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还特意同柳无愿解释她绝非是不想要与柳无愿共同养育一个孩子,而是更在意柳无愿的身体健康才会如此忧虑。
  【作者有话说】
  [让我康康]平静了好几章,我想搞事情了
  第103章 努力的意义
  ◎因为只有这样,今日我们所有人的努力才会有意义。◎
  孟云略有些遗憾,捧着饭碗时还嘟囔了一句:还是表妹做得好吃些。
  薛澄抬腿踹她小腿,得了孟云一个不解的瞪视。
  你要嫌厨娘做得不好吃,你也娶个娘子回家给你做。
  一天天总想着让别人家娘子给她做好吃的饭菜是怎么回事?
  孟云嘿一声,不乐意了,同薛澄呛声,这可是我表妹!
  她俩一天就跟小孩儿似的,每每碰到一块就要怼来怼去,柳无愿早习惯了,也不拉架,旁边几位好友直接无视。
  一群人饿得狼吞虎咽,毕竟干得都是体力活,这么一上午过去,体力消耗大得众人感觉自己都能吃得下一头牛。
  也不嫌饭菜是不是厨娘做得,反正现在谁给口肉吃她们都快激动地喊人家娘了。
  就连一向最注重仪态的五皇女也顾不得其他,埋首认真吃饭,眼疾手快地夹了块大鸡腿犒劳自己,脸还有些微红。
  一旁荣绍雪发现了她的小动作,立即瞪大了眼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伸筷子夹上另一只鸡腿。
  平日里都是吃厌烦了的东西,如今却不亚于人间极品美味。
  那边两个小朋友斗嘴完一扭头看,两只鸡腿和两只鸡翅都被分食完了。
  薛澄阴恻恻地说:平日里姐姐妹妹,一到关键时刻还真是丝毫不谦让呢。
  谁让你俩吃饭还不专心。乐松雪不亦乐乎地啃着鸡翅,还不忘戳两人心窝子,不还有鸡脖子和鸡脚给你俩么?
  此刻才姗姗来迟的渭阳公主与尚珩安妻妻俩一看桌上难得有种狂风过境的感觉,好在渭阳公主让人带了饭菜,侍女们又摆上了不少菜肴。
  否则尚驸马哄完媳妇怕是只能就着残羹剩菜吃冷饭了。
  一群人热热闹闹地吃完一顿饭,消食的时候顺便聊起了已经可以开始着手招生宣传事宜,毕竟按着如今这进度,顶天了两个月也能全部完工。
  正好是刚开春之时,陛下有意在今科春闱里选出几人到琦光学院里执教,这也就意味着琦光学院有了官方身份,等同于国子监。
  当然,目前来说,影响力自然赶不上已经设立了千百年的国家顶级官方学府。
  也就意味着众人也算是沾了学院的光,能领上朝廷俸禄。
  不过这些事情目前而言就是皇帝私下里同渭阳公主谈论而已,还没有正式摆到明面来执行。
  之后或许会遇到一些阻力,说不准在正式执行之时又会有所偏差。
  皇帝私心里还是不愿意让琦光学院成为民间私办的学府,加强朝廷和皇权的影响力。
  薛澄倒是无所谓,哪怕最后变成是给皇帝陛下打工,她又没想着一定要名留青史。
  反正那些坤泽们都有了新的出路,能够成为未来朝廷的股肱之臣更是再好不过。
  最开始也只不过是因着想弄个女团刷流水,用她的系统赚点钱给媳妇儿治病,一不小心把事情搞大了,她也很佛系,就想着顺手的事。
  不过有了官方身份,那也就意味着到时候琦光学院这边的花销,朝廷也要出资,只怕户部那群抠搜的只会抱着算盘同皇帝陛下嚷嚷着没钱。
  这种事也轮不到她一个小老百姓去操心,就由着那位想要名留青史的陛下自己头疼去吧。
  于是接下来的两个月时间里,一众人是一边加快学院建造速度,一边开始对外宣传琦光学院的存在。
  皇帝也在某次朝会上宣布将会在今科春闱里额外选取人才来加入琦光学院,赐八品官。
  别看八品就是个小官,但皇帝陛下说了,毕竟是为皇朝培养人才的辛苦活,每年会根据个人表现重新评定官职。
  别看只是个小小的教书先生,顶天了能评到正五品,这话一出,那是朝野上下都沸腾了好一阵子。
  也就是说,只要你用心教学便能出政绩,不用费尽心思地去巴结长官,和同僚的竞争也都是于国于民有利的正当竞争。
  自然而然就能升官。
  皇帝扶持的力度大,想要办好这座专门培养女性坤泽学院的心思也很明显,没谁会在这个时候去唱反调。
  除了户部嚷嚷着国库真得拿不出那么多钱来维持一座学院一年开销之位,其他官员目前都只是抱着观望的态度去看。
  反正户部说了没钱,皇帝私库是有,但也不可能一直掏自己的私库去补贴,所以说到底,这学院也未必能办得成,办成了能运营多久还真不好说。
  皇帝却并不在意,知道大部分官员都不看好这件事,虽然没有明着唱反调,但也没几个人支持。
  不过薛澄做了保证,琦光学院无论何时都不会因为没钱运营下去而关门。
  她让人调查过,那小乾元在经营产业方面确实也有着一些天赋,加上薛澄提出一些什么女团之类的想法,皇帝相信薛澄是有办法通过别的产业赚钱供养这家学院。
  而且学院培养出来的人才,到时候一样可以在薛澄名下那些产业进行就业,哪怕没有考中功名也是一条出路。
  有了人才补充,只要产业经营得当,就会一直有利润来填补学院运营所需的花费。
  当然,皇帝也允诺了薛澄,朝廷每年会拿出一笔银子来补贴琦光学院,至于那笔钱怎么来,皇帝有的是办法。
  朝廷没钱?
  这么多贪官污吏,每年抓一把整治一番。
  还有那些富商豪绅,可以通过给琦光学院捐钱换取一个名额让自家孩子到学院就学,入了琦光学院的学籍就能从贱籍转为良籍。
  当了这么多年的皇帝,还真不至于因着朝臣们不够配合就真得一点法子都没有。
  时间很快到了三月,月中时,整座学院都搭建完毕。
  薛澄和孟云几人一同拉着工部的人一寸寸验收,确保每一寸都不会有任何问题,毕竟也许未来几十年甚至上百年,这里都会有无数的学子在这里求学。
  虽说在建造期间几人都是身体力行地参与进来,但还是担心有自己没注意到的时候,往往一时粗心大意便会酿成严重后果。
  为了无数人的生命安全,几人都非常细致负责地检查着,总共花了三日,确定没什么大问题之后才算是松了口气。
  招生工作其实进行的不算很顺利,五皇女和渭阳公主兵分两路,一个负责在西京城的各家贵女之中宣传,一个则是到一户户百姓家中走访宣传。
  五皇女自认到百姓家中宣传是个苦活,自己揽过去做了。
  但她为人寡言少语,旁人又畏于她皇女身份不敢多言,常常是尴尬地大眼瞪小眼,场面一度很是冷凝。
  后来费暄文和尤如风抽出身来陪着她一块儿去,情况才改善许多。
  那两人性子活泼,一遍遍拉着人说琦光学院的好处,例如针对贫困家庭学费全免,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还能得到学院发放的奖励金。
  而且学院开设的学科很多,不仅是读书方面的知识会教授,还会根据各人天赋分配到不同的学科里去,就算读不成书写不好字,能种好花都会有出路。
  而学院也会对各科学生一视同仁,只要成绩优异,学院会根据表现进行嘉奖。
  本来一开始许多老百姓听说要到学院里读书,大多数都担心家中供不起,而且家里还要少一个劳动力,怎么都不同意让自家坤泽女儿去读书。
  听到这么多好处之后,直接改口,要女儿一定好好学,努力争取拿到学院发放的奖励金。
  就这样,等到四月学院开学之时,大大小小也赢来了将近三千人的学生。
  别看这个数字在西京城人口里占比不算大,但是一次性收到了将近三千名坤泽学生,可以说有很大一部分功劳都是在五皇女她们身上。
  渭阳公主本以为她到那些名门贵女之中宣传一番一定会很有成效,毕竟没有谁愿意一辈子就困囿在后院这一方小小天地之中。
  可是没想到,那些被娇养着长大的千金小姐们却认为她们根本没必要同普通老百姓就读一个学院。
  虽说学院秉持着有教无类,奈何有些人却不愿意和阶级差距过大的人就交集。
  学费全免这种事情对于不差钱的名门贵女来说根本就算不上诱惑,她们甚至能够请回名师到家里一对一教学。
  犯不着和几十人同挤一室去学习知识。
  况且在后院里也没什么不好的,只要身份地位摆在那,一世都有花不完的钱财,又何必非得去强吃苦。
  渭阳公主被气得不行,直骂那些人不争气。
  但薛澄也只是安慰道:人各有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