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次日,天刚蒙蒙亮。
  华灵小心翼翼地来到顾时晏的床边,她并没有直接将顾时晏叫醒,而是在床边徘徊,最后像是终于做好了心理准备。她先试探地喊了几声:“公子,公子,该起床了。”
  正在熟睡中的顾时晏像是听到了叫唤声,有些慵懒地翻了个身,将头埋进被子里。在顾时晏有动作的一瞬间,华灵撒腿就跑,最后发现是虚惊一场,这才重新回到顾时晏的床边,继续重复这样的动作。
  直到顾时晏坐起身来,华灵率先开口:“今日你要进宫,可不能再耽误了。”
  一句话彻底将顾时晏从睡梦中唤醒,他有些烦躁地坐在床上,一旁的华灵正用热手帕替他擦拭脸庞。
  一切准备就绪之后,顾时晏用过早膳便坐上了进宫的马车,唯一让他感到欣慰的便是他只需要在穆丛峬下朝之前赶到承明殿就可以了。而华灵在送走顾时晏之后,终于得到了喘气的时间,现如今每日提心吊胆的变成了她。
  因为宫中的规定,只有帝王和宫妃可以在宫中乘坐,除此之外其余人皆要步行。顾时晏乘坐的马车便停在了宫门处,一旁的小厮叮嘱道:“公子,这剩下的路就只能由您自己走了。”
  顾时晏听出了他语气中的担忧,他有些不解为何所有人都觉得这皇宫像极了龙潭虎穴,他的脑海中闪过穆丛峬的模样,瞧起来也不像是会吃人的样子啊。
  那名小厮就这样看着顾时晏若无其事都向宫门走去,在心中感慨到,这公子不愧是国公府的后代,第一次进皇宫都能面不改色。可他不知得顾时晏早就见过帝王了,甚至连夜探皇宫的事情都做了。
  侍中的官职没有特定的官服,宫里来的嬷嬷特地嘱咐过只穿常服就可以了,所以顾时晏今日便穿了一件浅蓝色的长袍,腰间还配戴了一枚云纹样式的玉佩。他将象征身份的玄铁令牌交给了宫门处的守卫。
  对方检验了一番之后便将令牌还给了他,语气还颇为客气:“原来是侍中大人,久仰久仰。”他此前就已经打量过顾时晏了,现在京中传的轰轰烈烈,说英国公家那个自小养在乡下的孩子一回来就被封为了世子,同时还在御前领了侍中的差事,顾时晏在京中一时风头无两。
  这小公子举止端庄,虽说有些冷淡,可怎么看都不像是自下养在乡下的啊,那人心中疑惑。随后他恭敬地朝着宫门处伸出一只手,向顾时晏介绍道:“那位是小华子公公,胡总管的徒弟,他是来接您的,您跟在他身后就可以了。”
  顾时晏道了一声谢便朝着小华子所在的方向走去,小华子见他朝自己走来,连忙迎了上去。来之前胡先就多次叮嘱他,要对这位顾公子客气些,毕竟人家可是有一位姨祖母在宫中当太后,小华子自然不敢懈怠。
  “您就是顾公子吧,还请随咱家走。”小华子虽说算不上谄媚,倒也破为客气。
  “有劳公公了。”顾时晏语气淡淡。
  二人就这样行走在庄严的红墙黄瓦之见,行走在历史厚重的青石板上。顾时晏周身的气息太过出众,惹得小华子在带路的时候都忍不住回头看他。他原先以为这位小公子初到京城,又是第一次进宫,难免会有些紧张,可顾时晏却镇定自若,半分异样都没有。
  很快,二人便到了承明殿,小华子将顾时晏带到了一旁的偏殿中,叮嘱道:“公子您先在这里休息片刻,待到陛下下朝便会召见您的。”
  这可是穆丛峬特地嘱咐的,虽说他没对这位突然冒出来的英国公世子抱有什么期望,可看在太后和英国公的面子上,他也不至于太为难对付。
  更何况这件事是太后主动提出来的,他不过是顺水推舟做了个人情罢了。侍中本就没有什么实权,所谓荣宠不过是在帝王一念之间。
  小华子给顾时晏寻了一处椅子坐下,随后便吩咐下人端上了一些糕点和茶水。看得顾时晏一时有些恍惚,他有些怀疑自己来宫中到底是来做什么的了。
  这宫中的点心做的精致而小巧,基本上能一口一个,也没有担心会沾染上食物的残渣,导致御前失仪。可顾时晏因着刚用过早膳的缘故,对这些点心没有半点兴趣,他伸出白皙而又纤细的手,端起白玉茶杯饮了一口茶。
  顾时晏的动作矜贵而又慵懒,比之那些世家大族精心培养的公子们的动作看起来还要赏心悦目。小华子在他身边恭敬地站着,一时之间他不禁有些怀疑这位公子到底是否真的是在乡下养了许久。
  顾时晏将茶杯放下,就那样安静地坐在椅子上,看起来似乎半点都不紧张,小华子注意到那些没有被动过的糕点,他以为是顾时晏不喜欢,暗自记在了心中,下次要让御膳房准备一些别的样式的。
  过了大约半个时辰,便有内侍来通传,说陛下下朝了,请侍中大人去承明殿主殿。
  顾时晏起身跟在内侍的后边来到了所谓的承明殿,还未进殿他便闻到了一股淡淡的龙涎香的味道。
  这承明殿因着是帝王平日里处理公务的地方,所以其中的装饰并没有多奢华,更多的是以舒适为主。
  紫檀木制成的御案上堆满了今日的奏折,穆丛峬换下了厚重的帝王朝服,而是换上了一身淡蓝色的常服,与顾时晏身上的衣服看起来并没有什么不同,唯一的区别大抵就是穆丛峬的衣物上用银白色的丝线绣上了彰显帝王身份的龙纹。
  至于穆丛峬为何突然喜欢上了这样淡色系的衣物,还不是因为某些人非要自诩自己和别人天生一对,就连衣物都要穿相似的。
  顾时晏见帝王在低头处理奏折,便径直地走到御案前跪了下来。
  过了大约半炷香的时间,穆丛峬才从奏折中抬起头,他施舍般地给了跪在地上的人一个眼神,语气中没有半分情绪:“起来吧。”
  第58章
  顾时晏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的帝王, 穆丛峬的样子与在江南之时大相径庭。如今这副威严应当才是他原本的样子,至于在江南的体贴细心不过是审时度势后所伪装出来的罢了,如此一想, 当日还真是为难他那么幸苦地伪装了。
  穆丛峬发话了, 顾时晏便顺着他的意思站了起来, 方才他的膝盖已经撑不住了,好在他用内力给自己舒缓了一下。穆丛峬没有发话, 顾时晏便直直地站在原地,毕竟他现在是对方手下的官员,多少还是要给这位帝王一些面子的。
  可穆丛峬在说完那句话之后便再次将头垂了下去,目光都汇聚到奏折上, 待到将一份奏折用御笔朱批后,他抬手拿下一本时才注意到少年仍旧站在原地。他趁着拿奏折的间隙,打量了顾时晏几眼,少年身形修长,一身蓝色的袍子衬得整个人更加白皙。
  他的目光上移, 看到少年那张好似被精雕细琢过的脸, 此时的顾时晏眉目舒展, 可眉宇间却给人一种暗藏锋芒的感觉,他的面上没有什么表情,畏惧或是不满都没有。穆丛峬见状来了几分兴致,“坐吧, 朕不说你就准备一直这样傻站着吗?”
  若是平日里顾时晏才懒得搭理他,可今日情况有些不同。穆丛峬只听见少年顶着一张谁也不在乎的高傲的脸, 低声道:“陛下没发话,臣自然不敢擅作主张。”
  穆丛峬没有说话,只是将头低下继续看着折子, 而顾时晏安静地坐在一旁的红木椅上,他忍不住在心中腹诽,若是他没有记错,自己应当是来干活的吧?好歹有个官职在身上,也不知这帝王究竟在想些什么,不过这样也好,他乐得自在,只是有些无趣罢了。
  穆丛峬倒不是有意晾着对方的,只是这件事本就是上官婧突然提起,他应了下来,一时之间确实没想好要让顾时晏做什么。
  更何况穆丛峬隐约记得顾承说顾时晏早年间一直都养在乡下,虽不知道这话中的真假,可他还是犯了难。
  只是一直让人在这里坐着也不是长久之计,今日只不过是第一天罢了。穆丛峬一边提笔批阅奏折,一边思索,直到他注意到那砚台中的墨已经见底了,平日里都是由胡先替他磨墨的,从今以后便让顾时晏来做这件事吧,总不能一直让他白拿俸禄,却什么事情都不做吧。
  “过来,替朕研墨。”穆丛峬头也不抬地说。
  顾时晏看了原先站在穆丛峬身后的胡先不知得什么时候退了出去,他这才意识到这话是对自己说的。他站起身来,走到穆丛峬的身侧,注意到紫檀木制成的御案上那石色碧绿如翠,质地坚润的砚台,如此看来,这似乎便是洮砚了。
  这翠绿的砚台中的墨水已经见底了,倒是真如帝王说的那般,顾时晏拿起一块上好的松烟墨,放在手中打量了两眼。随后他便将墨放下,取了一勺清水,加入到砚台之中,原先砚台中黑色的墨水随着这一勺清水的加入逐渐变淡。
  顾时晏随后便拿起那块松香墨,只见他将衣袖稍稍挽起,露出骨节突出都手腕,在黑色的墨块衬托之下,顾时晏原本白嫩的皮肤此刻仿佛染上了一丝圣洁。只见他右手中间的三根手指将墨块紧紧握住,另一根稍短些的手指则抵在墨上,墨块在他的控制下在这青翠色的砚台中来回转动,这砚台中的颜色也逐渐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