着殿中的舞女行礼告退,这场宴会也接近了尾声,巫光熙与下座的一人暗中交换了眼神后,便站起身来, 此前的吃瘪给了他不少经验, 这次他的语气就恭敬了不少。
这次他来大梁自然是有他的目的的, 国内的夺嫡之争愈演愈烈,再加上与大梁的战争持续多年,他与那些所谓的好兄弟人人都想要这个出使大梁的机会,如今他能来大梁, 可是废了不少手段。若是他能成功让穆丛峬松口,将两国和谈一事早日达成, 那他在夺嫡之争中也能多几分胜算。
他对这件事极为看重,甚至不惜花了大代价去请国师与自己同行。
墨玉此刻没了方才那般激动,整个人冷静下来,若是等他从千里之外赶回行宫,那届时北戎使团恐怕都要离开了。如今他没了办法,只能从胸口处将穆丛峬交给他的金笺取了出来,外面用油皮纸包裹着,上面还加盖了金漆。
他郑重地将信封交到华灵的手中,有些严肃地叮嘱道:“这信件极为重要,还请姑娘在顾公子回来的第一时间就交给他。”
华灵将信封收下,认真地点了点头。随后她还准备说些什么,可墨玉却像是有什么紧急的事情一般,转身离开,动作极为迅速,只留下了一道残影。
华灵看着手中的信封,方才那样荒唐的想法又浮现在了她的脑海中,她也不由自主地对着信封里面的内容产生了极大的好奇。只能在心中祈祷顾时晏能早些回来,这样她也能早点得知信封中的内容。
另一边,墨玉的身影从国公府出来后,便偷偷地进入了皇宫,期间他特地释放出自己的内力,将负责值守的影龙卫吸引了过来。
后者自然是认识他的,可仍旧检查了他身上的帝王手令。墨玉的身影长驱直入,不知去到了哪个隐秘的宫殿。
只见他出来的时候,身后背着一节古老的木匣,木匣上依旧刻满了天子所用的龙纹。墨玉的面色有些凝重,显然是身上之物极为重要,他不允许这件东西在自己手中出事。
好在他这一路是秘密进京,回行宫的路上也无人阻拦,最终安全抵达了行宫,将东西交到了穆丛峬的手中。
帝王只是淡淡扫视了这木匣,随后便有些失落地问道:“信送到他手中了吗?他...为何没有与你一同过来,是不愿意见朕吗?”
墨玉居然从帝王的身上看到了破碎的感觉,眼前的帝王褪去了往日的锋芒,像极了被主人随意丢弃的宠物,连眼神中都带着些许委屈。
他知道这样的情形不是自己能看的,原本就低着的头变得更低了,他只觉得自己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在心中哀嚎,“陛下,这真的是属下能看的吗?”
其实这也不能怪穆丛峬,他只是没有在墨玉的身后看见顾时晏的身影,所以一时之间有些失落,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罢了。
墨玉有些慌了,生怕帝王再胡思乱想些什么,连忙解释道:“陛下,顾公子他并非不愿意前来,只是他此刻并不在京中。属下无奈,只得擅自做主,将信封交给了顾公子的侍女,请陛下责罚。”
穆丛峬的态度让墨玉更加确认了顾时晏就是月尊这件事,他原先担心帝王会觉得他将信封随意交给了别人,会对此有些不满。可他自那日就看出来了,二人之间的关系并不似普通主仆那般,反而是有些深厚,他起初想在侍女前面加上“贴身”二字,可想到帝王极易吃醋的样子,斟酌之后还是没有加上。
果不其然,帝王的心思全都放在了顾时晏此刻不在京城上,并没有理会他将信封交给了谁。
阿衍为何突然离京,是早有打算,还是猜到了自己得知了他的身份,这才离开京城。穆丛峬不敢多想,心中有些难过,这样的情绪一直持续到了这场宴会。
殿中的乐器声再次响了起来,穆丛峬也从思绪中走了出来,既然阿衍将侍女都留在了京城,那他定然会回来的,说不定是云梁千尺有什么紧急的事情。他就这样在心中自我安慰,大不了他就再去一次冀州,亲自将人接过来。
这下他心中的不耐烦再次加深,只觉得北戎使团有些碍眼,若不是他们,他现在就可以暗中离开行宫,去冀州。
这时,殿前突然来了几位身着异族服饰的男子,为首之人约莫才及冠不久,一身诡异的银白色服饰,上面还绣着许多狼的图案,头发并没有如同中原人一样用冠或簪子挽起,而是披散开来的,墨黑色的头发散落在银白色的服饰上,头顶的银制配饰发出清脆的响声。
而他身后紧跟着的男子,面色有些诡异,看起来颇有些不好惹的样子。那人的服饰是有些厚重的褐色,像极了泥土的颜色,那衣物上的纹路十分扭曲,让人分辨不出是什么,像是纠缠在一起的藤蔓,又像是许多扭动的虫子扭捏在一起。
他的肤色洁白无瑕,像是高山上数百年不曾消融的冰雪,虽说他身形算不上小,可站在一群身材高大,皮肤黝黑的北戎人中间就显得有些异样了。他面上的情绪不曾有半分遮掩,眼色扫过在场的众人,满是戏谑与鄙夷。
穆丛峬坐在上首,将他眼底的情绪看得清清楚楚,心中闪过一丝讥笑,就这?不过是区区一个北戎国师,就敢摆出这样一副蔑视众生的样子,甚至有些刻意模仿顾时晏的高傲。穆丛峬有些不悦,就这样的人也敢模仿他的阿衍?
当真是可笑至极,他连阿衍的半根发丝都比不上。随后反应过来,阿衍的头发丝自己也不喜欢,可不能拿来和这种人比。
思索之间,这群人也走到了殿中央的位置,为首的三皇子仅是半弯着身子,朝着穆丛峬行了个礼,而他身后的国师甚至连身子的没有弯。
“北戎巫光熙见过大梁皇帝。”北戎三皇子的语气中没有半点恭敬。若是荆子平在这里,定然能认出此人就是他在北戎边境见到的那人。
那些大臣倒是有些愤愤不平,嘴里念叨着:“到底是蛮夷,半点礼数都不懂。”
北戎国师听到了这些话,一个眼神扫了过去,说话之人瞬间被他眼神中强烈的杀意吓得楞在了原地。只是片刻之后,他便将杀意收了回去,转而面带微笑地看着对方,那人有些胆寒,只觉得这笑容有些骇人。
穆丛峬就这样冷眼瞧着底下的动作没有出声,实际上他心中有些鄙夷,这就是世家养出来的废物吗,被吓成这样,真是丢尽了大梁的脸面。
“三皇子远道而来,还是先入席吧。”穆丛峬冷淡地开口,他的脸上连客套的微笑都没有。
桓宰被太监引到下首的位置,看着巫光熙一步步走上了御阶,心中倒没有不悦,甚至还有些沾沾自喜,世人都说大梁皇帝虽然年轻,可城府极深,为人暴虐。如今看来,还要在加上一条胆小怕事,只可惜这样的距离,若是自己想要动手,恐怕还是无人能拦住自己。
随着北戎使团走了进来,这殿门要被关了起来。他们只是瞧着殿门慢慢合上,丝毫没有担忧的情绪,逍遥境就是他们最大的底气。他们的心中甚至有些许鄙夷,大梁皇帝这是想陪他们玩瓮中捉鳖吗,只是谁是渔夫谁是鳖还不一定呢。
巫光熙率先站起身来,拿起装满酒水的铜杯,对着穆丛峬遥敬了一下,只是语气有些挑衅:“早就听闻大梁陛下英武不凡,在下神往已久,今日得见却有些失望。”
话中挑衅的意味已经非常明显了,无非就是说穆丛峬并没有传言中的那般罢了。
可穆丛峬并没有生气的意思,他拿起手中的酒杯,放在手中摇晃了一下,给了对方一个不耐烦的目光,语气平淡到像是在说一件很小的事情:“此前北戎就曾多次递来国书,说是想与朕和谈,只可惜朕心中并没有和谈的想法。”
“原来竟是不知,是因为三皇子仰慕朕已久,这才辜负了三殿下的一番苦笑,以至于三殿下偷入大梁境内,只为了见朕一面,如此说来倒是朕对不起三殿下了。”手中的酒杯依旧摇晃,穆丛峬甚至连半个眼神都没有分给巫光熙,只自顾自地说着。
第69章
原先北戎等三皇子一行快抵达京城才递交国书一事, 只有极少的人知道,可穆丛峬这些话无疑是将这一切都摆在明面上了,巫光熙的面色有些难看。
他原本是想借此讽刺大梁帝王只是一个空有名声而无能力的人, 却不曾想被穆丛峬反将一军, 不仅将北戎战败想要求和的事情说了出来, 甚至连带着将国书一事也牵扯出来了。
只是这件事到底是他们理亏,哪怕巫光熙面上再怎么难看, 都不好说些什么。见穆丛峬没有喝这杯酒的意思,他一饮而尽后便有些气愤地坐下,这一局算他输了,接下来的时间还长着呢。
除去这个小插曲, 这场宴会倒也算得上和谐,只不过期间有些小摩擦罢了。
随着殿中的舞女行礼告退,这场宴会也接近了尾声,巫光熙与下座的一人暗中交换了眼神后,便站起身来, 此前的吃瘪给了他不少经验, 这次他的语气就恭敬了不少。
这次他来大梁自然是有他的目的的, 国内的夺嫡之争愈演愈烈,再加上与大梁的战争持续多年,他与那些所谓的好兄弟人人都想要这个出使大梁的机会,如今他能来大梁, 可是废了不少手段。若是他能成功让穆丛峬松口,将两国和谈一事早日达成, 那他在夺嫡之争中也能多几分胜算。
他对这件事极为看重,甚至不惜花了大代价去请国师与自己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