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真的吗?”王英问。
  “真的!”项主任没好气说,“平时看着挺机灵的,没想到一点脑子都没有。”
  项主任现在不肯走,还有一个原因,是王英还怀孕,他现在走了,这个车间主任的位置,肯定又要空降人来。他得为王英守着这个位置,他可以当这个挂名的车间主任,别人可休想!谁也别想摘王英的桃子,他必须留在副食品厂,直到王英接他的班。
  项主任骂王英一句没脑子,也是骂她看不见自己的苦心。当然,项主任是绝对不会主动和王英说的。这样难为情的话,项主任可说不出口!
  第137章 后悔“你看到云升当作家,后悔换亲了……
  电视里、广播里,每天都在报道着高考的事。现实中,走到哪儿也都能听到人们在说高考。
  王英每天去食堂吃饭都能看见带着书本的职工,徐莉莉和田玉兰也都弄到了课本,吃午饭的时候赶忙学一点,罗文书也加入了考生行列。周前进和吴海洋则是彻底放弃了。
  赵云升他们单位报考的人就多了,邱振华就报考了,他还劝赵云升考。
  “云升,你还是和我一起考吧,不说为了学历,到底长长见识,也能遇到更多志同道合的同志,多好。”邱振华说。
  赵云升说:“我已经遇到与我最志同道合的爱人,我舍不得离开她。”
  邱振华一脸无语,这个赵云升真是三天两头就显摆自己的爱人,谁不知道他爱人优秀!
  “英子肯定理解你,你要考,她肯定也支持。”
  “我做什么他都支持,所以我不考,她也支持。”赵云升笑着说,“你自己加油,我真的不考。”
  邱振华见劝不动赵云升,只好作罢,自己一个人奋斗了。
  十二月十号开始,北崇举行为期两天的高考。很多单位都在这几天*放假,支持考生。
  王英他们单位不在放假的行列,他们不但不放假,还得加班。最近直营店的生意特别好,各地的订单也在增多。特别是数字饼干,在恢复高考的消息出来后,莫名其妙迎来了一批激增。
  王英怀孕已经有七个多月,还在坚持上班,每天赵云升都是步行送王英到班,然后再自己骑车去单位。
  两天的考试结束后,王英问她手下那几个参加考试的考得怎么样。
  罗文书隐隐有些自得,说:“我觉得我考得还可以。”
  田玉兰则说:“我肯定考不上,基础太差,复习的时间不够,但是没关系,我明年再考!”
  “我肯定也不行,先前学的都忘了,这次考的都没复习到。”徐莉莉叹气。“而且,考的人好多啊,我铁定没戏了。明年再说吧,我还是先把手头的工作做好。”
  “没错,手头的工作做好,才是稳的。”周前进说,“就算上了大学,出来也是要工作。咱们现在的工作就已经很好了。”
  考试结束后的几天,邱振华来王英家,他挺有自信,觉得自己应该能考上。但是他比较担心,自己上大学后,和副食品厂的合作还能不能进行下去。
  副食品厂的包装大多数都是出自他之手,现在副食品厂发展这么好,他肯定不想丢了这个大客户。如今他在副食品厂拿到的设计报酬,远远超过他的本职工资。
  邱振华说出自己的顾虑后,王英笑道:“放心吧,只要我在副食品厂一天,我们肯定还是和你合作,你只管去省城读书,等你成了大艺术家,给我们的设计费少收点就行。”
  邱振华报考的是省城的学校,不算太远,要是去天南海北的地方,那肯能真的没办法合作了。
  “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邱振华笑道,“我的设计费,永远都是你说了算!”
  “那有你这句话,我也放心了。”王英笑道。
  邱振华来王英家后的第三天,顾梅兄妹俩也来家里了。两人是下班后,吃了晚饭来的,兄妹俩神色都很轻松,一看就知道考得不错。
  “你们俩肯定没问题的,你们报考的哪里的学校啊?”王英问道。
  顾梅两兄妹确实有点自信,两人也没谦虚。
  “我们确实考得还可以,都报考的是京城的学校,就是以后想和你见面可就难了。”顾梅说。
  “咱们可以写信嘛,我办公室马上要装电话了,还可以电话联系。”王英说,“有句古诗怎么说来着,‘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她就是恋家。”顾轩说,“我看她未必考得上呢,就开始说不想离家了。”
  “我肯定考得上。”顾梅瞪她哥,“对了,英子,你宝宝什么时候生啊,要是赶在我们上学前生就好了,我想看一看宝宝呢。”
  王英说:“估计得年后,正月里吧。”
  “那应该能赶上,我要给宝宝当干妈!”顾梅说。
  “行呀!”王英笑道。
  “那我是什么,干舅舅?”顾轩说。
  “对,干舅舅,我没有兄弟,宝宝亲舅舅也没有的,你这个干舅舅可得多稀罕稀罕。”王英和顾轩开玩笑。
  顾轩笑笑:“那是得稀罕。”
  “你们都报的什么学校啊?京城学校很多呢。”王英问道。
  “我报的京大,我哥报的电影学院。”顾梅说,“我哥被爸妈还有爷爷骂得狗血淋头,说好了报青华的,他却改报了电影学院,不知道咋想的。”
  王英却眼睛一亮:“电影学院好啊!将来拍电影,当大导演。对了,将来把我们家作家的小说拍成电影吧。”
  “谁的?”顾梅说,“你们家还有作家呢?”
  赵云升在旁一直没怎么说话,这会儿笑道:“我在小说月刊上连载了一篇小说,年后就出单行本了。”
  “真的啊?你好厉害!”顾梅惊呼。
  顾轩说:“杂志有吗,我拿回去看看。”
  “有,我上楼去拿。”
  赵云升从楼下拿下一摞杂志,其中六本是刊登了他的长篇小说《新生》的,还有两本刊登的是他的短篇小说。他把书递给顾轩,说:“笔名就是我本名。年后如果书出来了,我再送你们。”
  顾轩翻了翻说:“好,我回去看看。”
  顾梅在旁啧啧两声:“没想啊,赵云升,我原本觉得你配不上我们英子呢,现在看来,你也在努力呢!”
  赵云升坦然笑道:“没错,我要努力追赶英子的脚步,绝对不让她把我落下。”
  顾轩看看赵云升,又看看王英,他没有说话,翻着手上的杂志,翻到了赵云升的小说。只看了一页,他就被吸引了……
  “哥,英子问你话呢!你看入迷了啊?”顾梅推了推顾轩。
  “还真看入迷了,这小说写得挺好。”顾轩说,“英子问我什么?”
  “我问你怎么会想考电影学院的。”王英说。
  顾轩拍了拍手上的书说:“说不定就是为了把云升的书拍成电影呢。”
  见他们都朝自己翻白眼,顾轩笑着说:“因为我觉得电影行业未来一定会有大发展,就这么简单。”
  王英觉得顾轩很有远见,但是,前世她好像没有听说过一个叫顾轩的大导演呢……希望这辈子顾轩能成为大导演。
  顾家兄妹在王英这待到九点多才走。
  两人走后,王英和赵云升感叹道:“这场考试,不知道改变多少人的人生呢。”
  “可不是么,又有许多故事可以书写了。”赵云升说。
  王英笑赵云升:“世间万事万物,全是你的写作素材。”
  “没错!这是作家的基本素养。”赵云升笑道。
  “咱们期待一把顾轩成为大导演,把你的小说改成电影。”王英说,“说不定不用等顾轩,已经有人看中你的小说了呢。”
  赵云升在小说月刊上的连载结束后,又发表了两篇短篇,已经在文坛崭露头角,只是普通人的生活中,不知道这些信息。
  赵云升他们单位的同事,却是知道的。他们单位订阅了小说月刊,看到赵云升在上头发表小说,好多人也都跟着投稿,但无一例外,全都收到的是退稿信。
  等他们在杂志上看到赵云升连载的小说要出单行本了,一时间有人羡慕、有人嫉妒。连赵云升他们站长都把他找去谈话,问他预定一本签名书呢!
  元旦过后没几天,高考预选的名单下来了,王英他们单位一共有六个人过了预选,其中就有罗文书。
  田玉兰和徐莉莉正如她们自己想的,落榜了。
  田玉兰从高考结束后就开始继续复习,准备明年再战,完全没受影响。徐莉莉则是有些气馁,加上她家里催她结婚,她想放弃了。
  邱振华和顾梅兄妹都过了预选。接下来,就是复选的政审和体检,最终录取名单,要过年后才公布呢。
  年底,王英的肚子越来越大,她已经怀孕有八个月了。因为前世积累了很多经验,加上有家人的细心照顾,王英怀孕期间没有太难熬。年底厂里事情太多,王英也坚持到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