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方鱼轻笑,说这是她第一次弄,难免生疏一些。
“没事,等会我们再去摘。”
她跟盼柳她们笑得很开心,几人凑在一起想方设法弄一个花环,绳子缠了又缠,最后勉强弄出一个不够圆的花环。
“奴婢给娘娘戴上看看。”
盼柳将花环放在她头上。
方鱼觉得自己有扮嫩的嫌疑,她对着镜子一看,自个先笑了。
“我有没有年轻十岁?”
“娘娘一直都很年轻。”
方鱼捏了捏盼柳的手:“你就知道说好听话哄我。”
皇上刚好过来,她就转过来给皇上看看。
“好看吗?”
康熙点头说好看。
方鱼嗔道:“皇上,你是越发会哄人了。”
以前皇上还没有这么会哄人,现在只要问他,他都会说好看,方鱼把花环拿下来,示意皇上过来,她放到皇上头上。
“还是皇上更适合戴这个。”
光秃秃的脑门需要遮一遮,方鱼穿过来这么久,还是大清的辫子头审美无能,有时候皇上前半边额头会冒出不长不短的毛发,她觉得难看,可是皇上都是每逢初一,十五才会剃光,不会每日都剃头,她就得适应。
“你嫌朕长得丑?”
“不丑,很帅,我从来没见过这么丰神俊朗的人。”
康熙点了点乌雅氏的额头:“朕看你才是最会哄人的人。”
“只要皇上开心,我做什么都行。”
康熙轻笑,又摸了摸她耳朵。
“你害羞了?耳朵怎么变红了?”
方鱼翻个白眼,两人在一起这么多年了,她哪有那么容易害羞,她耳朵变红当然是他被摸的。
“皇上,你别摸了,你再摸就掉皮了。”
康熙觉得她耳朵很好摸,他一直都很喜欢摸她的耳垂,他跟她说再过几天就回畅春园,他发现乌雅氏人缘很好,一回到宫里,她就去找后宫那些女人,把他晾在一旁,他不大喜欢这种感觉。
畅春园只有他们两个人,虽然偶尔还是会有人过来“打扰”他们,但更多时候是他们两个相处,他珍惜跟她相处的日子。
“会不会太快?”
“不会。”
方鱼只能说行吧,回去就回去,她要见的人也见到了,平日里跟她往来的人也会到畅春园看她,所以回去也没关系。
大年初八,方鱼跟皇上就回畅春园了,胤禛跟胤祝偶尔会过来给她请安,过完年,宜妃也过来看她一次,两人不提皇子之间的事,就是闲聊,气氛倒也融洽。
小完颜氏在康熙五十八年二月生下一格格,方鱼又回宫一趟看小完颜氏跟刚出生的孙女。
胤禵传回来的信说一切都好,方鱼就当他一切都好。
皇上的左脚又一次犯疼时,基本上他只能躺在床上,朝政彻彻底底交给胤禛处理,他鲜少过问。
过了三个月,皇上的脚才被治好,不过有些后遗症,走路没有以前那么利落灵活了。
方鱼跟皇上就在畅春园住着,闲着就在畅春园漫步,赏赏花,去湖边看看湖水,观鱼。
日子看起来过得慢,但一眨眼两年过去了。
第74章 大结局正式完结,无番外
康熙六十一年五月初,皇阿玛的身子越来越不好,时而清醒,时而糊涂,太医说皇阿玛是强弩之末,可能撑不过今年。
胤禛一边忙于朝政,一边紧盯着胤禩等人的一举一动,还得抽空过来探望皇阿玛。
无论是丰台大营还是通州大营,胤禛都让人盯着,隆科多负责内城的安全,而舅舅富泰负责外城的安全。
此时的京城已经被他牢牢掌控,只是只要他还没坐上那个位置,他都不能松懈。
胤禵过几日要回京,此时已经到通州了,他回京跟他们商量进军围剿策旺阿拉布坦事宜,也是被皇阿玛召回来。
胤禵已经快三年没回京了,皇阿玛可能怕见不到胤禵最后一面,趁着清醒的时候召胤禵回京。
胤禛已经打算到城门那边迎接胤禵,迎接胤禵之前,他又过来看皇阿玛。
此时的皇阿玛是意识清醒的,他问胤禵回来了没有,胤禛说还有两日,胤禵已经在快马加鞭。
“那就好,朝中可有什么事发生?”
“回皇阿玛,朝中一切安好。”
皇阿玛嗯了一声,挥挥手示意他退下,胤禛看了一眼皇阿玛身边的额娘,跟额娘点点头后才退下。
胤禛从畅春园离开后又回一趟皇宫,召见隆科多跟舅舅富泰,让他们再派一千护军守住畅春园,他的府邸外面再添五百侍卫。
过一会儿,他又召见胤祝跟胤祥,两人负责胤禩他们府邸的动静,他问有没有异动。
胤祥说老八最近基本上只去礼部,没去其他地方,也没跟老九老十他们碰面。
胤禛觉得老八看似贤良,温文尔雅,实则奸诈阴险,说不定这会还在筹划着什么,老八没那么容易死心的。
胤禛跟胤祝他们交代得差不多后才回府。
五月十日,胤禵回京,胤禛带着胤祝前去迎接,给三年未归的胤禵接风,见到胤禵第一眼,他便觉得他这个弟弟成熟稳重许多,当然也黑了许多,人变得更加壮实。
胤祝在他耳边轻声说了一句,说胤禵怎么变了一个人,胤禛从书中得到西藏那边海拔高,待得久,人的脸上会有高原红,容易晒得很黑,只是胤禵这样子,额娘看到怕是会心疼。
“四哥,我回来了。”
胤禵走到他面前,胤禛拥着胤禵的肩膀,朝着身后那些兵将说道:“大清有你们这些保家卫国的人才有今日的安稳。”
“臣等不过尽本分而已,不敢居功。”
胤禛设宴招待这些归来的将士,在宴席上,胤禵私下问他皇阿玛身体如何,他让胤禵明日亲自过去畅春园探望皇阿玛就知道了。
第二日,胤禛便带着胤禵去畅春园给皇阿玛请安,皇阿玛今日也是清醒的,见到胤禵也称赞一番。
额娘见到胤禵果然心疼,已经在一旁抹泪。
说了一会话后,皇阿玛要喝药了,他们才离开。
“皇阿玛还能活多久?”胤禵问道,神色凝重。
“太医说活不过今年,你暂且留京一段时日。”
没过几日,皇阿玛突然命张廷玉跟隆科多召集他们这些皇子到畅春园。
屋子内的药味更浓了,宽敞的前殿里,皇阿玛正撑着身子召见他们,胤禵回来了,这会人基本上都齐了,除了大哥跟二哥不在,在场的还有几个深受皇阿玛信任的大臣。
“念遗诏吧。”
皇阿玛虚弱地开口。
胤禛一听念遗诏,忽然整个人一震,皇阿玛这是……交代后事了?他还以为直到皇阿玛驾崩当日,皇阿玛才会公布遗诏,原来皇阿玛早就准备好遗诏了。
皇阿玛提前公布遗诏是好事,而且是在皇阿玛清醒的时候,省得老八他们到时候不认。
张廷玉捧着遗诏,开始宣读:“朕承位以来,自知要享祚久长,必需以安民兴业为首务,是以朕兢兢业业,孜孜图治,即位以来,敬天遵训,勤政爱民,以守祖业,数十年来,批封奏章,从不松懈,今朕已七旬,耄耋年迈,宜加殊养,已无力承奏,观雍亲王皇四子胤禛人品贵重,文武兼资,孝悌忠信,明德惟馨,克肖朕躬,必能承大统,朕驾崩当日便是胤禛即位之时,胤禛当以扬承社稷为基,绵延祖宗厚业,尔等应尽心辅佐胤禛,共佑大清,钦此。”
遗诏宣读结束后,胤禛才真正切切感受到皇阿玛对他的器重与爱护,他的心落到实处,最后是他赢了,他跪下谢恩:“儿臣必不负皇阿玛所托,必谨遵祖训,勤修德业,以民生为念,守成开拓,以承祖宗之业,不负皇阿玛栽培。”
“起来吧,朕希望胤禛你能说到做到,不要辜负朕的期望。”
“儿臣必不会辜负皇阿玛的期望。”
胤禛拿到遗诏,遗诏一共三份,一份在他手里,一份在隆科多手里,一份放在宗人府。
他们从畅春园出来时,胤禩等人面色灰暗,胤禟想跟他说什么时被胤禩拦住。
胤禛已然胜利,成王败寇,众人都听到皇阿玛传位给他,又有遗诏在手,胤禩等人已经掀不起太大的波澜,皇阿玛驾崩之日便是他即位之时,所以他今日心情大好,不想跟胤禟计较。
“四哥,我们先行告退。”
胤禛挥挥手,示意他们离开。
胤禩等人一走,胤祝他们直接跟他贺喜。
“恭喜四哥,贺喜四哥。”
胤禛扫了一眼老六他们,笑道:“我能有今日,也有你们的功劳,放心,我不会忘的,胤禵回来,我们这些兄弟还没给胤禵接风,今日就去胤祝的酒楼给胤禵接风。”
胤祝大声说好。
他们移去胤祝的酒楼,胤禛高兴,难得喝醉,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被送回府邸的。
翌日,他起来,乌喇那拉氏带着后院那些女人过来恭喜他,他握着乌喇那拉氏的手:“我要是登基了,那你便是皇后,这些年你也辛苦了。”
“没事,等会我们再去摘。”
她跟盼柳她们笑得很开心,几人凑在一起想方设法弄一个花环,绳子缠了又缠,最后勉强弄出一个不够圆的花环。
“奴婢给娘娘戴上看看。”
盼柳将花环放在她头上。
方鱼觉得自己有扮嫩的嫌疑,她对着镜子一看,自个先笑了。
“我有没有年轻十岁?”
“娘娘一直都很年轻。”
方鱼捏了捏盼柳的手:“你就知道说好听话哄我。”
皇上刚好过来,她就转过来给皇上看看。
“好看吗?”
康熙点头说好看。
方鱼嗔道:“皇上,你是越发会哄人了。”
以前皇上还没有这么会哄人,现在只要问他,他都会说好看,方鱼把花环拿下来,示意皇上过来,她放到皇上头上。
“还是皇上更适合戴这个。”
光秃秃的脑门需要遮一遮,方鱼穿过来这么久,还是大清的辫子头审美无能,有时候皇上前半边额头会冒出不长不短的毛发,她觉得难看,可是皇上都是每逢初一,十五才会剃光,不会每日都剃头,她就得适应。
“你嫌朕长得丑?”
“不丑,很帅,我从来没见过这么丰神俊朗的人。”
康熙点了点乌雅氏的额头:“朕看你才是最会哄人的人。”
“只要皇上开心,我做什么都行。”
康熙轻笑,又摸了摸她耳朵。
“你害羞了?耳朵怎么变红了?”
方鱼翻个白眼,两人在一起这么多年了,她哪有那么容易害羞,她耳朵变红当然是他被摸的。
“皇上,你别摸了,你再摸就掉皮了。”
康熙觉得她耳朵很好摸,他一直都很喜欢摸她的耳垂,他跟她说再过几天就回畅春园,他发现乌雅氏人缘很好,一回到宫里,她就去找后宫那些女人,把他晾在一旁,他不大喜欢这种感觉。
畅春园只有他们两个人,虽然偶尔还是会有人过来“打扰”他们,但更多时候是他们两个相处,他珍惜跟她相处的日子。
“会不会太快?”
“不会。”
方鱼只能说行吧,回去就回去,她要见的人也见到了,平日里跟她往来的人也会到畅春园看她,所以回去也没关系。
大年初八,方鱼跟皇上就回畅春园了,胤禛跟胤祝偶尔会过来给她请安,过完年,宜妃也过来看她一次,两人不提皇子之间的事,就是闲聊,气氛倒也融洽。
小完颜氏在康熙五十八年二月生下一格格,方鱼又回宫一趟看小完颜氏跟刚出生的孙女。
胤禵传回来的信说一切都好,方鱼就当他一切都好。
皇上的左脚又一次犯疼时,基本上他只能躺在床上,朝政彻彻底底交给胤禛处理,他鲜少过问。
过了三个月,皇上的脚才被治好,不过有些后遗症,走路没有以前那么利落灵活了。
方鱼跟皇上就在畅春园住着,闲着就在畅春园漫步,赏赏花,去湖边看看湖水,观鱼。
日子看起来过得慢,但一眨眼两年过去了。
第74章 大结局正式完结,无番外
康熙六十一年五月初,皇阿玛的身子越来越不好,时而清醒,时而糊涂,太医说皇阿玛是强弩之末,可能撑不过今年。
胤禛一边忙于朝政,一边紧盯着胤禩等人的一举一动,还得抽空过来探望皇阿玛。
无论是丰台大营还是通州大营,胤禛都让人盯着,隆科多负责内城的安全,而舅舅富泰负责外城的安全。
此时的京城已经被他牢牢掌控,只是只要他还没坐上那个位置,他都不能松懈。
胤禵过几日要回京,此时已经到通州了,他回京跟他们商量进军围剿策旺阿拉布坦事宜,也是被皇阿玛召回来。
胤禵已经快三年没回京了,皇阿玛可能怕见不到胤禵最后一面,趁着清醒的时候召胤禵回京。
胤禛已经打算到城门那边迎接胤禵,迎接胤禵之前,他又过来看皇阿玛。
此时的皇阿玛是意识清醒的,他问胤禵回来了没有,胤禛说还有两日,胤禵已经在快马加鞭。
“那就好,朝中可有什么事发生?”
“回皇阿玛,朝中一切安好。”
皇阿玛嗯了一声,挥挥手示意他退下,胤禛看了一眼皇阿玛身边的额娘,跟额娘点点头后才退下。
胤禛从畅春园离开后又回一趟皇宫,召见隆科多跟舅舅富泰,让他们再派一千护军守住畅春园,他的府邸外面再添五百侍卫。
过一会儿,他又召见胤祝跟胤祥,两人负责胤禩他们府邸的动静,他问有没有异动。
胤祥说老八最近基本上只去礼部,没去其他地方,也没跟老九老十他们碰面。
胤禛觉得老八看似贤良,温文尔雅,实则奸诈阴险,说不定这会还在筹划着什么,老八没那么容易死心的。
胤禛跟胤祝他们交代得差不多后才回府。
五月十日,胤禵回京,胤禛带着胤祝前去迎接,给三年未归的胤禵接风,见到胤禵第一眼,他便觉得他这个弟弟成熟稳重许多,当然也黑了许多,人变得更加壮实。
胤祝在他耳边轻声说了一句,说胤禵怎么变了一个人,胤禛从书中得到西藏那边海拔高,待得久,人的脸上会有高原红,容易晒得很黑,只是胤禵这样子,额娘看到怕是会心疼。
“四哥,我回来了。”
胤禵走到他面前,胤禛拥着胤禵的肩膀,朝着身后那些兵将说道:“大清有你们这些保家卫国的人才有今日的安稳。”
“臣等不过尽本分而已,不敢居功。”
胤禛设宴招待这些归来的将士,在宴席上,胤禵私下问他皇阿玛身体如何,他让胤禵明日亲自过去畅春园探望皇阿玛就知道了。
第二日,胤禛便带着胤禵去畅春园给皇阿玛请安,皇阿玛今日也是清醒的,见到胤禵也称赞一番。
额娘见到胤禵果然心疼,已经在一旁抹泪。
说了一会话后,皇阿玛要喝药了,他们才离开。
“皇阿玛还能活多久?”胤禵问道,神色凝重。
“太医说活不过今年,你暂且留京一段时日。”
没过几日,皇阿玛突然命张廷玉跟隆科多召集他们这些皇子到畅春园。
屋子内的药味更浓了,宽敞的前殿里,皇阿玛正撑着身子召见他们,胤禵回来了,这会人基本上都齐了,除了大哥跟二哥不在,在场的还有几个深受皇阿玛信任的大臣。
“念遗诏吧。”
皇阿玛虚弱地开口。
胤禛一听念遗诏,忽然整个人一震,皇阿玛这是……交代后事了?他还以为直到皇阿玛驾崩当日,皇阿玛才会公布遗诏,原来皇阿玛早就准备好遗诏了。
皇阿玛提前公布遗诏是好事,而且是在皇阿玛清醒的时候,省得老八他们到时候不认。
张廷玉捧着遗诏,开始宣读:“朕承位以来,自知要享祚久长,必需以安民兴业为首务,是以朕兢兢业业,孜孜图治,即位以来,敬天遵训,勤政爱民,以守祖业,数十年来,批封奏章,从不松懈,今朕已七旬,耄耋年迈,宜加殊养,已无力承奏,观雍亲王皇四子胤禛人品贵重,文武兼资,孝悌忠信,明德惟馨,克肖朕躬,必能承大统,朕驾崩当日便是胤禛即位之时,胤禛当以扬承社稷为基,绵延祖宗厚业,尔等应尽心辅佐胤禛,共佑大清,钦此。”
遗诏宣读结束后,胤禛才真正切切感受到皇阿玛对他的器重与爱护,他的心落到实处,最后是他赢了,他跪下谢恩:“儿臣必不负皇阿玛所托,必谨遵祖训,勤修德业,以民生为念,守成开拓,以承祖宗之业,不负皇阿玛栽培。”
“起来吧,朕希望胤禛你能说到做到,不要辜负朕的期望。”
“儿臣必不会辜负皇阿玛的期望。”
胤禛拿到遗诏,遗诏一共三份,一份在他手里,一份在隆科多手里,一份放在宗人府。
他们从畅春园出来时,胤禩等人面色灰暗,胤禟想跟他说什么时被胤禩拦住。
胤禛已然胜利,成王败寇,众人都听到皇阿玛传位给他,又有遗诏在手,胤禩等人已经掀不起太大的波澜,皇阿玛驾崩之日便是他即位之时,所以他今日心情大好,不想跟胤禟计较。
“四哥,我们先行告退。”
胤禛挥挥手,示意他们离开。
胤禩等人一走,胤祝他们直接跟他贺喜。
“恭喜四哥,贺喜四哥。”
胤禛扫了一眼老六他们,笑道:“我能有今日,也有你们的功劳,放心,我不会忘的,胤禵回来,我们这些兄弟还没给胤禵接风,今日就去胤祝的酒楼给胤禵接风。”
胤祝大声说好。
他们移去胤祝的酒楼,胤禛高兴,难得喝醉,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被送回府邸的。
翌日,他起来,乌喇那拉氏带着后院那些女人过来恭喜他,他握着乌喇那拉氏的手:“我要是登基了,那你便是皇后,这些年你也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