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那群小丫鬟连忙“姑姑对不住”“姑姑我知错了”地跑了。玉汐在外面敲门,跟换个人了似的,态度极为和蔼可亲,“驸马,您醒了么?厨房烧好好了早点,就等着您呢!”
公主身边的大宫女亲自来请,张瑾为也不好再拖下去,他赶忙出了门,对着玉汐笑道:“辛苦姑姑跑一趟,昨夜我贪了几杯酒,今早睡过头了,还请见谅。”
玉汐闻言神情不变,眼神却闪烁两下,她道:“不打紧,公主也才醒没多久,就是心情不大好,您快去和他说说话。”
心情不大好?
张瑾为想起某些从宫里流出来的秘闻,又闪过公主白芍药一般柔软娇嫩的小脸,心里不由得隐隐作痛。大抵男人见到美人落难、明珠蒙尘,总会油然生出一股“红颜薄命”的感慨。
只可惜他张瑾为现下不过一个小小的翰林院修撰,人微言轻,连状元府都是万岁爷赏的。他环顾四周,见庭院简朴得近乎寒酸,忽觉对不住自己出身天潢贵胄的妻子。
思绪翻涌之间,张瑾为不知不觉走进前厅。他抬眸一扫,目光落在桌边的那个少女身上,丫鬟和太监在她周身围了一圈,正低声说着什么。
少女身穿桃红洒金袄裙,外罩品绿色比甲,雪白的颈子围了一圈白狐狸毛;头上梳着京中贵妇流行的桃尖顶髻,佩戴金镶玉的整套头面,妆容浅淡,只微微点了朱唇、描了柳眉,和昨夜的娇贵新娘比起来,今日的少女更为惹人怜爱。
张瑾为再仔细一看,竟发现少女眼里蒙着一泓泪光。他快步上前,俯下身,轻声细语道:“微臣在来的路上听姑姑说公主不大高兴,可是在府中住得不惯?”
公主没接话,她微微仰起小而尖的下巴,猫儿一般灵动的眼睛略略睁大,抬眸凝望张瑾为。她浅叹一声,一颗泪珠倏然滚落,接着又是几颗,最后泛滥成断了线的珠子,啪嗒啪嗒,坠落在张瑾为的手背上,滚烫无比。
“莫、莫要哭泣!”张瑾为被她哭得手足无措,他活了二十几年,还不曾安慰过哭泣的女人,是要扯袖子糊人家脸上呢,还是干站着不动呢?
眼看公主已哭得浑身颤抖,他急中生智,连忙从袖子里掏出手帕,弯下腰动作轻柔给人拭去眼泪,“微臣无能,委屈了公主,实在罪该万死。就是不知公主为何流泪,也好让微臣知道自己哪里做错了。”
“母妃……”公主小声嗫嚅道。
静妃?
张瑾为赶紧提起十二分精神,聆听公主的愁绪。
只听公主浅浅叹息,哽咽道:“三日后是母妃生辰,我离宫匆忙,只来得及带走母妃的牌位。寻常每逢母妃生辰,我会在宫中的佛堂念诵佛经,为母妃祈福……如今出了宫,离了母妃、也离了佛堂,竟不知该去何处祭拜!”
其实也不是很想念。
每逢静妃的生辰和忌日,周嬗也确实会去佛堂诵经,他在宫中不受待见,总得装出孝顺贤淑的样子,省得被人挑错处找麻烦。
再说了,他母妃不信神佛,拜与不拜又有何区别?人死了就是死了,周嬗在宫中见惯生死,心已经冷了。
周嬗一大早演了出戏,叫书呆子急得团团转,他心情大好,趁热打铁往书呆子怀中柔弱一倒,凄凄惨惨道:“驸马……我想在府中修一座佛堂,供奉母妃和舅姑的牌位。”
新婚妻子流着泪靠在自己的怀里,张瑾为登时害臊得满脸通红,他略略低头,见怀中的少女抽噎不止,自己的手也不知道该往哪放。最后,他在心里说一句冒昧,轻轻拍打少女的背,给她顺气。
隔着几层布料,张瑾为也能触到少女嶙峋凸起的琵琶骨,清瘦、伶仃的身子,蜷在他的怀里,他轻声道:“公主嫁到微臣的府中的那刻起,便是张府的当家主母,修建佛堂、供奉先祖是在行孝,公主看着来就好。”
周嬗在心里得逞一笑。
他用手帕揩去眼泪,端庄坐好,小声说:“多谢驸马。”
张瑾为赶紧把人松开,同手同脚坐回自己的位子上,脸红得几乎能滴出血来。
此时玉汐和下人们正在布置早饭,陆续端上莲子红枣粥、腌白菜、韭菜花和阁老饼,又给两位新人面前摆了一杯茶,说是御赐的洞庭碧螺春。
很简单的一顿饭,但吃得出厨子下了功夫,周嬗小口吃粥,目光一直往桌上瞄,对着那糯米做的阁老饼十分好奇。
据说此物在数十年前,被一位阁老进献给了先帝,米香扑鼻,大获先帝称赞,制作秘方却不幸失传,直到数年前在江南一带又流行起来。张瑾为是苏州府人士,家中厨子擅长做江南菜系并不奇怪。
吃了饭茶,周嬗接过丫鬟手中的漱盂,简单漱口,而后浅笑着说:“府中的厨子可也是江南人士?我听闻阁老饼在江南流行,今日就吃到了,果然软糯非常。”
张瑾为道:“老姜曾是微臣的邻居,烧得一手好菜,又对我多有照拂,前几年他在苏州冲撞了人,索性叫他和我一同来了京城。公主日后有什么想吃,尽管吩咐他就是了。”
“姑姑。”周嬗轻声唤道,在玉汐耳边悄声说,“你从我账上划点银子给人家送去,就说是我欣赏他的厨艺。”
声音虽“小”,但也一字不落进了张瑾为的耳朵。张瑾为突然想起了某件事,连忙说:“公主这倒提醒了微臣,家里的账如今该让公主负责了。”
周嬗一副天真的模样,适时作出受宠若惊的神情,心想这呆子还真要把账本给他?早知如此容易,他省得一大早哭给呆子看,哭得自己心口疼。
“微臣平日公务繁多,当个单身汉子自然不用顾及钱财进出。但公主来了,这一大家子的生活起居事项,还得公主多多费心。”张瑾为说得情真意切。
周嬗面露“羞涩”,推脱道:“我、我不太擅长算数……”
张瑾为笑笑,“不打紧,公主只需每月查阅账簿,有不清楚的地方就问管账先生,实在不行就拿来我看看。”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周嬗从善如流,应下了驸马的话,也达成他逃跑计划的第一步——取得管账权,方便他日后偷偷典当嫁妆,攒钱离开京城。
等玉汐把状元府的账本拿到周嬗跟前,他随手翻了翻,忽觉自己煞费的苦心,全喂了狗。
他不明白自己为啥要为了一本几乎空空如也的账本演这么一出大戏。
周嬗脸色几变,他捏着晦气的账本,险些骂人,却见太监王襄步履匆匆走到他的桌前,语气急切道:“宫里来人了!”
来人了?
莫非是父皇的新旨意?
周嬗提起裙摆,匆匆向前院走去。
第3章 远方
宫里来的是司礼监的刘仁福刘公公。
这刘仁福在宫中权势不小,在司礼监担任秉笔一职,算是万岁爷面前的大红人,出一趟宫,排场可不小。
周嬗赶到前院时,那刘仁福正坐在太师椅上,红贴里裹着肥硕的身躯,胸前的金虎补子也跟着肥了几圈,太师椅虽宽,也差点兜不住他一身的肥油。
见了周嬗,刘仁福撑着小太监的肩膀,颤颤巍巍起身行礼。他一双冒精光的小眼睛,从上到下将周嬗打量一番,然后捏起兰花指,掐着尖细刺耳的嗓音,笑道:“咱家来替万岁爷瞧瞧嘉懿公主,到底是宫里头个住外面的女儿,万岁爷昨夜念叨了一晚上,就怕公主不习惯呢!”
周嬗换上端庄的笑容,他朝皇宫方向盈盈一拜,恭敬道:“儿臣恭请圣安。”做全礼仪,他又面向刘仁福,笑道:“有劳公公来一趟,不知是什么好消息,把您都请出来了。”
“嗳哟,确是天大的喜事!”刘仁福捂嘴一笑,绿豆大的眼睛滴溜溜地转。
周嬗心中一喜,想着莫非是要赐他公主府,或者再送他点值钱的嫁妆?
谁知可恶的刘仁福忽然就不说话了,只一昧地笑,笑得周嬗浑身不自在。这帮权势滔天的阉人最爱拿乔,一天天嘴上绕来绕去,烦人得很。
“驸马爷!不对,应该是张大人。”
那刘仁福眯着眼睛笑了一会,直到张瑾为步履匆匆赶到前院,他才露出惊喜非常的神情,忙不迭迎上去,从袖中掏出一卷圣旨。
敢情和他周嬗没关系?!
周嬗冷冷睇一眼刘仁福,面子和身子却做足礼数,与众人一同跪下,聆听圣旨。他余光扫向一旁的驸马,男人跪得如松柏挺立,一派文人风骨,没由来的,周嬗那点不悦转化成了别的想法。
反正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看刘仁福的样子,这喜事应当和张瑾为有关,驸马在朝中得势,他周嬗也能过得好一些。也罢,且听听圣旨上到底说了什么。
只听那刘仁福缓缓展开圣旨,明黄在他两臂之间蔓延,吊着嗓子念道:“奉天承运皇帝,制曰……尔前翰林院修撰张瑾为……虽因结亲天家,暂且停职,然清操素著、朕常念之。兹特加恩渥,仍复原职……钦哉!”
“臣——翰林院修撰张瑾为,恭聆圣谕,万岁万岁万万岁!”张瑾为语气隐隐含着激动,他行了礼,赶忙上前接旨,一张俊脸容光焕发,接旨的手都在微微颤抖。
公主身边的大宫女亲自来请,张瑾为也不好再拖下去,他赶忙出了门,对着玉汐笑道:“辛苦姑姑跑一趟,昨夜我贪了几杯酒,今早睡过头了,还请见谅。”
玉汐闻言神情不变,眼神却闪烁两下,她道:“不打紧,公主也才醒没多久,就是心情不大好,您快去和他说说话。”
心情不大好?
张瑾为想起某些从宫里流出来的秘闻,又闪过公主白芍药一般柔软娇嫩的小脸,心里不由得隐隐作痛。大抵男人见到美人落难、明珠蒙尘,总会油然生出一股“红颜薄命”的感慨。
只可惜他张瑾为现下不过一个小小的翰林院修撰,人微言轻,连状元府都是万岁爷赏的。他环顾四周,见庭院简朴得近乎寒酸,忽觉对不住自己出身天潢贵胄的妻子。
思绪翻涌之间,张瑾为不知不觉走进前厅。他抬眸一扫,目光落在桌边的那个少女身上,丫鬟和太监在她周身围了一圈,正低声说着什么。
少女身穿桃红洒金袄裙,外罩品绿色比甲,雪白的颈子围了一圈白狐狸毛;头上梳着京中贵妇流行的桃尖顶髻,佩戴金镶玉的整套头面,妆容浅淡,只微微点了朱唇、描了柳眉,和昨夜的娇贵新娘比起来,今日的少女更为惹人怜爱。
张瑾为再仔细一看,竟发现少女眼里蒙着一泓泪光。他快步上前,俯下身,轻声细语道:“微臣在来的路上听姑姑说公主不大高兴,可是在府中住得不惯?”
公主没接话,她微微仰起小而尖的下巴,猫儿一般灵动的眼睛略略睁大,抬眸凝望张瑾为。她浅叹一声,一颗泪珠倏然滚落,接着又是几颗,最后泛滥成断了线的珠子,啪嗒啪嗒,坠落在张瑾为的手背上,滚烫无比。
“莫、莫要哭泣!”张瑾为被她哭得手足无措,他活了二十几年,还不曾安慰过哭泣的女人,是要扯袖子糊人家脸上呢,还是干站着不动呢?
眼看公主已哭得浑身颤抖,他急中生智,连忙从袖子里掏出手帕,弯下腰动作轻柔给人拭去眼泪,“微臣无能,委屈了公主,实在罪该万死。就是不知公主为何流泪,也好让微臣知道自己哪里做错了。”
“母妃……”公主小声嗫嚅道。
静妃?
张瑾为赶紧提起十二分精神,聆听公主的愁绪。
只听公主浅浅叹息,哽咽道:“三日后是母妃生辰,我离宫匆忙,只来得及带走母妃的牌位。寻常每逢母妃生辰,我会在宫中的佛堂念诵佛经,为母妃祈福……如今出了宫,离了母妃、也离了佛堂,竟不知该去何处祭拜!”
其实也不是很想念。
每逢静妃的生辰和忌日,周嬗也确实会去佛堂诵经,他在宫中不受待见,总得装出孝顺贤淑的样子,省得被人挑错处找麻烦。
再说了,他母妃不信神佛,拜与不拜又有何区别?人死了就是死了,周嬗在宫中见惯生死,心已经冷了。
周嬗一大早演了出戏,叫书呆子急得团团转,他心情大好,趁热打铁往书呆子怀中柔弱一倒,凄凄惨惨道:“驸马……我想在府中修一座佛堂,供奉母妃和舅姑的牌位。”
新婚妻子流着泪靠在自己的怀里,张瑾为登时害臊得满脸通红,他略略低头,见怀中的少女抽噎不止,自己的手也不知道该往哪放。最后,他在心里说一句冒昧,轻轻拍打少女的背,给她顺气。
隔着几层布料,张瑾为也能触到少女嶙峋凸起的琵琶骨,清瘦、伶仃的身子,蜷在他的怀里,他轻声道:“公主嫁到微臣的府中的那刻起,便是张府的当家主母,修建佛堂、供奉先祖是在行孝,公主看着来就好。”
周嬗在心里得逞一笑。
他用手帕揩去眼泪,端庄坐好,小声说:“多谢驸马。”
张瑾为赶紧把人松开,同手同脚坐回自己的位子上,脸红得几乎能滴出血来。
此时玉汐和下人们正在布置早饭,陆续端上莲子红枣粥、腌白菜、韭菜花和阁老饼,又给两位新人面前摆了一杯茶,说是御赐的洞庭碧螺春。
很简单的一顿饭,但吃得出厨子下了功夫,周嬗小口吃粥,目光一直往桌上瞄,对着那糯米做的阁老饼十分好奇。
据说此物在数十年前,被一位阁老进献给了先帝,米香扑鼻,大获先帝称赞,制作秘方却不幸失传,直到数年前在江南一带又流行起来。张瑾为是苏州府人士,家中厨子擅长做江南菜系并不奇怪。
吃了饭茶,周嬗接过丫鬟手中的漱盂,简单漱口,而后浅笑着说:“府中的厨子可也是江南人士?我听闻阁老饼在江南流行,今日就吃到了,果然软糯非常。”
张瑾为道:“老姜曾是微臣的邻居,烧得一手好菜,又对我多有照拂,前几年他在苏州冲撞了人,索性叫他和我一同来了京城。公主日后有什么想吃,尽管吩咐他就是了。”
“姑姑。”周嬗轻声唤道,在玉汐耳边悄声说,“你从我账上划点银子给人家送去,就说是我欣赏他的厨艺。”
声音虽“小”,但也一字不落进了张瑾为的耳朵。张瑾为突然想起了某件事,连忙说:“公主这倒提醒了微臣,家里的账如今该让公主负责了。”
周嬗一副天真的模样,适时作出受宠若惊的神情,心想这呆子还真要把账本给他?早知如此容易,他省得一大早哭给呆子看,哭得自己心口疼。
“微臣平日公务繁多,当个单身汉子自然不用顾及钱财进出。但公主来了,这一大家子的生活起居事项,还得公主多多费心。”张瑾为说得情真意切。
周嬗面露“羞涩”,推脱道:“我、我不太擅长算数……”
张瑾为笑笑,“不打紧,公主只需每月查阅账簿,有不清楚的地方就问管账先生,实在不行就拿来我看看。”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周嬗从善如流,应下了驸马的话,也达成他逃跑计划的第一步——取得管账权,方便他日后偷偷典当嫁妆,攒钱离开京城。
等玉汐把状元府的账本拿到周嬗跟前,他随手翻了翻,忽觉自己煞费的苦心,全喂了狗。
他不明白自己为啥要为了一本几乎空空如也的账本演这么一出大戏。
周嬗脸色几变,他捏着晦气的账本,险些骂人,却见太监王襄步履匆匆走到他的桌前,语气急切道:“宫里来人了!”
来人了?
莫非是父皇的新旨意?
周嬗提起裙摆,匆匆向前院走去。
第3章 远方
宫里来的是司礼监的刘仁福刘公公。
这刘仁福在宫中权势不小,在司礼监担任秉笔一职,算是万岁爷面前的大红人,出一趟宫,排场可不小。
周嬗赶到前院时,那刘仁福正坐在太师椅上,红贴里裹着肥硕的身躯,胸前的金虎补子也跟着肥了几圈,太师椅虽宽,也差点兜不住他一身的肥油。
见了周嬗,刘仁福撑着小太监的肩膀,颤颤巍巍起身行礼。他一双冒精光的小眼睛,从上到下将周嬗打量一番,然后捏起兰花指,掐着尖细刺耳的嗓音,笑道:“咱家来替万岁爷瞧瞧嘉懿公主,到底是宫里头个住外面的女儿,万岁爷昨夜念叨了一晚上,就怕公主不习惯呢!”
周嬗换上端庄的笑容,他朝皇宫方向盈盈一拜,恭敬道:“儿臣恭请圣安。”做全礼仪,他又面向刘仁福,笑道:“有劳公公来一趟,不知是什么好消息,把您都请出来了。”
“嗳哟,确是天大的喜事!”刘仁福捂嘴一笑,绿豆大的眼睛滴溜溜地转。
周嬗心中一喜,想着莫非是要赐他公主府,或者再送他点值钱的嫁妆?
谁知可恶的刘仁福忽然就不说话了,只一昧地笑,笑得周嬗浑身不自在。这帮权势滔天的阉人最爱拿乔,一天天嘴上绕来绕去,烦人得很。
“驸马爷!不对,应该是张大人。”
那刘仁福眯着眼睛笑了一会,直到张瑾为步履匆匆赶到前院,他才露出惊喜非常的神情,忙不迭迎上去,从袖中掏出一卷圣旨。
敢情和他周嬗没关系?!
周嬗冷冷睇一眼刘仁福,面子和身子却做足礼数,与众人一同跪下,聆听圣旨。他余光扫向一旁的驸马,男人跪得如松柏挺立,一派文人风骨,没由来的,周嬗那点不悦转化成了别的想法。
反正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看刘仁福的样子,这喜事应当和张瑾为有关,驸马在朝中得势,他周嬗也能过得好一些。也罢,且听听圣旨上到底说了什么。
只听那刘仁福缓缓展开圣旨,明黄在他两臂之间蔓延,吊着嗓子念道:“奉天承运皇帝,制曰……尔前翰林院修撰张瑾为……虽因结亲天家,暂且停职,然清操素著、朕常念之。兹特加恩渥,仍复原职……钦哉!”
“臣——翰林院修撰张瑾为,恭聆圣谕,万岁万岁万万岁!”张瑾为语气隐隐含着激动,他行了礼,赶忙上前接旨,一张俊脸容光焕发,接旨的手都在微微颤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