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辛辛苦苦攒的八千两银子,唰唰就变成了五万两银子。
她倒是花得开心,殊不知薛家老太太听说她花钱如流水地进行改造,本以为是将最稳妥不会出错的产业交给她打理,结果这家伙一下弄了这么大动静。
听说老太太当天气得差点背过气去,着人来施工现场把薛澄喊回去。
薛澄彼时站在新店铺的施工现场盯着工匠们施工,力求每个细节都要按她要求的那样处理。
薛白光急匆匆跑来,看见她便二话不说拽着她就要走。
干嘛?
薛澄蹙眉推她,口中道:有事就说。
薛白光此时情绪也不好,狠狠瞪了她一眼,十分不爽地道:祖母听说你这般胡闹,气得下不来床,你还不快同我回去看一看。
呃...薛澄一滞,难得有几分心虚,她摸摸鼻子,转身吩咐工匠们继续干,不要偷懒。
这才跟着薛白光一起往薛家祖宅赶。
【作者有话说】
薛小澄:我直接就是一个大刀阔斧地干!
[捂脸偷看]二合一,晚上可能还有一章,先发一个解解馋
第22章 骂又骂不过
◎对于这些不痛不痒的酸言酸语,薛澄只是淡定回以一个冷笑。◎
两人赶到薛家祖宅时,老太太床前已经围了不少来表孝心的贤子贤孙,此时见到姗姗来迟的薛澄更是迫不及待地要将她这个将老太太气晕过去的不孝子孙好好痛骂一顿。
薛玲玉原本还坐在自家母亲床前用手帕抹着泪,见到薛澄当即冷着脸瞪了薛澄一眼。
你还敢回来?!
她手一甩,那张才用来擦过眼泪的手帕就砸在薛澄腿边。
薛澄嫌弃地往后缩了缩,也不知道有没有擦过鼻涕,真是不讲究。
但她也懒得同薛玲玉争辩什么,对方这么急不可耐地向她发出质问,无非就是想借机将那两个铺子的经营权从薛澄手上收回去罢了。
经营权在老太太手中时,老太太每年会拿出一些利润来给他们其他几房的人分了,就当是会几房轮流帮着。
而在薛澄手上,就意味着*以后两个铺子的盈亏都与旁人无干,薛澄自己攥在手中。
最重要的是,薛澄现在只是拿回属于大房名下产业的两个铺子而已,谁知道之后老太太会不会真得昏了头,把整个薛家都交给薛澄。
对于这事,显然不止是薛玲玉自己一个人正在担心着,此时趁机火上浇油的还有早就看薛澄不爽的二房和三房之人在场。
果然,薛廷伟那位年纪没比薛澄大上多少的续弦妻子陆晚娘便也趁机开口嘲讽道:我说什么来着?毕竟荒废了那么多年,做生意这事岂是一朝一夕就能学会的。
陆晚娘上下打量薛澄一眼,嘴角勾起冷笑,继续道:亏得老太太苦心孤诣,也不知是为了什么个不争气的东西,如今更是气倒在病床上。
骂得有些难听了,薛澄耳朵有些痒,终于开口反问一句:怎么?你是个东西吗?
我当然不是个东西...你!
陆晚娘一时没反应过来,嘴快接了薛澄的话才发现自己上了当,正气得要跳起来找薛澄算账。
没想到薛白光看着自己这个后娘半点眼力见都没有,老太太还躺在病床上呢,她倒是在这里大呼小叫了起来。
于是薛白光只好拉住准备暴走的陆晚娘,示意道:别吵着祖母。
她平日里话不多,但由于薛廷伟对自己这个女儿寄予厚望,薛白光在家里的地位特别高,就连陆晚娘这个当后娘的都得看她脸色。
薛白光劝了一句,陆晚娘只能憋着气安静下来,还不忘狠狠瞪薛澄几眼。
薛廷辉老神在在地将双手揣在袖中,淡淡补了句:既来了,还不快到你祖母榻前伺候?
他仗着长辈身份,居高临下、颐指气使的姿态做了个十成十。
薛廷伟记得自家女儿刚刚说的话,自然也不好大呼小叫地同薛澄跳脚,只能也跟着不阴不阳地来上一句:平日里装乖,如今将你祖母气病了,倒是连表孝心都懒得做。
对于这些不痛不痒的酸言酸语,薛澄只是淡定回以一个冷笑。
呵呵。
见言语之上无法占得便宜,几人都气闷地不说话了。
大夫比薛澄到得还要晚,薛澄觉得真是诡异,分明去请大夫要比到处通知这些子子孙孙回到薛宅更加重要。
偏偏老太太晕了在这躺了半天,大夫竟然比她还要晚来一步。
很难说不是这群混账子孙打着什么坏主意,说不准他们都巴不得老太太早登极乐,好让他们一块儿瓜分薛家家产。
但很可惜,老太太平日里身体康健,虽是一时怒极攻心晕了过去,但实则并没有什么大碍。
大夫只浅浅扎了几针,老太太便幽幽醒转过来。
甫一睁眼就在喊着薛澄的名字。
薛澄被人群隔绝在外,一个个说着让她到老太太跟前尽孝,实则都抢着要表现呢。
祖母,孙女在这呢。
薛澄挤开那些围在老太太跟前的人,抓着老太太的手,表情有几分歉疚地道:是孙女行事毛躁,未能提前同您说明,让您忧心了。
老太太叹息一声,轻轻拍了拍薛澄的手。
大夫写好药方,嘱咐几句,收了诊金就离开了,省得知道了太多这深宅大院里的事情,惹了一身骚。
薛玲玉见自家母亲苏醒后精神头还算不错,眼珠子滴溜溜一转,就准备开口上点眼药。
却不想见到自家三哥哥给自己使了个眼色,这是在示意自己不要急着开口。
她有些不解,用口型问道:为何?
薛廷辉朝老太太的方向努努嘴。
老人家从醒来到现在除了唤了几声薛澄的名字也没说别的话,薛廷辉是个谨慎的性子,猜测老太太是不想在众人面前同薛澄发作。
果不其然,老太太看了看其他围在房中的子子孙孙们,只淡淡道了句:你们有心了,都散了吧。
只一句话,将所有人赶走,独独留下薛澄。
即便是其他几房之人不甘心,也不敢在这时惹怒躺在病床上的老太太,只能乖乖依言离去。
只不过也就是暂时退出了老太太的卧房罢了,仍旧还是在院子中三三两两地聚在一块儿小声讨论着。
望着她们走后就紧闭起来的房门。
陆晚娘到底没忍住,开口问道:这老太太到底想和薛澄说什么呢?用得着把咱们都赶出来吗?
薛廷伟能和她做成夫妻,两人智商也就是不相上下的水平,听见她问,自个儿也挠着脑袋搞不清自家母亲到底是个什么想法。
谁知道呢。
薛玲玉百无聊赖地打了个呵欠,看了看天色,便道:算了,我还是先回去歇着了,有什么事再让人去我府上唤我。
薛家几房是早早分了家的,薛家兄妹各自有各自的宅邸,老宅一般只有老太太自己一个人住着。
按理来说长房一脉应该也是与老太太一同住在老宅之中。
不过从前原主觉得住在老宅之中少不得要被老太太约束看管,所以还是坚持要自己住在外面,说是搬回来住难免会想起早逝的父母。
老太太也不想惹得孙女想起伤心事,是以明知道薛澄独自在外总是日日花天酒地没个正形也还是纵容了她。
而此时屋里,两祖孙相对无言。
还是薛澄主动开了口,虽说这并非是她自己的祖母,但她到底是顶着原主的身份享受了老人家的关怀和信任。
所以薛澄决定开口解释一下自己那些行为并不是无的放矢。
虽说有想借用氪金返利系统好好刷一波余额的打算,但也确实不是随便把银子用来打水漂的。
祖母,孙女知错了。
她乖巧开口,第一句就是在认错,态度十分端正,薛家祖母拍了拍薛澄的手,说道:你扶我坐起来。
好。薛澄应道。
随即便给老太太扶了起来,还顺手在老人家身后垫了软垫,好让老太太能靠得舒服些。
她如此体贴周到,让老太太很是受用。
老太太带着一丝浅笑说道:先前人多你不愿说,现下只剩我们祖孙二人,还不同祖母说实话吗?
你这孩子是我亲自教出来的,我知晓你绝非是在正事上糊涂乱来的人。
老人家字字句句都是对自己的信任,薛澄有些感动,自然便也没瞒着老太太,将自己如何打算尽数交代清楚。
书铺和茶馆的生意确实还行,只是薛澄看了账本,近三年受到同行冲击,两个铺子的生意虽说还能小有盈余,利润却在逐年下滑。
尤其代为管理的薛家人平日里并没有用太大的心思,茶馆几乎没推出什么新的菜品,就连旧菜品的口味都大不如前。
她倒是花得开心,殊不知薛家老太太听说她花钱如流水地进行改造,本以为是将最稳妥不会出错的产业交给她打理,结果这家伙一下弄了这么大动静。
听说老太太当天气得差点背过气去,着人来施工现场把薛澄喊回去。
薛澄彼时站在新店铺的施工现场盯着工匠们施工,力求每个细节都要按她要求的那样处理。
薛白光急匆匆跑来,看见她便二话不说拽着她就要走。
干嘛?
薛澄蹙眉推她,口中道:有事就说。
薛白光此时情绪也不好,狠狠瞪了她一眼,十分不爽地道:祖母听说你这般胡闹,气得下不来床,你还不快同我回去看一看。
呃...薛澄一滞,难得有几分心虚,她摸摸鼻子,转身吩咐工匠们继续干,不要偷懒。
这才跟着薛白光一起往薛家祖宅赶。
【作者有话说】
薛小澄:我直接就是一个大刀阔斧地干!
[捂脸偷看]二合一,晚上可能还有一章,先发一个解解馋
第22章 骂又骂不过
◎对于这些不痛不痒的酸言酸语,薛澄只是淡定回以一个冷笑。◎
两人赶到薛家祖宅时,老太太床前已经围了不少来表孝心的贤子贤孙,此时见到姗姗来迟的薛澄更是迫不及待地要将她这个将老太太气晕过去的不孝子孙好好痛骂一顿。
薛玲玉原本还坐在自家母亲床前用手帕抹着泪,见到薛澄当即冷着脸瞪了薛澄一眼。
你还敢回来?!
她手一甩,那张才用来擦过眼泪的手帕就砸在薛澄腿边。
薛澄嫌弃地往后缩了缩,也不知道有没有擦过鼻涕,真是不讲究。
但她也懒得同薛玲玉争辩什么,对方这么急不可耐地向她发出质问,无非就是想借机将那两个铺子的经营权从薛澄手上收回去罢了。
经营权在老太太手中时,老太太每年会拿出一些利润来给他们其他几房的人分了,就当是会几房轮流帮着。
而在薛澄手上,就意味着*以后两个铺子的盈亏都与旁人无干,薛澄自己攥在手中。
最重要的是,薛澄现在只是拿回属于大房名下产业的两个铺子而已,谁知道之后老太太会不会真得昏了头,把整个薛家都交给薛澄。
对于这事,显然不止是薛玲玉自己一个人正在担心着,此时趁机火上浇油的还有早就看薛澄不爽的二房和三房之人在场。
果然,薛廷伟那位年纪没比薛澄大上多少的续弦妻子陆晚娘便也趁机开口嘲讽道:我说什么来着?毕竟荒废了那么多年,做生意这事岂是一朝一夕就能学会的。
陆晚娘上下打量薛澄一眼,嘴角勾起冷笑,继续道:亏得老太太苦心孤诣,也不知是为了什么个不争气的东西,如今更是气倒在病床上。
骂得有些难听了,薛澄耳朵有些痒,终于开口反问一句:怎么?你是个东西吗?
我当然不是个东西...你!
陆晚娘一时没反应过来,嘴快接了薛澄的话才发现自己上了当,正气得要跳起来找薛澄算账。
没想到薛白光看着自己这个后娘半点眼力见都没有,老太太还躺在病床上呢,她倒是在这里大呼小叫了起来。
于是薛白光只好拉住准备暴走的陆晚娘,示意道:别吵着祖母。
她平日里话不多,但由于薛廷伟对自己这个女儿寄予厚望,薛白光在家里的地位特别高,就连陆晚娘这个当后娘的都得看她脸色。
薛白光劝了一句,陆晚娘只能憋着气安静下来,还不忘狠狠瞪薛澄几眼。
薛廷辉老神在在地将双手揣在袖中,淡淡补了句:既来了,还不快到你祖母榻前伺候?
他仗着长辈身份,居高临下、颐指气使的姿态做了个十成十。
薛廷伟记得自家女儿刚刚说的话,自然也不好大呼小叫地同薛澄跳脚,只能也跟着不阴不阳地来上一句:平日里装乖,如今将你祖母气病了,倒是连表孝心都懒得做。
对于这些不痛不痒的酸言酸语,薛澄只是淡定回以一个冷笑。
呵呵。
见言语之上无法占得便宜,几人都气闷地不说话了。
大夫比薛澄到得还要晚,薛澄觉得真是诡异,分明去请大夫要比到处通知这些子子孙孙回到薛宅更加重要。
偏偏老太太晕了在这躺了半天,大夫竟然比她还要晚来一步。
很难说不是这群混账子孙打着什么坏主意,说不准他们都巴不得老太太早登极乐,好让他们一块儿瓜分薛家家产。
但很可惜,老太太平日里身体康健,虽是一时怒极攻心晕了过去,但实则并没有什么大碍。
大夫只浅浅扎了几针,老太太便幽幽醒转过来。
甫一睁眼就在喊着薛澄的名字。
薛澄被人群隔绝在外,一个个说着让她到老太太跟前尽孝,实则都抢着要表现呢。
祖母,孙女在这呢。
薛澄挤开那些围在老太太跟前的人,抓着老太太的手,表情有几分歉疚地道:是孙女行事毛躁,未能提前同您说明,让您忧心了。
老太太叹息一声,轻轻拍了拍薛澄的手。
大夫写好药方,嘱咐几句,收了诊金就离开了,省得知道了太多这深宅大院里的事情,惹了一身骚。
薛玲玉见自家母亲苏醒后精神头还算不错,眼珠子滴溜溜一转,就准备开口上点眼药。
却不想见到自家三哥哥给自己使了个眼色,这是在示意自己不要急着开口。
她有些不解,用口型问道:为何?
薛廷辉朝老太太的方向努努嘴。
老人家从醒来到现在除了唤了几声薛澄的名字也没说别的话,薛廷辉是个谨慎的性子,猜测老太太是不想在众人面前同薛澄发作。
果不其然,老太太看了看其他围在房中的子子孙孙们,只淡淡道了句:你们有心了,都散了吧。
只一句话,将所有人赶走,独独留下薛澄。
即便是其他几房之人不甘心,也不敢在这时惹怒躺在病床上的老太太,只能乖乖依言离去。
只不过也就是暂时退出了老太太的卧房罢了,仍旧还是在院子中三三两两地聚在一块儿小声讨论着。
望着她们走后就紧闭起来的房门。
陆晚娘到底没忍住,开口问道:这老太太到底想和薛澄说什么呢?用得着把咱们都赶出来吗?
薛廷伟能和她做成夫妻,两人智商也就是不相上下的水平,听见她问,自个儿也挠着脑袋搞不清自家母亲到底是个什么想法。
谁知道呢。
薛玲玉百无聊赖地打了个呵欠,看了看天色,便道:算了,我还是先回去歇着了,有什么事再让人去我府上唤我。
薛家几房是早早分了家的,薛家兄妹各自有各自的宅邸,老宅一般只有老太太自己一个人住着。
按理来说长房一脉应该也是与老太太一同住在老宅之中。
不过从前原主觉得住在老宅之中少不得要被老太太约束看管,所以还是坚持要自己住在外面,说是搬回来住难免会想起早逝的父母。
老太太也不想惹得孙女想起伤心事,是以明知道薛澄独自在外总是日日花天酒地没个正形也还是纵容了她。
而此时屋里,两祖孙相对无言。
还是薛澄主动开了口,虽说这并非是她自己的祖母,但她到底是顶着原主的身份享受了老人家的关怀和信任。
所以薛澄决定开口解释一下自己那些行为并不是无的放矢。
虽说有想借用氪金返利系统好好刷一波余额的打算,但也确实不是随便把银子用来打水漂的。
祖母,孙女知错了。
她乖巧开口,第一句就是在认错,态度十分端正,薛家祖母拍了拍薛澄的手,说道:你扶我坐起来。
好。薛澄应道。
随即便给老太太扶了起来,还顺手在老人家身后垫了软垫,好让老太太能靠得舒服些。
她如此体贴周到,让老太太很是受用。
老太太带着一丝浅笑说道:先前人多你不愿说,现下只剩我们祖孙二人,还不同祖母说实话吗?
你这孩子是我亲自教出来的,我知晓你绝非是在正事上糊涂乱来的人。
老人家字字句句都是对自己的信任,薛澄有些感动,自然便也没瞒着老太太,将自己如何打算尽数交代清楚。
书铺和茶馆的生意确实还行,只是薛澄看了账本,近三年受到同行冲击,两个铺子的生意虽说还能小有盈余,利润却在逐年下滑。
尤其代为管理的薛家人平日里并没有用太大的心思,茶馆几乎没推出什么新的菜品,就连旧菜品的口味都大不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