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过了好一阵,解定方才终于松口,既然殿下执意如此,臣便多派护卫为殿下扈从。如今两军相持,势如犬牙,殿下此去绝不可过于深入,万一遭遇夏人,臣怕接应不及,恐有不测之变接下来又是一番叮嘱。
他年纪大了,说话便絮絮叨叨,语速又慢,刘钦只有一搭没一搭地听着,等察觉半晌无人说话,回过神来,稍一回忆,想起来刚刚是解定方在问他此行要选哪些僚属。这一下正中下怀,这才打起精神,正要把心中早打好草稿的几个名字说出,一旁陆宁远却忽然道:我随殿下一起。
解定方讶然,你不是
陆宁远摇摇头,等护送殿下平安回来,晚辈再启程便是。
刘钦张张嘴,肚里那几个名字就没再出口,向他看去一眼,又转向解定方,笑道:如此最好。
第14章
正值黄昏时分,奔波了一整日,人困马乏,刘钦只驱策着马缓缓走着,头顶扑棱棱一道声音划过,他下意识矮了矮肩膀,抬头望去,一只暮鸦抖开黑色的羽毛从他头顶从此掠过,一收翅膀落在黑森森的树梢间,一下就不见了踪影。
他在马上回头,看着身后这条迤逦而行的队伍。前面还是些有马的军士,虽然各自神情疲惫,但队伍还算整齐,往后便全是些拖家带口,互相搀扶着,一脚泥一脚水艰难跋涉的百姓。
队伍里时不时响起小孩的哭嚎声,一哭起来就没完没了,引得人心烦意乱,又或是有妇女一边走一边啜泣,声音幽幽咽咽,丝缕不绝。
不住有人摔倒,队伍就乱上一阵,后面的人要么停下来搀扶,要么跟着被绊倒一串,更有些粗鲁汉子,不时离开队伍,沿途拉屎拉尿,然后也不着急归队,总是煞有介事地跑到远处瞭望一阵,任凭军士怎样呼喝都慢吞吞不肯回来。
刘钦不愿再看,收回视线叹了口气。
他当初自请外出招抚流民,想为国家做些实事自然是其一,究其本意,其实更多是想以此收揽江北民心,让士民官兵都知道国家有他这个太子。
明摆在眼前的是,陈执中在江南经营日久,树大根深,刘缵借这个舅舅的势,可说小半个东南都握在手里。回建康与他们强争,那是自讨苦吃,唯有在江北打开局面,趁着乱局捞到些资本,日后才能与他们相抗。
刘缵凭借地利占尽人和,已是无可改变的事实,可有一样他绝不会知道再过一年半,就会有夏国以议和之名逼刘崇让位的惊天之变!那时如果自己还是储君,刘缵就彻底输了。决战的日期已经定好,现在他恐怕还茫然不觉呢。
可他想的虽好,带人离开解定方的总督行辕没几天,就察觉自己实在揽了个苦差。
原先东宫的属官都在建康还没北上,从解定方那带来的几个文士虽然勉强顶得些用,可也架不住这一路上城池残破,流民蚁聚,事务太繁,各个早已分身乏术。
许多州县几经易手,官吏只剩下十之二三,莫说不能主事,即便想要启用他们,可刘钦与之稍一交谈,就觉其简直满腹草莽,实不堪用。
官吏逃亡尚且如此,百姓更是十不存一,虽然凡有人处都已搜刮得恨不能家徒四壁,但打开官仓,真正由朝廷收来的粮米竟然不足数月之用。
刘钦也没心思认真追究少的那大半粮草去了哪里,只是解决自己带出来的这一军人马的口粮就已经让他焦头烂额了,更不必提那些担忧夏人再打过来,不肯回到本乡,只跟在他屁股后面寻求庇护的数不清的流民
在他心目当中,这趟出来,应该是每到一处,都是百姓雀跃,野老欢呼,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士绅望族争先依附,各地官吏望风归位。可现在是什么样子?
他每天一睁开眼睛,就是大几千张口等着他填,时日一长,简直不胜其烦,几次在心里暗想,干脆把这些包袱甩掉算了,但顾忌着自己所率乃是王师,实在不能做这等事,加上还记得自己带兵出来的本意,因此每日虽然在心里抱怨,却也不得不尽心尽力。
似乎是还嫌他不够倒霉,慢吞吞又走一段,他忽觉额头一凉,竟是下起雨来。
此时已过立冬,冷雨近冰,丝丝钻人脖子,还不如干脆下雪。只一会儿,刘钦握着缰绳的两手就冻得通红。队伍当中哭声更高,被雨一洇,像是隔了块受潮的木头,闷闷地传来,比刚才还要更让人难受。
他再次转头,见许多人终于支持不住,七扭八歪地坐倒在路旁,一张张脸上只有麻木,连痛苦之色都看不见。
这些人沦落至此,别说棉衣,就是身上衣衫还能蔽体的都不多见,让十一月的寒风一吹,裸露在外的皮肤全都变成了恐怖的紫红色,偏又遭了这一场雨,还不知该如何忍受。
刘钦想起自己在被夏人抓走前狼狈逃难时的经历,比起他们来也没好到哪里去,一时心有戚戚,对他们生出怜悯之意,却也做不得什么,只伸手拢了拢自己身上的大氅,好将冷雨挡在外面。
陆宁远骑着马从前面赶来,因有旁人在侧,先行了一礼才道:禀告殿下,几里外有个村子,几乎没有人了,今晚是否在那歇脚?
刘钦总算听见今天第一个好消息,不由打起些精神,点头答应,命令加快速度行军。
按他这些日的经验,像这样的村子,想在里面补充军粮是不指望了,能躲雨取暖已是天幸,只盼这附近没有夏人,能让他们安稳度过此夜。
几个士兵驱马向后传令,沿途护送百姓的军士驱赶着散坐在各处的百姓起身,见有人迟迟不动,吆喝声渐渐变成喝骂,更有人拔刀威胁,甚至动起了手。
刘钦看得大皱其眉,便想要陆宁远去约束士卒,谁知对方却道:如今士卒饥寒,若在此时强加约束,恐有不测。
刘钦讶然。知道他是担忧兵变,虽然稍一寻思就知道此话有理,但实在难以相信这是从一向以军纪严格著称的陆宁远口中说出的。
似乎是看出他的惊讶,陆宁远紧接着又道:用兵之际非练兵之时,等稍一安顿,臣定当教习士卒,申明军纪,殿下勿忧。臣先去后面看看,不使兵士欺民太甚。
刘钦这才恍然,点头放他去了,但心中不禁思量:陆宁远才带了几年兵,怎么就有这等思虑?想起偶然撞见的解定方那副激赏之态,不由得愈发沉吟。
等进了村,果然如陆宁远所说,整座村子几乎都空了,除了些老迈不堪,行走不便的人外瞧不见几个活人。路旁蒿草已长到半人多高,在风雨中忽忽摇曳,时不时有成群结队的野狗远远对着人狂吠,龇出的獠牙已和狼一般无二。
家家户户的门板能拆下的都被拆下来了,瓶瓶罐罐砸碎一地,只有厨灶下不知多久以前的黑灰还残存了些生活过的痕迹。不知战端启前,这都是些什么人家?
刘钦在兵士生起来的火堆前烤了阵火,听门口传来哗啦啦的盔甲声,本以为是陆宁远,回头一瞧,却见张大龙急哄哄地进来,千总让俺给你给殿下送点吃的来,还有刚从井里打上来的水。他说你要嫌凉,就放头盔里拿火滚一滚喝。
陆宁远在解定方处官复原职,仍然做个千总,但已不在熊文寿麾下。刘钦接过水,的确是凉,懒得折腾,直接喝了,问:你们千总呢?
张大龙答:忙着安顿那些百姓呢。我也过去了,根本忙不过来,哎!
刘钦听得不是滋味,只得从火边站起身,冒着冷雨寒风走到屋外,我也搭一把手。
张大龙站在原地张了张嘴,似乎想阻止又作罢,跟着他一道往安顿百姓的民房去。
村子里空屋虽多,但还能挡风住人的很少,百姓又需住得尽量集中,以免有突发情况时顾及不到,因此大部分人都只能睡在野地里,住人的屋子每间都挤了几十个,几乎没有落脚的地方。
刚一进门,呻吟声、哭声、吃东西时候的呼噜声、争抢睡觉地方的怒骂声像道大浪一样拍过来,逼得刘钦险些一步退出来,见陆宁远、李椹都在屋里,咬咬牙找空也走进去。
陆宁远却迎着他走过来,几乎是拿身体又把他挡出门外,这里已经差不多了,剩下的就是分发粮食,让怀音他们做就行,殿下去歇一歇吧,明天还要赶路。
刘钦心道:那我这趟不就白来了?正要拒绝,抬头看见陆宁远的两只正看向自己的眼睛,顿了顿没有说话。
他刚才第一眼就注意到陆宁远披在铠甲外的袍子没了,在墙角一个抱着婴孩的妇女身上,再摸自己身上大氅,就觉压得肩头沉甸甸的,如果现在脱下来找个百姓盖在身上,已经迟了,而且迟得未免好笑。
他忽地想到解定方那双先是审视、随即恍然的眼睛,恍惚又在陆宁远的脸上再次见到它们。虽然此时此刻陆宁远目光平静,没有解定方的那种神色,可刘钦如何不知,这一番下来,自己隐藏在大义凛然下面的本意早显露无疑。
他年纪大了,说话便絮絮叨叨,语速又慢,刘钦只有一搭没一搭地听着,等察觉半晌无人说话,回过神来,稍一回忆,想起来刚刚是解定方在问他此行要选哪些僚属。这一下正中下怀,这才打起精神,正要把心中早打好草稿的几个名字说出,一旁陆宁远却忽然道:我随殿下一起。
解定方讶然,你不是
陆宁远摇摇头,等护送殿下平安回来,晚辈再启程便是。
刘钦张张嘴,肚里那几个名字就没再出口,向他看去一眼,又转向解定方,笑道:如此最好。
第14章
正值黄昏时分,奔波了一整日,人困马乏,刘钦只驱策着马缓缓走着,头顶扑棱棱一道声音划过,他下意识矮了矮肩膀,抬头望去,一只暮鸦抖开黑色的羽毛从他头顶从此掠过,一收翅膀落在黑森森的树梢间,一下就不见了踪影。
他在马上回头,看着身后这条迤逦而行的队伍。前面还是些有马的军士,虽然各自神情疲惫,但队伍还算整齐,往后便全是些拖家带口,互相搀扶着,一脚泥一脚水艰难跋涉的百姓。
队伍里时不时响起小孩的哭嚎声,一哭起来就没完没了,引得人心烦意乱,又或是有妇女一边走一边啜泣,声音幽幽咽咽,丝缕不绝。
不住有人摔倒,队伍就乱上一阵,后面的人要么停下来搀扶,要么跟着被绊倒一串,更有些粗鲁汉子,不时离开队伍,沿途拉屎拉尿,然后也不着急归队,总是煞有介事地跑到远处瞭望一阵,任凭军士怎样呼喝都慢吞吞不肯回来。
刘钦不愿再看,收回视线叹了口气。
他当初自请外出招抚流民,想为国家做些实事自然是其一,究其本意,其实更多是想以此收揽江北民心,让士民官兵都知道国家有他这个太子。
明摆在眼前的是,陈执中在江南经营日久,树大根深,刘缵借这个舅舅的势,可说小半个东南都握在手里。回建康与他们强争,那是自讨苦吃,唯有在江北打开局面,趁着乱局捞到些资本,日后才能与他们相抗。
刘缵凭借地利占尽人和,已是无可改变的事实,可有一样他绝不会知道再过一年半,就会有夏国以议和之名逼刘崇让位的惊天之变!那时如果自己还是储君,刘缵就彻底输了。决战的日期已经定好,现在他恐怕还茫然不觉呢。
可他想的虽好,带人离开解定方的总督行辕没几天,就察觉自己实在揽了个苦差。
原先东宫的属官都在建康还没北上,从解定方那带来的几个文士虽然勉强顶得些用,可也架不住这一路上城池残破,流民蚁聚,事务太繁,各个早已分身乏术。
许多州县几经易手,官吏只剩下十之二三,莫说不能主事,即便想要启用他们,可刘钦与之稍一交谈,就觉其简直满腹草莽,实不堪用。
官吏逃亡尚且如此,百姓更是十不存一,虽然凡有人处都已搜刮得恨不能家徒四壁,但打开官仓,真正由朝廷收来的粮米竟然不足数月之用。
刘钦也没心思认真追究少的那大半粮草去了哪里,只是解决自己带出来的这一军人马的口粮就已经让他焦头烂额了,更不必提那些担忧夏人再打过来,不肯回到本乡,只跟在他屁股后面寻求庇护的数不清的流民
在他心目当中,这趟出来,应该是每到一处,都是百姓雀跃,野老欢呼,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士绅望族争先依附,各地官吏望风归位。可现在是什么样子?
他每天一睁开眼睛,就是大几千张口等着他填,时日一长,简直不胜其烦,几次在心里暗想,干脆把这些包袱甩掉算了,但顾忌着自己所率乃是王师,实在不能做这等事,加上还记得自己带兵出来的本意,因此每日虽然在心里抱怨,却也不得不尽心尽力。
似乎是还嫌他不够倒霉,慢吞吞又走一段,他忽觉额头一凉,竟是下起雨来。
此时已过立冬,冷雨近冰,丝丝钻人脖子,还不如干脆下雪。只一会儿,刘钦握着缰绳的两手就冻得通红。队伍当中哭声更高,被雨一洇,像是隔了块受潮的木头,闷闷地传来,比刚才还要更让人难受。
他再次转头,见许多人终于支持不住,七扭八歪地坐倒在路旁,一张张脸上只有麻木,连痛苦之色都看不见。
这些人沦落至此,别说棉衣,就是身上衣衫还能蔽体的都不多见,让十一月的寒风一吹,裸露在外的皮肤全都变成了恐怖的紫红色,偏又遭了这一场雨,还不知该如何忍受。
刘钦想起自己在被夏人抓走前狼狈逃难时的经历,比起他们来也没好到哪里去,一时心有戚戚,对他们生出怜悯之意,却也做不得什么,只伸手拢了拢自己身上的大氅,好将冷雨挡在外面。
陆宁远骑着马从前面赶来,因有旁人在侧,先行了一礼才道:禀告殿下,几里外有个村子,几乎没有人了,今晚是否在那歇脚?
刘钦总算听见今天第一个好消息,不由打起些精神,点头答应,命令加快速度行军。
按他这些日的经验,像这样的村子,想在里面补充军粮是不指望了,能躲雨取暖已是天幸,只盼这附近没有夏人,能让他们安稳度过此夜。
几个士兵驱马向后传令,沿途护送百姓的军士驱赶着散坐在各处的百姓起身,见有人迟迟不动,吆喝声渐渐变成喝骂,更有人拔刀威胁,甚至动起了手。
刘钦看得大皱其眉,便想要陆宁远去约束士卒,谁知对方却道:如今士卒饥寒,若在此时强加约束,恐有不测。
刘钦讶然。知道他是担忧兵变,虽然稍一寻思就知道此话有理,但实在难以相信这是从一向以军纪严格著称的陆宁远口中说出的。
似乎是看出他的惊讶,陆宁远紧接着又道:用兵之际非练兵之时,等稍一安顿,臣定当教习士卒,申明军纪,殿下勿忧。臣先去后面看看,不使兵士欺民太甚。
刘钦这才恍然,点头放他去了,但心中不禁思量:陆宁远才带了几年兵,怎么就有这等思虑?想起偶然撞见的解定方那副激赏之态,不由得愈发沉吟。
等进了村,果然如陆宁远所说,整座村子几乎都空了,除了些老迈不堪,行走不便的人外瞧不见几个活人。路旁蒿草已长到半人多高,在风雨中忽忽摇曳,时不时有成群结队的野狗远远对着人狂吠,龇出的獠牙已和狼一般无二。
家家户户的门板能拆下的都被拆下来了,瓶瓶罐罐砸碎一地,只有厨灶下不知多久以前的黑灰还残存了些生活过的痕迹。不知战端启前,这都是些什么人家?
刘钦在兵士生起来的火堆前烤了阵火,听门口传来哗啦啦的盔甲声,本以为是陆宁远,回头一瞧,却见张大龙急哄哄地进来,千总让俺给你给殿下送点吃的来,还有刚从井里打上来的水。他说你要嫌凉,就放头盔里拿火滚一滚喝。
陆宁远在解定方处官复原职,仍然做个千总,但已不在熊文寿麾下。刘钦接过水,的确是凉,懒得折腾,直接喝了,问:你们千总呢?
张大龙答:忙着安顿那些百姓呢。我也过去了,根本忙不过来,哎!
刘钦听得不是滋味,只得从火边站起身,冒着冷雨寒风走到屋外,我也搭一把手。
张大龙站在原地张了张嘴,似乎想阻止又作罢,跟着他一道往安顿百姓的民房去。
村子里空屋虽多,但还能挡风住人的很少,百姓又需住得尽量集中,以免有突发情况时顾及不到,因此大部分人都只能睡在野地里,住人的屋子每间都挤了几十个,几乎没有落脚的地方。
刚一进门,呻吟声、哭声、吃东西时候的呼噜声、争抢睡觉地方的怒骂声像道大浪一样拍过来,逼得刘钦险些一步退出来,见陆宁远、李椹都在屋里,咬咬牙找空也走进去。
陆宁远却迎着他走过来,几乎是拿身体又把他挡出门外,这里已经差不多了,剩下的就是分发粮食,让怀音他们做就行,殿下去歇一歇吧,明天还要赶路。
刘钦心道:那我这趟不就白来了?正要拒绝,抬头看见陆宁远的两只正看向自己的眼睛,顿了顿没有说话。
他刚才第一眼就注意到陆宁远披在铠甲外的袍子没了,在墙角一个抱着婴孩的妇女身上,再摸自己身上大氅,就觉压得肩头沉甸甸的,如果现在脱下来找个百姓盖在身上,已经迟了,而且迟得未免好笑。
他忽地想到解定方那双先是审视、随即恍然的眼睛,恍惚又在陆宁远的脸上再次见到它们。虽然此时此刻陆宁远目光平静,没有解定方的那种神色,可刘钦如何不知,这一番下来,自己隐藏在大义凛然下面的本意早显露无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