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那段时间,他比以往的任何时候都要努力。他日夜勤勉,无论是研习治国之策,还是处理朝堂琐事,都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用心与专注。他的才能与日俱增,在众人眼中的形象也越发亮眼。
他是长子,是太子,他必须要做的比任何人都更出色。
他的进步令太傅惊讶,也获得了父皇的称赞,但那还不够,远远不够。
他知道自己此生不能达到子桑筠的高度,于是他心中萌生出了另一种欲.望。
占有。
他想要让那个女子忠心地臣服于他,然后向世界宣告。
看吧,即使是这样的女子,也不得不拜服于我的脚下。
于是他对子桑筠进行了无微不至的关心,开始了殷勤的讨好。
这必然不是毫无收获。
子桑筠彼时年岁尚浅,未经世事,加之太子殿下平日里温和友善,在众人眼中向来有着良好的风评,便对他不可避免地亲近了起来。
在赵瞻第一次听到子桑筠红着脸叫“瞻哥哥”的时候,他的心中涌现了巨大的满足感。
然后,赵瞻忽然的上进激起了二皇子的危机感,眼看着先帝的身体每况愈下,赵瞻却愈发得到他的欢心,在朝堂之上的威望也日益攀升,二皇子心急如焚,终于按捺不住地发动了叛乱。
为了替赵瞻扫平将来的道路,先帝一并将位高权重的子桑文林处理了,子桑筠,也因此跟着陷入了狱中。
赵瞻因此去求了先帝多次。
由于子桑筠是他的伴读,赵瞻与子桑府一向亲近,平日里往来频繁,关系融洽。如今若不闻不问,未免与他往日里在众人眼中所塑造出的宽厚和善的形象太不相符。
但其实也不止如此。
赵瞻是从心底里替那个完美的天才少女感到惋惜,他觉得,这样天赋异禀、出类拔萃的人,不应该无辜地夭折在上一辈的权利斗争之中。
但是仅凭他一个人的力量,根本无法改变先帝的旨意,他对此心知肚明。
于是,那个璀璨耀眼如明珠如星辰般的少女,就这样消失在了他的人生之中。
直到九年后,那人奇迹般地“死而复生”,毫无预兆地再次出现在了他的面前。
岁月给她增添了别样的韵味,她那样美,只一眼,动人的风姿便深深烙印在了他的心底,叫人难以忘怀。
而他,如今已是高高在上、万人敬仰的皇帝,一言一行皆不容置疑,一举一动都牵动风云。
赵瞻迫不及待地展示自己的改变,他充分相信,如今的自己能够毫不费力地让她乖乖地臣服于自己的皇威之下。
事情也确实如他所料地发展着。
子桑筠背后没有家族作为依仗,也没有任何一派愿意将这个来路不明的女子收入麾下,于是,她会无比忠诚地站在皇帝身边,这是其一。
其二,在这世俗观念根深蒂固的世道里,性别之差犹如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纵使子桑筠才华满腹,运筹帷幄,拥有旁人难以企及的卓越才能,大家还是会习惯性地把她的成功归功于德昭帝的支持和庇佑,而不愿意承认她本身的价值。
只有赵瞻本人才明白,他资质平平,在位期间的大多数政绩都完全地归功于子桑筠,她才是他在朝中的依仗,赵瞻只需要顺水推舟,就可以顺理成章地坐享其成。
子桑筠,实在是一个绝佳的棋子。
子桑筠并非意识不到这点,只是为了达成她的目的,她必须做出一些牺牲。
至于允许女子当政的改.革,一开始其实并不在二人的意料之内。
子桑筠女子身份的公开,给改.革打开了突破口,怀着帮助兰绬实现理想的私心,她推动了这件事的发展。
而对于德昭帝来说,这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一旦抓住,便能让自己的名字在青史之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甚至跻身于千古明君的行列之中。
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人能将他和“软弱”、“平庸”之类的词汇联系在一起,他即将完成一件前所未有的、开辟时代的壮举。
于是他给予了子桑筠毫无保留的支持。
然后,兰绬出现了。
兰绬和子桑筠拥有着完全相反的性格,却如出一辙地耀眼夺目。她的眼眸中是敛也敛不住的野性与不羁,热烈奔放,肆意洒脱,富贵和权力都迷不了她的眼,几乎是见她的第一面,德昭帝就明白了,为什么子桑筠会把目光和注意都放在她的身上,却始终不肯分给自己丝毫了。
兰绬拥有的东西,是他,甚至子桑筠都不可能会具备的,也难怪她会对她如此上心。
但最重要的,是兰绬彻底打破了德昭帝的布局。
凭借着过人的军事天赋、无畏的勇气以及对兵法谋略的独到领悟,短短几年间,兰绬就在风起云涌、错综复杂的边疆站稳了脚跟。
她率领的军队在与外敌交锋时,屡屡以少胜多、出奇制胜,打得敌军节节败退、闻风丧胆。兰绬的威名渐传边疆各处,驻守之地也成了东丘西北的重要门户。
子桑筠身在京城,子桑文林蒙冤的证据还攥在赵瞻手中,无论如何也不会轻易脱离掌控。
但兰绬不同,此女远在边地,手握军事大权,身上的威望乃是她凭借着自身的果敢勇猛,在一场场残酷的厮杀中,真刀真枪地拼杀出来的。
好在,她此生最看重的,就是子桑筠这个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姐姐。
子桑筠亦然。
“让绬儿回京?”子桑筠面露诧异,“为何?”
“阿筠,你也要为朕想想,”赵瞻无奈地叹了口气,“朕对你们姐妹偏袒太过了,朝中重臣不断对朕施压,朕也无可奈何。”
“或者,难道你有更好的解决办法吗?”
子桑筠思索了片刻,答道:“那陛下降微臣的职,丞相之位陛下另请贤能吧。”
“你竟然愿意为她做到这种程度?”赵瞻凝视着眼前之人,语气中带着难以置信,“你走到如今,确实吃了很多苦,也受了许多非议,可你也莫要忘了,朕又何曾置身事外?朕同你站在一起,也没少一起受群臣和百姓的指责!你只顾念你的妹妹,又何曾体谅过朕!”
子桑筠毫不犹豫地从桌案旁起身,跪在赵瞻面前:“微臣感念陛下恩德。”
“你感念朕的恩德?”德昭帝冷笑,“那如今,你说不干就要不干,置朕的脸面于何地?”
子桑筠伏在地上,固执地不肯起身:“微臣无自知之明,触怒龙颜,烦请陛下免微臣丞相之职,以示惩戒。”
“所以,”赵瞻从龙椅上一步步地走下来,蹲在子桑筠面前,伸出左手,钳住子桑筠的下巴,轻轻抬起,让她直视自己,“你的仇,不报了吗?”
子桑筠的瞳孔微微颤.抖,半晌,轻声道:“逝者已矣,生者尚在。”
“原来如此,”赵瞻收回了手,漫不经心地垂下眼,“可朕怎么忍心让爱卿多年心血付诸东流。”
子桑筠看着他,一时没明白他的意思。
“朕一直将子桑大人视为最值得尊敬的长辈,对阿筠你也一直当成亲妹妹来看待,而兰绬将军,无论再怎么有功于社稷,在朕心里也不过是个外人,于情于理,朕都不愿意看见你为了她误入歧途。”
“既然阿筠执迷不悟,朕也要承担起身为兄长的职责。朕不会罢你的职,若你执意辞官,朕更不会放过那个,让你自甘堕.落的罪魁祸首。”
子桑筠蓦地睁大了眼,一把抓住了赵瞻宽大的袍袖,全然没了往日的沉稳冷静,连敬语都忘了说:“你要对她做什么?”
赵瞻的目光柔和了下来:“只要你乖乖听话,朕不会对她做什么的。你的妹妹,你的家族,朕都会替你守着。”
而如果不听话,她所有在乎的一切,都会在瞬间灰飞烟灭。
子桑筠的胸膛剧烈地起伏,半晌,她问道:“你……要我做什么?”
赵瞻安抚地摸了摸子桑筠的脸颊,温柔地为她撩起了耳边的碎发:“朕要你,做朕的皇后。”
子桑筠忽地感觉一股浓重得如同实质般的寒意毫无预兆地从脚下涌起,顺着她的双腿往上攀爬,眨眼间便将她整个人都笼罩其中。
她像是被什么阴毒的生物狠狠蛰了一口似的,向后一仰,跌坐在了地上。
她的眼睛中露出惊慌,像是一只受了惊的鹿。
赵瞻直起身来,居高临下地看着她,眯着眼欣赏她难得的示弱的模样。
下一刻,子桑筠眼中露出一抹决绝的恨,她忽地向赵瞻扑过来,一把抽出他的佩剑,用尽全身的力气,朝着赵瞻的心口狠狠刺去。
赵瞻虽然并不强壮,但到底是个男子。他轻易地锁住子桑筠的手腕,将佩剑从她手中夺了过来,又一脚狠狠地踹在了她的小腹上。
子桑筠重重地跌落在地,痛苦地弓起身子,双手紧紧捂住疼痛难忍的腹部,脸色惨白如纸。可还没等她缓过神来,冰冷的剑刃就贴上了她的脸颊,那寒意透过肌肤直刺心底,让她不禁打了个寒颤。
他是长子,是太子,他必须要做的比任何人都更出色。
他的进步令太傅惊讶,也获得了父皇的称赞,但那还不够,远远不够。
他知道自己此生不能达到子桑筠的高度,于是他心中萌生出了另一种欲.望。
占有。
他想要让那个女子忠心地臣服于他,然后向世界宣告。
看吧,即使是这样的女子,也不得不拜服于我的脚下。
于是他对子桑筠进行了无微不至的关心,开始了殷勤的讨好。
这必然不是毫无收获。
子桑筠彼时年岁尚浅,未经世事,加之太子殿下平日里温和友善,在众人眼中向来有着良好的风评,便对他不可避免地亲近了起来。
在赵瞻第一次听到子桑筠红着脸叫“瞻哥哥”的时候,他的心中涌现了巨大的满足感。
然后,赵瞻忽然的上进激起了二皇子的危机感,眼看着先帝的身体每况愈下,赵瞻却愈发得到他的欢心,在朝堂之上的威望也日益攀升,二皇子心急如焚,终于按捺不住地发动了叛乱。
为了替赵瞻扫平将来的道路,先帝一并将位高权重的子桑文林处理了,子桑筠,也因此跟着陷入了狱中。
赵瞻因此去求了先帝多次。
由于子桑筠是他的伴读,赵瞻与子桑府一向亲近,平日里往来频繁,关系融洽。如今若不闻不问,未免与他往日里在众人眼中所塑造出的宽厚和善的形象太不相符。
但其实也不止如此。
赵瞻是从心底里替那个完美的天才少女感到惋惜,他觉得,这样天赋异禀、出类拔萃的人,不应该无辜地夭折在上一辈的权利斗争之中。
但是仅凭他一个人的力量,根本无法改变先帝的旨意,他对此心知肚明。
于是,那个璀璨耀眼如明珠如星辰般的少女,就这样消失在了他的人生之中。
直到九年后,那人奇迹般地“死而复生”,毫无预兆地再次出现在了他的面前。
岁月给她增添了别样的韵味,她那样美,只一眼,动人的风姿便深深烙印在了他的心底,叫人难以忘怀。
而他,如今已是高高在上、万人敬仰的皇帝,一言一行皆不容置疑,一举一动都牵动风云。
赵瞻迫不及待地展示自己的改变,他充分相信,如今的自己能够毫不费力地让她乖乖地臣服于自己的皇威之下。
事情也确实如他所料地发展着。
子桑筠背后没有家族作为依仗,也没有任何一派愿意将这个来路不明的女子收入麾下,于是,她会无比忠诚地站在皇帝身边,这是其一。
其二,在这世俗观念根深蒂固的世道里,性别之差犹如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纵使子桑筠才华满腹,运筹帷幄,拥有旁人难以企及的卓越才能,大家还是会习惯性地把她的成功归功于德昭帝的支持和庇佑,而不愿意承认她本身的价值。
只有赵瞻本人才明白,他资质平平,在位期间的大多数政绩都完全地归功于子桑筠,她才是他在朝中的依仗,赵瞻只需要顺水推舟,就可以顺理成章地坐享其成。
子桑筠,实在是一个绝佳的棋子。
子桑筠并非意识不到这点,只是为了达成她的目的,她必须做出一些牺牲。
至于允许女子当政的改.革,一开始其实并不在二人的意料之内。
子桑筠女子身份的公开,给改.革打开了突破口,怀着帮助兰绬实现理想的私心,她推动了这件事的发展。
而对于德昭帝来说,这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一旦抓住,便能让自己的名字在青史之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甚至跻身于千古明君的行列之中。
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人能将他和“软弱”、“平庸”之类的词汇联系在一起,他即将完成一件前所未有的、开辟时代的壮举。
于是他给予了子桑筠毫无保留的支持。
然后,兰绬出现了。
兰绬和子桑筠拥有着完全相反的性格,却如出一辙地耀眼夺目。她的眼眸中是敛也敛不住的野性与不羁,热烈奔放,肆意洒脱,富贵和权力都迷不了她的眼,几乎是见她的第一面,德昭帝就明白了,为什么子桑筠会把目光和注意都放在她的身上,却始终不肯分给自己丝毫了。
兰绬拥有的东西,是他,甚至子桑筠都不可能会具备的,也难怪她会对她如此上心。
但最重要的,是兰绬彻底打破了德昭帝的布局。
凭借着过人的军事天赋、无畏的勇气以及对兵法谋略的独到领悟,短短几年间,兰绬就在风起云涌、错综复杂的边疆站稳了脚跟。
她率领的军队在与外敌交锋时,屡屡以少胜多、出奇制胜,打得敌军节节败退、闻风丧胆。兰绬的威名渐传边疆各处,驻守之地也成了东丘西北的重要门户。
子桑筠身在京城,子桑文林蒙冤的证据还攥在赵瞻手中,无论如何也不会轻易脱离掌控。
但兰绬不同,此女远在边地,手握军事大权,身上的威望乃是她凭借着自身的果敢勇猛,在一场场残酷的厮杀中,真刀真枪地拼杀出来的。
好在,她此生最看重的,就是子桑筠这个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姐姐。
子桑筠亦然。
“让绬儿回京?”子桑筠面露诧异,“为何?”
“阿筠,你也要为朕想想,”赵瞻无奈地叹了口气,“朕对你们姐妹偏袒太过了,朝中重臣不断对朕施压,朕也无可奈何。”
“或者,难道你有更好的解决办法吗?”
子桑筠思索了片刻,答道:“那陛下降微臣的职,丞相之位陛下另请贤能吧。”
“你竟然愿意为她做到这种程度?”赵瞻凝视着眼前之人,语气中带着难以置信,“你走到如今,确实吃了很多苦,也受了许多非议,可你也莫要忘了,朕又何曾置身事外?朕同你站在一起,也没少一起受群臣和百姓的指责!你只顾念你的妹妹,又何曾体谅过朕!”
子桑筠毫不犹豫地从桌案旁起身,跪在赵瞻面前:“微臣感念陛下恩德。”
“你感念朕的恩德?”德昭帝冷笑,“那如今,你说不干就要不干,置朕的脸面于何地?”
子桑筠伏在地上,固执地不肯起身:“微臣无自知之明,触怒龙颜,烦请陛下免微臣丞相之职,以示惩戒。”
“所以,”赵瞻从龙椅上一步步地走下来,蹲在子桑筠面前,伸出左手,钳住子桑筠的下巴,轻轻抬起,让她直视自己,“你的仇,不报了吗?”
子桑筠的瞳孔微微颤.抖,半晌,轻声道:“逝者已矣,生者尚在。”
“原来如此,”赵瞻收回了手,漫不经心地垂下眼,“可朕怎么忍心让爱卿多年心血付诸东流。”
子桑筠看着他,一时没明白他的意思。
“朕一直将子桑大人视为最值得尊敬的长辈,对阿筠你也一直当成亲妹妹来看待,而兰绬将军,无论再怎么有功于社稷,在朕心里也不过是个外人,于情于理,朕都不愿意看见你为了她误入歧途。”
“既然阿筠执迷不悟,朕也要承担起身为兄长的职责。朕不会罢你的职,若你执意辞官,朕更不会放过那个,让你自甘堕.落的罪魁祸首。”
子桑筠蓦地睁大了眼,一把抓住了赵瞻宽大的袍袖,全然没了往日的沉稳冷静,连敬语都忘了说:“你要对她做什么?”
赵瞻的目光柔和了下来:“只要你乖乖听话,朕不会对她做什么的。你的妹妹,你的家族,朕都会替你守着。”
而如果不听话,她所有在乎的一切,都会在瞬间灰飞烟灭。
子桑筠的胸膛剧烈地起伏,半晌,她问道:“你……要我做什么?”
赵瞻安抚地摸了摸子桑筠的脸颊,温柔地为她撩起了耳边的碎发:“朕要你,做朕的皇后。”
子桑筠忽地感觉一股浓重得如同实质般的寒意毫无预兆地从脚下涌起,顺着她的双腿往上攀爬,眨眼间便将她整个人都笼罩其中。
她像是被什么阴毒的生物狠狠蛰了一口似的,向后一仰,跌坐在了地上。
她的眼睛中露出惊慌,像是一只受了惊的鹿。
赵瞻直起身来,居高临下地看着她,眯着眼欣赏她难得的示弱的模样。
下一刻,子桑筠眼中露出一抹决绝的恨,她忽地向赵瞻扑过来,一把抽出他的佩剑,用尽全身的力气,朝着赵瞻的心口狠狠刺去。
赵瞻虽然并不强壮,但到底是个男子。他轻易地锁住子桑筠的手腕,将佩剑从她手中夺了过来,又一脚狠狠地踹在了她的小腹上。
子桑筠重重地跌落在地,痛苦地弓起身子,双手紧紧捂住疼痛难忍的腹部,脸色惨白如纸。可还没等她缓过神来,冰冷的剑刃就贴上了她的脸颊,那寒意透过肌肤直刺心底,让她不禁打了个寒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