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我呆呆看着她,没想到会听到这样的回答,心中满腹疑团,难以索解。她忽然将人一把搂进怀中,蹭着我的颈间道:龙儿,我实在想不出在这世间,还能有什么比和你长厢厮守更让我觉得快活的事情。
西山外,黄昏静好。
第152章
不觉距离那日花灯游会又过去了三日,自和小川约好要与大师姊等人同回终南山后,两人都在为启程做着准备,我见襄儿衣裳单薄,而陕北又不比江陵气候温暖,便想着带了她去成衣铺子,让襄儿自己挑选喜欢的衣裳,顺便给小川也添两件过冬棉衣。
这日,过了晌午,众人在大厅用过了饭,我带着她便离开了。路上,襄儿好奇道:龙姊姊,为何咱们不带燕姐姐也出来?
我道:她对衣裳这些向来随意些,从小都是我给她做什么她便穿什么。
襄儿盈盈一笑,道:是了,她那样好看的人,穿什么都是好看的。
我道:这话若是给那个家伙听了,不知该有多得意了。
襄儿拉着我慢悠悠地走着,不一会儿便寻到了本地最大的绸缎庄。我道:你总嚷着想要做一套雪青色棉袍,这家绸缎庄我和你燕姐姐是熟客,你在此好好挑一下罢。襄儿听完,欢喜地跟着伙计去看料子了。
虽然襄儿现下只有十六七的年纪,却已是出挑得极为秀丽,举止间窈窕娉婷,性格天真烂漫又不失善良,实在是一个难得的好孩子。我望着她的背影,想起了十六年前与小川在襄阳,为这小妮子奔走不停,之后两人又相隔天涯海角,不觉思绪恍惚......
不一会儿,她捧着几匹段子来到我跟前,道:龙姊姊,你瞧这几样可好?我放下茶盏,仔细端详一番,道:确实是很好的,都要了吧。那伙计一听,忙不迭去裁布料了,我同襄儿道:那边还有几家卖别的东西,咱们也去瞧瞧,这家老板同你燕姐姐关系很好,咱们回来的时候顺手取上便好。
两人说着,走到一家首饰铺子,我突然想起前几日是襄儿的生日,便道:咱们进里面去瞧一瞧。
襄儿奇道:龙姊姊,你不是不喜欢这些么?
我道:你素日总是佩戴那一副璎珞,东西虽好,但你燕姐姐那日跟我说,她总是想再送你一件什么玩意儿,你进去瞧瞧,若是有什么喜欢的,可不要瞒我。
襄儿赧然道:可妈妈说我这样已经很打扰你们了,怎能再要你们给我买这么贵重的礼物?
我笑道:你甚时候和我这么见外了,你若是拒绝了,怕是你燕姐姐才要伤心呢。
襄儿闻言,只好跟我进去了。
两人刚进去,老板娘便从柜台后面施施然走来,只见她身穿大红五彩通袖罗袍,下着金枝线沙绿襦裙,裙边环佩叮当,头上珠翠堆盈,笑着对人道:店里刚进一批南海珍珠,龙姑娘可要先看看?
我点头道:劳烦。那老板娘刚晃进了里屋,门口便响起一阵奇怪的笃笃声,两人回头看时,却见一个盲女,手持青竹杖,正往里走来。
进入十月,天气已有些微凉,她却还穿着一身夏季的薄衫。她的脸色很苍白,是那种近乎病态的白色。身材修长,甚至偏瘦,只略微比襄儿高半头。仿佛感到别人的注视,她朝这边微笑了一下,道:是老板么?
襄儿忙道:老板娘一会儿便出来,我们也是在这里等着的。
她点点头,拄着青竹杖站定在离我们稍微远些的地方。
正说着,老板娘手里端着一只红木盒出来了,待看清店里来人,她眉头一皱,道:我说这位姑娘,我昨日已经告诉你了,你这根钗已经没法子修了,我劝你还是丢掉罢!
我这才注意到那女孩手里还握着一根通体墨绿色的珠钗,钗头原本镶嵌着珠宝的地方已经空了。想来是她的母亲之类的人留下的东西,旧得十分明显,而且也不像是近些年流行的款式。
她神色间透出些许落寞,喃喃道:还是不行么?
那老板娘嫌弃地将她上下打量了一番,语气间尽是不耐烦,道:是啊,我这店也算是江陵府老字号了,我们的师傅已经说没办法给你修了,姑娘,你要不要考虑重买一支?
她慢吞吞将珠钗收入怀中,摇摇头。老板娘又向我们道:二位请来看。也不管那盲女独自摸索离去。
襄儿不忍,去到她身旁,正要扶她下台阶,谁知那盲女身子一缩,襄儿忙道:你别误会,我是想......
盲女淡然一笑,道:多谢,我自己便可以了,你快去跟你姐姐挑首饰吧。
襄儿目送着她下了台阶,这才折身回来。
第153章
老板娘见人回来,将木盒打开,只见有一缕宝光从木匣中透出,是数十颗晶莹浑圆的南海珍珠,通体淡淡的粉色,正散发着莹润的光泽。
我笑道:你那璎珞上不是正好丢了颗珍珠么?
襄儿嘻嘻笑道:那是我骗你们的,我从襄阳来的路上,遇见一位可怜的老伯伯,他饿的都要晕过去了,我就,我就送给他啦!
老板娘一听,笑靥如花道:看不出姑娘还有这般的菩萨心肠,怪不得你姐姐这么疼你。
两人对视一笑,我问道:你瞧哪一颗跟你送人的比较接近?
襄儿挑选了一会儿,拿出一颗道:就这一颗罢!
我又取出另一颗小一些的珠子,正好小川的生辰也要到了,便道:老板娘,我要这两颗,不知这里可否将这孩子的璎珞修复一下?
老板娘接过襄儿璎珞,仔细端详一番,点点头道:没有问题的,店里也曾有过类似的款式。
襄儿喜道:麻烦您了。
老板娘乐道:哪里的事,二位还要多多照顾小店才好。
我点头道:我想请您把另一颗珍珠做一只耳坠,就照着......我从怀中掏出一份图纸,就照着这对儿银镶玉的样式便好,只是我想在这一处和这一处之间把这颗珠子添上,可会显得突兀?
老板娘接过图纸看了一会儿,笑道:不突兀不突兀,姑娘你心思玲珑,这样的设计虽是闻所未闻,却是独一份儿的风雅,我这就和我们的师傅说一下,你隔天来取就好。
我笑道:那边麻烦您了。
付定银钱,两人又逛了一会儿,这才回到绸缎庄,哪知,竟在绸缎庄门口又遇到了那个盲女。襄儿见是她,热心走上前去问道:姑娘,你可是在等什么人?她显然还记得襄儿,神情片刻迟疑后,忽然微微一笑,道:是你啊。
襄儿道:我们刚刚见过的。
盲女点点头,道:我方才被一辆马车擦过,有些搞不清楚回家的方向,不知你可否为我指出唐家巷的位置?
襄儿一听,有些害羞道:其实,其实我也不是本地人,我帮你问问我龙姊姊吧。
我走上前道:姑娘家住在唐家巷?
盲女点点头,我道:我们带你走吧,这条路属于交通要道,实在危险得很。
盲女道:那便麻烦二位了。
襄儿奇道:你看不见,怎么家人还放心让你独自一人出来呢?
盲女表情微微一滞,道:我没有家人。
气氛忽然沉闷起来,襄儿也不再说什么,三人慢慢走着,大约走了一个时辰,来到了成家巷的巷子口,盲女站定道:二位,多谢相送之情,我到家了。
襄儿咬着手,看着她走进唐公馆,指着墙头道:她家的房子好气派!居然还有院旗。
我道:唐公馆的主人似乎与本朝某位王爷有交情,或许是什么世家大族罢。
两人边说着,这才折身回到绸缎庄将衣料取上。回到家天已尽黑,小川见我们回来,抱怨道:你们俩怎么出去这样久,我去坊间找人,老板却说你们早就走了。
我道:遇见一点事被耽误了,这不是好好回来了么。
只听她嘟囔道:饭都凉了,你俩等着,我去给你们重新把饭菜和粥热一下。
襄儿道:蝉衣伯母呢?
小川道:妈妈已经回房了。我路上给襄儿已经买了好些小食,显然她这会儿没什么心思吃晚饭了。
我道:你把这壶花茶带到房间里喝。襄儿乖巧一笑,拿着瓷壶欢天喜地回去了。
两人把热好的饭菜装进食盒,回到听雪庐,只见她又从阁楼里取出一坛南酒,道:这酒热热的喝了,你就不冷了。
我笑道:明明是你又馋了,却拿我做幌子,我可是不依你,不料,她啪的将酒放在桌上,自己的手下一刻突然被握住,她道:那里就是骗人呢,你瞧你的手都凉成什么样子了,我晚夕带着你的外套去找你,结果哪里都不见你人影,我,我真要急死了,还以为你又像从前那样不告而别了......
西山外,黄昏静好。
第152章
不觉距离那日花灯游会又过去了三日,自和小川约好要与大师姊等人同回终南山后,两人都在为启程做着准备,我见襄儿衣裳单薄,而陕北又不比江陵气候温暖,便想着带了她去成衣铺子,让襄儿自己挑选喜欢的衣裳,顺便给小川也添两件过冬棉衣。
这日,过了晌午,众人在大厅用过了饭,我带着她便离开了。路上,襄儿好奇道:龙姊姊,为何咱们不带燕姐姐也出来?
我道:她对衣裳这些向来随意些,从小都是我给她做什么她便穿什么。
襄儿盈盈一笑,道:是了,她那样好看的人,穿什么都是好看的。
我道:这话若是给那个家伙听了,不知该有多得意了。
襄儿拉着我慢悠悠地走着,不一会儿便寻到了本地最大的绸缎庄。我道:你总嚷着想要做一套雪青色棉袍,这家绸缎庄我和你燕姐姐是熟客,你在此好好挑一下罢。襄儿听完,欢喜地跟着伙计去看料子了。
虽然襄儿现下只有十六七的年纪,却已是出挑得极为秀丽,举止间窈窕娉婷,性格天真烂漫又不失善良,实在是一个难得的好孩子。我望着她的背影,想起了十六年前与小川在襄阳,为这小妮子奔走不停,之后两人又相隔天涯海角,不觉思绪恍惚......
不一会儿,她捧着几匹段子来到我跟前,道:龙姊姊,你瞧这几样可好?我放下茶盏,仔细端详一番,道:确实是很好的,都要了吧。那伙计一听,忙不迭去裁布料了,我同襄儿道:那边还有几家卖别的东西,咱们也去瞧瞧,这家老板同你燕姐姐关系很好,咱们回来的时候顺手取上便好。
两人说着,走到一家首饰铺子,我突然想起前几日是襄儿的生日,便道:咱们进里面去瞧一瞧。
襄儿奇道:龙姊姊,你不是不喜欢这些么?
我道:你素日总是佩戴那一副璎珞,东西虽好,但你燕姐姐那日跟我说,她总是想再送你一件什么玩意儿,你进去瞧瞧,若是有什么喜欢的,可不要瞒我。
襄儿赧然道:可妈妈说我这样已经很打扰你们了,怎能再要你们给我买这么贵重的礼物?
我笑道:你甚时候和我这么见外了,你若是拒绝了,怕是你燕姐姐才要伤心呢。
襄儿闻言,只好跟我进去了。
两人刚进去,老板娘便从柜台后面施施然走来,只见她身穿大红五彩通袖罗袍,下着金枝线沙绿襦裙,裙边环佩叮当,头上珠翠堆盈,笑着对人道:店里刚进一批南海珍珠,龙姑娘可要先看看?
我点头道:劳烦。那老板娘刚晃进了里屋,门口便响起一阵奇怪的笃笃声,两人回头看时,却见一个盲女,手持青竹杖,正往里走来。
进入十月,天气已有些微凉,她却还穿着一身夏季的薄衫。她的脸色很苍白,是那种近乎病态的白色。身材修长,甚至偏瘦,只略微比襄儿高半头。仿佛感到别人的注视,她朝这边微笑了一下,道:是老板么?
襄儿忙道:老板娘一会儿便出来,我们也是在这里等着的。
她点点头,拄着青竹杖站定在离我们稍微远些的地方。
正说着,老板娘手里端着一只红木盒出来了,待看清店里来人,她眉头一皱,道:我说这位姑娘,我昨日已经告诉你了,你这根钗已经没法子修了,我劝你还是丢掉罢!
我这才注意到那女孩手里还握着一根通体墨绿色的珠钗,钗头原本镶嵌着珠宝的地方已经空了。想来是她的母亲之类的人留下的东西,旧得十分明显,而且也不像是近些年流行的款式。
她神色间透出些许落寞,喃喃道:还是不行么?
那老板娘嫌弃地将她上下打量了一番,语气间尽是不耐烦,道:是啊,我这店也算是江陵府老字号了,我们的师傅已经说没办法给你修了,姑娘,你要不要考虑重买一支?
她慢吞吞将珠钗收入怀中,摇摇头。老板娘又向我们道:二位请来看。也不管那盲女独自摸索离去。
襄儿不忍,去到她身旁,正要扶她下台阶,谁知那盲女身子一缩,襄儿忙道:你别误会,我是想......
盲女淡然一笑,道:多谢,我自己便可以了,你快去跟你姐姐挑首饰吧。
襄儿目送着她下了台阶,这才折身回来。
第153章
老板娘见人回来,将木盒打开,只见有一缕宝光从木匣中透出,是数十颗晶莹浑圆的南海珍珠,通体淡淡的粉色,正散发着莹润的光泽。
我笑道:你那璎珞上不是正好丢了颗珍珠么?
襄儿嘻嘻笑道:那是我骗你们的,我从襄阳来的路上,遇见一位可怜的老伯伯,他饿的都要晕过去了,我就,我就送给他啦!
老板娘一听,笑靥如花道:看不出姑娘还有这般的菩萨心肠,怪不得你姐姐这么疼你。
两人对视一笑,我问道:你瞧哪一颗跟你送人的比较接近?
襄儿挑选了一会儿,拿出一颗道:就这一颗罢!
我又取出另一颗小一些的珠子,正好小川的生辰也要到了,便道:老板娘,我要这两颗,不知这里可否将这孩子的璎珞修复一下?
老板娘接过襄儿璎珞,仔细端详一番,点点头道:没有问题的,店里也曾有过类似的款式。
襄儿喜道:麻烦您了。
老板娘乐道:哪里的事,二位还要多多照顾小店才好。
我点头道:我想请您把另一颗珍珠做一只耳坠,就照着......我从怀中掏出一份图纸,就照着这对儿银镶玉的样式便好,只是我想在这一处和这一处之间把这颗珠子添上,可会显得突兀?
老板娘接过图纸看了一会儿,笑道:不突兀不突兀,姑娘你心思玲珑,这样的设计虽是闻所未闻,却是独一份儿的风雅,我这就和我们的师傅说一下,你隔天来取就好。
我笑道:那边麻烦您了。
付定银钱,两人又逛了一会儿,这才回到绸缎庄,哪知,竟在绸缎庄门口又遇到了那个盲女。襄儿见是她,热心走上前去问道:姑娘,你可是在等什么人?她显然还记得襄儿,神情片刻迟疑后,忽然微微一笑,道:是你啊。
襄儿道:我们刚刚见过的。
盲女点点头,道:我方才被一辆马车擦过,有些搞不清楚回家的方向,不知你可否为我指出唐家巷的位置?
襄儿一听,有些害羞道:其实,其实我也不是本地人,我帮你问问我龙姊姊吧。
我走上前道:姑娘家住在唐家巷?
盲女点点头,我道:我们带你走吧,这条路属于交通要道,实在危险得很。
盲女道:那便麻烦二位了。
襄儿奇道:你看不见,怎么家人还放心让你独自一人出来呢?
盲女表情微微一滞,道:我没有家人。
气氛忽然沉闷起来,襄儿也不再说什么,三人慢慢走着,大约走了一个时辰,来到了成家巷的巷子口,盲女站定道:二位,多谢相送之情,我到家了。
襄儿咬着手,看着她走进唐公馆,指着墙头道:她家的房子好气派!居然还有院旗。
我道:唐公馆的主人似乎与本朝某位王爷有交情,或许是什么世家大族罢。
两人边说着,这才折身回到绸缎庄将衣料取上。回到家天已尽黑,小川见我们回来,抱怨道:你们俩怎么出去这样久,我去坊间找人,老板却说你们早就走了。
我道:遇见一点事被耽误了,这不是好好回来了么。
只听她嘟囔道:饭都凉了,你俩等着,我去给你们重新把饭菜和粥热一下。
襄儿道:蝉衣伯母呢?
小川道:妈妈已经回房了。我路上给襄儿已经买了好些小食,显然她这会儿没什么心思吃晚饭了。
我道:你把这壶花茶带到房间里喝。襄儿乖巧一笑,拿着瓷壶欢天喜地回去了。
两人把热好的饭菜装进食盒,回到听雪庐,只见她又从阁楼里取出一坛南酒,道:这酒热热的喝了,你就不冷了。
我笑道:明明是你又馋了,却拿我做幌子,我可是不依你,不料,她啪的将酒放在桌上,自己的手下一刻突然被握住,她道:那里就是骗人呢,你瞧你的手都凉成什么样子了,我晚夕带着你的外套去找你,结果哪里都不见你人影,我,我真要急死了,还以为你又像从前那样不告而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