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王英原本只是讥讽王慧一句,王慧倒把这话听进去了。现在爸妈不许她离婚,离婚也不让她回家,那她能怎么办?只能先照顾婆婆,正好也拿捏杜建国。
王慧哼了一声,扭头就去追李凤菊。
王英最后一个回到病房,赵云升出来迎她。
“我们回去吧。”王英说,“你去和爸妈打声招呼,我不进去了。”
“好。”赵云升应了声,转头进了病房。
王永仁跟赵云升一起出来了,叹气说:“你小妹太不懂事了,是我们没教好她。”
王英不想听他爸说这废话,只说:“人教不好,就有事来教,我们走了。”
王英喊上赵云升离开,王永仁看着他们夫妻俩的背影,又叹了口气。
走出住院楼,赵云升问王英:“你小妹和你说什么了?我看她回来后,像变了个人似的。”
王英笑笑:“她问我她该怎么办,我叫她听爸妈的。变了个人是因为她不小心把心里话说出来,被妈听到了。”
“她说什么了?岳母回来后,脸色也不好看。”赵云升说。
王英把刚才的事告诉赵云升。
赵云升一时无语,过了两秒才说:“岳父岳母确实没把她教好,现在他们也算自食恶果,只是害你受那么多委屈。”
“都过去了。”王英说,“对了,项主任给悦悦寄了礼物,还给我们也寄了东西,不知道寄了些什么?”
“我也有?”
“嗯,有呢。今早打电话的时候说的。”王英说。
“那我们得回礼吧?”赵云升说,他觉得项主任对王英真的很好,不能寒了人家的心。
王英想了想说:“我给他织件毛衣,再做两身衣服吧。买东西寄过去总归不能表达心意,况且沪市什么没得卖。”
“你有时间啊?”
“现在厂里没有什么大事,可以抽出时间来。”王英说。现在光听着上头说要改革,到底怎么改还不知道,这个当口,所有人都观望着,王英也不例外。
赵云升说:“那我呢?我该怎么回礼?”
“等等看他给你送什么吧,我猜多半是书。”王英笑道。
“那我可太期待了。”
元宵节前一天,一大早,王英收到了来自沪市的包裹单。
赵云升说:“给我吧,我今天抽空去取。”
王英下班到家时,赵云升已经取到包裹到家了。
“快来看,项主任给咱们寄了不少东西。”赵云升在堂屋喊王英。
王英进堂屋一看,沙发上摆着几套时髦的小衣服和玩具,是给悦悦的;一套厚厚的书,一看就是给赵云升的;还有三四个铁罐子包装的各种口味的进口饼干,这个看上去是给悦悦吃的,其实也是给王英做参考,另外还有不少吃食,都是既可以给悦悦吃,又可以给副食品厂打样的。
悦悦抱着一个盖子上画着小熊的饼干罐子,走到王英跟前让王英给她开。
王英打开铁罐,从里面拿了两块饼干给她,又拿了两块给冬宝,然后把盖子给盖上,连罐子又还给悦悦。
陈秀琴在旁感慨:“项主任真有心了,给悦悦的买的衣服多好看啊!”
“这套书也很难得。”赵云升说。
王英笑笑:“明天上班我打电话好好谢谢他,上次没说几句话他就挂了。”
“明天还是元宵节呢,正好打电话问候一下。什么时候咱们家也能装电话就好了。”陈秀琴说。
这个年代装个电话可要不少钱呢,整个北崇也没有多少私人家里装电话的。
赵云升说:“那就装呗。”
陈秀琴又舍不得钱了,说:“哎哟,算了算了,也没什么要紧的人要联系,我去弄饭。”
第二天,王英到班上,打电话感谢项主任,项主任还不好意思上了,没说几句话就说自己要上课,把电话给挂了。
王英挂了电话,就到了开会时间。
最近厂里没什么新鲜事,会议持续了二十分钟就结束了。
会议结束后,王英回到办公室,走到门口时,听到里头匆忙挂电话的声音。
显然是邵鹏宇在跟谁通话,今天会议时间短,王英提前回来了,邵鹏宇估算错误时间,这才匆忙把电话挂断。
王英进办公室,邵鹏宇已经在自己办公桌前坐好。
“主任回来了,今天开会说什么了?”邵鹏宇问。
人一慌,话就多,平时邵鹏宇不会问后面那句话的。
“没什么新内容,都是按部就班的东西。”王英说着到自己办公桌前坐下。
“这样啊。”邵鹏宇应了声。
“是啊,最近都在说改革的事,也不知道我们厂会不会改革,会怎么改革,大家都没个主意呢。”王英故意说。
邵鹏宇说:“是呢,不知道怎么改革呢,主任觉得呢,我们厂会怎么改?”
“不知道呢,我说了也不算。”王英说。
邵鹏宇呵呵两声,敷衍了王英两句,两人都没有再说话。
……
杜家。
孙巧玲今天出院了,她前几天刚清醒时神志清明了许多,能认人了,但说话含糊,还是不能自主进食,也不能走路。
杜建国他爸杜为民昨天从外地回来了,他一回来就把杜建国给说了一通,对王慧倒是客气得很。
孙巧玲被安顿在床上躺着,杜家老太太坐在床边看着儿媳妇,脸色阴沉。
“老娘,你也先回房休息。不用担心,家里有人伺候呢,巧玲也能好起来的。”杜为民说。
“真能好起来啊?”杜老太太看向自己儿子。
“能。”杜为民说。
杜老太太又坐了会儿,想和孙巧玲说两句话,孙巧玲倒是理她,只是说什么,她也听不清。老太太只好叹口气,拄着拐,回自己房间去了。
晚上,杜为民把一家子喊到一起来开家庭会议。
王慧两口子,杜文秀两口子,杜文丽都在。
杜为民说:“你们妈现在需要人照顾,你们有章程吗?”
最近王慧和杜建国、杜文秀三个是轮流请假照顾孙巧玲,但这肯定不是长久之计。
杜文秀说:“爸,您说怎么办,我们听您的。”
王慧没吱声,公公从昨天到现在对她的态度她就看出来了,这个家,现在没她不行。本来孙巧玲刚生病时,她特别迷茫,但几天下来,她觉出味来了,现在是杜家离不开自己啊!
“我是这样想的,家里现在有老、有小、有病人,肯定离不了人。”杜为民说,“所以,你们四个肯定要有个人留在家里。”
“还有我!”杜文丽先跳起来了。
“坐下!”杜为民呵斥一声,“听我说完!”
杜文丽不情不愿地坐下,瞥了一眼王慧。
“慧慧,我想暂时把家里交给你,你先不要急,也听我说完。”杜为民说。
王慧已经有心理准备了,点点头说:“那您说。”
“你那个工作,我们也不能丢,可以先请人代班。”杜文民说,“家里呢,暂时交给你,文秀、建国你们姊妹两个,要帮衬慧慧。建国下班后,要帮慧慧做点事。文秀一个星期最少要回来一趟,洗洗刷刷,给你妈洗洗澡什么的。文丽呢,今年要高考,上半年,就先不安排,以学习为主。但高考结束以后,你要是考得上大学,你就去上学;考不上,你就回来照顾你妈,换你二嫂去上班……”
“我肯定能考上!”杜文丽说。
“你就这么不想照顾你妈啊?”王慧在旁说,“那是你亲妈,平时对你多好!真是患难见真情。”
“我不是这个意思!”杜文丽瞪王慧。
“不要打岔!”杜为民拍桌子。
姑嫂两个闭嘴了。
杜为民继续说:“文丽要是考上了,慧慧就再多照顾两年,到时候,我提前办退休,回来照顾,你还是去上班。文丽要是考不上,就文丽留在家照顾两年,慧慧你半年后就去上班。”
杜文丽在心里嘀咕一句:“我肯定能考上。”
“我这个安排,你们觉得怎么样?有什么意见吗?”杜为民视线从每个人脸上扫过,最后落在王慧身上,其余人也是看王慧。
王慧说:“照爸的意思,往长了说我照顾两年半;往短了说,照顾半年,我可以答应。”
一桌子人都松了口气,他们其实都怕王慧撂挑子。
“不过,我也有条件的。”王慧说。
“你说,只要爸能做到的,都答应你。”杜为民说。
王慧说:“建国的工资,肯定要全给我吧,您肯定也得补贴我一点吧?”
原来是要钱。
“钱的事你放心,我给你补,建国的工资你们自己商量。家里别的开销,全部由我来出。”杜为民说。
王慧这会儿装模作样,说:“那,我就牺牲一下,总归家里要人照顾。”
杜为民说:“慧慧,你把你妈照顾好,她身体恢复了,就是我们家的头号功臣,我们都会记你好的。”
王慧哼了一声,扭头就去追李凤菊。
王英最后一个回到病房,赵云升出来迎她。
“我们回去吧。”王英说,“你去和爸妈打声招呼,我不进去了。”
“好。”赵云升应了声,转头进了病房。
王永仁跟赵云升一起出来了,叹气说:“你小妹太不懂事了,是我们没教好她。”
王英不想听他爸说这废话,只说:“人教不好,就有事来教,我们走了。”
王英喊上赵云升离开,王永仁看着他们夫妻俩的背影,又叹了口气。
走出住院楼,赵云升问王英:“你小妹和你说什么了?我看她回来后,像变了个人似的。”
王英笑笑:“她问我她该怎么办,我叫她听爸妈的。变了个人是因为她不小心把心里话说出来,被妈听到了。”
“她说什么了?岳母回来后,脸色也不好看。”赵云升说。
王英把刚才的事告诉赵云升。
赵云升一时无语,过了两秒才说:“岳父岳母确实没把她教好,现在他们也算自食恶果,只是害你受那么多委屈。”
“都过去了。”王英说,“对了,项主任给悦悦寄了礼物,还给我们也寄了东西,不知道寄了些什么?”
“我也有?”
“嗯,有呢。今早打电话的时候说的。”王英说。
“那我们得回礼吧?”赵云升说,他觉得项主任对王英真的很好,不能寒了人家的心。
王英想了想说:“我给他织件毛衣,再做两身衣服吧。买东西寄过去总归不能表达心意,况且沪市什么没得卖。”
“你有时间啊?”
“现在厂里没有什么大事,可以抽出时间来。”王英说。现在光听着上头说要改革,到底怎么改还不知道,这个当口,所有人都观望着,王英也不例外。
赵云升说:“那我呢?我该怎么回礼?”
“等等看他给你送什么吧,我猜多半是书。”王英笑道。
“那我可太期待了。”
元宵节前一天,一大早,王英收到了来自沪市的包裹单。
赵云升说:“给我吧,我今天抽空去取。”
王英下班到家时,赵云升已经取到包裹到家了。
“快来看,项主任给咱们寄了不少东西。”赵云升在堂屋喊王英。
王英进堂屋一看,沙发上摆着几套时髦的小衣服和玩具,是给悦悦的;一套厚厚的书,一看就是给赵云升的;还有三四个铁罐子包装的各种口味的进口饼干,这个看上去是给悦悦吃的,其实也是给王英做参考,另外还有不少吃食,都是既可以给悦悦吃,又可以给副食品厂打样的。
悦悦抱着一个盖子上画着小熊的饼干罐子,走到王英跟前让王英给她开。
王英打开铁罐,从里面拿了两块饼干给她,又拿了两块给冬宝,然后把盖子给盖上,连罐子又还给悦悦。
陈秀琴在旁感慨:“项主任真有心了,给悦悦的买的衣服多好看啊!”
“这套书也很难得。”赵云升说。
王英笑笑:“明天上班我打电话好好谢谢他,上次没说几句话他就挂了。”
“明天还是元宵节呢,正好打电话问候一下。什么时候咱们家也能装电话就好了。”陈秀琴说。
这个年代装个电话可要不少钱呢,整个北崇也没有多少私人家里装电话的。
赵云升说:“那就装呗。”
陈秀琴又舍不得钱了,说:“哎哟,算了算了,也没什么要紧的人要联系,我去弄饭。”
第二天,王英到班上,打电话感谢项主任,项主任还不好意思上了,没说几句话就说自己要上课,把电话给挂了。
王英挂了电话,就到了开会时间。
最近厂里没什么新鲜事,会议持续了二十分钟就结束了。
会议结束后,王英回到办公室,走到门口时,听到里头匆忙挂电话的声音。
显然是邵鹏宇在跟谁通话,今天会议时间短,王英提前回来了,邵鹏宇估算错误时间,这才匆忙把电话挂断。
王英进办公室,邵鹏宇已经在自己办公桌前坐好。
“主任回来了,今天开会说什么了?”邵鹏宇问。
人一慌,话就多,平时邵鹏宇不会问后面那句话的。
“没什么新内容,都是按部就班的东西。”王英说着到自己办公桌前坐下。
“这样啊。”邵鹏宇应了声。
“是啊,最近都在说改革的事,也不知道我们厂会不会改革,会怎么改革,大家都没个主意呢。”王英故意说。
邵鹏宇说:“是呢,不知道怎么改革呢,主任觉得呢,我们厂会怎么改?”
“不知道呢,我说了也不算。”王英说。
邵鹏宇呵呵两声,敷衍了王英两句,两人都没有再说话。
……
杜家。
孙巧玲今天出院了,她前几天刚清醒时神志清明了许多,能认人了,但说话含糊,还是不能自主进食,也不能走路。
杜建国他爸杜为民昨天从外地回来了,他一回来就把杜建国给说了一通,对王慧倒是客气得很。
孙巧玲被安顿在床上躺着,杜家老太太坐在床边看着儿媳妇,脸色阴沉。
“老娘,你也先回房休息。不用担心,家里有人伺候呢,巧玲也能好起来的。”杜为民说。
“真能好起来啊?”杜老太太看向自己儿子。
“能。”杜为民说。
杜老太太又坐了会儿,想和孙巧玲说两句话,孙巧玲倒是理她,只是说什么,她也听不清。老太太只好叹口气,拄着拐,回自己房间去了。
晚上,杜为民把一家子喊到一起来开家庭会议。
王慧两口子,杜文秀两口子,杜文丽都在。
杜为民说:“你们妈现在需要人照顾,你们有章程吗?”
最近王慧和杜建国、杜文秀三个是轮流请假照顾孙巧玲,但这肯定不是长久之计。
杜文秀说:“爸,您说怎么办,我们听您的。”
王慧没吱声,公公从昨天到现在对她的态度她就看出来了,这个家,现在没她不行。本来孙巧玲刚生病时,她特别迷茫,但几天下来,她觉出味来了,现在是杜家离不开自己啊!
“我是这样想的,家里现在有老、有小、有病人,肯定离不了人。”杜为民说,“所以,你们四个肯定要有个人留在家里。”
“还有我!”杜文丽先跳起来了。
“坐下!”杜为民呵斥一声,“听我说完!”
杜文丽不情不愿地坐下,瞥了一眼王慧。
“慧慧,我想暂时把家里交给你,你先不要急,也听我说完。”杜为民说。
王慧已经有心理准备了,点点头说:“那您说。”
“你那个工作,我们也不能丢,可以先请人代班。”杜文民说,“家里呢,暂时交给你,文秀、建国你们姊妹两个,要帮衬慧慧。建国下班后,要帮慧慧做点事。文秀一个星期最少要回来一趟,洗洗刷刷,给你妈洗洗澡什么的。文丽呢,今年要高考,上半年,就先不安排,以学习为主。但高考结束以后,你要是考得上大学,你就去上学;考不上,你就回来照顾你妈,换你二嫂去上班……”
“我肯定能考上!”杜文丽说。
“你就这么不想照顾你妈啊?”王慧在旁说,“那是你亲妈,平时对你多好!真是患难见真情。”
“我不是这个意思!”杜文丽瞪王慧。
“不要打岔!”杜为民拍桌子。
姑嫂两个闭嘴了。
杜为民继续说:“文丽要是考上了,慧慧就再多照顾两年,到时候,我提前办退休,回来照顾,你还是去上班。文丽要是考不上,就文丽留在家照顾两年,慧慧你半年后就去上班。”
杜文丽在心里嘀咕一句:“我肯定能考上。”
“我这个安排,你们觉得怎么样?有什么意见吗?”杜为民视线从每个人脸上扫过,最后落在王慧身上,其余人也是看王慧。
王慧说:“照爸的意思,往长了说我照顾两年半;往短了说,照顾半年,我可以答应。”
一桌子人都松了口气,他们其实都怕王慧撂挑子。
“不过,我也有条件的。”王慧说。
“你说,只要爸能做到的,都答应你。”杜为民说。
王慧说:“建国的工资,肯定要全给我吧,您肯定也得补贴我一点吧?”
原来是要钱。
“钱的事你放心,我给你补,建国的工资你们自己商量。家里别的开销,全部由我来出。”杜为民说。
王慧这会儿装模作样,说:“那,我就牺牲一下,总归家里要人照顾。”
杜为民说:“慧慧,你把你妈照顾好,她身体恢复了,就是我们家的头号功臣,我们都会记你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