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赵云升一连改了几天稿子,赶在白桐说的截稿期前,把投稿信给寄了出去。
信寄出去了,赵云升心里其实还没底。毕竟白桐只是向他征稿,并没有说一定会给他刊登。
赵云升每天抓心挠肝等消息,但白桐那边一直没有回信。眼看着要到七七年的元旦,复刊号就要发行了,赵云升也没等到回信,他有些心灰。只能安慰自己,毕竟是复刊号,可能还是要登名家的作品,他一个一篇文章都没发表过的门外汉,能有约稿就很不错了……
元旦前两天,赵云升接王英下班,两人一到家,陈秀琴就说:“五交化商店来电视机了!老主任给我留了一个名额,云升跟我去拉回来。”
“真的?那家里钱和票够吧?”赵云升说,“多少钱啊?”
“四百二十块钱。”陈秀琴说,“票有,早就准备好了。走,现在就去,英子也去。”
王英要去拿钱,陈秀琴拉着不让她去拿,只说自己都准备好了。
陈秀琴抱上冬宝,娘儿们几个骑车去五交化商店。
王英没想到会在这儿碰见卢艳芬,她和她婆婆一起来也是买电视机的。
陈秀琴和卢艳芬的婆婆说话,赵云升在忙。
卢艳芬走到王英身边笑着说:“这是冬宝吧?”她想要去逗被王英抱在手里的冬宝,冬宝别过脸,不让她碰。
“嫂子别介意,孩子认生。”王英说。
卢艳芬收回手,叹气:“我们两家倒是疏远了,连冬宝都不认识我了。”
王英没接话,他们两家不是她嫁过来疏远的,高伟峰死了,他们就疏远了,跟她说不着。
王英不接话,卢艳芬又继续说:“英子,你怎么想到做数字饼干的?你是跟别人学的吗?还是自己想的。”
“我自己想的,我们厂就是头一个生产的,哪有地方学。”王英理直气壮说,但她有些疑惑,好端端的卢艳芬为什么要问自己这个。
“这样啊,那你真的好聪明。冬宝里头这件毛衣是你给她织的吗?花样挺别致的,没见过呢……”卢艳芬温温柔柔地说。
“舅舅!”冬宝看见赵云升抱着装电视机的纸箱子走出来,喊了一声,打断了王英和卢艳芬的对话。
赵云升身后还跟着一个五交化商店的职工,他手上也抱着一台电视,那是高家的。
两家把电视机绑在自行车后座,打了招呼各自回家了。临走前,卢艳芬又朝王英看了一眼,一副有话要和她说的样子,把王英搞得有点莫名其妙。但到家后,一家子开始捣鼓电视机,王英就把卢艳芬的事丢开不想了。
十二寸的小黑白电视,但在当时,已经算是稀罕物了。电视就放在一楼堂屋里,大家都能看。赵云升捣鼓了一会儿,电视上终于出现图像和声音。
冬宝乐得直蹦,兴奋得哇哇大叫。
王英兴趣不大,她前世见过大彩电,看过各种节目,现在这小黑白电视,对她来说没什么吸引力。
不过当天晚上,王英还是陪着家人一直看到电视休台才上楼。
两人躺下后,赵云升感慨:“我们接受信息的渠道太少了,我已经好久没有接触到新的书籍了……除了你托顾梅买的哪些。有了电视,应该多少又能多一点渠道吧。”
“运动都结束了,以后会越来越好的,你看小说月刊也要复刊了。”王英说。
赵云升沉默了几秒,又想起他那犹如石沉大海的稿子。
“我的稿子,肯定没戏了。白桐估计是太忙,连退稿信都没给我写。”赵云升叹气。
“没有退稿信,说不定是已经发表了呢,不是说一号出刊吗?咱们这一号能买到吗?”王英问,“买了瞧瞧就知道了。”
“不一定能到,毕竟停刊这么多年了。”赵云升说。
“等能买到了,咱们定上一份,肯定能在上头看到你的文章。”王英笑着说。
“你这倒是提醒我了,我该早向白桐定上一份的。”赵云升有些懊恼,英子每每都对他充满信心,说他一定可以,他实在不想让她失望。
元旦这天,赵云升果然没有买到书,问了单位的同事,也没有人订阅,很多人都不知道这本月刊复刊了。赵云升又去和领导申请,提出让单位订阅,领导也同意了。
但是现在定也来不及啊,赵云升想看现在复刊号啊!
赵云升就这么抓心挠肝等了几天,五号这天一早,赵家的院门被敲响,是熟悉的邮递员的声音。
“!”
赵云升本来还和王英腻歪,不想起床,听到邮递员的声音后立马坐起身,外衣外裤都来不及穿,直冲下楼。
“我来了!我来了!我来开门。”赵云升边跑边喊去开门。
陈秀琴见他发疯似的,让到一边,让他去开门。
“赵云升同志,你的信和书。”
门一开,赵云升听到了一声天籁。
“谢谢你,邮递员同志!”赵云升接过信和书,激动得恨不得上去给邮递员一个拥抱。
“不客气。”赵云升的眼神过于热烈,邮递员丢下三个字,蹬车跑了。
赵云升就站在门口,迫不及待地翻开书,查到目录,然后,在目录里。看到了自己的名字。
“英子!!!!”赵云升欢喜地大叫一声,一阵风似的跑回楼上。王英坐在床上,正穿上衣,赵云升回到房里就把她扑倒了。
“英子!发表了!发表了!复刊号,有我!”赵云升激动得语无伦次,狠狠地抱着王英。
王英被他抱勒得喘不过气来,捶了他后背两下:“你倒是让我看看啊!”
赵云升这才放开王英,又把杂志翻开,直接翻到他的小说那一页。
“看!”赵云升指着纸上,只见上面写着《新生(一)》,作者:赵云升。
王英摩挲着赵云升的名字,轻声说:“真好,梦想成真了,云升,而且还是连载呢。”
王英翻到目录页,上面除了赵云升,还有几个后世有名的大作家。
“我爱人真了不起啊。”王英感慨。
赵云升热泪盈眶,他又抱紧王英:“我曾经想都不敢想……要不是你的鼓励……我没有今日。”
王英一手拿着书,另一只手抚着赵云升的背。
“是你的才华,让我坚信你能成功,才会鼓励你啊……”王英轻声说。
两人紧紧相拥,赵云升舍不得放开王英。直到陈秀琴见他们过了时间还不下来,站在院子喊他们。
“英子!云升!下来吃早饭!不上班啊你们!”陈秀琴还不知道儿子刚才发什么疯呢。
赵云升这才恋恋不舍把王英放开,他难得有些腼腆起来,抹了把泪。
“我太开心了,英子别笑话我。”赵云升说。
“人之常情。”王英笑道,“快点穿衣服下去了,等下妈要拿到锅铲上来打你。”
两人迅速穿衣下楼,到楼下后,陈秀琴问:“云升刚才发什么疯呢?”
王英把手上的书递给陈秀琴看:“妈,您瞧,云升的小说,发表了。”
陈秀琴撩起围裙擦擦手:“哎哟,还真是写着赵云升的名字呢,这什么书啊?不要紧吧?”
“不要紧,正经的国家刊物。”王英笑着说,“上面除了云升,都是大作家呢!”
“真的啊?”陈秀琴也不认识什么大作家,她心里还是有些担心会出事。
“妈,放心吧,不会有事的。”王英安慰道,“您的儿子是有大出息的。”
陈秀琴一直觉得当什么作家是不靠谱的,而且危险的,一直以来也不支持赵云升写作,没想到,他竟真的能写出这么像样的东西来,还能发表。
赵主任走过来,陈秀琴说:“老赵,云升的文章发表了。”
“我听到了。”赵主任说。
“不要紧吧?”陈秀琴还是不放心。
“要紧不要紧的,都发表了。暂时肯定是不要紧的。”赵主任说着从陈秀琴手上接过书,“等下我看看吧。”
赵主任直接把书拿走了。赵云升在他身后喊:“爸,这是复刊号,还是我的样刊,很珍贵的,你别给我弄脏了,弄折页了!”
“知道了!我就看看你写了什么。”赵主任说。
赵主任知道儿子一直写东西,并不知道他写的是什么,也一直没当回事,现在真的在书上发表了,他才真正重视起来。
吃早饭前,赵主任把赵云升连载的这部分看完了。他拿着书回到饭桌上,把书还给赵云升,说:“后续呢?你有原稿吧,我给看看。”
“嘿嘿,您想看啊,等下个月书上刊登吧!”赵云升一脸怀笑。
赵主任脸一黑。
赵云升哼了一声:“以前给你们看,你们不看,喊打喊杀,要撕要烧,现在想看,就等着杂志连载吧!”
赵主任和陈秀琴一起白了赵云升一眼。赵主任说:“此一时彼一时,我们要烧你稿子的时候,你也发表不了。”
信寄出去了,赵云升心里其实还没底。毕竟白桐只是向他征稿,并没有说一定会给他刊登。
赵云升每天抓心挠肝等消息,但白桐那边一直没有回信。眼看着要到七七年的元旦,复刊号就要发行了,赵云升也没等到回信,他有些心灰。只能安慰自己,毕竟是复刊号,可能还是要登名家的作品,他一个一篇文章都没发表过的门外汉,能有约稿就很不错了……
元旦前两天,赵云升接王英下班,两人一到家,陈秀琴就说:“五交化商店来电视机了!老主任给我留了一个名额,云升跟我去拉回来。”
“真的?那家里钱和票够吧?”赵云升说,“多少钱啊?”
“四百二十块钱。”陈秀琴说,“票有,早就准备好了。走,现在就去,英子也去。”
王英要去拿钱,陈秀琴拉着不让她去拿,只说自己都准备好了。
陈秀琴抱上冬宝,娘儿们几个骑车去五交化商店。
王英没想到会在这儿碰见卢艳芬,她和她婆婆一起来也是买电视机的。
陈秀琴和卢艳芬的婆婆说话,赵云升在忙。
卢艳芬走到王英身边笑着说:“这是冬宝吧?”她想要去逗被王英抱在手里的冬宝,冬宝别过脸,不让她碰。
“嫂子别介意,孩子认生。”王英说。
卢艳芬收回手,叹气:“我们两家倒是疏远了,连冬宝都不认识我了。”
王英没接话,他们两家不是她嫁过来疏远的,高伟峰死了,他们就疏远了,跟她说不着。
王英不接话,卢艳芬又继续说:“英子,你怎么想到做数字饼干的?你是跟别人学的吗?还是自己想的。”
“我自己想的,我们厂就是头一个生产的,哪有地方学。”王英理直气壮说,但她有些疑惑,好端端的卢艳芬为什么要问自己这个。
“这样啊,那你真的好聪明。冬宝里头这件毛衣是你给她织的吗?花样挺别致的,没见过呢……”卢艳芬温温柔柔地说。
“舅舅!”冬宝看见赵云升抱着装电视机的纸箱子走出来,喊了一声,打断了王英和卢艳芬的对话。
赵云升身后还跟着一个五交化商店的职工,他手上也抱着一台电视,那是高家的。
两家把电视机绑在自行车后座,打了招呼各自回家了。临走前,卢艳芬又朝王英看了一眼,一副有话要和她说的样子,把王英搞得有点莫名其妙。但到家后,一家子开始捣鼓电视机,王英就把卢艳芬的事丢开不想了。
十二寸的小黑白电视,但在当时,已经算是稀罕物了。电视就放在一楼堂屋里,大家都能看。赵云升捣鼓了一会儿,电视上终于出现图像和声音。
冬宝乐得直蹦,兴奋得哇哇大叫。
王英兴趣不大,她前世见过大彩电,看过各种节目,现在这小黑白电视,对她来说没什么吸引力。
不过当天晚上,王英还是陪着家人一直看到电视休台才上楼。
两人躺下后,赵云升感慨:“我们接受信息的渠道太少了,我已经好久没有接触到新的书籍了……除了你托顾梅买的哪些。有了电视,应该多少又能多一点渠道吧。”
“运动都结束了,以后会越来越好的,你看小说月刊也要复刊了。”王英说。
赵云升沉默了几秒,又想起他那犹如石沉大海的稿子。
“我的稿子,肯定没戏了。白桐估计是太忙,连退稿信都没给我写。”赵云升叹气。
“没有退稿信,说不定是已经发表了呢,不是说一号出刊吗?咱们这一号能买到吗?”王英问,“买了瞧瞧就知道了。”
“不一定能到,毕竟停刊这么多年了。”赵云升说。
“等能买到了,咱们定上一份,肯定能在上头看到你的文章。”王英笑着说。
“你这倒是提醒我了,我该早向白桐定上一份的。”赵云升有些懊恼,英子每每都对他充满信心,说他一定可以,他实在不想让她失望。
元旦这天,赵云升果然没有买到书,问了单位的同事,也没有人订阅,很多人都不知道这本月刊复刊了。赵云升又去和领导申请,提出让单位订阅,领导也同意了。
但是现在定也来不及啊,赵云升想看现在复刊号啊!
赵云升就这么抓心挠肝等了几天,五号这天一早,赵家的院门被敲响,是熟悉的邮递员的声音。
“!”
赵云升本来还和王英腻歪,不想起床,听到邮递员的声音后立马坐起身,外衣外裤都来不及穿,直冲下楼。
“我来了!我来了!我来开门。”赵云升边跑边喊去开门。
陈秀琴见他发疯似的,让到一边,让他去开门。
“赵云升同志,你的信和书。”
门一开,赵云升听到了一声天籁。
“谢谢你,邮递员同志!”赵云升接过信和书,激动得恨不得上去给邮递员一个拥抱。
“不客气。”赵云升的眼神过于热烈,邮递员丢下三个字,蹬车跑了。
赵云升就站在门口,迫不及待地翻开书,查到目录,然后,在目录里。看到了自己的名字。
“英子!!!!”赵云升欢喜地大叫一声,一阵风似的跑回楼上。王英坐在床上,正穿上衣,赵云升回到房里就把她扑倒了。
“英子!发表了!发表了!复刊号,有我!”赵云升激动得语无伦次,狠狠地抱着王英。
王英被他抱勒得喘不过气来,捶了他后背两下:“你倒是让我看看啊!”
赵云升这才放开王英,又把杂志翻开,直接翻到他的小说那一页。
“看!”赵云升指着纸上,只见上面写着《新生(一)》,作者:赵云升。
王英摩挲着赵云升的名字,轻声说:“真好,梦想成真了,云升,而且还是连载呢。”
王英翻到目录页,上面除了赵云升,还有几个后世有名的大作家。
“我爱人真了不起啊。”王英感慨。
赵云升热泪盈眶,他又抱紧王英:“我曾经想都不敢想……要不是你的鼓励……我没有今日。”
王英一手拿着书,另一只手抚着赵云升的背。
“是你的才华,让我坚信你能成功,才会鼓励你啊……”王英轻声说。
两人紧紧相拥,赵云升舍不得放开王英。直到陈秀琴见他们过了时间还不下来,站在院子喊他们。
“英子!云升!下来吃早饭!不上班啊你们!”陈秀琴还不知道儿子刚才发什么疯呢。
赵云升这才恋恋不舍把王英放开,他难得有些腼腆起来,抹了把泪。
“我太开心了,英子别笑话我。”赵云升说。
“人之常情。”王英笑道,“快点穿衣服下去了,等下妈要拿到锅铲上来打你。”
两人迅速穿衣下楼,到楼下后,陈秀琴问:“云升刚才发什么疯呢?”
王英把手上的书递给陈秀琴看:“妈,您瞧,云升的小说,发表了。”
陈秀琴撩起围裙擦擦手:“哎哟,还真是写着赵云升的名字呢,这什么书啊?不要紧吧?”
“不要紧,正经的国家刊物。”王英笑着说,“上面除了云升,都是大作家呢!”
“真的啊?”陈秀琴也不认识什么大作家,她心里还是有些担心会出事。
“妈,放心吧,不会有事的。”王英安慰道,“您的儿子是有大出息的。”
陈秀琴一直觉得当什么作家是不靠谱的,而且危险的,一直以来也不支持赵云升写作,没想到,他竟真的能写出这么像样的东西来,还能发表。
赵主任走过来,陈秀琴说:“老赵,云升的文章发表了。”
“我听到了。”赵主任说。
“不要紧吧?”陈秀琴还是不放心。
“要紧不要紧的,都发表了。暂时肯定是不要紧的。”赵主任说着从陈秀琴手上接过书,“等下我看看吧。”
赵主任直接把书拿走了。赵云升在他身后喊:“爸,这是复刊号,还是我的样刊,很珍贵的,你别给我弄脏了,弄折页了!”
“知道了!我就看看你写了什么。”赵主任说。
赵主任知道儿子一直写东西,并不知道他写的是什么,也一直没当回事,现在真的在书上发表了,他才真正重视起来。
吃早饭前,赵主任把赵云升连载的这部分看完了。他拿着书回到饭桌上,把书还给赵云升,说:“后续呢?你有原稿吧,我给看看。”
“嘿嘿,您想看啊,等下个月书上刊登吧!”赵云升一脸怀笑。
赵主任脸一黑。
赵云升哼了一声:“以前给你们看,你们不看,喊打喊杀,要撕要烧,现在想看,就等着杂志连载吧!”
赵主任和陈秀琴一起白了赵云升一眼。赵主任说:“此一时彼一时,我们要烧你稿子的时候,你也发表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