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你先上车,回家再说。”蒋学东说。
徐莉莉也不想和蒋学东在大街上打起来,还是上车和他一起回去了。
回到家,徐莉莉就先去看孩子。婆婆脸色依旧不太好,徐莉莉也不想理她,抱着孩子回房。
“她干嘛,出去一趟还长脾气了。”婆婆对蒋学东说。
“没什么。”蒋学东跟着徐莉莉回房。
回到房中,徐莉莉也不理蒋学东,抱着孩子教孩子说话。
蒋学东坐到徐莉莉身边,轻咳一声说:“你回厂后,你们厂长给你安排什么工做。”
“组长呗,还能什么。不过我们熊猫饼干厂的组长也不是那么好当的。”徐莉莉回想起当初,自己和厂长一起进厂的,人家现在都是厂长了,自己天天跟这个男人为了点小事磨来磨去!人家厂长的男人就不会像蒋学东这样!
“你这么久没上班,回去还能当组长啊?”蒋学东说。
“那怎么了,我是我们厂长一手带出来的,当车间主任都是早晚的事,以后我们厂还要开分厂,说不定还能当上分厂厂长。”
“就你……”
“对,就我!”徐莉莉看着蒋学东,“我们厂长说我可以,你有意见吗?”
蒋学东哼了一声:“你们厂长是蛮有本事的,你跟她说了会儿话,回来就跟我这样。”
“我们厂长就是有本事,省劳模,熊猫饼干厂是她一手弄起来的,全省最年轻的厂长,产品卖往全国。”徐莉莉说。
“她再厉害,也不能管职工家里的事吧,她要是这样教你,我……我不同意你回去上班。”蒋学东说。
徐莉莉看着蒋学东,平静地说:“那我们离婚吧。”
“你、你说什么?离婚?”蒋学东傻眼了。
“嗯,离婚,与其一辈子在你家抬不起头做人,不如离婚。”徐莉莉把孩子放到床上。
蒋学东脸都气红了:“本来就是你……”
“对,是我不好!我结婚前暗恋过一个人就该死!就不该结婚行了吧!既然你这么放不下,就离婚。”徐莉莉这么和蒋学东吵着,心里真的有种离婚算了的感觉。
“什么叫我放不下,明明是你……”蒋学东说着对上徐莉莉失望的眼神,没有继续说下去。
“怎么不说了,我怎么了?我结婚后,表现出一点对那人的留恋了吗?要不是你天天念叨,我连他长什么样都忘了,跟你说了多少次了……算了。”徐莉莉说,“离婚吧,我受够了。”厂长并没有教她用离婚要挟,是徐莉莉自己看到蒋学东瞧不上她的样子,从心底冒出来的念头。
“不行!我不离!”蒋学东连忙说。
“何必呢,反正你也不信任我,就这样吧,我也累了。”徐莉莉说。
蒋学东心里明白,这都是徐莉莉的厂长教她的,但他心里还是觉得心里堵得慌。
“好了好了,是我不好,是我小心眼行了吧,我以后不说了就是。”蒋学东知道,这次他不服软,恐怕徐莉莉是要往大了闹的,他们厂长也是厉害,徐莉莉被他拿捏了这么久,跟她待了半天就这么强势起来。“我就是太在乎你了,才这样的。”
徐莉莉没有理蒋学东,开始收拾自己的衣服。
蒋学东真有点怕了,开始哄徐莉莉……他这么一哄,徐莉莉越发觉得自己之前真的走进了死胡同。
徐莉莉在家闹了两天,最后蒋学东保证再也不提那事,徐莉莉才勉强同意不离婚。
国庆假期正好结束,徐莉莉回厂里报道。
办好手续,徐莉莉去找王英,王英正在和窦海燕说事,见她来了,笑着说:“快坐。”
徐莉莉看看窦海燕,心里羡慕,要是她没回家结婚、生孩子,说不定也能给厂长当秘书。
“手续都办好了吗?”王英问道。
“办好了。”徐莉莉说,“厂里变化真大!新建了不少厂房和库房,卡车也多了,真好啊!”
“以后会更好的。”王英笑着说,“家里的事,处理好了?”
徐莉莉有点难为情:“嗯,处理好了,厂长放心,以后我真的能自己处理好。”
“你之前负责的事,现在都有人在做,我给你找新的事做,你觉得怎么样?”王英问。
“我都听厂长的。”徐莉莉说。
“我要重组研发部门,让陆忠鸣和你负责,我们厂以后会加快新产品上新的速度,研发部非常重要。”王英说。
“好!”徐莉莉想都没想就应下来了。
“你暂时要给陆忠鸣当副手。”王英又说。
“应该的,他比我能干多了。”徐莉莉完全没意见。
“你也很优秀。”王英冲她笑笑。
徐莉莉觉得自己就是运气好,和王英一起进了公司,和她有交情,其实自己什么本事都没有,她远远比不上玉兰姐。但徐莉莉一想到,即便是这样,厂长还是关心她,给她安排不错的岗位,她心里发狠,绝对不能辜负这份交情。
-
熊猫饼干厂联合别的单位一起申请承包厂子的事,还在继续。邵鹏宇最终说动了四家单位和他们厂一起向领导申请承包厂子。
王英和这四个厂的领导见了两次面,吃了一次饭,敲定了“联合上书”的详细内容和时间。王英把时间定在十月底,她记不清具体的日子,但应该就是这段日子前后,国家颁发会重要文件,推行企业承包制。
说来也是巧,王英他们把请愿书交上去后的第三天,报纸上就登出了关于企业承包制的文件。
邵鹏宇拿着报纸去找王英:“厂长你快看这个!”
“我看到了。”王英笑着说,“真巧。”
邵鹏宇小声说:“厂长,真的是巧合吗?是不是京城的大领导给您提前透露的啊?”
王英失笑:“怎么可能!这得多大的领导啊,手眼通天啊!我可没那个本事,就是巧合,你别乱说。”
邵鹏宇还是不太信,毕竟厂长才去过京城不久……回来就提这事,然后就有文件出来了……
不光邵鹏宇这么想,连北崇市的领导们也怀疑,是不是王英在京城提前得到了内部消息。
巧合也好,有人透露也罢。总之,在这个节骨眼上,领导门同意了王英他们的请愿。
熊猫饼干厂从一九八二年一月开始,开始实施承包制。
厂子即将要有变动,在熊猫饼干厂职工见引起不小的骚动,很多人不知道这个承包制到底怎么回事。
“听说是自己定价,自负盈亏啊,每年的指标完成了,多了就算厂里的利润,厂里自己留着。”
“那指标肯定更吓人了吧?”
“嗯呢,肯定要多不少!”
“那我们的工资谁发?”
“对啊,如果亏了,我们的工资还发得出啊?”
“我们厂效益这么好,怎么可能亏!应该问,多出来的,我们能不能分到吧?”
……
人心浮动时,王英开了全体*职工广播会议,给他们科普承包责任制。当职工们听说,厂子完成指标后,多余的利润会按照职工的贡献发放,并且绝对不会少于之前的工资时,职工们沸腾了。
没人觉得王厂长在画大饼,厂长的能力,职工们都看在眼里呢。
熊猫饼干厂非常顺利地过渡到了承包制,正式迈入了下一个篇章。
元旦过后没两天,王英接到顾轩电话,说要接欢欢和悦悦继续去拍冬天的戏份。
“天冷啊,你们要注意给孩子保暖!夏天欢欢脸都晒伤了。”王英对顾轩抱怨道。
“知道了,我们会注意的。对了英子,之前不是说要给你们厂拍广告吗?就叫欢欢和悦悦来拍这个广告怎么样?”顾轩说。
“让她们拍?”王英想想,就明白顾轩的意思了。
“对,让她们拍,这部电影不适合植入广告,但可以直接让她们俩拍广告。等电影上映,我们直接在电视上投放广告,效果肯定好。”顾轩说。
“好!”王英立马答应下来。
“之前叫云升写广告脚本,不知道他写没写,反正还有一段时间,等两个电影拍完,我就来拍这个广告。”
“我回去就跟他说。”王英说,“那费用……”
“说这个干嘛。”顾轩打断她,“等云升他们回去,我应该也会回去一趟。”
“那见面再谈吧。”
两人又说了几句闲话就挂断电话。
回家后,王英就和赵云升说了这事,赵云升觉得顾轩这个点子很好。但赵云升一时不知道,这个广告脚本到底该怎么写。
王英毕竟前世看过很多电视广告,就说:“我觉得这个广告,首先要有积极欢快的背景音乐,然后要有冲击性的画面,最重要的是,要有朗朗上口的广告词。”
“嘶,有点难啊,我看之前电视上那个手表广告,普普通通……”赵云升说。
“那咱们还不得来点创新!”王英说,“这个广告语,也可以编成儿歌,或者改编现在的儿歌,总之,要朗朗上口,让人记忆深刻!最好让人三岁听了,到八十岁还记得。”
徐莉莉也不想和蒋学东在大街上打起来,还是上车和他一起回去了。
回到家,徐莉莉就先去看孩子。婆婆脸色依旧不太好,徐莉莉也不想理她,抱着孩子回房。
“她干嘛,出去一趟还长脾气了。”婆婆对蒋学东说。
“没什么。”蒋学东跟着徐莉莉回房。
回到房中,徐莉莉也不理蒋学东,抱着孩子教孩子说话。
蒋学东坐到徐莉莉身边,轻咳一声说:“你回厂后,你们厂长给你安排什么工做。”
“组长呗,还能什么。不过我们熊猫饼干厂的组长也不是那么好当的。”徐莉莉回想起当初,自己和厂长一起进厂的,人家现在都是厂长了,自己天天跟这个男人为了点小事磨来磨去!人家厂长的男人就不会像蒋学东这样!
“你这么久没上班,回去还能当组长啊?”蒋学东说。
“那怎么了,我是我们厂长一手带出来的,当车间主任都是早晚的事,以后我们厂还要开分厂,说不定还能当上分厂厂长。”
“就你……”
“对,就我!”徐莉莉看着蒋学东,“我们厂长说我可以,你有意见吗?”
蒋学东哼了一声:“你们厂长是蛮有本事的,你跟她说了会儿话,回来就跟我这样。”
“我们厂长就是有本事,省劳模,熊猫饼干厂是她一手弄起来的,全省最年轻的厂长,产品卖往全国。”徐莉莉说。
“她再厉害,也不能管职工家里的事吧,她要是这样教你,我……我不同意你回去上班。”蒋学东说。
徐莉莉看着蒋学东,平静地说:“那我们离婚吧。”
“你、你说什么?离婚?”蒋学东傻眼了。
“嗯,离婚,与其一辈子在你家抬不起头做人,不如离婚。”徐莉莉把孩子放到床上。
蒋学东脸都气红了:“本来就是你……”
“对,是我不好!我结婚前暗恋过一个人就该死!就不该结婚行了吧!既然你这么放不下,就离婚。”徐莉莉这么和蒋学东吵着,心里真的有种离婚算了的感觉。
“什么叫我放不下,明明是你……”蒋学东说着对上徐莉莉失望的眼神,没有继续说下去。
“怎么不说了,我怎么了?我结婚后,表现出一点对那人的留恋了吗?要不是你天天念叨,我连他长什么样都忘了,跟你说了多少次了……算了。”徐莉莉说,“离婚吧,我受够了。”厂长并没有教她用离婚要挟,是徐莉莉自己看到蒋学东瞧不上她的样子,从心底冒出来的念头。
“不行!我不离!”蒋学东连忙说。
“何必呢,反正你也不信任我,就这样吧,我也累了。”徐莉莉说。
蒋学东心里明白,这都是徐莉莉的厂长教她的,但他心里还是觉得心里堵得慌。
“好了好了,是我不好,是我小心眼行了吧,我以后不说了就是。”蒋学东知道,这次他不服软,恐怕徐莉莉是要往大了闹的,他们厂长也是厉害,徐莉莉被他拿捏了这么久,跟她待了半天就这么强势起来。“我就是太在乎你了,才这样的。”
徐莉莉没有理蒋学东,开始收拾自己的衣服。
蒋学东真有点怕了,开始哄徐莉莉……他这么一哄,徐莉莉越发觉得自己之前真的走进了死胡同。
徐莉莉在家闹了两天,最后蒋学东保证再也不提那事,徐莉莉才勉强同意不离婚。
国庆假期正好结束,徐莉莉回厂里报道。
办好手续,徐莉莉去找王英,王英正在和窦海燕说事,见她来了,笑着说:“快坐。”
徐莉莉看看窦海燕,心里羡慕,要是她没回家结婚、生孩子,说不定也能给厂长当秘书。
“手续都办好了吗?”王英问道。
“办好了。”徐莉莉说,“厂里变化真大!新建了不少厂房和库房,卡车也多了,真好啊!”
“以后会更好的。”王英笑着说,“家里的事,处理好了?”
徐莉莉有点难为情:“嗯,处理好了,厂长放心,以后我真的能自己处理好。”
“你之前负责的事,现在都有人在做,我给你找新的事做,你觉得怎么样?”王英问。
“我都听厂长的。”徐莉莉说。
“我要重组研发部门,让陆忠鸣和你负责,我们厂以后会加快新产品上新的速度,研发部非常重要。”王英说。
“好!”徐莉莉想都没想就应下来了。
“你暂时要给陆忠鸣当副手。”王英又说。
“应该的,他比我能干多了。”徐莉莉完全没意见。
“你也很优秀。”王英冲她笑笑。
徐莉莉觉得自己就是运气好,和王英一起进了公司,和她有交情,其实自己什么本事都没有,她远远比不上玉兰姐。但徐莉莉一想到,即便是这样,厂长还是关心她,给她安排不错的岗位,她心里发狠,绝对不能辜负这份交情。
-
熊猫饼干厂联合别的单位一起申请承包厂子的事,还在继续。邵鹏宇最终说动了四家单位和他们厂一起向领导申请承包厂子。
王英和这四个厂的领导见了两次面,吃了一次饭,敲定了“联合上书”的详细内容和时间。王英把时间定在十月底,她记不清具体的日子,但应该就是这段日子前后,国家颁发会重要文件,推行企业承包制。
说来也是巧,王英他们把请愿书交上去后的第三天,报纸上就登出了关于企业承包制的文件。
邵鹏宇拿着报纸去找王英:“厂长你快看这个!”
“我看到了。”王英笑着说,“真巧。”
邵鹏宇小声说:“厂长,真的是巧合吗?是不是京城的大领导给您提前透露的啊?”
王英失笑:“怎么可能!这得多大的领导啊,手眼通天啊!我可没那个本事,就是巧合,你别乱说。”
邵鹏宇还是不太信,毕竟厂长才去过京城不久……回来就提这事,然后就有文件出来了……
不光邵鹏宇这么想,连北崇市的领导们也怀疑,是不是王英在京城提前得到了内部消息。
巧合也好,有人透露也罢。总之,在这个节骨眼上,领导门同意了王英他们的请愿。
熊猫饼干厂从一九八二年一月开始,开始实施承包制。
厂子即将要有变动,在熊猫饼干厂职工见引起不小的骚动,很多人不知道这个承包制到底怎么回事。
“听说是自己定价,自负盈亏啊,每年的指标完成了,多了就算厂里的利润,厂里自己留着。”
“那指标肯定更吓人了吧?”
“嗯呢,肯定要多不少!”
“那我们的工资谁发?”
“对啊,如果亏了,我们的工资还发得出啊?”
“我们厂效益这么好,怎么可能亏!应该问,多出来的,我们能不能分到吧?”
……
人心浮动时,王英开了全体*职工广播会议,给他们科普承包责任制。当职工们听说,厂子完成指标后,多余的利润会按照职工的贡献发放,并且绝对不会少于之前的工资时,职工们沸腾了。
没人觉得王厂长在画大饼,厂长的能力,职工们都看在眼里呢。
熊猫饼干厂非常顺利地过渡到了承包制,正式迈入了下一个篇章。
元旦过后没两天,王英接到顾轩电话,说要接欢欢和悦悦继续去拍冬天的戏份。
“天冷啊,你们要注意给孩子保暖!夏天欢欢脸都晒伤了。”王英对顾轩抱怨道。
“知道了,我们会注意的。对了英子,之前不是说要给你们厂拍广告吗?就叫欢欢和悦悦来拍这个广告怎么样?”顾轩说。
“让她们拍?”王英想想,就明白顾轩的意思了。
“对,让她们拍,这部电影不适合植入广告,但可以直接让她们俩拍广告。等电影上映,我们直接在电视上投放广告,效果肯定好。”顾轩说。
“好!”王英立马答应下来。
“之前叫云升写广告脚本,不知道他写没写,反正还有一段时间,等两个电影拍完,我就来拍这个广告。”
“我回去就跟他说。”王英说,“那费用……”
“说这个干嘛。”顾轩打断她,“等云升他们回去,我应该也会回去一趟。”
“那见面再谈吧。”
两人又说了几句闲话就挂断电话。
回家后,王英就和赵云升说了这事,赵云升觉得顾轩这个点子很好。但赵云升一时不知道,这个广告脚本到底该怎么写。
王英毕竟前世看过很多电视广告,就说:“我觉得这个广告,首先要有积极欢快的背景音乐,然后要有冲击性的画面,最重要的是,要有朗朗上口的广告词。”
“嘶,有点难啊,我看之前电视上那个手表广告,普普通通……”赵云升说。
“那咱们还不得来点创新!”王英说,“这个广告语,也可以编成儿歌,或者改编现在的儿歌,总之,要朗朗上口,让人记忆深刻!最好让人三岁听了,到八十岁还记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