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我本来就准备回了,要不是你打电话,我都到家了。”
赵云升又笑:“那抱歉,我耽误你回家了。”
王英也笑:“你早点回来,我也能早点回家。”
赵云升心头一暖,温声说:“还有一个星期就回去。”
“好,辛苦你了。”王英说,“孩子没在你身边吗?”
“没有,她们睡了,外头冷,没带她们过来。”
王英还想和赵云升再聊会儿,那边有人催他了,他们只好挂断电话。
电话挂断后,王英在办公室又坐了五分钟才下班。
办公室静悄悄,只有厂房那边,还有夜班的职工在上班。
王英拢了拢围巾,戴好帽子和手套,推着车回家去。
“厂长,又这么晚啊!我送送你吧。”传达室的老同志说。
“不用,就在前头,几分钟就到家了,您辛苦了。”
“不辛苦,不辛苦,走好。”
王英出了厂门,骑上车回家去。
到家后,陈秀琴裹着毯子坐在沙发上看电视,一见王英就瞪她。
“这都几点了!”
“嘿嘿。”王英憨笑一声,把围巾和帽子摘下。
陈秀琴把站起身,把手里的小暖水瓶给王英,说:“我去给你端晚饭。”
“谢谢妈。”
陈秀琴晚上煮了桂圆红枣粥,她给王英装了一大碗,又放了两勺糖,端给王英。
王英吃一口,感觉心都变甜了。
“真好喝,谢谢妈。”
陈秀琴白她一眼:“明天再这么晚回来,没得给你吃。”
王英笑嘻嘻地喝粥,陈秀琴问她:“云升他们什么时候回来啊?”
“还有一个星期。”王英说。
“等他们回来了,你心也归家了。”陈秀琴说。
王英喝着粥,陈秀琴就一直陪着。直到她喝完了,陈秀琴才站起身,把电视关了,说:“你楼上热水和热水袋都给你灌好了,上去就睡。”
王英感觉心里一暖,又有些愧疚,她上前抱了陈秀琴一下:“谢谢妈,我明天一定早早回。”
陈秀琴被王英这么一抱,还有点尴尬,她把王英推开:“行了行了,快上去吧。”
王英上楼休息,决定明天一定不加班!
第二天,周前进又联系了王英,给王英带了一个好消息,说那边能弄到原计划一半的原料。
王英松了口气,能弄到一半就很不错了。
两天后,陆忠鸣也带来一个好消息,他联系到之前认识的老药材商,他有渠道能弄到,那边能弄到的量,正好也是一半。
王英觉得,她可能是老天爷的亲闺女,不然运气怎么这么好!
原料的问题顺利解决,而且正好一天都不耽误地运到了厂里。
厂里的问题顺利解决,职工们甚至都还不知道,他们差点要出事故。
原料运到厂的第二天,赵云升他们就回来了。
王英这几天都准点下班,一到家,两个孩子就围上来了。
“咦,新衣服嘛。”王英看到两人身上穿的衣服都不是她买的,也不是外婆和奶奶做的。
“舅舅买的。”悦悦拍拍自己衣服的袖子说。
欢欢补充:“说是外国的!”
“哦唷,啧啧,我都没穿过外国衣服!”王英笑着去摸两人的衣服,好像是羽绒服。
“羽绒的,顾轩托人弄到的,给你也带了一件。”赵云升说。
“他不是说跟你一起回来吗?怎么没来?”王英问。
“回家了,他妈催他回去,要他相亲呢。”赵云升看着王英说道。
“也是,他都老大不小了,确实家里该急了。”王英记得好几年前,顾轩就开始相亲,也不知道后来怎么就没信儿了。
赵云升看看王英,意味深长地笑笑,王英被两个孩子缠着,完全没注意。
年前的最后一个假期,王英和赵云升在家招待顾轩和邱振华,以及邱振华的女朋友。
邱振华和他女朋友都是艺术相关的专业,他们俩给王英的广告提供了不少创意。比起王英远超时代的点子,他们的想法更贴近当前的生活。
在他们的集思广益下,一条注定要大放异彩的广告即将诞生!
第182章 支持“反正在我心里,我的就是你的。……
几个年轻人围坐在王英家的方桌前,方桌中间有一沓草稿纸,十几张散落的照片,几本外国的广告画册和杂志,一个巴掌大小的磁带单放机和几盒磁带。
这些东西有些是顾轩带来的,有些是邱振华带来的。要是六七年前家里出现这些东西,那可不得了!不过几年时间,风气已经完全不一样了。
他们已经把杂志画册翻过一遍,磁带里的歌曲也听得七七八八。王英面前的草稿纸上,留下了他们刚才讨论出的一条条新鲜点子,涂涂改改写满了一整张纸。
经过他们刚才的讨论,演员由原来的两个小女孩便成三代同堂,他们要打造的是老少咸宜的品牌,而不是专供儿童的。
整个广告的时长被压缩在二十秒之内,这其中包含重复性高,曲调欢快的广告歌六句,最后结尾的品牌宣言一句。
整体框架是王英提出来的,里面的细节则由赵云升和顾轩他们填充。
讨论得大差不离时,王英又有了个想法:“我想把广告里六句的广告歌给扩成一首完整的歌来发行。”
“这个可以。”顾轩说,“反正要请人作曲,干脆做一首完整的。”
“一首传唱度高的歌曲,会带来很长远的广告效应。”邱振华也说。
“那就这么办,歌词和脚本会尽快写完。后续的事,就要交给我们的顾导了。”赵云升说。
“嗯,没什么问题了,那初步就先这样了,后续王厂长有什么要求,再提。”顾轩说。
“有劳顾导。”王英笑道。
陈秀琴和赵成军坐在沙发上旁听,陈秀琴小声说:“你看,他们年轻人说的,你懂吗?”
“这有什么不懂的,不就是打广告么。”赵成军说,“不懂我也可以学。”
赵成军还是想去王英厂子里上班,这事他还没提呢,陈秀琴就又来给他泼冷水!
几人商量完,王英留他们在家吃饭,她亲自下厨作了一桌菜。这两年能买到的菜和肉的种类也变多了,沿海的海味,内陆的山珍都能买到一些。
晚饭过后,又说了会儿话,顾轩和邱振华他们就告辞了。邱振华临走前,邀请王英他们参加他年后的婚礼。
陈秀琴去厨房洗碗了,赵成军轻咳一声说:“英子,我看你现在厂里忙得厉害,我想着,要不,我回去给你帮忙吧。”
“行啊!”王英没多问,直接应下,她现在有这个权力。
赵云升说:“爸这时候工作调动怕是不容易吧?”
“我准备直接退休,也就还有一年多,想办还是能办下来的。”赵成军说。
赵云升有点意外,他爸这个老同志,平时最古板守规矩的人,居然会为了王英,提前办退休。
“那您自己觉得没问题就行。”赵云升说。
赵成军看出赵云升心里的想法,说:“我主要是看英子太忙了,人手不够,就算年后招,新招来的人也要经过历练才得用。”
“嗯,爸说得没错,而且,培养一个一线职工容易,培养一个中层干部却难。”王英说。
“我也是这么想的。”赵成军说,“我现在这个位置也是香饽饽,不知道多少人抢着要呢,我提前退休,也不找人替,别说为难我了,多少人巴不得我退下给他们让位呢。”
“这倒是。”赵云升说,“那您和妈说了没?”
“前几天说过了。”赵成军说。
赵云升玩笑着说:“您去英子厂里上班,可不要摆老公公的谱,工作上的事,要听王厂长的。”
王英肘击他一下:“别胡说!”
“我要你说,这点道理我不懂,我去干嘛?我去添乱嘛!真是的。”赵成军瞪了赵云升一眼。
赵成军去饼干厂上班的事就这么定下来。
离过年还有没几天,王英厂里最后一批要出的货已经出完,给员工的福利品也都准备好。今年别的厂还是发纺织品,王英他们发自己厂里的产品,她定了一批帆布袋子,上面画着他们厂标志性的熊猫图案,全体职工们一人一袋全系列的产品。
除夕前一天,饼干厂发福利,发完就放年假,每个人都提了一个红色的帆布袋,走在路上很显眼。
王英还让窦海燕额外准备了一些,她用来送人,像之前的钱厂长啊,郑副厂长啊,还有今年回来过年的项主任,她都亲自送了。
项怀民那她是最后去的,王英和他聊了好久,聊充氮包装机的研发过程。
在王英心里,充氮包装机就是她实现理想的最后一块拼图,充氮包装发明出来,她就可以扩大生产线,生产更多品类的商品,将来好和进口食品抗衡。
赵云升又笑:“那抱歉,我耽误你回家了。”
王英也笑:“你早点回来,我也能早点回家。”
赵云升心头一暖,温声说:“还有一个星期就回去。”
“好,辛苦你了。”王英说,“孩子没在你身边吗?”
“没有,她们睡了,外头冷,没带她们过来。”
王英还想和赵云升再聊会儿,那边有人催他了,他们只好挂断电话。
电话挂断后,王英在办公室又坐了五分钟才下班。
办公室静悄悄,只有厂房那边,还有夜班的职工在上班。
王英拢了拢围巾,戴好帽子和手套,推着车回家去。
“厂长,又这么晚啊!我送送你吧。”传达室的老同志说。
“不用,就在前头,几分钟就到家了,您辛苦了。”
“不辛苦,不辛苦,走好。”
王英出了厂门,骑上车回家去。
到家后,陈秀琴裹着毯子坐在沙发上看电视,一见王英就瞪她。
“这都几点了!”
“嘿嘿。”王英憨笑一声,把围巾和帽子摘下。
陈秀琴把站起身,把手里的小暖水瓶给王英,说:“我去给你端晚饭。”
“谢谢妈。”
陈秀琴晚上煮了桂圆红枣粥,她给王英装了一大碗,又放了两勺糖,端给王英。
王英吃一口,感觉心都变甜了。
“真好喝,谢谢妈。”
陈秀琴白她一眼:“明天再这么晚回来,没得给你吃。”
王英笑嘻嘻地喝粥,陈秀琴问她:“云升他们什么时候回来啊?”
“还有一个星期。”王英说。
“等他们回来了,你心也归家了。”陈秀琴说。
王英喝着粥,陈秀琴就一直陪着。直到她喝完了,陈秀琴才站起身,把电视关了,说:“你楼上热水和热水袋都给你灌好了,上去就睡。”
王英感觉心里一暖,又有些愧疚,她上前抱了陈秀琴一下:“谢谢妈,我明天一定早早回。”
陈秀琴被王英这么一抱,还有点尴尬,她把王英推开:“行了行了,快上去吧。”
王英上楼休息,决定明天一定不加班!
第二天,周前进又联系了王英,给王英带了一个好消息,说那边能弄到原计划一半的原料。
王英松了口气,能弄到一半就很不错了。
两天后,陆忠鸣也带来一个好消息,他联系到之前认识的老药材商,他有渠道能弄到,那边能弄到的量,正好也是一半。
王英觉得,她可能是老天爷的亲闺女,不然运气怎么这么好!
原料的问题顺利解决,而且正好一天都不耽误地运到了厂里。
厂里的问题顺利解决,职工们甚至都还不知道,他们差点要出事故。
原料运到厂的第二天,赵云升他们就回来了。
王英这几天都准点下班,一到家,两个孩子就围上来了。
“咦,新衣服嘛。”王英看到两人身上穿的衣服都不是她买的,也不是外婆和奶奶做的。
“舅舅买的。”悦悦拍拍自己衣服的袖子说。
欢欢补充:“说是外国的!”
“哦唷,啧啧,我都没穿过外国衣服!”王英笑着去摸两人的衣服,好像是羽绒服。
“羽绒的,顾轩托人弄到的,给你也带了一件。”赵云升说。
“他不是说跟你一起回来吗?怎么没来?”王英问。
“回家了,他妈催他回去,要他相亲呢。”赵云升看着王英说道。
“也是,他都老大不小了,确实家里该急了。”王英记得好几年前,顾轩就开始相亲,也不知道后来怎么就没信儿了。
赵云升看看王英,意味深长地笑笑,王英被两个孩子缠着,完全没注意。
年前的最后一个假期,王英和赵云升在家招待顾轩和邱振华,以及邱振华的女朋友。
邱振华和他女朋友都是艺术相关的专业,他们俩给王英的广告提供了不少创意。比起王英远超时代的点子,他们的想法更贴近当前的生活。
在他们的集思广益下,一条注定要大放异彩的广告即将诞生!
第182章 支持“反正在我心里,我的就是你的。……
几个年轻人围坐在王英家的方桌前,方桌中间有一沓草稿纸,十几张散落的照片,几本外国的广告画册和杂志,一个巴掌大小的磁带单放机和几盒磁带。
这些东西有些是顾轩带来的,有些是邱振华带来的。要是六七年前家里出现这些东西,那可不得了!不过几年时间,风气已经完全不一样了。
他们已经把杂志画册翻过一遍,磁带里的歌曲也听得七七八八。王英面前的草稿纸上,留下了他们刚才讨论出的一条条新鲜点子,涂涂改改写满了一整张纸。
经过他们刚才的讨论,演员由原来的两个小女孩便成三代同堂,他们要打造的是老少咸宜的品牌,而不是专供儿童的。
整个广告的时长被压缩在二十秒之内,这其中包含重复性高,曲调欢快的广告歌六句,最后结尾的品牌宣言一句。
整体框架是王英提出来的,里面的细节则由赵云升和顾轩他们填充。
讨论得大差不离时,王英又有了个想法:“我想把广告里六句的广告歌给扩成一首完整的歌来发行。”
“这个可以。”顾轩说,“反正要请人作曲,干脆做一首完整的。”
“一首传唱度高的歌曲,会带来很长远的广告效应。”邱振华也说。
“那就这么办,歌词和脚本会尽快写完。后续的事,就要交给我们的顾导了。”赵云升说。
“嗯,没什么问题了,那初步就先这样了,后续王厂长有什么要求,再提。”顾轩说。
“有劳顾导。”王英笑道。
陈秀琴和赵成军坐在沙发上旁听,陈秀琴小声说:“你看,他们年轻人说的,你懂吗?”
“这有什么不懂的,不就是打广告么。”赵成军说,“不懂我也可以学。”
赵成军还是想去王英厂子里上班,这事他还没提呢,陈秀琴就又来给他泼冷水!
几人商量完,王英留他们在家吃饭,她亲自下厨作了一桌菜。这两年能买到的菜和肉的种类也变多了,沿海的海味,内陆的山珍都能买到一些。
晚饭过后,又说了会儿话,顾轩和邱振华他们就告辞了。邱振华临走前,邀请王英他们参加他年后的婚礼。
陈秀琴去厨房洗碗了,赵成军轻咳一声说:“英子,我看你现在厂里忙得厉害,我想着,要不,我回去给你帮忙吧。”
“行啊!”王英没多问,直接应下,她现在有这个权力。
赵云升说:“爸这时候工作调动怕是不容易吧?”
“我准备直接退休,也就还有一年多,想办还是能办下来的。”赵成军说。
赵云升有点意外,他爸这个老同志,平时最古板守规矩的人,居然会为了王英,提前办退休。
“那您自己觉得没问题就行。”赵云升说。
赵成军看出赵云升心里的想法,说:“我主要是看英子太忙了,人手不够,就算年后招,新招来的人也要经过历练才得用。”
“嗯,爸说得没错,而且,培养一个一线职工容易,培养一个中层干部却难。”王英说。
“我也是这么想的。”赵成军说,“我现在这个位置也是香饽饽,不知道多少人抢着要呢,我提前退休,也不找人替,别说为难我了,多少人巴不得我退下给他们让位呢。”
“这倒是。”赵云升说,“那您和妈说了没?”
“前几天说过了。”赵成军说。
赵云升玩笑着说:“您去英子厂里上班,可不要摆老公公的谱,工作上的事,要听王厂长的。”
王英肘击他一下:“别胡说!”
“我要你说,这点道理我不懂,我去干嘛?我去添乱嘛!真是的。”赵成军瞪了赵云升一眼。
赵成军去饼干厂上班的事就这么定下来。
离过年还有没几天,王英厂里最后一批要出的货已经出完,给员工的福利品也都准备好。今年别的厂还是发纺织品,王英他们发自己厂里的产品,她定了一批帆布袋子,上面画着他们厂标志性的熊猫图案,全体职工们一人一袋全系列的产品。
除夕前一天,饼干厂发福利,发完就放年假,每个人都提了一个红色的帆布袋,走在路上很显眼。
王英还让窦海燕额外准备了一些,她用来送人,像之前的钱厂长啊,郑副厂长啊,还有今年回来过年的项主任,她都亲自送了。
项怀民那她是最后去的,王英和他聊了好久,聊充氮包装机的研发过程。
在王英心里,充氮包装机就是她实现理想的最后一块拼图,充氮包装发明出来,她就可以扩大生产线,生产更多品类的商品,将来好和进口食品抗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