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那是我先看到的。”
两人又当着她的面吵起来,方鱼觉得这是小事,就看着他们吵,懒得劝和,她甚至想捂上耳朵,当着她的面,他们不敢动手,一个劲地吵。
方鱼都忍不住心想这两孩子究竟随了谁。
胤祝跟胤禵吵着吵着声音就小下去,主要额娘不劝他们,渐渐无声,不过还是瞪着对方。
“出去吧,我不想看到你们。”
方鱼摆摆手,示意他们出去。
胤祝跟胤禵走出景仁宫,两人看对方一眼后异口同声道:“额娘是不是生气了?”
“都怪六哥,我是弟弟,你是该让着我。”
胤祝看着已经快跟他一样高的弟弟,他听额娘说自己小时候体弱多病,身子不好,他比四哥矮,如今十四弟也快要长高过他,反正就他最矮,一个比自己长得高的弟弟,他凭什么让着他。
“那弟弟还应该听哥哥的话呢,没见你听我的话。”
因为六哥常常跟他玩在一块,不像四哥天天在户部忙,如今又被皇阿玛派去赈灾,胤禵在六哥面前自然就放肆自在许多,对六哥的话听得没那么多。
“你也没有兄长的样子。”
胤祝瞪圆眼睛:“我没有兄长的样子,谁带你去狩猎的,谁带你出宫玩的,是谁跟在我屁股后面的。”
好吧,胤禵知道自己说错话了,六哥是最愿意带他玩的人,他笑着一只手搭在六哥肩膀上:“好啦好啦,弟弟错了,弟弟不应该跟六哥争那只兔子,最后还让那只兔子跑掉了,六哥别生我的气,你看你把我打的,好几天都好不了。”
“那是你欠揍。”
“我都跟六哥道歉了,六哥,你也得顺着台阶下来。”
“你跟我道歉,我就要原谅你吗?”
胤禵说道:“你必须得原谅我,我们可是亲兄弟,都是从额娘肚子里出来的。”
胤祝没好气地用手肘撞他。
“走,我们去酒楼。”
“不去。”
胤禵拉着胤祝出宫去酒楼。
景仁宫这边,奴才给方鱼禀报,说是六阿哥跟十四阿哥勾肩搭背地离开,看上去是和好了。
方鱼心里骂两个熊孩子,都这么大年纪了,还吵吵闹闹,一点都不稳重。
不过兄弟两的事情,她身为额娘也不该管那么多,吵不散的才是兄弟之情。
夏日炎热,方鱼突然发现自己身上起了疹子,疹子不多,但她还是叫了太医。
太医给她两瓶药膏,让她按时涂抹。
盼柳见她起红疹,忙让内务府再多送冰块过来。
皇上过来看她,担忧道:“这是又受热了?内务府那帮人是不是少给你冰块了?”
方鱼笑道:“没有那么严重,不过是在屋内闷了一会,这人上年纪了,抵抗力自然下降。”
“你哪里上年纪了,朕看你跟以前一样年轻。”
方鱼看着甜言蜜语的皇上,实在憋不住笑,扑哧一声笑出声,她摸了摸皇上的脸:“皇上,你这是睁眼说瞎话,我能跟年轻时候一模一样吗?我头发都白了。”
“没白,朕看着是乌黑乌黑的。”
方鱼笑着轻推皇上的胸膛:“你就骗我吧,还乌黑乌黑,我怎么不知道皇上是会花言巧语的。”
康熙搂住乌雅氏,他晓得乌雅氏在端嫔病逝后,心情低落了几个月,他希望她能开心些,她要是喜欢听,他可以说更多。
“朕听说胤祝跟胤禵打架了。”
“唉,两个熊孩子,他们吵吵闹闹很正常,已经和好了。”
康熙说他小时候也会跟裕亲王吵架。
“那你们最后是怎么和好的?”
“跟他说话就和好了。”
亲兄弟都是这样,吵架打架是正常的,事后能和好反而能增进感情,康熙不由想到太子跟胤褆他们,他希望太子跟他们和睦相处,兄友弟恭。
“朕会让人多送些冰块到你这,你这几日也尽量别出门,外头热。”
“我知道了,放心吧,这红疹应该很快能下去,皇上不用担心我,你才是最辛苦的人,千万要保重自己的身子,天热容易中暑气,皇上平日里多喝一些解暑的糖水。”
康熙摸着乌雅氏的后背,嗯了一声。
“皇上,你还是放开我吧,黏着热。”
康熙松开她,捏了捏她的手:“你是怕朕对你做什么吗?”
方鱼看皇上摸来摸去,她还真是怕,皇上如今都不找别的女人侍寝,想泻火就找她,大白天的,她没有心思做那事。
她狡黠一笑,拉开跟皇上的距离:“没有,皇上怎么能这么想,我知道皇上是正人君子,肯定不会在大白天做这些龌蹉事。”
康熙被逗笑,他们年轻的时候没少在大白天做“龌蹉”事,她连自己都骂上。
“放心,朕白天不会折腾你,既然你没事,朕先回去了。”
“恭送皇上。”
康熙离开景仁宫。
内务府原本一天分三次送冰,她起红疹后变成一天五次,屋内放置着好几座大冰山,屋内如同秋日般凉快。
方鱼的红疹很快褪下去,也不知道胤禛到灾区了没有。
有地方连着下暴雨,有地方便是干旱,长久不下雨,干旱就导致粮食缺乏,百姓受饿,于是不少饥民涌入京城,人数还不少。
皇上让人在城内外施粥,胤祝被派去施粥点监管,免得产生混乱或是踩踏。
只是饥民越来越多,长久下去不是办法,京城的粮食也不够长久这样赈济,还有就是饥民越多,也给京城的治安造成问题,有不少人借机生事,不得不派更多的禁卫军来维护治安。
听闻皇上想让人把那些饥民送回去,八阿哥主动请缨,接下这份差事。
为防止饥民暴乱,八阿哥先对那些饥民说赈济只会维持十天,十天后就不再施粥。
他们若是回去,朝廷会给他们发回去这几日的粮食,保证他们能平安回到自己的家乡,若是强行留下,便什么都没有。
有些人选择回去,八阿哥命人先将这些想回去的饥民送回原籍,十天过后,朝廷不再赈济施粥,又有一些人打算回去。
八阿哥就这样分批将人送回去,最后那些不愿意回去的饥民,八阿哥也把人关在城外,不得进入京城。
皇上称赞八阿哥聪明能干,处理得很好,同时皇上也派佟国维等人前去灾区查当地为何会缺少粮食,只是几个月干旱而已,怎么会一下子造成这么多饥民,说肯定是当地的官员无能,苛待百姓,为政不良。
经过这事,八阿哥一下子成为朝臣口中能干实事的阿*哥,解除了京城的危机,收获一片赞扬声。
太子的病还没好,一直在休养,不管外头发生了什么事。
方鱼觉得太子是意识到自己前几年太过张扬,懂得收敛了,而八阿哥年纪也大了,自然得抓住机会展现自己的才能,只有这样,他才能招揽拉拢更多大臣站在他这一边,八阿哥耐不住了,开始展示自己的野心。
像五阿哥、七阿哥就是一开始不打算加入皇位争夺的阿哥,他们不出风头。
八阿哥到后面应该还会拉拢几个阿哥,方鱼知道胤祝跟八阿哥关系还不错,她不能明着告诉胤祝别跟他八哥往来,只能不停地跟胤祝他们说他们的哥哥只有胤禛一个,别为了别人而背叛胤禛。
方鱼也不知道他们听没听进去,反正胤祝跟胤禵不像胤禛也不像八阿哥他们那么上进,好像只想当一个吃喝玩乐的纨绔二代。
弘晖又生病了,胤禛不在京城,方鱼便出宫一趟去胤禛的府邸看弘晖。
弘晖发烧,喉咙发热,太医给弘晖开了药方,乌喇那拉氏说弘晖连喝几天汤药,已经有所好转。
方鱼知道这么小的孩子,无论症状怎么轻都不能轻视,不过弘晖是乌喇那拉的儿子,乌喇那拉氏肯定会照顾好弘晖,她无需再给她增加压力,所以她没有叮嘱太多。
看完弘晖,她也顺道过去看看李氏的孩子弘昀,在胤禛府邸待了一个多时辰才离开。
第67章 寿宴
胤禛是三个月后才回京,回京第二天便过来给她请安,方鱼一见到他就感觉到他肉眼可见变瘦了,整个人清减不少,人看上去很疲惫,这赈灾的差事一定很艰辛。
“既然平安回来,额娘就不多问了,额娘看你下巴都尖了,只希望你回来后好好补养,人最重要的还是身子康健。”
胤禛应下,说他会好好补回来。
前朝的事,方鱼插不上手,她那点智慧也不足以担当胤禛的智囊,所以她就不班门弄斧,只叮嘱他别的,叮嘱完后就母子两一块用膳,用完膳后胤禛才离开。
胤禛平安回来后,方鱼也松一口气,许是乐极生悲,她有一日早晨起床时手撑着要起身,就手腕撑着床的那一下,一声脆响,她手腕骨折了,明明很平常的一个动作,但因为她上年纪了,骨头变得很脆就骨折了。
景仁宫的奴才很快给她找了太医,太医放了两块小木板给她固定,敷了药草,再给她的右手缠了厚厚的纱布。
两人又当着她的面吵起来,方鱼觉得这是小事,就看着他们吵,懒得劝和,她甚至想捂上耳朵,当着她的面,他们不敢动手,一个劲地吵。
方鱼都忍不住心想这两孩子究竟随了谁。
胤祝跟胤禵吵着吵着声音就小下去,主要额娘不劝他们,渐渐无声,不过还是瞪着对方。
“出去吧,我不想看到你们。”
方鱼摆摆手,示意他们出去。
胤祝跟胤禵走出景仁宫,两人看对方一眼后异口同声道:“额娘是不是生气了?”
“都怪六哥,我是弟弟,你是该让着我。”
胤祝看着已经快跟他一样高的弟弟,他听额娘说自己小时候体弱多病,身子不好,他比四哥矮,如今十四弟也快要长高过他,反正就他最矮,一个比自己长得高的弟弟,他凭什么让着他。
“那弟弟还应该听哥哥的话呢,没见你听我的话。”
因为六哥常常跟他玩在一块,不像四哥天天在户部忙,如今又被皇阿玛派去赈灾,胤禵在六哥面前自然就放肆自在许多,对六哥的话听得没那么多。
“你也没有兄长的样子。”
胤祝瞪圆眼睛:“我没有兄长的样子,谁带你去狩猎的,谁带你出宫玩的,是谁跟在我屁股后面的。”
好吧,胤禵知道自己说错话了,六哥是最愿意带他玩的人,他笑着一只手搭在六哥肩膀上:“好啦好啦,弟弟错了,弟弟不应该跟六哥争那只兔子,最后还让那只兔子跑掉了,六哥别生我的气,你看你把我打的,好几天都好不了。”
“那是你欠揍。”
“我都跟六哥道歉了,六哥,你也得顺着台阶下来。”
“你跟我道歉,我就要原谅你吗?”
胤禵说道:“你必须得原谅我,我们可是亲兄弟,都是从额娘肚子里出来的。”
胤祝没好气地用手肘撞他。
“走,我们去酒楼。”
“不去。”
胤禵拉着胤祝出宫去酒楼。
景仁宫这边,奴才给方鱼禀报,说是六阿哥跟十四阿哥勾肩搭背地离开,看上去是和好了。
方鱼心里骂两个熊孩子,都这么大年纪了,还吵吵闹闹,一点都不稳重。
不过兄弟两的事情,她身为额娘也不该管那么多,吵不散的才是兄弟之情。
夏日炎热,方鱼突然发现自己身上起了疹子,疹子不多,但她还是叫了太医。
太医给她两瓶药膏,让她按时涂抹。
盼柳见她起红疹,忙让内务府再多送冰块过来。
皇上过来看她,担忧道:“这是又受热了?内务府那帮人是不是少给你冰块了?”
方鱼笑道:“没有那么严重,不过是在屋内闷了一会,这人上年纪了,抵抗力自然下降。”
“你哪里上年纪了,朕看你跟以前一样年轻。”
方鱼看着甜言蜜语的皇上,实在憋不住笑,扑哧一声笑出声,她摸了摸皇上的脸:“皇上,你这是睁眼说瞎话,我能跟年轻时候一模一样吗?我头发都白了。”
“没白,朕看着是乌黑乌黑的。”
方鱼笑着轻推皇上的胸膛:“你就骗我吧,还乌黑乌黑,我怎么不知道皇上是会花言巧语的。”
康熙搂住乌雅氏,他晓得乌雅氏在端嫔病逝后,心情低落了几个月,他希望她能开心些,她要是喜欢听,他可以说更多。
“朕听说胤祝跟胤禵打架了。”
“唉,两个熊孩子,他们吵吵闹闹很正常,已经和好了。”
康熙说他小时候也会跟裕亲王吵架。
“那你们最后是怎么和好的?”
“跟他说话就和好了。”
亲兄弟都是这样,吵架打架是正常的,事后能和好反而能增进感情,康熙不由想到太子跟胤褆他们,他希望太子跟他们和睦相处,兄友弟恭。
“朕会让人多送些冰块到你这,你这几日也尽量别出门,外头热。”
“我知道了,放心吧,这红疹应该很快能下去,皇上不用担心我,你才是最辛苦的人,千万要保重自己的身子,天热容易中暑气,皇上平日里多喝一些解暑的糖水。”
康熙摸着乌雅氏的后背,嗯了一声。
“皇上,你还是放开我吧,黏着热。”
康熙松开她,捏了捏她的手:“你是怕朕对你做什么吗?”
方鱼看皇上摸来摸去,她还真是怕,皇上如今都不找别的女人侍寝,想泻火就找她,大白天的,她没有心思做那事。
她狡黠一笑,拉开跟皇上的距离:“没有,皇上怎么能这么想,我知道皇上是正人君子,肯定不会在大白天做这些龌蹉事。”
康熙被逗笑,他们年轻的时候没少在大白天做“龌蹉”事,她连自己都骂上。
“放心,朕白天不会折腾你,既然你没事,朕先回去了。”
“恭送皇上。”
康熙离开景仁宫。
内务府原本一天分三次送冰,她起红疹后变成一天五次,屋内放置着好几座大冰山,屋内如同秋日般凉快。
方鱼的红疹很快褪下去,也不知道胤禛到灾区了没有。
有地方连着下暴雨,有地方便是干旱,长久不下雨,干旱就导致粮食缺乏,百姓受饿,于是不少饥民涌入京城,人数还不少。
皇上让人在城内外施粥,胤祝被派去施粥点监管,免得产生混乱或是踩踏。
只是饥民越来越多,长久下去不是办法,京城的粮食也不够长久这样赈济,还有就是饥民越多,也给京城的治安造成问题,有不少人借机生事,不得不派更多的禁卫军来维护治安。
听闻皇上想让人把那些饥民送回去,八阿哥主动请缨,接下这份差事。
为防止饥民暴乱,八阿哥先对那些饥民说赈济只会维持十天,十天后就不再施粥。
他们若是回去,朝廷会给他们发回去这几日的粮食,保证他们能平安回到自己的家乡,若是强行留下,便什么都没有。
有些人选择回去,八阿哥命人先将这些想回去的饥民送回原籍,十天过后,朝廷不再赈济施粥,又有一些人打算回去。
八阿哥就这样分批将人送回去,最后那些不愿意回去的饥民,八阿哥也把人关在城外,不得进入京城。
皇上称赞八阿哥聪明能干,处理得很好,同时皇上也派佟国维等人前去灾区查当地为何会缺少粮食,只是几个月干旱而已,怎么会一下子造成这么多饥民,说肯定是当地的官员无能,苛待百姓,为政不良。
经过这事,八阿哥一下子成为朝臣口中能干实事的阿*哥,解除了京城的危机,收获一片赞扬声。
太子的病还没好,一直在休养,不管外头发生了什么事。
方鱼觉得太子是意识到自己前几年太过张扬,懂得收敛了,而八阿哥年纪也大了,自然得抓住机会展现自己的才能,只有这样,他才能招揽拉拢更多大臣站在他这一边,八阿哥耐不住了,开始展示自己的野心。
像五阿哥、七阿哥就是一开始不打算加入皇位争夺的阿哥,他们不出风头。
八阿哥到后面应该还会拉拢几个阿哥,方鱼知道胤祝跟八阿哥关系还不错,她不能明着告诉胤祝别跟他八哥往来,只能不停地跟胤祝他们说他们的哥哥只有胤禛一个,别为了别人而背叛胤禛。
方鱼也不知道他们听没听进去,反正胤祝跟胤禵不像胤禛也不像八阿哥他们那么上进,好像只想当一个吃喝玩乐的纨绔二代。
弘晖又生病了,胤禛不在京城,方鱼便出宫一趟去胤禛的府邸看弘晖。
弘晖发烧,喉咙发热,太医给弘晖开了药方,乌喇那拉氏说弘晖连喝几天汤药,已经有所好转。
方鱼知道这么小的孩子,无论症状怎么轻都不能轻视,不过弘晖是乌喇那拉的儿子,乌喇那拉氏肯定会照顾好弘晖,她无需再给她增加压力,所以她没有叮嘱太多。
看完弘晖,她也顺道过去看看李氏的孩子弘昀,在胤禛府邸待了一个多时辰才离开。
第67章 寿宴
胤禛是三个月后才回京,回京第二天便过来给她请安,方鱼一见到他就感觉到他肉眼可见变瘦了,整个人清减不少,人看上去很疲惫,这赈灾的差事一定很艰辛。
“既然平安回来,额娘就不多问了,额娘看你下巴都尖了,只希望你回来后好好补养,人最重要的还是身子康健。”
胤禛应下,说他会好好补回来。
前朝的事,方鱼插不上手,她那点智慧也不足以担当胤禛的智囊,所以她就不班门弄斧,只叮嘱他别的,叮嘱完后就母子两一块用膳,用完膳后胤禛才离开。
胤禛平安回来后,方鱼也松一口气,许是乐极生悲,她有一日早晨起床时手撑着要起身,就手腕撑着床的那一下,一声脆响,她手腕骨折了,明明很平常的一个动作,但因为她上年纪了,骨头变得很脆就骨折了。
景仁宫的奴才很快给她找了太医,太医放了两块小木板给她固定,敷了药草,再给她的右手缠了厚厚的纱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