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他同样未顾得上过问她为何是这副表情,只因目下有愈令他不快之人。
一刻前,李世民与长孙无忌闲步庭中,二人叙着话,经过偏房时,笔触摩挲绢布的扑簌声影影绰绰传来。
“小六又在绘画,连午食也不吃了。”他侧首噙笑,随即撩袍跨入,肩上披风鼓鼓飘曳。
孰料,甫进房门,但见女孩曲身下蹲,面前摆着一具硕大屏风,显得本就矮稚的背影愈发瘦小,手里捏一杆蘸满颜料的画笔,正独自一人为屏风卖力涂色。
而身畔许敬宗斜靠胡床,膝上躺一碟瓜果,指拈两粒紫葡萄往口中频送,状甚悠闲。
李世民陡觉胸腹火气上涌。
然面上不动声色,抬了抬颌,注视向自己作揖的许敬宗:“吾妹自小有饥厥之疾,若饥饿过久便易晕眩,你岂能让她作如此巨幅之屏风?”
许敬宗自知理亏,落魄地敛袖缩肩,李小六窥他不安,立即扬起脸为他辩护:“许学士的母亲为我做了特别好吃的青团,为伯母作屏风是应该的。”
许敬宗沉默。
视她脸颊和眼角处尚沾着花红柳绿的颜料,李世民深吸一息,手伸向腰间算囊,拎出一张帕,向她示意:“过来。”
李小六乖乖搁下笔,挪了过去。
“纵有再重大事务,亦不可省去吃饭。”李世民握帕为她揩脸,直至一干二净,“饮食定要规律,否则身子吃不消。”
“唔。”
净了脸,他转向许敬宗,后者从肃冷声调中察出警告:“敬宗,去带公主用饭。”
许敬宗喏喏,李世民复视他一眼,待二人离去,眸中寒意冷却,他恨铁不成钢:“又是这般不会拒绝人的好脾性,我不知该与她重复几回。”
“往后亦不必再言,她不会改的。”他抱怨罢,长孙无忌忽道。
李世民苦笑,上下唇张了张,末了又闭,纵心不甘,却不得不予以认同。
“哥哥!”身后李小六奔过来。
“怎不去用饭?”李世民迎向她。
李小六不敢去瞅长孙无忌,遂目不斜视,拿脸蹭蹭李世民的腰际,一般此时他便知准无好事。
果然——“哥哥,欧阳老师布置的字帖练不完了……”
“你莫不是想要我代笔?”
好有默契。李小六眨眨眸,缓缓点头。
蓦地晃晃他手臂,托起脸颊,软声央求:“哥哥忍心眼睁睁瞧我被罚吗?”
“小小年纪,不可弄虚作假。”不得助长小孩歪风邪气。
他又道:“既然许敬宗请你绘屏风占用你宝贵时间,小六何不唤他?有来有往才是交友之道,这应当不需要哥哥多教你。”
李小六听出他话意,眼珠一滚,哥哥也误解了许敬宗。
人家可是解脱自己于水火的救星,只是今日实属计划外,时隔大半月,她方不幸见到了长孙无忌。
她觉得有必要为许敬宗说话:“可是我既然答应了许学士,我就应该好好完成任务,否则就是不守信用,请你不要教唆我做不诚实的小孩。”
“……那你便去做你诚实的小孩罢。”李世民无言以对。
李小六一蹦一跳地去了。
当日午后,李世民便端坐书房中,捧着李小六平日作业字迹反复端详后,自认掌握精髓,俄而磨墨裁纸,用尽全力加以模仿。
门口忽地响起一阵喧哗,李道宗声音格外瞩目:“秦王在么?”
家仆答:“秦王在习字,郎君务必噤声。”
李道宗皱了皱眉,声嗓照旧:“连日阴雨,今朝天气难得和畅,秦王不去打猎,却在此附庸风雅?”
不闻屋里回音,他大步流星跨来,将座中研墨落笔的李世民从头至脚打量,目露稀罕,喉头复动了动,险些脱口而出的话语堵在咽壁。
倒是李世民手中姿势不变,瞳孔幽深地对向他:“何事?”
李道宗如蒙大赦,恢复先前声音:“弟欲邀秦王赴郊外打猎。”
“道宗自寻他人去罢,我有正事需亥时之前办妥。”李世民头也不愿抬。
李道宗大为惊讶:“竟有比打猎更紧迫之事?”
甚反常,不符他素日对李二郎的了解。
“我需给小六写字。”
“这……”
李道宗未及开口,李世民遥见褚遂良远远经过,扬手唤他近前。
“殿下何事?”他应声而来。
李世民展平笔下宣纸,不无欣赏地翻覆端量自己作品,搁笔落架,问褚遂良:“我的字像不像小六?”
李道宗:“不像。”
他不理会,只盯着沉思中的褚遂良。
“……恐瞒不过欧阳公。”褚遂良用语婉转,又在李世民失望之前,提笔接纸,“殿下如若信得过,请让遂良一试。”
李世民目中立时泛出慰然。
“有遂良帮忙,小六无危矣。”他长舒一口气,眉头如释重负,揽过李道宗肩膀,“我们速速现下出城,应还赶得及。”
.
李小六如愿抢在亥时来临前交了作业,天色已暗,欧阳询借油灯攥纸细览,抚须静观,似将每一笔画皆抠入目底。
该不会被发现了罢!
李小六顿生后悔,凭欧阳老师的火眼金睛,再能以假乱真,也终究是假的。
“欧——”
她饱受良心谴责,犹豫万千,良久,正当她耐不住煎熬,蠕了蠕唇齿,打算主动承认错误时,欧阳询猝而难得表露出赞赏,额前皱纹弯起:“不错,大有进步。”
李小六为这窃来的肯定挠挠脑瓜。
不料,欧阳询又道:“往后作业,皆需按此水准完成,不可有所懈怠。”
完了!
这回她进退两难,在恐惧与绝望中踟回了家,垂头丧气,脚步沉重。
不想家中骤然传出一声忿怒斥骂——
“欺人太甚!我若不雪耻,便枉为八尺男儿!”
这道愤声足令圆月退走乌云背后,惊飞枝头栖息鸟雀,纷纷自窝中伸长翅膀,张皇挣远。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李小六好奇探去,见屋中灯火昏昏围坐三人,李道宗怒目圆睁,坐立难安,而李世民神情亦不痛快,独长孙知非相对平静,温言抚慰。
一番旁敲侧击之下,李小六打听出前情:
李道宗本兴冲冲与李世民城郊游猎,牵黄擎苍,大展英姿,得双兔一对,大雁三只,可谓春风得意。
孰知看中一头奔跑中的雄鹿时,“彼时我箭已离弦,殿下与我俱视清已射中雄鹿脖颈,那咄苾箭方堪堪射出,此蛮夷不讲武德,称此鹿为其猎物强掠而去。”
李道宗回忆时仍愤愤不平:“此乃我大唐地界,这突厥蛮夷竟公然如此嚣张,将大唐国威置于何地!”
原是近日东突厥首领处罗可汗为表和意,派其弟咄苾率一行使臣入长安,过去李渊晋阳起兵时为防腹背受敌,几番衡量之下与突厥献礼结盟,如今时机未到难以毁约,只得继续和好,忍耐突厥使臣横行霸道,肆意劫掠之举。
“就是,太可恶了!”李小六附和。
李道宗满含怨怒倾诉半日,连口茶水也未饮,而李世民面目凝重,指抵眉骨,似沉入思索。
“殿下莫非坐视弟弟受辱,而无动于衷么?”
“道宗莫急,明日八月半,阿耶于后日设击鞠宴招待突厥使臣。”李世民道,“席上将办马球赛,阿耶之意是大唐为一队,突厥为一队,两相对抗,胜出者则赏。”
李道宗旋即叫道:“正是我复仇之机!我定要挫挫蛮夷锐气,以解我心头之恨!”
李世民却转视李小六,女孩正立于李道宗身旁小声劝解,被男子伟岸体格一衬,显得身形愈加渺小。
“我已为小六报名。”李世民笑道。
李道宗拍拍女孩后背:“后日你便跟在阿兄后面,阿兄领你打赢他们,只需莫乱跑。”
“非也。”李世民道,“她做队长,你需跟着她。”
第37章 第三十七话“那就是惹公主生气!”……
“小六,快瞧瞧谁来了?”湛晴午后,李世民遣人将李小六叫去,但见前厅多了两袭道袍身影,一人较年长,另一人罩面具,并未现出真容。
李小六睁大瞳眸环视二人,停了停,面向其中年长者,热情欢悦地窜至跟前:“袁道长!”
袁天罡展颜:“六娘好记性,许多时不见,六娘还记得袁某。”
李小六嘻嘻笑道:“我只要一看星星,就能想起袁先生,记性不好也不可能呀。”
另一人候了半晌不见她招呼,摘下脸上覆罩面具,露出一张佯作嗔视的神情。
“六娘不记得淳风了么?”他扬了扬手中面具,语调颇委屈,“此物还是六娘亲手所赠,如何这便忘了?”
“那道长还记不记得那两个火晶柿子?”李小六不满,撇过脑袋,故意不去接他哀怨目光。
可把她害苦了!
袖手旁观的李世民暗笑:“舍妹最是记仇,淳风算是与她结下梁子了。”
一刻前,李世民与长孙无忌闲步庭中,二人叙着话,经过偏房时,笔触摩挲绢布的扑簌声影影绰绰传来。
“小六又在绘画,连午食也不吃了。”他侧首噙笑,随即撩袍跨入,肩上披风鼓鼓飘曳。
孰料,甫进房门,但见女孩曲身下蹲,面前摆着一具硕大屏风,显得本就矮稚的背影愈发瘦小,手里捏一杆蘸满颜料的画笔,正独自一人为屏风卖力涂色。
而身畔许敬宗斜靠胡床,膝上躺一碟瓜果,指拈两粒紫葡萄往口中频送,状甚悠闲。
李世民陡觉胸腹火气上涌。
然面上不动声色,抬了抬颌,注视向自己作揖的许敬宗:“吾妹自小有饥厥之疾,若饥饿过久便易晕眩,你岂能让她作如此巨幅之屏风?”
许敬宗自知理亏,落魄地敛袖缩肩,李小六窥他不安,立即扬起脸为他辩护:“许学士的母亲为我做了特别好吃的青团,为伯母作屏风是应该的。”
许敬宗沉默。
视她脸颊和眼角处尚沾着花红柳绿的颜料,李世民深吸一息,手伸向腰间算囊,拎出一张帕,向她示意:“过来。”
李小六乖乖搁下笔,挪了过去。
“纵有再重大事务,亦不可省去吃饭。”李世民握帕为她揩脸,直至一干二净,“饮食定要规律,否则身子吃不消。”
“唔。”
净了脸,他转向许敬宗,后者从肃冷声调中察出警告:“敬宗,去带公主用饭。”
许敬宗喏喏,李世民复视他一眼,待二人离去,眸中寒意冷却,他恨铁不成钢:“又是这般不会拒绝人的好脾性,我不知该与她重复几回。”
“往后亦不必再言,她不会改的。”他抱怨罢,长孙无忌忽道。
李世民苦笑,上下唇张了张,末了又闭,纵心不甘,却不得不予以认同。
“哥哥!”身后李小六奔过来。
“怎不去用饭?”李世民迎向她。
李小六不敢去瞅长孙无忌,遂目不斜视,拿脸蹭蹭李世民的腰际,一般此时他便知准无好事。
果然——“哥哥,欧阳老师布置的字帖练不完了……”
“你莫不是想要我代笔?”
好有默契。李小六眨眨眸,缓缓点头。
蓦地晃晃他手臂,托起脸颊,软声央求:“哥哥忍心眼睁睁瞧我被罚吗?”
“小小年纪,不可弄虚作假。”不得助长小孩歪风邪气。
他又道:“既然许敬宗请你绘屏风占用你宝贵时间,小六何不唤他?有来有往才是交友之道,这应当不需要哥哥多教你。”
李小六听出他话意,眼珠一滚,哥哥也误解了许敬宗。
人家可是解脱自己于水火的救星,只是今日实属计划外,时隔大半月,她方不幸见到了长孙无忌。
她觉得有必要为许敬宗说话:“可是我既然答应了许学士,我就应该好好完成任务,否则就是不守信用,请你不要教唆我做不诚实的小孩。”
“……那你便去做你诚实的小孩罢。”李世民无言以对。
李小六一蹦一跳地去了。
当日午后,李世民便端坐书房中,捧着李小六平日作业字迹反复端详后,自认掌握精髓,俄而磨墨裁纸,用尽全力加以模仿。
门口忽地响起一阵喧哗,李道宗声音格外瞩目:“秦王在么?”
家仆答:“秦王在习字,郎君务必噤声。”
李道宗皱了皱眉,声嗓照旧:“连日阴雨,今朝天气难得和畅,秦王不去打猎,却在此附庸风雅?”
不闻屋里回音,他大步流星跨来,将座中研墨落笔的李世民从头至脚打量,目露稀罕,喉头复动了动,险些脱口而出的话语堵在咽壁。
倒是李世民手中姿势不变,瞳孔幽深地对向他:“何事?”
李道宗如蒙大赦,恢复先前声音:“弟欲邀秦王赴郊外打猎。”
“道宗自寻他人去罢,我有正事需亥时之前办妥。”李世民头也不愿抬。
李道宗大为惊讶:“竟有比打猎更紧迫之事?”
甚反常,不符他素日对李二郎的了解。
“我需给小六写字。”
“这……”
李道宗未及开口,李世民遥见褚遂良远远经过,扬手唤他近前。
“殿下何事?”他应声而来。
李世民展平笔下宣纸,不无欣赏地翻覆端量自己作品,搁笔落架,问褚遂良:“我的字像不像小六?”
李道宗:“不像。”
他不理会,只盯着沉思中的褚遂良。
“……恐瞒不过欧阳公。”褚遂良用语婉转,又在李世民失望之前,提笔接纸,“殿下如若信得过,请让遂良一试。”
李世民目中立时泛出慰然。
“有遂良帮忙,小六无危矣。”他长舒一口气,眉头如释重负,揽过李道宗肩膀,“我们速速现下出城,应还赶得及。”
.
李小六如愿抢在亥时来临前交了作业,天色已暗,欧阳询借油灯攥纸细览,抚须静观,似将每一笔画皆抠入目底。
该不会被发现了罢!
李小六顿生后悔,凭欧阳老师的火眼金睛,再能以假乱真,也终究是假的。
“欧——”
她饱受良心谴责,犹豫万千,良久,正当她耐不住煎熬,蠕了蠕唇齿,打算主动承认错误时,欧阳询猝而难得表露出赞赏,额前皱纹弯起:“不错,大有进步。”
李小六为这窃来的肯定挠挠脑瓜。
不料,欧阳询又道:“往后作业,皆需按此水准完成,不可有所懈怠。”
完了!
这回她进退两难,在恐惧与绝望中踟回了家,垂头丧气,脚步沉重。
不想家中骤然传出一声忿怒斥骂——
“欺人太甚!我若不雪耻,便枉为八尺男儿!”
这道愤声足令圆月退走乌云背后,惊飞枝头栖息鸟雀,纷纷自窝中伸长翅膀,张皇挣远。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李小六好奇探去,见屋中灯火昏昏围坐三人,李道宗怒目圆睁,坐立难安,而李世民神情亦不痛快,独长孙知非相对平静,温言抚慰。
一番旁敲侧击之下,李小六打听出前情:
李道宗本兴冲冲与李世民城郊游猎,牵黄擎苍,大展英姿,得双兔一对,大雁三只,可谓春风得意。
孰知看中一头奔跑中的雄鹿时,“彼时我箭已离弦,殿下与我俱视清已射中雄鹿脖颈,那咄苾箭方堪堪射出,此蛮夷不讲武德,称此鹿为其猎物强掠而去。”
李道宗回忆时仍愤愤不平:“此乃我大唐地界,这突厥蛮夷竟公然如此嚣张,将大唐国威置于何地!”
原是近日东突厥首领处罗可汗为表和意,派其弟咄苾率一行使臣入长安,过去李渊晋阳起兵时为防腹背受敌,几番衡量之下与突厥献礼结盟,如今时机未到难以毁约,只得继续和好,忍耐突厥使臣横行霸道,肆意劫掠之举。
“就是,太可恶了!”李小六附和。
李道宗满含怨怒倾诉半日,连口茶水也未饮,而李世民面目凝重,指抵眉骨,似沉入思索。
“殿下莫非坐视弟弟受辱,而无动于衷么?”
“道宗莫急,明日八月半,阿耶于后日设击鞠宴招待突厥使臣。”李世民道,“席上将办马球赛,阿耶之意是大唐为一队,突厥为一队,两相对抗,胜出者则赏。”
李道宗旋即叫道:“正是我复仇之机!我定要挫挫蛮夷锐气,以解我心头之恨!”
李世民却转视李小六,女孩正立于李道宗身旁小声劝解,被男子伟岸体格一衬,显得身形愈加渺小。
“我已为小六报名。”李世民笑道。
李道宗拍拍女孩后背:“后日你便跟在阿兄后面,阿兄领你打赢他们,只需莫乱跑。”
“非也。”李世民道,“她做队长,你需跟着她。”
第37章 第三十七话“那就是惹公主生气!”……
“小六,快瞧瞧谁来了?”湛晴午后,李世民遣人将李小六叫去,但见前厅多了两袭道袍身影,一人较年长,另一人罩面具,并未现出真容。
李小六睁大瞳眸环视二人,停了停,面向其中年长者,热情欢悦地窜至跟前:“袁道长!”
袁天罡展颜:“六娘好记性,许多时不见,六娘还记得袁某。”
李小六嘻嘻笑道:“我只要一看星星,就能想起袁先生,记性不好也不可能呀。”
另一人候了半晌不见她招呼,摘下脸上覆罩面具,露出一张佯作嗔视的神情。
“六娘不记得淳风了么?”他扬了扬手中面具,语调颇委屈,“此物还是六娘亲手所赠,如何这便忘了?”
“那道长还记不记得那两个火晶柿子?”李小六不满,撇过脑袋,故意不去接他哀怨目光。
可把她害苦了!
袖手旁观的李世民暗笑:“舍妹最是记仇,淳风算是与她结下梁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