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与应端起微温的汤羹,入口却尝不出滋味,瓶中那些拥挤的桃花,有的花瓣边缘已开始卷曲发暗。
袖中的樱桃核安静躺着,再也传递不出滚烫混乱的情绪,只有余温证明某种联系尚未断绝,却也仅此而已。
最初,遗忘只是悄然侵蚀那些细微的感受,比如她发间清冷的香气,牵手时指尖的悸动,情动时血液奔涌的灼热。
然而,时间终究开始磨蚀那些曾以为永不褪色的画面,于是,他日复一日地追问。
“我们第一次见面,是在哪里?”
“那时我说了什么?”
“那棵樱桃树,还在吗?”
每一次追问,都是徒劳又固执的描摹,试图将那些刻骨铭心的过往,一遍遍重新刻进日渐空茫的躯壳。
变故发生在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日子,那日阳光晴好,风里带着草木初醒的清气。
哪吒心血来潮,拉着她的手说:“走,回乾元山,看看我们那棵樱桃树长多高了。”
他们站在熟悉的树下,枝叶葳蕤,红宝石般的果实缀满枝头。
哪吒的目光落在树根旁一个小小的土堆上,他曾经蹲在这里,带着少年人的赌气,将几颗樱桃深埋下去。
“喏,埋在这里的,”他那时闷闷地说,“因为你伤我心了,我便把它们埋了,连同那份委屈。”
她记得自己如何蹲在他身边,一遍遍承诺:“以后绝不会了,再也不会那样对你了。”
谁知,命运从来吝啬于施舍圆满,它最擅长的,是在最寻常处落下最猝不及防的刻痕。
少年指尖捻着一颗最红润饱满的樱桃,带着笑意正要递到她唇边,动作却僵在半空,他的眼神有瞬间的失焦,仿佛有什么东西被抽离。
后来,太乙师父说:“丫头,这藕花做的壳子啊……终究是盛不了太重的情债。这便是他的宿命,即便不历那红尘劫数,情根深种,便注定要渐渐淡忘。这也是为何……他的未来不会有你,甚至不会有任何人的原因。”
这便是因果,这便是宿命,遗忘,并非惩罚,而是这躯壳为了维系存在,不得不进行的剥离与舍弃。
她没有告诉哪吒这个残酷的真相。
但或许,他早已在一次次记忆的断层中,在一次次情感的流失里,心知肚明。
所以他总是来,日日都来。
顶着湿漉漉的脑袋,带着一身清冽的水汽,毫无预兆地闯进她处理公务的寂静宫殿。
他总会找到她,然后,不由分说地将额头重重抵在她肩头,仿佛那里是唯一的灯塔。
他依旧需要她。
他依旧想靠近她。
如同蜂鸟无法抗拒花朵的蜜源。
燃烧的火焰无法离开支撑它的薪柴。
第54章
她这些天时常堕入梦境。
梦境光怪陆离,碎片般拼凑着过往。总见那红衣少年牵起她的手,引她重游旧地,踏过凡尘烟火,抚过刻满记忆的每一寸山河。
梦里,他拉着她,穿梭于喧嚣市集,耐心教她如何咬开滚烫的包子皮,如何先吸尽那鲜美滚烫的汤汁,才不至灼了舌尖。
如此真实,带着人间独有的暖意。
可每次从梦中挣扎醒来,那点零碎的温度与触感,便如同指间流沙,无论如何紧握,都会迅速消散,再也抓不住分毫。
而哪吒,就躺在她身侧,他依旧霸道地紧紧箍着她的腰肢,将她圈禁在属于他的方寸之地,倒也如他旧日所说“死也不放手”。
与应睁开眼,目光穿透层层垂落的绛红纱幔,落在寝殿穹顶那朵莲心上。
一阵不知从何处钻入殿内的风掠过,纱幔上系着的发带被风拂起,轻飘飘地扫过她的眼尾。
她这才后知后觉地发现,脸颊一片濡湿,自己竟不知何时落了泪。
与应闭了闭眼,最终挪开他的手,起身掀开纱幔,身着里衣下了榻。
然而她看都没看一眼案上堆成山的卷宗,只是径直走向殿内深处,灵泉依旧水汽氤氲,水面飘散一丝清冽莲香。
她走向悬挂衣物的木架,褪去素色的里衣,挂在那件绯红外袍旁边,当时哪吒说怕她着凉,于是便将这外袍长久地放在这里。
池水温热,某人曾用灵力将原本寒冷的灵泉化成暖泉,笑着跳入池中,将她略干的发狠狠打湿,当时她嗔怪地朝他泼水,结果对方头顶“噗”地一声,莲花开满头顶。
而现在,池水依旧清澈,温度尤在,但映出的却只有她孤零零的影子,身后传来细微声响,与应下意识回过头,首先对上的是那双冻结暖意的金瞳。
哪吒身着绯红里衣,蹲在池边,散下的发落在身前织成绵密的网,而此刻的与应像一樽被池水融化冰冷外壳的琉璃菩萨,那样触手可及。
哪吒隐约记得,一次与应讲经的时候,他坐在众多信徒之中,并未坐在前排显眼处,只随意寻了个靠后的云团坐下。
在满场或垂首,或闭目,或专注聆听的身影中,他显得格格不入。
他的目光,自始至终,未曾离开过法台中央那道清冷的身影。
满座虔诚的信徒,心中念的是佛法无边,是超脱苦厄。
唯有他,哪吒,是那唯一一个心存妄念,六根不净,却也最虔诚的信徒。
他的经文,只有她。
梵音入耳,他只觉得那声音清泠悦耳,至于讲的是什么……诸法空相,不生不灭?听不懂,也不想懂。
他只看她开合的唇瓣,看她专注的侧脸,看她因长久端坐而微微绷紧的肩颈线条。
他听不到佛法,只听到自己胸腔里那颗心脏,随着她清冷声音的起伏而剧烈跳动的声音。
可现在,守望月亮的人已经变了。
哪吒的目光掠过她眼尾,熟练地为她擦泪,仿佛已经做了千百遍,他垂下眼眸,看倒映着两人身影的水面,眼底看不出情绪。
与应看着他,说不出话,心头亦有细密的针在扎,空气很静,只有晃动的水声,与应不愿再看他,赶在眼泪再次落下之前,背过身去。
那次法会结束后,她回到宫殿对镜梳头,眼中是浓重的疲惫,就在这时,清冽的莲香包裹住她,他从后面紧紧抱住她。
“喂……我……我是不是很笨?”
“他们……都听得那么认真,好像都懂了。”他继续闷声说,手臂又收紧了些,像是怕她跑了,“就我、就我一个,像个傻子一样坐那儿,一个字都听不懂……”
他声音更低下去,带着点自嘲和难言的沮丧:“你讲的那些……什么空啊色啊,因果啊轮回啊……太高深了。我……我只知道打架,只会杀伐……是不是……是不是配不上听你讲经?”
他越说声音越小,那副在战场上睥睨天地,在七苦殿里放肆撩拨的混世魔王模样荡然无存。
那时她说:“太阳,何须在意地上的凡人,是否理解它光芒万丈的奥妙?”
“它只需燃烧,以最炽烈的方式,照耀,或者焚尽。”
“你哪吒,本就是只杀不渡,以净火灭世的佛陀。你心中的道,从来不在佛经的字句里。你拥有的,是一颗如金乌般的赤子之心。”
“纯粹,炽热,焚尽虚妄,只认死理。不懂便不懂,何须自扰?”
此刻,哪吒看着她的背影,那些话仿佛还在心头,那些感受却触之即散。
当时的他只觉得胸腔里那颗黏糊糊,湿漉漉,仿佛已经和她血肉长在一起的心脏,猛烈地搏动了一下,然后彻底,永远地黏在了她身上。
像被太阳真火烙下的印记。
像被金乌利爪勾住的心魂。
再也……收不回来了。
什么佛法,什么空相,什么因果轮回,全都化作了齑粉。
他脑子里只剩下一个念头,塞满了每一寸缝隙,烧灼着每一根神经。
好喜欢她。
好喜欢她……
好喜欢她!
他低下头,滚烫的唇狠狠印在她还带着水汽的颈侧,不再是小心翼翼的触碰。
而是带着毁灭与占有的烙印,声音破碎嘶哑,如同困兽最绝望的嘶吼,又像信徒最虔诚的祷告,反复地在她耳边呢喃。
“对……我是……我是只认你的佛陀……”
“金乌……烧吧……都给你……都给你……”
“喜欢……喜欢……好喜欢……”
“我的……菩萨……我的……”
语无伦次,颠三倒四,每个字都裹挟着能焚天灭地的炽热情潮,汹涌地灌入她的耳中,将她紧紧包裹。
可现在的与应,看着水面中的人影,只觉无比讽刺。
金乌注定悬于九天,肆意挥洒光与热,焚尽前路,不问归途。
而月与秋水,只能被动地承其瞬息清辉,或是永恒静默于幽谷深寒。
与应努力平复心头的翻涌,可就在此时,哪吒跃入水中,从身后抱住了她,抱得那样紧,那样紧。
“与应……”
袖中的樱桃核安静躺着,再也传递不出滚烫混乱的情绪,只有余温证明某种联系尚未断绝,却也仅此而已。
最初,遗忘只是悄然侵蚀那些细微的感受,比如她发间清冷的香气,牵手时指尖的悸动,情动时血液奔涌的灼热。
然而,时间终究开始磨蚀那些曾以为永不褪色的画面,于是,他日复一日地追问。
“我们第一次见面,是在哪里?”
“那时我说了什么?”
“那棵樱桃树,还在吗?”
每一次追问,都是徒劳又固执的描摹,试图将那些刻骨铭心的过往,一遍遍重新刻进日渐空茫的躯壳。
变故发生在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日子,那日阳光晴好,风里带着草木初醒的清气。
哪吒心血来潮,拉着她的手说:“走,回乾元山,看看我们那棵樱桃树长多高了。”
他们站在熟悉的树下,枝叶葳蕤,红宝石般的果实缀满枝头。
哪吒的目光落在树根旁一个小小的土堆上,他曾经蹲在这里,带着少年人的赌气,将几颗樱桃深埋下去。
“喏,埋在这里的,”他那时闷闷地说,“因为你伤我心了,我便把它们埋了,连同那份委屈。”
她记得自己如何蹲在他身边,一遍遍承诺:“以后绝不会了,再也不会那样对你了。”
谁知,命运从来吝啬于施舍圆满,它最擅长的,是在最寻常处落下最猝不及防的刻痕。
少年指尖捻着一颗最红润饱满的樱桃,带着笑意正要递到她唇边,动作却僵在半空,他的眼神有瞬间的失焦,仿佛有什么东西被抽离。
后来,太乙师父说:“丫头,这藕花做的壳子啊……终究是盛不了太重的情债。这便是他的宿命,即便不历那红尘劫数,情根深种,便注定要渐渐淡忘。这也是为何……他的未来不会有你,甚至不会有任何人的原因。”
这便是因果,这便是宿命,遗忘,并非惩罚,而是这躯壳为了维系存在,不得不进行的剥离与舍弃。
她没有告诉哪吒这个残酷的真相。
但或许,他早已在一次次记忆的断层中,在一次次情感的流失里,心知肚明。
所以他总是来,日日都来。
顶着湿漉漉的脑袋,带着一身清冽的水汽,毫无预兆地闯进她处理公务的寂静宫殿。
他总会找到她,然后,不由分说地将额头重重抵在她肩头,仿佛那里是唯一的灯塔。
他依旧需要她。
他依旧想靠近她。
如同蜂鸟无法抗拒花朵的蜜源。
燃烧的火焰无法离开支撑它的薪柴。
第54章
她这些天时常堕入梦境。
梦境光怪陆离,碎片般拼凑着过往。总见那红衣少年牵起她的手,引她重游旧地,踏过凡尘烟火,抚过刻满记忆的每一寸山河。
梦里,他拉着她,穿梭于喧嚣市集,耐心教她如何咬开滚烫的包子皮,如何先吸尽那鲜美滚烫的汤汁,才不至灼了舌尖。
如此真实,带着人间独有的暖意。
可每次从梦中挣扎醒来,那点零碎的温度与触感,便如同指间流沙,无论如何紧握,都会迅速消散,再也抓不住分毫。
而哪吒,就躺在她身侧,他依旧霸道地紧紧箍着她的腰肢,将她圈禁在属于他的方寸之地,倒也如他旧日所说“死也不放手”。
与应睁开眼,目光穿透层层垂落的绛红纱幔,落在寝殿穹顶那朵莲心上。
一阵不知从何处钻入殿内的风掠过,纱幔上系着的发带被风拂起,轻飘飘地扫过她的眼尾。
她这才后知后觉地发现,脸颊一片濡湿,自己竟不知何时落了泪。
与应闭了闭眼,最终挪开他的手,起身掀开纱幔,身着里衣下了榻。
然而她看都没看一眼案上堆成山的卷宗,只是径直走向殿内深处,灵泉依旧水汽氤氲,水面飘散一丝清冽莲香。
她走向悬挂衣物的木架,褪去素色的里衣,挂在那件绯红外袍旁边,当时哪吒说怕她着凉,于是便将这外袍长久地放在这里。
池水温热,某人曾用灵力将原本寒冷的灵泉化成暖泉,笑着跳入池中,将她略干的发狠狠打湿,当时她嗔怪地朝他泼水,结果对方头顶“噗”地一声,莲花开满头顶。
而现在,池水依旧清澈,温度尤在,但映出的却只有她孤零零的影子,身后传来细微声响,与应下意识回过头,首先对上的是那双冻结暖意的金瞳。
哪吒身着绯红里衣,蹲在池边,散下的发落在身前织成绵密的网,而此刻的与应像一樽被池水融化冰冷外壳的琉璃菩萨,那样触手可及。
哪吒隐约记得,一次与应讲经的时候,他坐在众多信徒之中,并未坐在前排显眼处,只随意寻了个靠后的云团坐下。
在满场或垂首,或闭目,或专注聆听的身影中,他显得格格不入。
他的目光,自始至终,未曾离开过法台中央那道清冷的身影。
满座虔诚的信徒,心中念的是佛法无边,是超脱苦厄。
唯有他,哪吒,是那唯一一个心存妄念,六根不净,却也最虔诚的信徒。
他的经文,只有她。
梵音入耳,他只觉得那声音清泠悦耳,至于讲的是什么……诸法空相,不生不灭?听不懂,也不想懂。
他只看她开合的唇瓣,看她专注的侧脸,看她因长久端坐而微微绷紧的肩颈线条。
他听不到佛法,只听到自己胸腔里那颗心脏,随着她清冷声音的起伏而剧烈跳动的声音。
可现在,守望月亮的人已经变了。
哪吒的目光掠过她眼尾,熟练地为她擦泪,仿佛已经做了千百遍,他垂下眼眸,看倒映着两人身影的水面,眼底看不出情绪。
与应看着他,说不出话,心头亦有细密的针在扎,空气很静,只有晃动的水声,与应不愿再看他,赶在眼泪再次落下之前,背过身去。
那次法会结束后,她回到宫殿对镜梳头,眼中是浓重的疲惫,就在这时,清冽的莲香包裹住她,他从后面紧紧抱住她。
“喂……我……我是不是很笨?”
“他们……都听得那么认真,好像都懂了。”他继续闷声说,手臂又收紧了些,像是怕她跑了,“就我、就我一个,像个傻子一样坐那儿,一个字都听不懂……”
他声音更低下去,带着点自嘲和难言的沮丧:“你讲的那些……什么空啊色啊,因果啊轮回啊……太高深了。我……我只知道打架,只会杀伐……是不是……是不是配不上听你讲经?”
他越说声音越小,那副在战场上睥睨天地,在七苦殿里放肆撩拨的混世魔王模样荡然无存。
那时她说:“太阳,何须在意地上的凡人,是否理解它光芒万丈的奥妙?”
“它只需燃烧,以最炽烈的方式,照耀,或者焚尽。”
“你哪吒,本就是只杀不渡,以净火灭世的佛陀。你心中的道,从来不在佛经的字句里。你拥有的,是一颗如金乌般的赤子之心。”
“纯粹,炽热,焚尽虚妄,只认死理。不懂便不懂,何须自扰?”
此刻,哪吒看着她的背影,那些话仿佛还在心头,那些感受却触之即散。
当时的他只觉得胸腔里那颗黏糊糊,湿漉漉,仿佛已经和她血肉长在一起的心脏,猛烈地搏动了一下,然后彻底,永远地黏在了她身上。
像被太阳真火烙下的印记。
像被金乌利爪勾住的心魂。
再也……收不回来了。
什么佛法,什么空相,什么因果轮回,全都化作了齑粉。
他脑子里只剩下一个念头,塞满了每一寸缝隙,烧灼着每一根神经。
好喜欢她。
好喜欢她……
好喜欢她!
他低下头,滚烫的唇狠狠印在她还带着水汽的颈侧,不再是小心翼翼的触碰。
而是带着毁灭与占有的烙印,声音破碎嘶哑,如同困兽最绝望的嘶吼,又像信徒最虔诚的祷告,反复地在她耳边呢喃。
“对……我是……我是只认你的佛陀……”
“金乌……烧吧……都给你……都给你……”
“喜欢……喜欢……好喜欢……”
“我的……菩萨……我的……”
语无伦次,颠三倒四,每个字都裹挟着能焚天灭地的炽热情潮,汹涌地灌入她的耳中,将她紧紧包裹。
可现在的与应,看着水面中的人影,只觉无比讽刺。
金乌注定悬于九天,肆意挥洒光与热,焚尽前路,不问归途。
而月与秋水,只能被动地承其瞬息清辉,或是永恒静默于幽谷深寒。
与应努力平复心头的翻涌,可就在此时,哪吒跃入水中,从身后抱住了她,抱得那样紧,那样紧。
“与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