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谁知道顾屿深腰上特别敏感,范令允稍稍碰了碰,就感觉到自己依靠的人激灵了一下。
太子殿下察觉到顾屿深颤抖那一下的时候愣了愣,然后低低的笑开。
顾屿深“……别瞎碰,范令允。睡觉之前先把我的问题回答一下。”
范令允知道再笑下去说不定这人就要恼羞成怒翻脸就走,于是及时止损,正色道,“我确实去南斗军看过一眼,不过不是不是以太子的名义。南斗军当时的将领有贪污腐败,打压下士的罪名,又因为他根基深厚不好除去,我母后就前往南斗,借巡军之名进行调查。我当时和父皇闹了点儿别扭,不想跟他在一处带着。于是偷偷溜上了出宫的马车。”
“被发现了一顿好打,我母后手下的那些幕僚认为‘千金之子,坐不垂堂’,把我藏在车里,最后不过只见到了几个将军和地位高一点的军师和副将。”
“后来那位将领被除,南斗军有过一次大换血,有关的将领军师全部被分散到各府,如今的南斗军,应该无人与我相识。”
顾屿深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范令允任务完成,低声问了一句,“现在能让我睡了么,顾当家?”
顾屿深“哦”了一声,要起身离去,“你睡吧,我去找那仨孩子去。”
谁知道范令允胳膊一拦,不让他走。太子殿下紧紧靠着他,看着无比脆弱的说,“陈润前几日噩梦,你陪着他。”
“怎么他做噩梦,你就陪他,我快日日梦魇了,你也不看一眼。”
“顾屿深,不患寡而患不均。就陪我这一次好不好,就这一次。”
………………
下午睡多的结果就是俩人晚上谁也睡不着。
他们这一路上,短了什么也没短了三个孩子的吃喝,
最艰难的时候,顾屿深也扯了红布摘了花给两个姑娘编好了头绳,给陈润用草编蚂蚱,磨石头当棋子解闷,过了这么长时间,陈润甚至专门有一个荷包装满了形形色色磨得光滑的石子。范令允晚上回来,五个人躺在四面漏风满是稻草的车里面,借着月光给三个孩子讲课听。
——范令允和顾屿深谁也不知道为啥他们会对养孩子这件事情兴趣如此之大。他们很喜欢看着孩子们笑,好像看着看着就有了面对漆黑未来的勇气。
“在我们那,咱们俩这就叫标准的东亚父母。”顾屿深偶尔一次等顾兰睡着之后跟范令允说,“顾小花虽然算不得独生的,但按照概念来讲,她就是凤凰——凤凰女。”
“通俗点说,就是父母都没啥本事,却还要牺牲自己给儿女最好的,在外面撑一幅光鲜亮丽的样子给人看,祈求儿女有点本事。”
“那坏了。”范令允看了顾兰一眼,道,“小花好像被惯的不知天地。”
顾屿深不无悲伤的说,“对,这就是我们那边这些家庭最后的下场。”
“那怎么办,还养么?就在这儿丢掉?”
“……都吃了爷那么多米那么多钱了,这么扔了简直暴殄天物。”
范令允实在忍不住,短促的笑了一声。
顾兰睡梦中“唔”了一声,完全不知道自己刚才差点就被两个哥哥扔下车去喂狼。
马车粼粼驶出了燕来镇所在的州府。
今夜是个良夜,三个孩子睡得都很好,就连最常梦魇的刘郊也安安静静的靠在顾兰身旁沉沉睡去。
人人都有个好梦。
梦中是喧嚣的燕来镇。春风吹过,柳叶纷飞。
顾兰背着书箱,和身边的男孩子斗嘴斗的起劲。没什么存在感的范令允把书箱接过来,给小姑娘披上披风——他们回家路上要经过顾屿深所在的面馆,要是被他发现没披披风,回去之后两个人就等着站墙角挨骂吧。
玉兰花开,桃杏正好。
顾屿深从昏天黑地的账本中抬眼,看到了远方走来的范令允和顾兰。顾小花麻花辫子上别了一朵春桃,应该是范令允摘的。
小姑娘一蹦一跳的向他打招呼。身旁的老板和小厮都露出羡慕的神情。
“你这弟弟妹妹,生的好,品格也好,你咋那么幸运。”
顾屿深笑笑,没有说话,听着面馆老板发着闲愁,“唉,我们家那姑娘,到年纪了,却也没个喜欢的。别人上门来说,她一个也没看上。”
“说明缘分没到呗。妹妹生的好看,才情又高,掌柜的还发愁啊?”
“缘分没到哦。”掌柜的重复一句,叹了一声,“没到就没到吧,我也不想姑娘那么早就出去。咱还想养她一辈子哩。”
顾屿深听着,不觉得烦,他把账本递过去,底下压着今天随手放在那里的范令允写给他的便签。
“今天放的早,没什么事儿。我去接顾兰。——允”
一片桃花飞舞着落在署名之后。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
略忙,等有空了我补小剧场。
第15章 将行·流离
五个人在冬雪到来前抵达了庆阳府明光城。
入城前几日,淅淅沥沥的下了最后一场秋雨,秋雨过后,天气彻底凉了下来。
陈润的身体终于支持不住了。尽管范令允和顾屿深尽可能的把所有的厚衣服都给他捂在了身上,但是无济于事,秋雨过后,依然发起了高烧。
这场病来势汹汹,顾屿深的草药彻底失去了效果。半昏迷的孩子抓着他的手,泪流不出来,只能声声喊道,“爹,娘,我好疼。”
范令允问,“怎么回事。”
“只是普通感冒,但是陈润自从伤了眼睛之后体质不好。人的五窍很神奇的,损伤哪一部分都会给身体造成巨大的破坏。”顾屿深低眉,轻轻摸了摸怀中少年紧皱的眉眼,“范令允,我们必须赶紧到达明光城。”
火堆在雨中明明灭灭,范令允沉默了很久,说,“雨停之后,我带着陈润先去明光,找地方安顿下来。”
顾屿深这几日照顾孩子照顾的几宿几宿没有睡过好觉,闻言疲惫的“嗯”了一声,“注意安全。”
范令允看着他,把陈润轻轻移到了自己的怀中,“你休息会儿吧。”
顾屿深又“嗯”了一声,随后闭目,很快就沉沉睡去。
秋雨淅淅沥沥,乱入窗来。透过车窗可以看到穿着蓑衣的行脚汉子们正在吆喝着查验货物,范令允静静看了许久,随后慢慢移到了窗边,挡住了渗雨的地方。
入城的那一日是个好天,太阳高照着。顾屿深再三谢过商队,然后收拾好了行李,带着两个姑娘打算离开。
还没转身,那商队的大掌柜犹豫了一下,拉住了顾屿深的袖子。
“小哥,我得说一句,这明光城啊,乱的很。你带着两个丫头,最好别在这边停留太久。”
顾屿深愣了愣,赶忙道,“这是为什么,明光城不是商旅很多吗?”
“庆阳府商队多,这是事实。但是明光城离西南边关太近啦!每回秋冬,都会有许多流民。明光城的县令是个好官啊,仁义的很,他不肯看着这帮子流民自生自灭,回回都会在各个村子中设立草棚,放任这些流民入城。”
“这流民一多,人就杂起来了。好多小偷小贼的,还有……”他朝着俩姑娘看了一眼,欲言又止。
顾屿深看的明白,沉默了一瞬,弯下了腰,“感谢大掌柜。”
那汉子红着脸摆摆手,“当不起当不起,我也就是提一句。如果那小兄弟病情好一点,还是早日往东南那边走走。”
再三感谢之后,顾屿深带着两个孩子准备进城。
顾兰含着块儿糖,含糊的问道,“你知道范令允在哪儿嘛?”
“进城再找。”顾屿深说,“你哪里来的糖,我记着给你的糖应该都吃完了。”
刘郊捻了捻衣角,腼腆的笑笑。
顾屿深看一眼就明白,皱了皱眉,“别老惯着她,刘郊。顾小花吃甜吃太多了,牙要坏的。”
“啧。”顾兰不满道,“你这种大家长的心理啥时候能改改。”
说笑没有多久,几个人就明白了“进城”是一件多么艰难的事情。
城门口很乱。
四处都是衣衫褴褛的人,破布勉强的遮住寒风中的身体。流民们面容憔悴,污垢和疲惫深深地刻在脸上,杂乱的头发遮住了眼,看不到眼中的绝望与麻木。
“看来不只是燕来镇。”顾屿深没有带着两个姑娘再靠近,“别的地方伤亡更加惨重。”
衣冠整齐的顾屿深一行简直过的是天堂一般的日子。顾兰和刘郊头上鲜艳的头花和城门口那些扎草的孩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刘郊静静看着,许久之后才问道,“还进城么?”
答案不言而喻。
顾屿深不是一个会去赌人性的人,他们这一行还算人模狗样的人走进去,就是一块儿悬在所有流民眼前的肥肉。
作为在二十一世纪长大的顾屿深,这是他第二次面对天灾人祸对古代人民毁灭性的打击。这种打击让人无力、恐惧,也让人自私自利。
太子殿下察觉到顾屿深颤抖那一下的时候愣了愣,然后低低的笑开。
顾屿深“……别瞎碰,范令允。睡觉之前先把我的问题回答一下。”
范令允知道再笑下去说不定这人就要恼羞成怒翻脸就走,于是及时止损,正色道,“我确实去南斗军看过一眼,不过不是不是以太子的名义。南斗军当时的将领有贪污腐败,打压下士的罪名,又因为他根基深厚不好除去,我母后就前往南斗,借巡军之名进行调查。我当时和父皇闹了点儿别扭,不想跟他在一处带着。于是偷偷溜上了出宫的马车。”
“被发现了一顿好打,我母后手下的那些幕僚认为‘千金之子,坐不垂堂’,把我藏在车里,最后不过只见到了几个将军和地位高一点的军师和副将。”
“后来那位将领被除,南斗军有过一次大换血,有关的将领军师全部被分散到各府,如今的南斗军,应该无人与我相识。”
顾屿深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范令允任务完成,低声问了一句,“现在能让我睡了么,顾当家?”
顾屿深“哦”了一声,要起身离去,“你睡吧,我去找那仨孩子去。”
谁知道范令允胳膊一拦,不让他走。太子殿下紧紧靠着他,看着无比脆弱的说,“陈润前几日噩梦,你陪着他。”
“怎么他做噩梦,你就陪他,我快日日梦魇了,你也不看一眼。”
“顾屿深,不患寡而患不均。就陪我这一次好不好,就这一次。”
………………
下午睡多的结果就是俩人晚上谁也睡不着。
他们这一路上,短了什么也没短了三个孩子的吃喝,
最艰难的时候,顾屿深也扯了红布摘了花给两个姑娘编好了头绳,给陈润用草编蚂蚱,磨石头当棋子解闷,过了这么长时间,陈润甚至专门有一个荷包装满了形形色色磨得光滑的石子。范令允晚上回来,五个人躺在四面漏风满是稻草的车里面,借着月光给三个孩子讲课听。
——范令允和顾屿深谁也不知道为啥他们会对养孩子这件事情兴趣如此之大。他们很喜欢看着孩子们笑,好像看着看着就有了面对漆黑未来的勇气。
“在我们那,咱们俩这就叫标准的东亚父母。”顾屿深偶尔一次等顾兰睡着之后跟范令允说,“顾小花虽然算不得独生的,但按照概念来讲,她就是凤凰——凤凰女。”
“通俗点说,就是父母都没啥本事,却还要牺牲自己给儿女最好的,在外面撑一幅光鲜亮丽的样子给人看,祈求儿女有点本事。”
“那坏了。”范令允看了顾兰一眼,道,“小花好像被惯的不知天地。”
顾屿深不无悲伤的说,“对,这就是我们那边这些家庭最后的下场。”
“那怎么办,还养么?就在这儿丢掉?”
“……都吃了爷那么多米那么多钱了,这么扔了简直暴殄天物。”
范令允实在忍不住,短促的笑了一声。
顾兰睡梦中“唔”了一声,完全不知道自己刚才差点就被两个哥哥扔下车去喂狼。
马车粼粼驶出了燕来镇所在的州府。
今夜是个良夜,三个孩子睡得都很好,就连最常梦魇的刘郊也安安静静的靠在顾兰身旁沉沉睡去。
人人都有个好梦。
梦中是喧嚣的燕来镇。春风吹过,柳叶纷飞。
顾兰背着书箱,和身边的男孩子斗嘴斗的起劲。没什么存在感的范令允把书箱接过来,给小姑娘披上披风——他们回家路上要经过顾屿深所在的面馆,要是被他发现没披披风,回去之后两个人就等着站墙角挨骂吧。
玉兰花开,桃杏正好。
顾屿深从昏天黑地的账本中抬眼,看到了远方走来的范令允和顾兰。顾小花麻花辫子上别了一朵春桃,应该是范令允摘的。
小姑娘一蹦一跳的向他打招呼。身旁的老板和小厮都露出羡慕的神情。
“你这弟弟妹妹,生的好,品格也好,你咋那么幸运。”
顾屿深笑笑,没有说话,听着面馆老板发着闲愁,“唉,我们家那姑娘,到年纪了,却也没个喜欢的。别人上门来说,她一个也没看上。”
“说明缘分没到呗。妹妹生的好看,才情又高,掌柜的还发愁啊?”
“缘分没到哦。”掌柜的重复一句,叹了一声,“没到就没到吧,我也不想姑娘那么早就出去。咱还想养她一辈子哩。”
顾屿深听着,不觉得烦,他把账本递过去,底下压着今天随手放在那里的范令允写给他的便签。
“今天放的早,没什么事儿。我去接顾兰。——允”
一片桃花飞舞着落在署名之后。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
略忙,等有空了我补小剧场。
第15章 将行·流离
五个人在冬雪到来前抵达了庆阳府明光城。
入城前几日,淅淅沥沥的下了最后一场秋雨,秋雨过后,天气彻底凉了下来。
陈润的身体终于支持不住了。尽管范令允和顾屿深尽可能的把所有的厚衣服都给他捂在了身上,但是无济于事,秋雨过后,依然发起了高烧。
这场病来势汹汹,顾屿深的草药彻底失去了效果。半昏迷的孩子抓着他的手,泪流不出来,只能声声喊道,“爹,娘,我好疼。”
范令允问,“怎么回事。”
“只是普通感冒,但是陈润自从伤了眼睛之后体质不好。人的五窍很神奇的,损伤哪一部分都会给身体造成巨大的破坏。”顾屿深低眉,轻轻摸了摸怀中少年紧皱的眉眼,“范令允,我们必须赶紧到达明光城。”
火堆在雨中明明灭灭,范令允沉默了很久,说,“雨停之后,我带着陈润先去明光,找地方安顿下来。”
顾屿深这几日照顾孩子照顾的几宿几宿没有睡过好觉,闻言疲惫的“嗯”了一声,“注意安全。”
范令允看着他,把陈润轻轻移到了自己的怀中,“你休息会儿吧。”
顾屿深又“嗯”了一声,随后闭目,很快就沉沉睡去。
秋雨淅淅沥沥,乱入窗来。透过车窗可以看到穿着蓑衣的行脚汉子们正在吆喝着查验货物,范令允静静看了许久,随后慢慢移到了窗边,挡住了渗雨的地方。
入城的那一日是个好天,太阳高照着。顾屿深再三谢过商队,然后收拾好了行李,带着两个姑娘打算离开。
还没转身,那商队的大掌柜犹豫了一下,拉住了顾屿深的袖子。
“小哥,我得说一句,这明光城啊,乱的很。你带着两个丫头,最好别在这边停留太久。”
顾屿深愣了愣,赶忙道,“这是为什么,明光城不是商旅很多吗?”
“庆阳府商队多,这是事实。但是明光城离西南边关太近啦!每回秋冬,都会有许多流民。明光城的县令是个好官啊,仁义的很,他不肯看着这帮子流民自生自灭,回回都会在各个村子中设立草棚,放任这些流民入城。”
“这流民一多,人就杂起来了。好多小偷小贼的,还有……”他朝着俩姑娘看了一眼,欲言又止。
顾屿深看的明白,沉默了一瞬,弯下了腰,“感谢大掌柜。”
那汉子红着脸摆摆手,“当不起当不起,我也就是提一句。如果那小兄弟病情好一点,还是早日往东南那边走走。”
再三感谢之后,顾屿深带着两个孩子准备进城。
顾兰含着块儿糖,含糊的问道,“你知道范令允在哪儿嘛?”
“进城再找。”顾屿深说,“你哪里来的糖,我记着给你的糖应该都吃完了。”
刘郊捻了捻衣角,腼腆的笑笑。
顾屿深看一眼就明白,皱了皱眉,“别老惯着她,刘郊。顾小花吃甜吃太多了,牙要坏的。”
“啧。”顾兰不满道,“你这种大家长的心理啥时候能改改。”
说笑没有多久,几个人就明白了“进城”是一件多么艰难的事情。
城门口很乱。
四处都是衣衫褴褛的人,破布勉强的遮住寒风中的身体。流民们面容憔悴,污垢和疲惫深深地刻在脸上,杂乱的头发遮住了眼,看不到眼中的绝望与麻木。
“看来不只是燕来镇。”顾屿深没有带着两个姑娘再靠近,“别的地方伤亡更加惨重。”
衣冠整齐的顾屿深一行简直过的是天堂一般的日子。顾兰和刘郊头上鲜艳的头花和城门口那些扎草的孩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刘郊静静看着,许久之后才问道,“还进城么?”
答案不言而喻。
顾屿深不是一个会去赌人性的人,他们这一行还算人模狗样的人走进去,就是一块儿悬在所有流民眼前的肥肉。
作为在二十一世纪长大的顾屿深,这是他第二次面对天灾人祸对古代人民毁灭性的打击。这种打击让人无力、恐惧,也让人自私自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