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少女说:“嗯。”
张瑾为难得生气,在梦里他并非完全的正人君子,那些隐秘的欲念暴露无遗,他才发现自己原是个斤斤计较的小心眼。他幼时什么都没有,吃的穿的都是别人的,说不嫉妒,是在自欺欺人。如今他该有的都有了,没有的将来也会拥有,他愈发野心勃勃,对仕途,对妻子。
当然梦里什么都有。
他去亲少女的唇,柔软、带着甜味,他想她是不是又在睡前吃了糕点?舌头比唇还要软,他轻轻咬着,托住少女腰的手传来痒意,原来是条毛乎乎的尾巴。他睁开眼睛,见少女被他亲得猫耳朵都露了出来。
果然是只小猫妖。
张瑾为热得难受,他想再亲亲自己的猫,忽然浑身颤抖,神志骤然一清,总算从乱七八糟的梦里醒了过来。才想舒口气,他身子又是一僵,只觉尴尬至极。
还不如不醒。
他悄悄远离枕边人,强迫自己冷静,或者干脆出门冻上一冻,如此什么旖旎的想法都没了,要是被察觉……真是冒犯又失礼。
转过头,恰恰对上梦里那双潋滟的眸子。
周嬗的眼眸在夜里会发出微弱的光。不明显,但在黑暗中偶然瞥到,难免让人心惊胆战。
张瑾为被人吓得登时冷静了几分,但尴尬仍未消退,他嗓音低哑,无奈地问:“公主也睡不着么?”
“做了一个梦。”周嬗没睡醒,声音又轻又软,像羽毛刮在某人的身上,“被里头的人气醒了。”
“我也做了一个梦。”张瑾为笑,“也莫名其妙醒了。”
长久的沉默,屋外传来细微的声响,也许是耗子,也许是万物抽芽的声音。
睡着了吧?
张瑾为松口气,想悄无声息地爬起来,出去冷静冷静,谁知那小骗子倏然出声道:“什么梦?”
什么梦?
春夜里还能做什么梦?
自然是风流的梦。
张瑾为骗他:“梦到讨人厌的事。”
周嬗说得断断续续:“我也梦到……烦人的……”
他梦见自己要出家,他也不明白为何要出家,毕竟梦是不讲道理的。他出家前一日,突然被人关起来,那人死活不肯他出家,又哭又闹,十分的没风度,好烦的人呀。
又过了一刻,张瑾为确认周嬗睡熟了,他蹑手蹑脚走出卧房,身子在寒风里吹一遭,总算消了下去。
一旁守夜的暮雪正打着瞌睡,惊闻他的动静,迷糊地问:“爷今个儿起得真早……”
“睡不着,出来走走。”张瑾为朝她礼貌笑笑。
暮雪不疑有他,闻言点点头:“哦,这样,爷小心冻着了,奴婢去拿件斗篷来。”
张瑾为摆摆手:“无妨。”
说罢,他沿着游廊走到书房,随手点了灯,见圈椅上搭着那人常穿的狐狸毛斗篷,桌面有些许凌乱,摆着画到一半的花鸟画、吃到一半的绿豆糕……他不喜丫鬟小厮动自己的书房,收拾打扫从来亲力亲为,便处处是那人的痕迹。
他长叹一声,直犯愁,今日刘仁福来提见他,除去叫他看好公主,还说了另外一件事——
裕王急病,恐是不行,要见一面嘉懿公主。
他并不想让妻子与之见面。
第19章 秘闻
沈家倒台,贵妃辞世,裕王如今一无所有。
他也不知害了什么病,连日饮食不进,直挺挺躺在榻上,据说脸上都瘦干了。传进永昌帝耳中,老人总算找回一点父子亲情,派最好的太医、用最好的药,甚至亲自摆驾裕王府,同三儿子说了一整日的父子私话。自从那后,裕王府不再封闭,裕王想见谁,永昌帝也都准了。
周嬗得知裕王要见自己,很是惊奇。
“若是不愿见他,我就替你推了此事。”张瑾为忧心忡忡道。
周嬗却不以为意道:“兄长重病,做妹妹的怎能不去见一面?况且我同他也有些话要讲。”
人之将死,缠绵病榻,不过勉强吊着一口气,未免寂寞。于是血脉相连的、同床共枕的、攀关系的、有仇的、受恩的……都赶着见他最后一面,似乎只要在病榻前表白表白,一辈子的爱恨恩怨也就此消了。
而周嬗与周琮恰恰还有恩怨未了。
周嬗想了片刻,侧头对玉汐道:“姑姑去取我嫁妆里的三十年人参来,用匣子装好,明日一同带去裕王府,权当是我的心意。”
张瑾为淡淡道:“公主去见他,已是给他面子,他如今药石无医,今日还能进气,明日说不定就没气了,就算是一千年的人参也不顶用。公主自个儿的身子也不好,还不如留下这老参,我叫老姜拿母鸡一同煨了,好好让公主补补。”
怎地听起来你比我还想让裕王早点死?
周嬗正吃着茶,闻言险些呛到。他抬起眸子,奇怪地打量一番张瑾为,却见此人仍是一副正人君子的模样,脸上笑容不变。
他忍不住坐远了点。
虽说有王襄替他打听朝廷动向,但也只是一些表面的东西,更具体的,就打听不到了。例如压垮裕王的其实是一份奏折,其中列出裕王有八大罪,言辞激烈,看得永昌帝沉默不语,尔后东窗事发。
上递那份奏折的人名叫柳世忠,正七品都给事中,好巧不巧,此人是张瑾为的师兄,且受恩于张瑾为。
三言两语间,玉汐已装好人参及若干其他的名贵药材,皆装在红漆木盒里,摆在小几上。
周嬗打开看了一眼,很是满意,便有些犯困,眼瞧到了午睡的点,他一伸懒腰,磨蹭到小榻上,轻轻闭上双眸。
午后天气回暖,屋里又烧着炭,理应是不冷的。张瑾为不声不响,垂眸盯妻子许久,无言笑了笑,从一旁抱来被褥,给人盖上。
他伸手触碰妻子的脸颊,与看起来的小瓜子脸不同,摸上去却是有肉的,柔软又细腻。
关于周嬗、裕王之间的事,他打听几番,才晓得十年前,年少的裕王曾失手推嘉懿公主入水,害公主大病一场,养了半年才见起色。御花园的池塘淹不死人,但从高处坠落,是要断骨头的。反正周嬗命大,没死,此事也就轻拿轻放,不了了之了。
事后沈贵妃言裕王年少,难免毛手毛脚,还请多加体谅。
可做错了事就要受罚,哪怕是个小孩,也不应该如此随便揭过。幼时的小错不纠正,长大后便愈发得意,乃至自作自受、不仁不义,终自食恶果。
思及此,张瑾为不免长叹一声,阖上双眼,俯下身亲了亲妻子的脸。
……
房里走出几位侍女,她们搀扶着一位贵妇,小心翼翼从裕王的寝宫走出。贵妇长相清雅,挺着大肚子,满面憔悴,见了周嬗,轻声道:“我身子不适,恐怕不能给公主行礼了。”
周嬗道:“王妃身怀六甲,自然是以身子为重,何必介怀这些虚礼?”
裕王妃朝他勉强笑笑:“公主快进去看看罢,爷今日还算精神,方才吃了点粥,正念叨着公主呢。”
念叨我么?
周嬗心里冷笑,他迤然走进寝宫,却又忍不住回头,再看了几眼裕王妃。她嫁给周琮七年,一直不大受宠,去岁才有了身孕,不曾想孩子还未出世,却先失去了父亲。
来不及过多感慨,里头的太监催得紧。周嬗收回目光,脚步轻轻,向寝宫的幽深之处飘去。
屋子里光线暗沉,帷幔重重,弥漫着浓重的药味、檀香,以及一股微妙的、令人不适的腐臭味。
这臭味很是浅淡,而周嬗鼻子灵敏,他一闻就知它是什么——
是死亡的气息。
三年前傅凝香死前,在病床上苦苦挣扎之时,屋子里也满是这股气息。
周嬗的心忽然空荡荡的。
“你……来了。”
嘶哑的声音从不远处的榻上传来,瘦骨如柴的周琮哆哆嗦嗦地向他招手,尔后一指榻边的圈椅,气若游丝道:“来,坐这儿。”
周嬗没出声,他打量周琮,从男人瘦干了的脸,一直游移到骨头分明的胸口,仿佛又看到当年傅凝香的模样,一时不禁恍惚。
周琮害了什么病?
傅凝香又害了什么病?
“你还是怕我。”周琮见他愣在原地,嗬嗬地笑,笑着笑着就咳,咳得十分厉害,几乎是要把五脏六腑咳出来一般,缓了一下,他又说,“我病入膏肓,断不可能再推你下水,周嬗,你有何好怕的?”
也确实没什么好怕的,
不过是人生来怕死罢了。
周嬗的背上沁出冷汗,他被周琮一番话拉回神,也不坐到椅子上,就站着,离床榻不远不近,恰好能看清周琮,他道:“我为何要怕你?”
周琮咳笑两声:“也是,应该是我怕你才对,不懂你这么一个装娘们的骗子,吹枕头风倒是厉害,我如今这幅光景,你也脱不了干系!”
周嬗挑挑眉:“和我有何干系?你自个禁不住诱惑,非要和沈文狼狈为奸,银子是进了口袋,命也是快没了,有道是自作孽不可活,又与他人何干?”
张瑾为难得生气,在梦里他并非完全的正人君子,那些隐秘的欲念暴露无遗,他才发现自己原是个斤斤计较的小心眼。他幼时什么都没有,吃的穿的都是别人的,说不嫉妒,是在自欺欺人。如今他该有的都有了,没有的将来也会拥有,他愈发野心勃勃,对仕途,对妻子。
当然梦里什么都有。
他去亲少女的唇,柔软、带着甜味,他想她是不是又在睡前吃了糕点?舌头比唇还要软,他轻轻咬着,托住少女腰的手传来痒意,原来是条毛乎乎的尾巴。他睁开眼睛,见少女被他亲得猫耳朵都露了出来。
果然是只小猫妖。
张瑾为热得难受,他想再亲亲自己的猫,忽然浑身颤抖,神志骤然一清,总算从乱七八糟的梦里醒了过来。才想舒口气,他身子又是一僵,只觉尴尬至极。
还不如不醒。
他悄悄远离枕边人,强迫自己冷静,或者干脆出门冻上一冻,如此什么旖旎的想法都没了,要是被察觉……真是冒犯又失礼。
转过头,恰恰对上梦里那双潋滟的眸子。
周嬗的眼眸在夜里会发出微弱的光。不明显,但在黑暗中偶然瞥到,难免让人心惊胆战。
张瑾为被人吓得登时冷静了几分,但尴尬仍未消退,他嗓音低哑,无奈地问:“公主也睡不着么?”
“做了一个梦。”周嬗没睡醒,声音又轻又软,像羽毛刮在某人的身上,“被里头的人气醒了。”
“我也做了一个梦。”张瑾为笑,“也莫名其妙醒了。”
长久的沉默,屋外传来细微的声响,也许是耗子,也许是万物抽芽的声音。
睡着了吧?
张瑾为松口气,想悄无声息地爬起来,出去冷静冷静,谁知那小骗子倏然出声道:“什么梦?”
什么梦?
春夜里还能做什么梦?
自然是风流的梦。
张瑾为骗他:“梦到讨人厌的事。”
周嬗说得断断续续:“我也梦到……烦人的……”
他梦见自己要出家,他也不明白为何要出家,毕竟梦是不讲道理的。他出家前一日,突然被人关起来,那人死活不肯他出家,又哭又闹,十分的没风度,好烦的人呀。
又过了一刻,张瑾为确认周嬗睡熟了,他蹑手蹑脚走出卧房,身子在寒风里吹一遭,总算消了下去。
一旁守夜的暮雪正打着瞌睡,惊闻他的动静,迷糊地问:“爷今个儿起得真早……”
“睡不着,出来走走。”张瑾为朝她礼貌笑笑。
暮雪不疑有他,闻言点点头:“哦,这样,爷小心冻着了,奴婢去拿件斗篷来。”
张瑾为摆摆手:“无妨。”
说罢,他沿着游廊走到书房,随手点了灯,见圈椅上搭着那人常穿的狐狸毛斗篷,桌面有些许凌乱,摆着画到一半的花鸟画、吃到一半的绿豆糕……他不喜丫鬟小厮动自己的书房,收拾打扫从来亲力亲为,便处处是那人的痕迹。
他长叹一声,直犯愁,今日刘仁福来提见他,除去叫他看好公主,还说了另外一件事——
裕王急病,恐是不行,要见一面嘉懿公主。
他并不想让妻子与之见面。
第19章 秘闻
沈家倒台,贵妃辞世,裕王如今一无所有。
他也不知害了什么病,连日饮食不进,直挺挺躺在榻上,据说脸上都瘦干了。传进永昌帝耳中,老人总算找回一点父子亲情,派最好的太医、用最好的药,甚至亲自摆驾裕王府,同三儿子说了一整日的父子私话。自从那后,裕王府不再封闭,裕王想见谁,永昌帝也都准了。
周嬗得知裕王要见自己,很是惊奇。
“若是不愿见他,我就替你推了此事。”张瑾为忧心忡忡道。
周嬗却不以为意道:“兄长重病,做妹妹的怎能不去见一面?况且我同他也有些话要讲。”
人之将死,缠绵病榻,不过勉强吊着一口气,未免寂寞。于是血脉相连的、同床共枕的、攀关系的、有仇的、受恩的……都赶着见他最后一面,似乎只要在病榻前表白表白,一辈子的爱恨恩怨也就此消了。
而周嬗与周琮恰恰还有恩怨未了。
周嬗想了片刻,侧头对玉汐道:“姑姑去取我嫁妆里的三十年人参来,用匣子装好,明日一同带去裕王府,权当是我的心意。”
张瑾为淡淡道:“公主去见他,已是给他面子,他如今药石无医,今日还能进气,明日说不定就没气了,就算是一千年的人参也不顶用。公主自个儿的身子也不好,还不如留下这老参,我叫老姜拿母鸡一同煨了,好好让公主补补。”
怎地听起来你比我还想让裕王早点死?
周嬗正吃着茶,闻言险些呛到。他抬起眸子,奇怪地打量一番张瑾为,却见此人仍是一副正人君子的模样,脸上笑容不变。
他忍不住坐远了点。
虽说有王襄替他打听朝廷动向,但也只是一些表面的东西,更具体的,就打听不到了。例如压垮裕王的其实是一份奏折,其中列出裕王有八大罪,言辞激烈,看得永昌帝沉默不语,尔后东窗事发。
上递那份奏折的人名叫柳世忠,正七品都给事中,好巧不巧,此人是张瑾为的师兄,且受恩于张瑾为。
三言两语间,玉汐已装好人参及若干其他的名贵药材,皆装在红漆木盒里,摆在小几上。
周嬗打开看了一眼,很是满意,便有些犯困,眼瞧到了午睡的点,他一伸懒腰,磨蹭到小榻上,轻轻闭上双眸。
午后天气回暖,屋里又烧着炭,理应是不冷的。张瑾为不声不响,垂眸盯妻子许久,无言笑了笑,从一旁抱来被褥,给人盖上。
他伸手触碰妻子的脸颊,与看起来的小瓜子脸不同,摸上去却是有肉的,柔软又细腻。
关于周嬗、裕王之间的事,他打听几番,才晓得十年前,年少的裕王曾失手推嘉懿公主入水,害公主大病一场,养了半年才见起色。御花园的池塘淹不死人,但从高处坠落,是要断骨头的。反正周嬗命大,没死,此事也就轻拿轻放,不了了之了。
事后沈贵妃言裕王年少,难免毛手毛脚,还请多加体谅。
可做错了事就要受罚,哪怕是个小孩,也不应该如此随便揭过。幼时的小错不纠正,长大后便愈发得意,乃至自作自受、不仁不义,终自食恶果。
思及此,张瑾为不免长叹一声,阖上双眼,俯下身亲了亲妻子的脸。
……
房里走出几位侍女,她们搀扶着一位贵妇,小心翼翼从裕王的寝宫走出。贵妇长相清雅,挺着大肚子,满面憔悴,见了周嬗,轻声道:“我身子不适,恐怕不能给公主行礼了。”
周嬗道:“王妃身怀六甲,自然是以身子为重,何必介怀这些虚礼?”
裕王妃朝他勉强笑笑:“公主快进去看看罢,爷今日还算精神,方才吃了点粥,正念叨着公主呢。”
念叨我么?
周嬗心里冷笑,他迤然走进寝宫,却又忍不住回头,再看了几眼裕王妃。她嫁给周琮七年,一直不大受宠,去岁才有了身孕,不曾想孩子还未出世,却先失去了父亲。
来不及过多感慨,里头的太监催得紧。周嬗收回目光,脚步轻轻,向寝宫的幽深之处飘去。
屋子里光线暗沉,帷幔重重,弥漫着浓重的药味、檀香,以及一股微妙的、令人不适的腐臭味。
这臭味很是浅淡,而周嬗鼻子灵敏,他一闻就知它是什么——
是死亡的气息。
三年前傅凝香死前,在病床上苦苦挣扎之时,屋子里也满是这股气息。
周嬗的心忽然空荡荡的。
“你……来了。”
嘶哑的声音从不远处的榻上传来,瘦骨如柴的周琮哆哆嗦嗦地向他招手,尔后一指榻边的圈椅,气若游丝道:“来,坐这儿。”
周嬗没出声,他打量周琮,从男人瘦干了的脸,一直游移到骨头分明的胸口,仿佛又看到当年傅凝香的模样,一时不禁恍惚。
周琮害了什么病?
傅凝香又害了什么病?
“你还是怕我。”周琮见他愣在原地,嗬嗬地笑,笑着笑着就咳,咳得十分厉害,几乎是要把五脏六腑咳出来一般,缓了一下,他又说,“我病入膏肓,断不可能再推你下水,周嬗,你有何好怕的?”
也确实没什么好怕的,
不过是人生来怕死罢了。
周嬗的背上沁出冷汗,他被周琮一番话拉回神,也不坐到椅子上,就站着,离床榻不远不近,恰好能看清周琮,他道:“我为何要怕你?”
周琮咳笑两声:“也是,应该是我怕你才对,不懂你这么一个装娘们的骗子,吹枕头风倒是厉害,我如今这幅光景,你也脱不了干系!”
周嬗挑挑眉:“和我有何干系?你自个禁不住诱惑,非要和沈文狼狈为奸,银子是进了口袋,命也是快没了,有道是自作孽不可活,又与他人何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