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他的愿望不日成了现实。
武德四年十月,李世民上请设立文学馆,邀大行台司勋郎中杜如晦、记室考功郎中房玄龄、太学博士陆德明及孔颖达、王府记室参军事虞世南等十八位当世名儒入馆议论政事典籍,儒雅之风旷古少有,君臣亲近亦是百代难及。
入馆学士皆为时所倾慕,世人谓之登瀛洲,于是李世民请阎立本作“十八学士图”,又称十八学士登瀛洲图。
“如何?”李世民炫耀似地牵着李小六参观才建成不久的馆舍,得意道,“哥哥从不哄骗小六,君子一言,说到便是做到。”
李小六环顾着宽广华美的装潢,浩瀚如烟的书卷,最关键的,饭菜品类繁多,道道精细的公厨食堂,顿时欢呼雀跃:“好棒!”
“你这般激动为何?”李世民刮了记少女鼻梁。
李小六笑眯眯:“因我有全世界最好最好的哥哥!”
“那哥哥可不会像你一般激动。”他慢条斯理道。
“嗯?”
“因我有全世界最馋最馋的妹妹。”
“……”
第52章 第五十二话“那阿盈喜欢么?”……
“哥哥又要走了?”李小六失望地垂下眼,鼻音沉闷,满脸写着不高兴与舍不得。
“哎哟,莫装了。”李二郎露出两撇笑,“平日里没见小六如何喜爱哥哥,怎么哥哥一带兵就作出这副可怜相,看来是哥哥一走,你便明白了哥哥的好处。”
就不该让他蹬鼻上脸。李小六翻了个白眼。
“行了,不逗你了。”李二郎穿戴整齐,取下壁间佩剑,悬于腰侧蹀躞带,腾出一只手捏她脸颊,“多读读书,有事向你老师们请教,哥哥这回应能在数月内回来,你记着在家乖乖听你嫂嫂的话,无事多去探望阿耶,念两首诗汇报你的学业成果,让阿耶高兴高兴。”
“哦。”
“记下了么?”李二郎挑眉,抬高音调。
“记下了。”李小六答声响亮。
“那哥哥走了。”仆役推开门,李二郎踏至门口,驻了足靴,又回过首,发觉李小六亦定定注视他背影,“若委实思念哥哥,不妨常来寄信,自有人送至哥哥手中。”
“我才不会想你。”李小六吐吐舌。
李二郎轻笑而去。
武德四年照旧风起云涌,七月,原窦建德部下刘黑闼起兵反唐,飞速攻取河北大部及河南一众地区,自号汉东王,成为大唐心腹之患。
十二月,李渊令秦王李世民,齐王李元吉率军讨伐刘黑闼,收复河北。
与此同时,为铲平南梁萧铣,李渊调李靖赴夔州协助平定,李靖即刻领数骑赴任。
.
“唤我姑姑,我是姑——姑——”
榻上稚婴摇晃双手咿呀学语,李小六半蹲榻前,张着嘴巴拖长了腔调,婴儿口齿含糊不清,难以拼凑出“姑”的发音,李小六却颇具耐心,一遍遍跟他重复,势必要将他教会。
长孙无忌与罗士信立于门外,耳畔接连不断传来屋内少女不厌其烦的教学声,罗士信笑道:“小六瞧上去很喜欢行俭。”
长孙无忌视了房中一眼,道:“她一贯执拗,今日行俭若学不会那二字,只怕她不肯罢休。”
罗士信会心一笑。
长孙无忌移目,转视他:“此番士信随我等征讨刘黑闼,不知行俭如何教养?”
月前温氏病故,将孤儿托付予罗士信,他珍重地接过女子遗愿,独自抚育裴行俭。
聆他问话,罗士信摇头,目露惆怅:“士信拜问过裴氏五支宗族,丞相裴寂倒是提出收养行俭,只是士信与裴相公话不投机,更兼外有传闻称裴相公素有贪赂之名,士信恐他单单觊觎行俭丰实家资,是故拒他所请。”
“那可有问询秦王?”长孙无忌道。
罗士信面泛难色:“终不敢拿此事拜托秦王。”
长孙无忌知晓少年讷言面薄,遂道:“这数月出征期间,士信不妨以行俭寄养于秦王府中,待归来后再接回不迟。”
“这——”少年扯起脸皮,面一红,“劳动了王妃,士信过意不去。”
“此乃舍妹之意,在下不过代为转致。”
罗士信终于呼出一息,悬在喉咙口的巨石搁回原处,唇畔顿牵出一痕笑容,心底漾起由衷感激:“多谢王妃心善,待士信自河北凯旋,定登门拜谢秦王与王妃。”
语未竟,门里陡然响起一道喜悦惊呼,少女激跃万分:“哇,他会说姑姑了!成功了,我成功了!”
门外二人闻声,相视而笑。
因翌日一早即需出发,长孙无忌复略坐了片刻,便起身告辞。
李小六跟着他一块站起,两只眸底一片莹亮,不知是熠熠烛光,抑或星子映照在她瞳间。
她郑重其事与罗士信告别,拍拍他劲瘦却有力的肩膀:“士信万要小心,我听闻你每回出征,定要首登城门,冲入万军阵中亲取敌将。虽然你有万夫不当之勇,可你太将自己性命置身事外,请莫要让我与其他在乎你的人担忧,务必保重自己。”
少女神情真诚,抚过肩臂的手心沁出温热,倏忽拨动自认朗硬的少年心中柔弦。
他尽力绷住面部,不使自己眉目流露分毫松软颜色,喉间几番踟蹰,终道:“士信还得接行俭回家,自会珍惜性命,小六便毋须牵挂了。”
“那我借你一位伙伴。”李小六仰天吹一声口哨,须臾,一匹通体雪白,四蹄青黑的宝驹呼啸而至,缓行庭间。
李小六抬手爱抚白马的鬃毛,若有不舍,一刻后,盯视业已发怔的少年:“她名唤踏夜雪骓,是突厥王子赠我的宝马,日行千里不在话下。我听你抱怨过你的坐骑脚力不足,所以现在我将她借予你,助你战阵上所向披靡,早日将她归还我。”
罗士信陷入一瞬沉寂。
原来他偶然间脱口而出的抱怨,说者无意,却早被李小六深深记下。
“收着罢,记着一定要还予我,我可舍不得送给你。”李小六瞅他呆愣,以为少年出于矜持而犹豫,咧出笑容。
半晌后意识归位,罗士信对上她灿烂的笑容,鞠躬至腰,而后直起身,同样勾起唇齿:“谢小六的马。”
.
已至一更,夜底悄默无声,星月俱暗,惟剩二楼阁子一盏小灯溢出微光。
李小六白日出府一天,晚上还需完成两位老师所布置课业。自打虞世南回来,一下又添了一份,任务瞬间加重,只得挑灯夜战,熬到双眼发青。
她攥着笔杆,伏案写字,偶尔揉揉双目,咬口酥饼,继续投入战斗。
爱学习的孩子才是好孩子,她一定能成为让阿耶和哥哥都引以为豪的小才女!
李小六给自己打着气,笔下唰唰不停,忽听一阵疾风啸卷梧桐,几滴雨点撞击窗扉,旋即雷声大作,转眸间雨势骤急,倾盆而落。
聆听雨声常有静心功效,李小六安然自若,墨尽后再在屉中取一块,两指夹着往端砚里研磨。
正专心捣着圈,身畔两扇窗蓦地发出吱呀声响。
以为是风大吹开了窗,李小六搁下笔,转头起身去关窗。
抬眼一刹那,顷刻目瞪口呆。
“小六,是我。”一声低唤。
李敳从外及内推开窗,半坐框沿,衣袍湿漉漉,正自额前乱发沿面孔滴淌,滚落脖颈,浸润襟口。
李小六缓过神,卸下防备,瞳眸震惊:“怎会是你?”
“我能否进屋说话?”
深更半夜爬上少女的窗,李敳显然亦面露愧色,就着她伸来的手腕跳下,落地后抖落两袖雨水,喘着气拭汗。
“你如何进得来?”
“你家一至夜便守卫森严,我磨破了嘴皮亦进不来,只好翻墙窃入,观整座宅邸独你这盏灯尚亮着,为躲避你楼下家仆,万般不得已只好爬窗寻你。”
李小六深深视他,满脸警惕:“又来让我陪你相亲?上回教训吃够了,我才不干。”
李敳摇头:“是比见家长愈十万火急之事,求小六帮我。”
“究竟何事?”
“你阿耶又要杀我阿兄!”
“甚么?!”
……
李敳连她端来的热茶也未喝一口,着急忙慌叙罢前因后果,恳求道:“我已不知再寻何人,本不愿再劳烦你,无奈秦王出征,除了你我再无他人可求。”
竟是李渊调命李靖征伐江陵萧铣,途中萧铣控制险塞,唐军路阻,迟迟不得进兵。此事被千里之外的李渊闻之,立时大发雷霆,以为李靖有意贻误战机,前仇旧恨涌上心头,旋密令峡州刺史许绍将其以军法处置。
李敳目眶灼红,几乎垂泪:“天子近侍曾蒙我李家之恩,甘冒风险向我报信,我欲入宫陈情,你阿耶却将我拒之门外,我不知如何是好,只得来求你。”
话音未落,门外忽然教人敲了几敲。
李敳立即噤声。
“外头暴雨,公主屋中可还安好?”是侍女的声音。
武德四年十月,李世民上请设立文学馆,邀大行台司勋郎中杜如晦、记室考功郎中房玄龄、太学博士陆德明及孔颖达、王府记室参军事虞世南等十八位当世名儒入馆议论政事典籍,儒雅之风旷古少有,君臣亲近亦是百代难及。
入馆学士皆为时所倾慕,世人谓之登瀛洲,于是李世民请阎立本作“十八学士图”,又称十八学士登瀛洲图。
“如何?”李世民炫耀似地牵着李小六参观才建成不久的馆舍,得意道,“哥哥从不哄骗小六,君子一言,说到便是做到。”
李小六环顾着宽广华美的装潢,浩瀚如烟的书卷,最关键的,饭菜品类繁多,道道精细的公厨食堂,顿时欢呼雀跃:“好棒!”
“你这般激动为何?”李世民刮了记少女鼻梁。
李小六笑眯眯:“因我有全世界最好最好的哥哥!”
“那哥哥可不会像你一般激动。”他慢条斯理道。
“嗯?”
“因我有全世界最馋最馋的妹妹。”
“……”
第52章 第五十二话“那阿盈喜欢么?”……
“哥哥又要走了?”李小六失望地垂下眼,鼻音沉闷,满脸写着不高兴与舍不得。
“哎哟,莫装了。”李二郎露出两撇笑,“平日里没见小六如何喜爱哥哥,怎么哥哥一带兵就作出这副可怜相,看来是哥哥一走,你便明白了哥哥的好处。”
就不该让他蹬鼻上脸。李小六翻了个白眼。
“行了,不逗你了。”李二郎穿戴整齐,取下壁间佩剑,悬于腰侧蹀躞带,腾出一只手捏她脸颊,“多读读书,有事向你老师们请教,哥哥这回应能在数月内回来,你记着在家乖乖听你嫂嫂的话,无事多去探望阿耶,念两首诗汇报你的学业成果,让阿耶高兴高兴。”
“哦。”
“记下了么?”李二郎挑眉,抬高音调。
“记下了。”李小六答声响亮。
“那哥哥走了。”仆役推开门,李二郎踏至门口,驻了足靴,又回过首,发觉李小六亦定定注视他背影,“若委实思念哥哥,不妨常来寄信,自有人送至哥哥手中。”
“我才不会想你。”李小六吐吐舌。
李二郎轻笑而去。
武德四年照旧风起云涌,七月,原窦建德部下刘黑闼起兵反唐,飞速攻取河北大部及河南一众地区,自号汉东王,成为大唐心腹之患。
十二月,李渊令秦王李世民,齐王李元吉率军讨伐刘黑闼,收复河北。
与此同时,为铲平南梁萧铣,李渊调李靖赴夔州协助平定,李靖即刻领数骑赴任。
.
“唤我姑姑,我是姑——姑——”
榻上稚婴摇晃双手咿呀学语,李小六半蹲榻前,张着嘴巴拖长了腔调,婴儿口齿含糊不清,难以拼凑出“姑”的发音,李小六却颇具耐心,一遍遍跟他重复,势必要将他教会。
长孙无忌与罗士信立于门外,耳畔接连不断传来屋内少女不厌其烦的教学声,罗士信笑道:“小六瞧上去很喜欢行俭。”
长孙无忌视了房中一眼,道:“她一贯执拗,今日行俭若学不会那二字,只怕她不肯罢休。”
罗士信会心一笑。
长孙无忌移目,转视他:“此番士信随我等征讨刘黑闼,不知行俭如何教养?”
月前温氏病故,将孤儿托付予罗士信,他珍重地接过女子遗愿,独自抚育裴行俭。
聆他问话,罗士信摇头,目露惆怅:“士信拜问过裴氏五支宗族,丞相裴寂倒是提出收养行俭,只是士信与裴相公话不投机,更兼外有传闻称裴相公素有贪赂之名,士信恐他单单觊觎行俭丰实家资,是故拒他所请。”
“那可有问询秦王?”长孙无忌道。
罗士信面泛难色:“终不敢拿此事拜托秦王。”
长孙无忌知晓少年讷言面薄,遂道:“这数月出征期间,士信不妨以行俭寄养于秦王府中,待归来后再接回不迟。”
“这——”少年扯起脸皮,面一红,“劳动了王妃,士信过意不去。”
“此乃舍妹之意,在下不过代为转致。”
罗士信终于呼出一息,悬在喉咙口的巨石搁回原处,唇畔顿牵出一痕笑容,心底漾起由衷感激:“多谢王妃心善,待士信自河北凯旋,定登门拜谢秦王与王妃。”
语未竟,门里陡然响起一道喜悦惊呼,少女激跃万分:“哇,他会说姑姑了!成功了,我成功了!”
门外二人闻声,相视而笑。
因翌日一早即需出发,长孙无忌复略坐了片刻,便起身告辞。
李小六跟着他一块站起,两只眸底一片莹亮,不知是熠熠烛光,抑或星子映照在她瞳间。
她郑重其事与罗士信告别,拍拍他劲瘦却有力的肩膀:“士信万要小心,我听闻你每回出征,定要首登城门,冲入万军阵中亲取敌将。虽然你有万夫不当之勇,可你太将自己性命置身事外,请莫要让我与其他在乎你的人担忧,务必保重自己。”
少女神情真诚,抚过肩臂的手心沁出温热,倏忽拨动自认朗硬的少年心中柔弦。
他尽力绷住面部,不使自己眉目流露分毫松软颜色,喉间几番踟蹰,终道:“士信还得接行俭回家,自会珍惜性命,小六便毋须牵挂了。”
“那我借你一位伙伴。”李小六仰天吹一声口哨,须臾,一匹通体雪白,四蹄青黑的宝驹呼啸而至,缓行庭间。
李小六抬手爱抚白马的鬃毛,若有不舍,一刻后,盯视业已发怔的少年:“她名唤踏夜雪骓,是突厥王子赠我的宝马,日行千里不在话下。我听你抱怨过你的坐骑脚力不足,所以现在我将她借予你,助你战阵上所向披靡,早日将她归还我。”
罗士信陷入一瞬沉寂。
原来他偶然间脱口而出的抱怨,说者无意,却早被李小六深深记下。
“收着罢,记着一定要还予我,我可舍不得送给你。”李小六瞅他呆愣,以为少年出于矜持而犹豫,咧出笑容。
半晌后意识归位,罗士信对上她灿烂的笑容,鞠躬至腰,而后直起身,同样勾起唇齿:“谢小六的马。”
.
已至一更,夜底悄默无声,星月俱暗,惟剩二楼阁子一盏小灯溢出微光。
李小六白日出府一天,晚上还需完成两位老师所布置课业。自打虞世南回来,一下又添了一份,任务瞬间加重,只得挑灯夜战,熬到双眼发青。
她攥着笔杆,伏案写字,偶尔揉揉双目,咬口酥饼,继续投入战斗。
爱学习的孩子才是好孩子,她一定能成为让阿耶和哥哥都引以为豪的小才女!
李小六给自己打着气,笔下唰唰不停,忽听一阵疾风啸卷梧桐,几滴雨点撞击窗扉,旋即雷声大作,转眸间雨势骤急,倾盆而落。
聆听雨声常有静心功效,李小六安然自若,墨尽后再在屉中取一块,两指夹着往端砚里研磨。
正专心捣着圈,身畔两扇窗蓦地发出吱呀声响。
以为是风大吹开了窗,李小六搁下笔,转头起身去关窗。
抬眼一刹那,顷刻目瞪口呆。
“小六,是我。”一声低唤。
李敳从外及内推开窗,半坐框沿,衣袍湿漉漉,正自额前乱发沿面孔滴淌,滚落脖颈,浸润襟口。
李小六缓过神,卸下防备,瞳眸震惊:“怎会是你?”
“我能否进屋说话?”
深更半夜爬上少女的窗,李敳显然亦面露愧色,就着她伸来的手腕跳下,落地后抖落两袖雨水,喘着气拭汗。
“你如何进得来?”
“你家一至夜便守卫森严,我磨破了嘴皮亦进不来,只好翻墙窃入,观整座宅邸独你这盏灯尚亮着,为躲避你楼下家仆,万般不得已只好爬窗寻你。”
李小六深深视他,满脸警惕:“又来让我陪你相亲?上回教训吃够了,我才不干。”
李敳摇头:“是比见家长愈十万火急之事,求小六帮我。”
“究竟何事?”
“你阿耶又要杀我阿兄!”
“甚么?!”
……
李敳连她端来的热茶也未喝一口,着急忙慌叙罢前因后果,恳求道:“我已不知再寻何人,本不愿再劳烦你,无奈秦王出征,除了你我再无他人可求。”
竟是李渊调命李靖征伐江陵萧铣,途中萧铣控制险塞,唐军路阻,迟迟不得进兵。此事被千里之外的李渊闻之,立时大发雷霆,以为李靖有意贻误战机,前仇旧恨涌上心头,旋密令峡州刺史许绍将其以军法处置。
李敳目眶灼红,几乎垂泪:“天子近侍曾蒙我李家之恩,甘冒风险向我报信,我欲入宫陈情,你阿耶却将我拒之门外,我不知如何是好,只得来求你。”
话音未落,门外忽然教人敲了几敲。
李敳立即噤声。
“外头暴雨,公主屋中可还安好?”是侍女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