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他没有直接去找三伯娘说要买她家的地的事情,而是先去找了村长,让村长代为转告。
安阮知道三伯娘对他们一家的仇视,十有八.九不会痛痛快快的将田地卖给他,所以他也没有先开价。果然,没多久村长就告诉他三伯娘扬言说宁可将田地贱卖了,也不会卖给他们周家。
安阮听后也没说什么,只是感谢了村长,之后便没再提起要买地的事儿,每日按部就班的喂喂鸡放放驴,跟着朱莲花下一下地,又或是跟周言上山去捡山货。
朱莲花也对他放心,竟真的完全放手让他去做,哪怕多日没把事情办妥也不好奇不过问。
周言更是绝对支持他,所以更不会过问,周爹仍旧保持沉默的态度,只有周旭耐不住好奇,叨叨絮絮的问安阮为何不着急。
安阮道:“我们两家有仇怨,我若是上赶着表现得很想要她家的田地,你说三伯娘会不会趁机坐地起价?”
“我已经问过村长了,家里有余钱又有意愿买三伯娘家田地的没有几户。三伯娘要价高昂,除非她拆分着买,否则没哪个人愿意一次性拿出这么多银子的。”
周旭似懂非懂,他挠挠头:“万一她当真将田地拆开了来卖,那其他几户应当是会愿意买的,那到时候不就没我们家什么事儿了吗?”
安阮无所谓的笑了笑:“买完了就买完了吧。”
周旭闻言更迷茫了:“娘不是想要买更多地吗?”
一旁纳着鞋的朱莲花头也没抬插了一句:“又不是只有她家有田地,若是她肯卖自然最好,不肯便再寻其他田地就是,又不是非她家田地不可。”
“反着急着买田地和宅子的可不是我们家。”
安阮赞同的点头,这也是为何他会一点都不着急,主要还是朱莲花给了他底气。
他会这么做,可是征得了朱莲花同意的。
周旭听了朱莲花的解释,一拍手掌恍然大悟:“对哦,我们又不是非买她家地不可。咱们家给得出买地的钱,有得是人愿意卖地给咱们家。”
反正有钱的才是大爷。
周旭想通以后便不再纠结了,再过几日就到立春了,等到来年三月就要进省会参加发解试,留给他的时间只剩下了三个多月,与其花心思在无关紧要的事情上,还不如多读几本书呢。
相较于周家的岁月静好,三伯娘家显然就难过了许多。
确实有人愿意买她家的地,只是他们都像是商量好了一样,统一口径说她要价太高,竟把田地的价格砍了一半左右。
直接少一半,相当于比此前云水村土地买卖的最低价都还要低上一些,三伯娘哪里肯?
但急着买地的是她,她不肯那些人便不买了,最后着急的还是她自己。
三伯母不甘心就这么贱卖了自己的田地,从云水村搬走去其他村子,这一路上赶路住宿还有到了落脚地之后的买房买地,哪样不要银子打点?
之前缴纳给衙门的七两银子,起码掏空了她四分之一的家底,这次田地再贱卖,之后路上他们只怕要过得很艰苦。
最后三伯娘没肯卖,那些买地的人便也不再问了,就压着价等三伯娘妥协。
眼看着过了立春,再过十来天就过除夕了,田地却还是一块都没卖出去,三伯娘越发的心急最终还是妥协了。
她去找了之前那些愿意买地的人,表示愿意把底价往下压一两银子,但反而因此让那些人更笃定她之后还会往下压价,统一口径的坚持只给原来价格一半的价钱。
这无异于趁火打劫,三伯娘都要气哭了。
最后她被逼得没了办法,转头找上了村长,说是希望能和安阮谈谈买地的事情。
村长到安阮的时候,他刚跟周言从山上摘了些野梨下山来。
当听村长说明了来意后,安阮嘴角控制不住的上扬。
这一局,还是他赌赢了。
第48章 四十八
三伯娘越着急, 安阮就越镇定,他特意去看了别人家准备要出的田地,表现出他并不是非买三伯娘家地不可的态度。
如此这般晾了她两天, 三伯娘终于忍不住找上了门。
她将安阮拉到了一边:“阮哥儿, 你就给个痛快的准话, 你能给得起什么个价,我好好考虑考虑。”
从前三伯娘对安阮瞧不上眼,如今有事相求了,倒是将姿态放到了最低,客客气气的看着他脸色, 就怕一句话说得不对让安阮翻了脸面。
安阮腼腆的笑了笑:“我们家是想要买地不假,可您家的地要价太高了, 我们手头没那么多钱,还是算了。”
三伯娘一听,拧眉沉思了片刻,试探着比了个数:“那就十四两旱田水田各一亩如何?”
她说着想起了什么来,眼珠子一转, 说话的语气也有了底。
她说:“你家周言不是前些日子猎了头黑熊吗?我可听说过了,黑熊这玩意儿可贵着呢,卖个上百两都不成问题。”
“这样,你要是能一次性将田地都拿下来, 给我一百三十五两就成。”
三伯娘算是豁出去了,这个价格确实已经比之前的十六两要少了不少,但安阮还想要压一压价, 他故作为难的道:“那黑熊可不好卖出去,虽说最后叫人整头收了去,但那人压着价也没给几个钱, 一百三十五两银子我们真给不出来。”
三伯娘实在是不想放弃,一咬牙问:“你说个价,我看看能不能成。”
安阮一看有戏,努力压着内心的喜悦,一本正经道:“十二两一亩水田一亩旱田。”
话音刚落,三伯娘立马反驳:“不成!这也太低了。”
田地历朝历代都的十分重要,交易的价格自然也昂贵。按着云水村的地价,水田最少都是八两,好的要十二三两,而旱田相较于便宜一些,在五两左右。
十四两已经是她所能接受的最低价了。
这些田地可都是她们家上一代就开始攒下的家底,要不是家里三个汉子都烂泥扶不上墙,三伯娘又何至于被逼到要卖地卖房,还要被迫背井离乡的田地?
三伯娘越想内心越苦,也越发后悔太纵容周明,以至于他越发变本加厉,还将周吉给带坏了。
如今已成定局,多想也无益,三伯娘只能再次讨价还价:“最少也要十三两,低了我就不卖了。”
又压低了一两,虽然没达到自己想要的价格,但十三两也十分不错了。
安阮又说:“若是我一次性拿完了你手头的地,最多只能给一百二十五两,你看成吗?”
朱莲花曾跟安阮说过可以把三伯娘的地全部拿下,只要在一百四十两以内都是可以接受的,这些都是朱莲花给的底气,只是安阮自己想要将价格压到最低,能少花一两就算是赚到。
三伯娘没吭声,看脸色显然是不满意这个价格的,但怎么也比之前那些人只肯给一半的价要高。
她思来想去,最终还是同意了。
“好!只要你能要完,我就只收一百二十五两。”
安阮到底还是年轻,为人处世还不够圆滑,在三伯娘同意后他就忍不住笑了开来,虽然很快就被压了下去,但离他很近的三伯娘还是看见了。
她懊恼的撇了撇嘴,总感觉自己是被坑了,只是如今话都谈妥了,要是再临时反悔,安阮就不给钱了怎么办?毕竟她是真的着急要钱,而安阮是唯一给价最高的一个。即使知道自己被压了价,三伯娘也只能打落牙齿混着血往肚子里吞。
田地交易要经过村长里正公正,还要写下一张契约各自签字画押,这地契才算是彻底归周家所有。
契约书一写,两人一手交钱,一手拿地契,周家前不久卖了黑熊赚的钱就这么没了,还倒贴了五两,但换来了旱田和水田各十亩,怎么看都是血赚不亏的买卖。
安阮拿着地契和契约书回了周家,将这两全部都上交给了朱莲花。
这一次买地的事情他办得很漂亮,朱莲花给他的一百四十两还省下了十五两。
周家原本只有旱田和水田各两亩地,后来入冬之前买过一次,就是水田五亩旱田八亩,加上刚买下的地,水田和旱田加起来一共有三十三亩地。
三十多亩地,这搁哪去都算得上是小地主了。
朱莲花笑得合不拢嘴,直夸他厉害。
安阮半点不敢居功,真心实意的说:“多亏了之前娘带着我,也教得仔细,这才让我依样画葫芦办成了这事儿。”
朱莲花让他不必这般妄自菲薄,他能谈下来并且成了事儿,那就是他的本事,跟旁人没有任何关系。
朱莲花的肯定让安阮很是高兴,他心里还是觉得是因为朱莲花将他教得很好,但为免两人继续互相吹捧个没完下去,安阮选择了虚心接受。
当天夜里朱莲花做了一桌子好菜来庆祝这事儿,因为高兴,除了周旭这个小孩只能喝小甜水以外,几人都喝了些酒。
周家人都很能喝,尤其是周言,明明瞧着他喝了不少,但从头到尾都跟个没事人一样,而安阮却是第一次喝,只一小杯抿了几口就醉了。
安阮知道三伯娘对他们一家的仇视,十有八.九不会痛痛快快的将田地卖给他,所以他也没有先开价。果然,没多久村长就告诉他三伯娘扬言说宁可将田地贱卖了,也不会卖给他们周家。
安阮听后也没说什么,只是感谢了村长,之后便没再提起要买地的事儿,每日按部就班的喂喂鸡放放驴,跟着朱莲花下一下地,又或是跟周言上山去捡山货。
朱莲花也对他放心,竟真的完全放手让他去做,哪怕多日没把事情办妥也不好奇不过问。
周言更是绝对支持他,所以更不会过问,周爹仍旧保持沉默的态度,只有周旭耐不住好奇,叨叨絮絮的问安阮为何不着急。
安阮道:“我们两家有仇怨,我若是上赶着表现得很想要她家的田地,你说三伯娘会不会趁机坐地起价?”
“我已经问过村长了,家里有余钱又有意愿买三伯娘家田地的没有几户。三伯娘要价高昂,除非她拆分着买,否则没哪个人愿意一次性拿出这么多银子的。”
周旭似懂非懂,他挠挠头:“万一她当真将田地拆开了来卖,那其他几户应当是会愿意买的,那到时候不就没我们家什么事儿了吗?”
安阮无所谓的笑了笑:“买完了就买完了吧。”
周旭闻言更迷茫了:“娘不是想要买更多地吗?”
一旁纳着鞋的朱莲花头也没抬插了一句:“又不是只有她家有田地,若是她肯卖自然最好,不肯便再寻其他田地就是,又不是非她家田地不可。”
“反着急着买田地和宅子的可不是我们家。”
安阮赞同的点头,这也是为何他会一点都不着急,主要还是朱莲花给了他底气。
他会这么做,可是征得了朱莲花同意的。
周旭听了朱莲花的解释,一拍手掌恍然大悟:“对哦,我们又不是非买她家地不可。咱们家给得出买地的钱,有得是人愿意卖地给咱们家。”
反正有钱的才是大爷。
周旭想通以后便不再纠结了,再过几日就到立春了,等到来年三月就要进省会参加发解试,留给他的时间只剩下了三个多月,与其花心思在无关紧要的事情上,还不如多读几本书呢。
相较于周家的岁月静好,三伯娘家显然就难过了许多。
确实有人愿意买她家的地,只是他们都像是商量好了一样,统一口径说她要价太高,竟把田地的价格砍了一半左右。
直接少一半,相当于比此前云水村土地买卖的最低价都还要低上一些,三伯娘哪里肯?
但急着买地的是她,她不肯那些人便不买了,最后着急的还是她自己。
三伯母不甘心就这么贱卖了自己的田地,从云水村搬走去其他村子,这一路上赶路住宿还有到了落脚地之后的买房买地,哪样不要银子打点?
之前缴纳给衙门的七两银子,起码掏空了她四分之一的家底,这次田地再贱卖,之后路上他们只怕要过得很艰苦。
最后三伯娘没肯卖,那些买地的人便也不再问了,就压着价等三伯娘妥协。
眼看着过了立春,再过十来天就过除夕了,田地却还是一块都没卖出去,三伯娘越发的心急最终还是妥协了。
她去找了之前那些愿意买地的人,表示愿意把底价往下压一两银子,但反而因此让那些人更笃定她之后还会往下压价,统一口径的坚持只给原来价格一半的价钱。
这无异于趁火打劫,三伯娘都要气哭了。
最后她被逼得没了办法,转头找上了村长,说是希望能和安阮谈谈买地的事情。
村长到安阮的时候,他刚跟周言从山上摘了些野梨下山来。
当听村长说明了来意后,安阮嘴角控制不住的上扬。
这一局,还是他赌赢了。
第48章 四十八
三伯娘越着急, 安阮就越镇定,他特意去看了别人家准备要出的田地,表现出他并不是非买三伯娘家地不可的态度。
如此这般晾了她两天, 三伯娘终于忍不住找上了门。
她将安阮拉到了一边:“阮哥儿, 你就给个痛快的准话, 你能给得起什么个价,我好好考虑考虑。”
从前三伯娘对安阮瞧不上眼,如今有事相求了,倒是将姿态放到了最低,客客气气的看着他脸色, 就怕一句话说得不对让安阮翻了脸面。
安阮腼腆的笑了笑:“我们家是想要买地不假,可您家的地要价太高了, 我们手头没那么多钱,还是算了。”
三伯娘一听,拧眉沉思了片刻,试探着比了个数:“那就十四两旱田水田各一亩如何?”
她说着想起了什么来,眼珠子一转, 说话的语气也有了底。
她说:“你家周言不是前些日子猎了头黑熊吗?我可听说过了,黑熊这玩意儿可贵着呢,卖个上百两都不成问题。”
“这样,你要是能一次性将田地都拿下来, 给我一百三十五两就成。”
三伯娘算是豁出去了,这个价格确实已经比之前的十六两要少了不少,但安阮还想要压一压价, 他故作为难的道:“那黑熊可不好卖出去,虽说最后叫人整头收了去,但那人压着价也没给几个钱, 一百三十五两银子我们真给不出来。”
三伯娘实在是不想放弃,一咬牙问:“你说个价,我看看能不能成。”
安阮一看有戏,努力压着内心的喜悦,一本正经道:“十二两一亩水田一亩旱田。”
话音刚落,三伯娘立马反驳:“不成!这也太低了。”
田地历朝历代都的十分重要,交易的价格自然也昂贵。按着云水村的地价,水田最少都是八两,好的要十二三两,而旱田相较于便宜一些,在五两左右。
十四两已经是她所能接受的最低价了。
这些田地可都是她们家上一代就开始攒下的家底,要不是家里三个汉子都烂泥扶不上墙,三伯娘又何至于被逼到要卖地卖房,还要被迫背井离乡的田地?
三伯娘越想内心越苦,也越发后悔太纵容周明,以至于他越发变本加厉,还将周吉给带坏了。
如今已成定局,多想也无益,三伯娘只能再次讨价还价:“最少也要十三两,低了我就不卖了。”
又压低了一两,虽然没达到自己想要的价格,但十三两也十分不错了。
安阮又说:“若是我一次性拿完了你手头的地,最多只能给一百二十五两,你看成吗?”
朱莲花曾跟安阮说过可以把三伯娘的地全部拿下,只要在一百四十两以内都是可以接受的,这些都是朱莲花给的底气,只是安阮自己想要将价格压到最低,能少花一两就算是赚到。
三伯娘没吭声,看脸色显然是不满意这个价格的,但怎么也比之前那些人只肯给一半的价要高。
她思来想去,最终还是同意了。
“好!只要你能要完,我就只收一百二十五两。”
安阮到底还是年轻,为人处世还不够圆滑,在三伯娘同意后他就忍不住笑了开来,虽然很快就被压了下去,但离他很近的三伯娘还是看见了。
她懊恼的撇了撇嘴,总感觉自己是被坑了,只是如今话都谈妥了,要是再临时反悔,安阮就不给钱了怎么办?毕竟她是真的着急要钱,而安阮是唯一给价最高的一个。即使知道自己被压了价,三伯娘也只能打落牙齿混着血往肚子里吞。
田地交易要经过村长里正公正,还要写下一张契约各自签字画押,这地契才算是彻底归周家所有。
契约书一写,两人一手交钱,一手拿地契,周家前不久卖了黑熊赚的钱就这么没了,还倒贴了五两,但换来了旱田和水田各十亩,怎么看都是血赚不亏的买卖。
安阮拿着地契和契约书回了周家,将这两全部都上交给了朱莲花。
这一次买地的事情他办得很漂亮,朱莲花给他的一百四十两还省下了十五两。
周家原本只有旱田和水田各两亩地,后来入冬之前买过一次,就是水田五亩旱田八亩,加上刚买下的地,水田和旱田加起来一共有三十三亩地。
三十多亩地,这搁哪去都算得上是小地主了。
朱莲花笑得合不拢嘴,直夸他厉害。
安阮半点不敢居功,真心实意的说:“多亏了之前娘带着我,也教得仔细,这才让我依样画葫芦办成了这事儿。”
朱莲花让他不必这般妄自菲薄,他能谈下来并且成了事儿,那就是他的本事,跟旁人没有任何关系。
朱莲花的肯定让安阮很是高兴,他心里还是觉得是因为朱莲花将他教得很好,但为免两人继续互相吹捧个没完下去,安阮选择了虚心接受。
当天夜里朱莲花做了一桌子好菜来庆祝这事儿,因为高兴,除了周旭这个小孩只能喝小甜水以外,几人都喝了些酒。
周家人都很能喝,尤其是周言,明明瞧着他喝了不少,但从头到尾都跟个没事人一样,而安阮却是第一次喝,只一小杯抿了几口就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