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晡食结束,饭菜俱落入李惜愿腹中,长孙知非一路舟车劳苦,此时终于得以饱餐一顿,惟余三位男子不知总共夹了几回箸,霸业王佐之道却论了一筐。
归家后李世民照例先洗漱,回房后静倚胡床,等候长孙知非梳洗归来。
他翻阅手中书籍,烛火曳动思绪,正闭目思索间,门吱呀一声骤开。
一阵脚步声哒哒跑进来,李世民抬目视去,李小六伫立床首,朝他露出一个粲然的笑容。
“哥哥,你能不能早点儿造反哇?”
第22章 第二十二话“你在地上写自己名字做甚……
“小六很急?”
“都说出名要趁早。”李惜愿振振有词,“哥哥要把握年龄优势。”
李世民搁下书卷,侧首支颐,噙着笑视她。
须臾,他问:“为兄要造反,小六怕否?”
李惜愿不假思索反问:“那你怕不怕?”
“你觉着呢?”
“哥哥说过,即便明知前方将要碰头,也可以有尝试碰头的脾气,我们活着快乐第一。”李惜愿哒哒走至他胡床旁边,摆手驱赶,“位置不够了,你过去一些。”
李世民半起身挪出空位,她一屁股坐下。
躺下腰,两人后脑不约而同枕于叠起的双手,一大一小,半躺着望向窗外的浩瀚星空。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李世民兴之所至,张口朗诵,“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好美的诗哇,是哥哥你写的么?”
李世民摇首:“作者乃是魏武。”
李惜愿干笑:“长知识了,这个姓魏的诗人我还从未听过,不过他写的诗还是挺不错的。”
“……”
李世民瞠目结舌,又因早已习惯,委实懒作解释,只央求道:“请小六务必多读读书罢。”
李惜愿不以为然,眨眨眸:“我连身边那么多人都了解不过来,何必去管史书上的人,他们太遥远了,也与我无关。我只想好好把握和亲朋们的友谊,他们才是我真正需要在乎的人。”
道理也无错,李世民遂不作反驳,就着初始话题接续:“那你实话与哥哥讲,若是哥哥造反有个三长两短,你该如何?”
“跑路。”李小六干脆回答。
李世民大为受伤:“我再予你一次机会。”
“那——”李小六转了转眼珠,“我就带着阿音跑路。”
“我与你开玩笑的。”抢在李世民面露惆怅之前,她嘻嘻笑道,“哥哥忘了么,那日你带我去乐游原观星空,我同你讲的话。”
“我李小六一万个相信李二郎,哥哥撸起袖子加油干,我永远是你坚强的后盾。”不等李世民答语,她扬起小拳。
李世民不禁腾出右手摸摸她毛茸茸的发顶。
“二郎与阿盈在看星星?”一阵栀子花清香忽至,长孙知非裹着寝衣踱进门,于胡床前停下足步,俯身视向二人微笑。
“对哇。”兄妹俩一齐往左挪了挪,为她留出空位,“阿音和我们一起看吗?”
长孙知非于是亦半躺下来,中间夹着满脸幸福的李小六,季春夜萤火溶溶,月色盈盈,晚香玉的馨甜气息若有若无萦绕鼻尖。
“阿音这一路可有食饱睡稳?”李世民忽过问。
“有哥哥与仆役一路护送,并无坎坷。”
提到长孙无忌,李惜愿霎时抖擞精神,一骨碌侧身,澄亮双眸一眨不眨视向长孙知非:“辅机哥哥是不是生我的气?”
“何出此言?”
“他今日一整天都未曾与我说话。”李惜愿苦恼地说,“会不会是因为上回我得罪了他,他莫不是记到了目今罢。”
正因极其珍视友谊,故而被朋友误解的滋味在她视来才最糟糕。
长孙知非早将她性格摸透,抬眸与她炯炯双目对视:“阿盈莫多想,哥哥并非心胸狭隘之人,更何况有谁舍得生我家阿盈的气呢?”
“可他都不曾与我打招呼。”
“想是今日未有合适时机与你攀谈,改日我请他来家中,与阿盈将误会说开,莫再为一件琐事而徒增困扰。”
“我就晓得阿音最好了。”李惜愿抱住她手臂贴了贴。
“既论及辅机,我与他年岁相当,却已与你成婚逾年,他倒形单至今,平日我也不好问起,你是他妹妹,可知这是为何?”李世民倏尔发问。
有故事。李惜愿八卦之火再度点燃,耳廓竖起。
长孙知非道:“想来是习惯了,习惯于孑然一身。”
李世民暗笑:“那他恐得孤身至何年何岁,须知若我不成婚,又何以遇上此生心上人。”
“咦~~”
李小六捂脸嫌弃,长孙知非撇过面颐微咳,荡开话题:“今日我观刘先生胸怀深谋,所言俱为恳切之谈,二郎若欲起事,不可无刘先生。”
“刘先生甘冒大险,向我告以肺腑之言,我自是铭感五内。”李世民摸摸下颌,“阿耶手下掌有数万兵卒,再募十万众,已具逐鹿之力,只恐阿耶心怀谨慎,不肯从我意见。”
“闻裴宫监与阿耶情笃,二郎不妨多与裴宫监交往,时常动之以情,借他入手可事半功倍。”
“我正有此打算,那明日我再行宴请,将刘先生与裴玄真一并邀来。”
计划既定,此时身旁逐渐响起均匀的呼吸声,李二郎偏头瞥去,李小六已是眼皮敛闭,诸事不省,酣然进入梦乡。
有哥嫂在旁的体验就是令人安心,李小六睡得踏踏实实,满足地翻了个身。
床头金兽络格飘出丝缕熏烟,白日里过于活跃的大脑却带着她进入了一个不太愉快的梦境。
「从今往后阿盈便住在爷爷家里。」年轻时髦的女子拎着一只小皮箱,扯回被身边女孩肉手紧紧拉住的衣摆,「妈妈也有自己的生活,你记得乖乖听爷爷的话,不许打电话来哭鼻子。」
女孩听懂了她的意思,爸爸妈妈都不要她了。
可她有什么办法呢,她总不好拉着妈妈不放,求妈妈不要把自己扔下。
她试过,可是一点用也没有。
所以她只是松开了爪,安安静静地接过小皮箱,向转身离去的妈妈摇了摇小手,眼眶红红。
爷爷年纪大了,腿脚不方便,每天放学的时候,女孩看着同学们都有爸爸妈妈接,她只能垂下羡慕的眼神,拽紧自己的小书包带,一个人过马路回家。
她好孤独啊,爷爷的老式住宅区没有同龄小朋友,也没有人可以陪她说话。
直到有一天,爷爷送了她一管毛笔,一本字帖,她从此跟着爷爷一起学习书法。
在这个世界里,她可以关在房间里躲一整个下午,等到一沓习字纸写完,就已经是繁星满天的晚上了。
对女孩来说,这真是一个排遣孤独的好办法。
后来她越写越上道,终于完成一幅爷爷都说很棒的作品,于是屁颠屁颠地打电话给妈妈,请她来爷爷家看自己练了这么久的成果。
她记得妈妈只是说不许打电话哭鼻子,但她只是想听听妈妈的夸奖,所以应该没有关系吧。
可是好不容易打通了电话,对面蓦然传来一个小男孩的哭闹声,妈妈匆忙的回答被淹没在他的喊叫里。
她说妈妈再见,然后一声不响地挂了电话。
按下结束键,女孩把爷爷的手机放在茶几上,盯着桌上的纸幅发呆。
上面写着诗经的《蓼我》,她翻遍爷爷的藏书才找到这首夸爸爸妈妈的诗,古色古香很有文化,她以为他们看到了一定会很高兴,说不定还会来接她回家,可是他们连来爷爷家看她一眼都不愿意。
她好想有一个温暖的家,就像班上的其他小朋友一样。
可她的爸爸和妈妈一个也不愿意来接她。
把纸幅揉成一团扔进楼下的垃圾桶里,小小的身子蹲在地上,女孩看着蚂蚁忙碌搬家,想到明天就要下雨了,出门一定要记得带伞。
“瞧,一言正事,小六便睡着了。”她盯着蚂蚁走路入了迷,耳畔忽响起少年的嘲声。
话音适落,李小六旋即睁目,滚着乌溜溜的瞳珠出声抗议:“我未睡着,我在听。”
李二郎哂笑,起身从榻上抱来一床被褥,手一松抛往她身上。
长孙知非将被褥抖落展平,从头至足给李小六盖得严严实实,摸摸她的额头:“阿盈今夜就在我们屋中睡罢。”
李二郎吹灭蜡烛,展臂拢闭窗扉,背手倾身视她,笑意浮现于脸颊眉梢:“晚安,祝我们小六有一夜好眠。”
.
圆满履行王氏铭文的任务,李惜愿又马不停蹄奔赴裴府,将事先允诺裴寂的屏风画毕。
得到满当当一袋钱的酬劳,她又连轴转跑向另一户人家,应邀为这里的老夫人韩氏完成一架新屏风。
说来乃是缘于裴母好客,隔三岔五便爱操办宴饮,且将新落成的屏风向宾客不无炫耀地展示,韩氏一眼便对屏风上的字画心生喜爱,询问主人作者名姓。
归家后李世民照例先洗漱,回房后静倚胡床,等候长孙知非梳洗归来。
他翻阅手中书籍,烛火曳动思绪,正闭目思索间,门吱呀一声骤开。
一阵脚步声哒哒跑进来,李世民抬目视去,李小六伫立床首,朝他露出一个粲然的笑容。
“哥哥,你能不能早点儿造反哇?”
第22章 第二十二话“你在地上写自己名字做甚……
“小六很急?”
“都说出名要趁早。”李惜愿振振有词,“哥哥要把握年龄优势。”
李世民搁下书卷,侧首支颐,噙着笑视她。
须臾,他问:“为兄要造反,小六怕否?”
李惜愿不假思索反问:“那你怕不怕?”
“你觉着呢?”
“哥哥说过,即便明知前方将要碰头,也可以有尝试碰头的脾气,我们活着快乐第一。”李惜愿哒哒走至他胡床旁边,摆手驱赶,“位置不够了,你过去一些。”
李世民半起身挪出空位,她一屁股坐下。
躺下腰,两人后脑不约而同枕于叠起的双手,一大一小,半躺着望向窗外的浩瀚星空。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李世民兴之所至,张口朗诵,“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好美的诗哇,是哥哥你写的么?”
李世民摇首:“作者乃是魏武。”
李惜愿干笑:“长知识了,这个姓魏的诗人我还从未听过,不过他写的诗还是挺不错的。”
“……”
李世民瞠目结舌,又因早已习惯,委实懒作解释,只央求道:“请小六务必多读读书罢。”
李惜愿不以为然,眨眨眸:“我连身边那么多人都了解不过来,何必去管史书上的人,他们太遥远了,也与我无关。我只想好好把握和亲朋们的友谊,他们才是我真正需要在乎的人。”
道理也无错,李世民遂不作反驳,就着初始话题接续:“那你实话与哥哥讲,若是哥哥造反有个三长两短,你该如何?”
“跑路。”李小六干脆回答。
李世民大为受伤:“我再予你一次机会。”
“那——”李小六转了转眼珠,“我就带着阿音跑路。”
“我与你开玩笑的。”抢在李世民面露惆怅之前,她嘻嘻笑道,“哥哥忘了么,那日你带我去乐游原观星空,我同你讲的话。”
“我李小六一万个相信李二郎,哥哥撸起袖子加油干,我永远是你坚强的后盾。”不等李世民答语,她扬起小拳。
李世民不禁腾出右手摸摸她毛茸茸的发顶。
“二郎与阿盈在看星星?”一阵栀子花清香忽至,长孙知非裹着寝衣踱进门,于胡床前停下足步,俯身视向二人微笑。
“对哇。”兄妹俩一齐往左挪了挪,为她留出空位,“阿音和我们一起看吗?”
长孙知非于是亦半躺下来,中间夹着满脸幸福的李小六,季春夜萤火溶溶,月色盈盈,晚香玉的馨甜气息若有若无萦绕鼻尖。
“阿音这一路可有食饱睡稳?”李世民忽过问。
“有哥哥与仆役一路护送,并无坎坷。”
提到长孙无忌,李惜愿霎时抖擞精神,一骨碌侧身,澄亮双眸一眨不眨视向长孙知非:“辅机哥哥是不是生我的气?”
“何出此言?”
“他今日一整天都未曾与我说话。”李惜愿苦恼地说,“会不会是因为上回我得罪了他,他莫不是记到了目今罢。”
正因极其珍视友谊,故而被朋友误解的滋味在她视来才最糟糕。
长孙知非早将她性格摸透,抬眸与她炯炯双目对视:“阿盈莫多想,哥哥并非心胸狭隘之人,更何况有谁舍得生我家阿盈的气呢?”
“可他都不曾与我打招呼。”
“想是今日未有合适时机与你攀谈,改日我请他来家中,与阿盈将误会说开,莫再为一件琐事而徒增困扰。”
“我就晓得阿音最好了。”李惜愿抱住她手臂贴了贴。
“既论及辅机,我与他年岁相当,却已与你成婚逾年,他倒形单至今,平日我也不好问起,你是他妹妹,可知这是为何?”李世民倏尔发问。
有故事。李惜愿八卦之火再度点燃,耳廓竖起。
长孙知非道:“想来是习惯了,习惯于孑然一身。”
李世民暗笑:“那他恐得孤身至何年何岁,须知若我不成婚,又何以遇上此生心上人。”
“咦~~”
李小六捂脸嫌弃,长孙知非撇过面颐微咳,荡开话题:“今日我观刘先生胸怀深谋,所言俱为恳切之谈,二郎若欲起事,不可无刘先生。”
“刘先生甘冒大险,向我告以肺腑之言,我自是铭感五内。”李世民摸摸下颌,“阿耶手下掌有数万兵卒,再募十万众,已具逐鹿之力,只恐阿耶心怀谨慎,不肯从我意见。”
“闻裴宫监与阿耶情笃,二郎不妨多与裴宫监交往,时常动之以情,借他入手可事半功倍。”
“我正有此打算,那明日我再行宴请,将刘先生与裴玄真一并邀来。”
计划既定,此时身旁逐渐响起均匀的呼吸声,李二郎偏头瞥去,李小六已是眼皮敛闭,诸事不省,酣然进入梦乡。
有哥嫂在旁的体验就是令人安心,李小六睡得踏踏实实,满足地翻了个身。
床头金兽络格飘出丝缕熏烟,白日里过于活跃的大脑却带着她进入了一个不太愉快的梦境。
「从今往后阿盈便住在爷爷家里。」年轻时髦的女子拎着一只小皮箱,扯回被身边女孩肉手紧紧拉住的衣摆,「妈妈也有自己的生活,你记得乖乖听爷爷的话,不许打电话来哭鼻子。」
女孩听懂了她的意思,爸爸妈妈都不要她了。
可她有什么办法呢,她总不好拉着妈妈不放,求妈妈不要把自己扔下。
她试过,可是一点用也没有。
所以她只是松开了爪,安安静静地接过小皮箱,向转身离去的妈妈摇了摇小手,眼眶红红。
爷爷年纪大了,腿脚不方便,每天放学的时候,女孩看着同学们都有爸爸妈妈接,她只能垂下羡慕的眼神,拽紧自己的小书包带,一个人过马路回家。
她好孤独啊,爷爷的老式住宅区没有同龄小朋友,也没有人可以陪她说话。
直到有一天,爷爷送了她一管毛笔,一本字帖,她从此跟着爷爷一起学习书法。
在这个世界里,她可以关在房间里躲一整个下午,等到一沓习字纸写完,就已经是繁星满天的晚上了。
对女孩来说,这真是一个排遣孤独的好办法。
后来她越写越上道,终于完成一幅爷爷都说很棒的作品,于是屁颠屁颠地打电话给妈妈,请她来爷爷家看自己练了这么久的成果。
她记得妈妈只是说不许打电话哭鼻子,但她只是想听听妈妈的夸奖,所以应该没有关系吧。
可是好不容易打通了电话,对面蓦然传来一个小男孩的哭闹声,妈妈匆忙的回答被淹没在他的喊叫里。
她说妈妈再见,然后一声不响地挂了电话。
按下结束键,女孩把爷爷的手机放在茶几上,盯着桌上的纸幅发呆。
上面写着诗经的《蓼我》,她翻遍爷爷的藏书才找到这首夸爸爸妈妈的诗,古色古香很有文化,她以为他们看到了一定会很高兴,说不定还会来接她回家,可是他们连来爷爷家看她一眼都不愿意。
她好想有一个温暖的家,就像班上的其他小朋友一样。
可她的爸爸和妈妈一个也不愿意来接她。
把纸幅揉成一团扔进楼下的垃圾桶里,小小的身子蹲在地上,女孩看着蚂蚁忙碌搬家,想到明天就要下雨了,出门一定要记得带伞。
“瞧,一言正事,小六便睡着了。”她盯着蚂蚁走路入了迷,耳畔忽响起少年的嘲声。
话音适落,李小六旋即睁目,滚着乌溜溜的瞳珠出声抗议:“我未睡着,我在听。”
李二郎哂笑,起身从榻上抱来一床被褥,手一松抛往她身上。
长孙知非将被褥抖落展平,从头至足给李小六盖得严严实实,摸摸她的额头:“阿盈今夜就在我们屋中睡罢。”
李二郎吹灭蜡烛,展臂拢闭窗扉,背手倾身视她,笑意浮现于脸颊眉梢:“晚安,祝我们小六有一夜好眠。”
.
圆满履行王氏铭文的任务,李惜愿又马不停蹄奔赴裴府,将事先允诺裴寂的屏风画毕。
得到满当当一袋钱的酬劳,她又连轴转跑向另一户人家,应邀为这里的老夫人韩氏完成一架新屏风。
说来乃是缘于裴母好客,隔三岔五便爱操办宴饮,且将新落成的屏风向宾客不无炫耀地展示,韩氏一眼便对屏风上的字画心生喜爱,询问主人作者名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