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方鱼点头应是,态度恭顺。
大冬天的,外面寒风刺骨,佟贵妃也不想继续耗在这里,交代完后就示意奴才往前走,回承乾宫。
“恭送贵妃娘娘。”
方鱼目送贵妃等人离开。
“小主,那我们还找吗?”
“找什么找,方才已经找过了,走,我们去钟粹宫。”
盼柳有些犹豫:“小主,那万一贵妃娘娘追责怪罪起来呢?”
方鱼用手指轻轻戳了戳盼柳的脑门:“她的耳坠又不是我们弄丢的,依我看,那耳坠压根没丢,是贵妃娘娘为难我而已,她要怪罪,把事情闹大,那也是她没理,走,我们过去找张常在。”
盼柳见自家小主一点都不担心,她也松一口气,想着自家小主是得宠的贵人,佟贵妃位份再高,应该也不能拿小主怎么样。
两人在佟贵妃走后找都没找,直接过去钟粹宫。
“张姐姐……”
张常在起身迎她,方鱼忙制止:“姐姐不用多礼,我听说小格格病了,过来看看。”
张常在屋内烧着炭,还算暖和,方鱼先到掐丝珐琅葵花式炭盆暖暖身子,将冰凉的双手烘热后才到小格格前,摸了摸小格格的脸。
小格格正在熟睡,不过她的小脸透着不正常的红,张常在在一旁说小格格已经发烧了好几天,尤其是夜里烧得厉害,哭闹不已,这会好不容易睡着。
“太医来看过了吗?”
张常在点点头,说太医已经来看过了,冬日严寒,小孩子容易生病,半岁大的孩子也不能喝那些药性太强的汤药,只能精细养着。
“会好的,姐姐别太担心,肯定会好的。”方鱼安慰道。
张常在叹口气,拉着她到外间的铺炕边坐下,语气沉重:“妹妹有所不知,这宫里的孩子夭折得太多,荣嫔她夭折了三个孩子,我是怕我女儿也会如此。”
荣嫔自打进宫以来有过四次生育,生下四个孩子,但夭折了三个阿哥,只有一个小格格如今满两周岁,许是因为这样,荣嫔心灰意冷,萎靡不振,在宫中深居简出,不怎么过问后宫的大小事。
“呸呸呸,姐姐别这么说,小格格是吉人自有天相,一定会没事的,等烧退了就没事了。”
张常在握了握她的手,扯出一抹笑容:“还好妹妹惦记着我们母女两,还特意过来看我们。”
方鱼说道:“姐姐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尽管开口。”
张常在笑了笑,点点头:“嗯,我不会跟妹妹客气的。”
方鱼问小格格取名字了没有,张常在摇头说还没有。
“一般格格要过了周岁才会有名字,不过我给她取了一个小名,叫六月,她是六月出生的。”
方鱼称赞名字好听。
两人相视一笑,随后她们在屋内说了好一会儿,方鱼才离开,她回到永和宫后不忘让小方子过去一趟承乾宫,跟贵妃娘娘说耳坠没找到,佟贵妃那边是气是怒,是什么反应,她就不关心了,反正佟贵妃不会为了一个没丢的耳坠而冲过来找她麻烦。
又是一年新年,膳房的奴才过来给主子说吉祥话,方鱼将过年赏银给他们,她也没忘给小方子三人过年赏银,每人十两。
她明白想要奴才忠心耿耿做事侍奉,银子是不能少的,就好比老板要给员工发工资一样,只有福利好,员工才乐意干活。
好在她之前跟皇上要了二百两,她现在手头宽裕。
一月十五日,元宵节,也是请安的日子。
佟贵妃依旧以身子不适不过来请安,荣嫔今日也没过来,说是病了,荣嫔生育那么多次,身子亏空得厉害,她生病,皇后关心了好几句,还让她们有空去探望荣嫔,对佟贵妃,皇后什么也没说。
“冬日寒冷,大家都要注意身子,宫中近些日子有不少人生病,张妹妹,本宫听说小格格也病了,小格格身子如何?你可有让太医瞧过?”
张常在起身回道:“回皇后娘娘,已经让太医过来瞧过了,如今已经退烧了。”
“那就好,小格格如今还不满周岁,张妹妹得多加注意,注意防寒防冻,你那边的冬炭若是不够的话,记得跟本宫说,本宫让内务府给你送去。”
“是,臣妾晓得了。”
皇后又扫一眼在座的人,说道:“今日是元宵,各位姐妹在本宫这吃一碗汤圆再走吧。”
众人在皇后这都吃了一碗甜汤圆才离开。
方鱼回到永和宫,把小方子叫过来,让他去膳房那边要一份汤圆送到乾清宫。
年前与过年事多,她已有一个月没见到皇上了,皇上也没翻她的牌子,上次听皇上的语气似乎不介意她往前殿送东西,今天是元宵节,她往乾清宫送汤圆合情合理。
方鱼想到什么,叫住准备离开的小方子,她起笔在一张宣纸上写了两行字,折起来交给小方子。
“这个也带上,交给皇上过目。”
“嗻,奴才这就去。”
小方子到膳房那边吩咐膳房的人弄一份汤圆,只等上一会,他就从膳房那边提着一食盒过去乾清宫,兜里揣着主子给他的纸条。
到乾清宫后,他碰到同样提着食盒的海公公。
海公公是佟贵妃身边的奴才,小方子跟他打个千行礼,恭敬地喊了一声海公公。
“这不是方公公嘛,怎么,你家主子也让你往前殿送东西?”
这不是显而易见的事嘛,小方子在心里暗道,海公公因在佟贵妃身边当差,平日里都是斜着眼睛,抬着鼻孔看人,没少看不起宫里比他卑贱的奴才,他也不敢轻易得罪他,也不想在外面给主子招惹祸端。
“是,公公说得对,我家主子让我过来的,海公公您先请。”小方子做出一个请的姿势,示意海公公先走。
海公公冷哼一声,姿态傲慢地走在小方子前头。
第30章 念情诗
乾清宫殿外是张鸿升张公公在守着,张公公虽是乾清宫的奴才,但平日里见到后宫得宠主子身边的奴才,也不敢太趾高气扬,他向前一步迎上来。
“什么风把海公公吹来了?”
“我是奉贵妃娘娘的命过来给皇上送汤圆,今日元宵,娘娘想让皇上吃上一份汤圆,劳烦张公公通传一声。”
张鸿升接过海力辉递过来的两层红漆食盒,转身拿进去,过一会儿出来时说道:“海公公,东西收下了,不过皇上正忙着呢,就不召公公进去了,待会我再让人把食盒送回去给你。”
海力辉不敢在御前太监拿乔放肆,这汤圆已经送进去了,皇上不召见他一个奴才也属正常,他点头弯腰说了一句晓得了,随即退下。
海力辉走得很慢,一步三回头,他见到小方子也将食盒递给张公公,两人低声说了两句话,小方子也没有被召进去面圣,他这才放心离开。
在乾清宫内殿的康熙看完折子,刚准备让梁九功摆驾慈宁宫时,梁九功递上来一折叠的纸张。
“皇上,方才德贵人让奴才过来送汤圆给皇上,还顺带递了一张纸条给皇上,说是德贵人亲笔所写。”
“写的是什么?”
梁九功忙道:“奴才不敢打开看,德贵人说是给皇上过目的。”
康熙心想这乌雅氏难不成是想让他看她这几个月练字后的成果,他打开一看,读完后不由一笑。
“皇上,贵人小主写的是什么?”
康熙睨一眼多话的梁九功:“你德主子送来的是什么?”
“是汤圆,皇上要吃吗?”
康熙摆摆手,说不吃了,他把纸条收起来,起身移驾慈宁宫,给皇祖母请安,在皇祖母那,他陪着皇祖母吃了一碗汤圆。
至于后宫那些小主嫔妃今日送过来的汤圆跟吃食,康熙一口都没吃,都赏给奴才了。
当天傍晚,康熙翻的是乌雅氏的牌子。
“你今日写给朕的情诗,念来给朕听听。”
做到一半时,方鱼冷不丁就听见皇上开口,他整个人还压着她呢,她佯装失忆:“什么情诗?我怎么不记得了。”
“念不念?”康熙抬起乌雅氏的下巴,语气稍沉威胁道。
“真不记得了,我记性不好,而且皇上不是看过了嘛,我念不念有什么要紧,皇上,现在可不是念情诗的时候,该干正事。”
“什么是正事?”康熙反问。
方鱼哪好意思说,她被弄得不上不下,他不给她,她也没有办法,亲密的次数多了,她自己也得到不少乐趣,尤其是皇上这个年纪还有精力跟力气,几句诗而已,念就念,又不是什么淫诗艳曲念不得,她轻咳一声便念道:“我住永和宫,君住乾清宫;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京城水;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这是宋代词人李之仪写的诗,只是被乌雅氏改得乱七八糟,词不达意,她先前还怕自己往乾清宫有邀宠之疑,今天反而直白地说她想他,不过是一个月没召她侍寝而已,想到这,康熙不由地捏了捏乌雅氏的脸,说道:“你啊,胸无点墨,朕给你的书要多看。”
大冬天的,外面寒风刺骨,佟贵妃也不想继续耗在这里,交代完后就示意奴才往前走,回承乾宫。
“恭送贵妃娘娘。”
方鱼目送贵妃等人离开。
“小主,那我们还找吗?”
“找什么找,方才已经找过了,走,我们去钟粹宫。”
盼柳有些犹豫:“小主,那万一贵妃娘娘追责怪罪起来呢?”
方鱼用手指轻轻戳了戳盼柳的脑门:“她的耳坠又不是我们弄丢的,依我看,那耳坠压根没丢,是贵妃娘娘为难我而已,她要怪罪,把事情闹大,那也是她没理,走,我们过去找张常在。”
盼柳见自家小主一点都不担心,她也松一口气,想着自家小主是得宠的贵人,佟贵妃位份再高,应该也不能拿小主怎么样。
两人在佟贵妃走后找都没找,直接过去钟粹宫。
“张姐姐……”
张常在起身迎她,方鱼忙制止:“姐姐不用多礼,我听说小格格病了,过来看看。”
张常在屋内烧着炭,还算暖和,方鱼先到掐丝珐琅葵花式炭盆暖暖身子,将冰凉的双手烘热后才到小格格前,摸了摸小格格的脸。
小格格正在熟睡,不过她的小脸透着不正常的红,张常在在一旁说小格格已经发烧了好几天,尤其是夜里烧得厉害,哭闹不已,这会好不容易睡着。
“太医来看过了吗?”
张常在点点头,说太医已经来看过了,冬日严寒,小孩子容易生病,半岁大的孩子也不能喝那些药性太强的汤药,只能精细养着。
“会好的,姐姐别太担心,肯定会好的。”方鱼安慰道。
张常在叹口气,拉着她到外间的铺炕边坐下,语气沉重:“妹妹有所不知,这宫里的孩子夭折得太多,荣嫔她夭折了三个孩子,我是怕我女儿也会如此。”
荣嫔自打进宫以来有过四次生育,生下四个孩子,但夭折了三个阿哥,只有一个小格格如今满两周岁,许是因为这样,荣嫔心灰意冷,萎靡不振,在宫中深居简出,不怎么过问后宫的大小事。
“呸呸呸,姐姐别这么说,小格格是吉人自有天相,一定会没事的,等烧退了就没事了。”
张常在握了握她的手,扯出一抹笑容:“还好妹妹惦记着我们母女两,还特意过来看我们。”
方鱼说道:“姐姐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尽管开口。”
张常在笑了笑,点点头:“嗯,我不会跟妹妹客气的。”
方鱼问小格格取名字了没有,张常在摇头说还没有。
“一般格格要过了周岁才会有名字,不过我给她取了一个小名,叫六月,她是六月出生的。”
方鱼称赞名字好听。
两人相视一笑,随后她们在屋内说了好一会儿,方鱼才离开,她回到永和宫后不忘让小方子过去一趟承乾宫,跟贵妃娘娘说耳坠没找到,佟贵妃那边是气是怒,是什么反应,她就不关心了,反正佟贵妃不会为了一个没丢的耳坠而冲过来找她麻烦。
又是一年新年,膳房的奴才过来给主子说吉祥话,方鱼将过年赏银给他们,她也没忘给小方子三人过年赏银,每人十两。
她明白想要奴才忠心耿耿做事侍奉,银子是不能少的,就好比老板要给员工发工资一样,只有福利好,员工才乐意干活。
好在她之前跟皇上要了二百两,她现在手头宽裕。
一月十五日,元宵节,也是请安的日子。
佟贵妃依旧以身子不适不过来请安,荣嫔今日也没过来,说是病了,荣嫔生育那么多次,身子亏空得厉害,她生病,皇后关心了好几句,还让她们有空去探望荣嫔,对佟贵妃,皇后什么也没说。
“冬日寒冷,大家都要注意身子,宫中近些日子有不少人生病,张妹妹,本宫听说小格格也病了,小格格身子如何?你可有让太医瞧过?”
张常在起身回道:“回皇后娘娘,已经让太医过来瞧过了,如今已经退烧了。”
“那就好,小格格如今还不满周岁,张妹妹得多加注意,注意防寒防冻,你那边的冬炭若是不够的话,记得跟本宫说,本宫让内务府给你送去。”
“是,臣妾晓得了。”
皇后又扫一眼在座的人,说道:“今日是元宵,各位姐妹在本宫这吃一碗汤圆再走吧。”
众人在皇后这都吃了一碗甜汤圆才离开。
方鱼回到永和宫,把小方子叫过来,让他去膳房那边要一份汤圆送到乾清宫。
年前与过年事多,她已有一个月没见到皇上了,皇上也没翻她的牌子,上次听皇上的语气似乎不介意她往前殿送东西,今天是元宵节,她往乾清宫送汤圆合情合理。
方鱼想到什么,叫住准备离开的小方子,她起笔在一张宣纸上写了两行字,折起来交给小方子。
“这个也带上,交给皇上过目。”
“嗻,奴才这就去。”
小方子到膳房那边吩咐膳房的人弄一份汤圆,只等上一会,他就从膳房那边提着一食盒过去乾清宫,兜里揣着主子给他的纸条。
到乾清宫后,他碰到同样提着食盒的海公公。
海公公是佟贵妃身边的奴才,小方子跟他打个千行礼,恭敬地喊了一声海公公。
“这不是方公公嘛,怎么,你家主子也让你往前殿送东西?”
这不是显而易见的事嘛,小方子在心里暗道,海公公因在佟贵妃身边当差,平日里都是斜着眼睛,抬着鼻孔看人,没少看不起宫里比他卑贱的奴才,他也不敢轻易得罪他,也不想在外面给主子招惹祸端。
“是,公公说得对,我家主子让我过来的,海公公您先请。”小方子做出一个请的姿势,示意海公公先走。
海公公冷哼一声,姿态傲慢地走在小方子前头。
第30章 念情诗
乾清宫殿外是张鸿升张公公在守着,张公公虽是乾清宫的奴才,但平日里见到后宫得宠主子身边的奴才,也不敢太趾高气扬,他向前一步迎上来。
“什么风把海公公吹来了?”
“我是奉贵妃娘娘的命过来给皇上送汤圆,今日元宵,娘娘想让皇上吃上一份汤圆,劳烦张公公通传一声。”
张鸿升接过海力辉递过来的两层红漆食盒,转身拿进去,过一会儿出来时说道:“海公公,东西收下了,不过皇上正忙着呢,就不召公公进去了,待会我再让人把食盒送回去给你。”
海力辉不敢在御前太监拿乔放肆,这汤圆已经送进去了,皇上不召见他一个奴才也属正常,他点头弯腰说了一句晓得了,随即退下。
海力辉走得很慢,一步三回头,他见到小方子也将食盒递给张公公,两人低声说了两句话,小方子也没有被召进去面圣,他这才放心离开。
在乾清宫内殿的康熙看完折子,刚准备让梁九功摆驾慈宁宫时,梁九功递上来一折叠的纸张。
“皇上,方才德贵人让奴才过来送汤圆给皇上,还顺带递了一张纸条给皇上,说是德贵人亲笔所写。”
“写的是什么?”
梁九功忙道:“奴才不敢打开看,德贵人说是给皇上过目的。”
康熙心想这乌雅氏难不成是想让他看她这几个月练字后的成果,他打开一看,读完后不由一笑。
“皇上,贵人小主写的是什么?”
康熙睨一眼多话的梁九功:“你德主子送来的是什么?”
“是汤圆,皇上要吃吗?”
康熙摆摆手,说不吃了,他把纸条收起来,起身移驾慈宁宫,给皇祖母请安,在皇祖母那,他陪着皇祖母吃了一碗汤圆。
至于后宫那些小主嫔妃今日送过来的汤圆跟吃食,康熙一口都没吃,都赏给奴才了。
当天傍晚,康熙翻的是乌雅氏的牌子。
“你今日写给朕的情诗,念来给朕听听。”
做到一半时,方鱼冷不丁就听见皇上开口,他整个人还压着她呢,她佯装失忆:“什么情诗?我怎么不记得了。”
“念不念?”康熙抬起乌雅氏的下巴,语气稍沉威胁道。
“真不记得了,我记性不好,而且皇上不是看过了嘛,我念不念有什么要紧,皇上,现在可不是念情诗的时候,该干正事。”
“什么是正事?”康熙反问。
方鱼哪好意思说,她被弄得不上不下,他不给她,她也没有办法,亲密的次数多了,她自己也得到不少乐趣,尤其是皇上这个年纪还有精力跟力气,几句诗而已,念就念,又不是什么淫诗艳曲念不得,她轻咳一声便念道:“我住永和宫,君住乾清宫;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京城水;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这是宋代词人李之仪写的诗,只是被乌雅氏改得乱七八糟,词不达意,她先前还怕自己往乾清宫有邀宠之疑,今天反而直白地说她想他,不过是一个月没召她侍寝而已,想到这,康熙不由地捏了捏乌雅氏的脸,说道:“你啊,胸无点墨,朕给你的书要多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