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那怎么办,公安也得依法办事啊。”王英说。
赵云升想了想说:“这种人,以后肯定还会犯的,他改不了,写一千封保证书也没用。你还是劝你同事早点离婚。”
“嗯,她已经决定离婚了。”王英说。
“唉,我爸拐弯抹角说我,该不会是怕我也变成那样的人吧,真是的,一点都不了解我。”赵云升嘟哝。
“我了解你就行。”王英笑着说。
“明天我还是送你去单位吧。”
“不用,他要是再敢来,正好助力林芳华离婚。”王英说。
“不行,那万一伤着你呢。”
“不会的,在家打媳妇的男人,一般都没那个胆量在外面伤人。”
赵云升还是不放心,说:“反正忙得差不多了,我还是送你。”
王英知道拗不过赵云升,就随他了。
第二天上午,副食品厂在食堂举行了职工大会。今年职工大会的主题是:厂是每一个职工的坚强后盾。
钱厂长读完发言稿,食堂里响起热烈的掌声,文书记录下了当时的场景,到时候发到市晚报上去。
厂长发言完,副厂长和主任都有发言,之后便是评选优秀员工。王英和林芳华都被选为优秀员工,两外还有别的车间的三位男同志被选上。五个人上前,接受了领导给他们戴的大红花,又接了荣誉证书。
一九七五年的劳动节,王英拿到了副食品厂的优秀员工荣誉。下午,她还要作为副食品厂的代表,参加市里的职工代表大会暨劳模表彰大会。
第95章 退稿这是一封退稿信
吃过午饭,王英和厂里的几位职工代表以及领导一起去参加职工代表大会暨劳模表彰大会。
大会在市政府礼堂举行,王英他们到的时候,现场已经有很多人。王英看到了前世服装厂的死对头,这次也作为服装厂的职工代表来了。她还看见造纸厂的高副厂长,和赵主任一照面就到一起说话。百货商店来了一个她认识的售货员,两人打了招呼。然后她还在人群中,看见被几个男同志包围的卢艳芬。
“王英。”
王英听到有人叫她,是顾轩,他正朝自己走过来。
“你也来啦。”王英笑着说。
“凑热闹的。”顾轩说,“上次拍的照片洗出来了,回头你去我家拿,还是让顾梅送给你。”
“这么快啊?我去拿吧。”王英说,“我爱人拍的还没洗出来呢,等洗出来了,我正好送过去,和你们交换。”
“好。”顾轩说着扫了一圈王英周围,说,“项怀民没来?”
“项主任不肯来。”王英笑着说,“说耽误他解决世界难题呢。”
顾轩笑笑:“他就那人,和他相处得还行吧?”
“挺好,项主任是个可爱的领导。”王英笑道。
“可爱……”顾轩有点无语,无法理解项怀民的可爱之处。
顾轩又和王英说了几句无关紧要的话,被他同事叫走了。
顾轩走后,郑连成走过来,小声问王英:“王主任,刚才跟你说话的年轻人,是不是姓顾。”
王英说:“郑厂长认识啊?”
“呵呵,见过、见过。王主任人脉挺广的,都没听你说过。”郑连成说。
“就认识而已,算不得人脉。”王英说。
郑连成笑笑没吱声,认识也是人脉啊,他怎么就不认识呢。而且看他们刚才说话的样子,应该是很熟了。王英年纪轻轻,自己本事挺大,还认识顾家人,这让郑连成对她有了新的认识。
下午两点,大会准时开始,一开始照例是领导讲话。几个领导漫长的发言讲下来,王英已经昏昏欲睡。
领导发言过后,就是劳模表彰大会,王英作为劳模的备选者之一,还被领导提了名字,说了事迹,不过只是一句带过,没有详说。今年的劳模一共选了四人,三男一女。都是年纪比较大,工龄比较长的。
其中那位女同志叫何怡,王英记得她,她是妇联的基层办事员,从建国那年妇联成立,就一直在妇联工作,而且一直坚持做着最基层的工作,数次拒绝提干,帮助了很多妇女儿童,后来还上过国家电视台。
王英心想,荣誉确实要给这样的人。
在主席台上的领导说出劳模的名字和单位之后,钱同生小声对王英说:“别气馁,以后还有机会。”
王英一点都不气馁,她才二十一岁,她的职业生涯才刚开始,比起评上劳模,她更想在将来被评上杰出青年。
几位劳模发言过后,文工团开始表演节目。开场就唱了《工人大合唱》,之后有诗朗诵,芭蕾舞……
下午五点,大会结束,所有人离开礼堂,每个人都领到了一份纪念品,一条毛巾。
刚出礼堂走了没多远,王英被卢艳芬叫住了。
“英子,好久不见。”
“艳芬嫂子。”王英确实和卢艳芬很久没见。五月的天,她穿着一件大翻领的白衬衫,外面套一件黑色的对襟开衫,衣服很普通,但穿在她身上,却是秀美动人。她们站在礼堂门口不远处说话,但凡经过的人,都会忍不住看一眼卢艳芬。
“最近还好吗,工作很忙吧。”艳芬问道。
“还可以,不算忙。”王英最近确实不怎么忙,车间里的增加了设备,招了新职工,生产也步入正轨,她的工作内容每天几乎都差不多,没有特别要忙的。鉴于先前钱厂长点她,嫌她不安分,她暂时也不想有什么新动作。
“沙琪玛和桃酥我都吃了,真好吃,比以前好吃。听说都你是做出来的,真厉害,你怎么想到的呢。”艳芬说还是那么话温温柔柔,面带笑意。
“是厂里大家一起做出来的,不是我个人功劳。”王英语气淡淡的,她活两辈子,也见识过不少人,但她十分看不透这个卢艳芬。
“婶子说你一直挺忙的,云升每天都接送你下班,你们感情真好。”卢艳芬说。
王英叹气:“嫂子总是一个人也不是个事儿,高叔他们也都支持你往前走,你也早点找个知冷知热,每天接送的人。”
卢艳芬撩了一下鬓角的碎发,也叹:“难呀,总是忘不掉旧人,很难接受新人,对人家也不公平。”
王英想翻白眼,卢艳芬说的这个旧人也不知道是高伟峰还是赵云升呢。
“嫂子和伟峰哥的事,我也全都听云升说过了,嫂子对伟峰哥确实情深义重。”王英特意加重了“全部”两个字,她不信卢艳芬听不懂。“能一辈子只守着一个人,也挺浪漫的。这要是在旧社会,怕是要给嫂子立贞洁牌坊呢。”
卢艳芬脸色果然有点难看起来,王英没等她说话,就说:“嫂子,我还要去买菜,回头见吧。”
王英说完就去取自己的自行车,把卢艳芬留在原地。
卢艳芬一直盯着王英的背影看,直到王英消失在拐角处。她也要离开时,发现有个男人正朝盯着她看,卢艳芬没有多想,面色沉静地走向自己的同事。
王英取了自行车,当真去买了些菜,难得她第一个到家,放好包就到厨房弄饭。
陈秀琴是第二个回来,她一回来就到厨房,见做饭的是王英,问道:“英子这么早啊?”
“嗯,大会开到五点,我就回来了,爸和高叔他们一起,好像还有别的事。”王英说。
“劳模都是谁呀?”陈秀琴问。
王英把那几个人告诉陈秀琴,陈秀琴也认识何怡,敬佩地说:“旁人不认识,给何怡是合理的。”
“您也认识她呢。”王英说。
“认识,怎么不认识。就我们前面两个巷子有个浑人打媳妇,就是她来做的调解工作,来过好几趟呢。”陈秀琴说。
“最后怎么说的?”王英问。
“离婚了。”陈秀琴说,“要么说浑人呢,保证一百遍也没用,还是要打媳妇。最后也是在何怡的调解下离的婚。”
王英觉得林芳华要是离婚不顺利,也可以找何怡调解。
“确实该她拿这个荣誉。”王英说。
陈秀琴笑:“我看我们英子也该拿一个,吃在年轻的亏。”
“年轻就是最大的福了,哪好意思说吃亏。”王英笑着说,“我现在要是真拿劳模,肯定惹争议,还是多为厂里做贡献,拿出更好的成绩再说吧。”
“你这样想,也没错。哎,英子,你看到艳芬了没?”陈秀琴问道。
“看到了,说羡慕云升天天接我上下班,我劝她也找个人,她又说放不下旧人。”王英说。
“不知道她怎么想的,谁劝都不听。”陈秀琴说,“最近我在单位也不怎么和她来往了。唉,单位都在问我退休的事了,我还不想退呢,退了之后有了好东西,都赶不上趟,肯定被人抢先。”
“能办返聘么?”王英问。
“不太好办,毕竟要搬货什么的,把我调到轻松的岗位,那人家也不服气的。还有一年不到,不知道能不能来点好东西,要是有洗衣机就好了。”陈秀琴絮絮叨叨地说。
赵云升想了想说:“这种人,以后肯定还会犯的,他改不了,写一千封保证书也没用。你还是劝你同事早点离婚。”
“嗯,她已经决定离婚了。”王英说。
“唉,我爸拐弯抹角说我,该不会是怕我也变成那样的人吧,真是的,一点都不了解我。”赵云升嘟哝。
“我了解你就行。”王英笑着说。
“明天我还是送你去单位吧。”
“不用,他要是再敢来,正好助力林芳华离婚。”王英说。
“不行,那万一伤着你呢。”
“不会的,在家打媳妇的男人,一般都没那个胆量在外面伤人。”
赵云升还是不放心,说:“反正忙得差不多了,我还是送你。”
王英知道拗不过赵云升,就随他了。
第二天上午,副食品厂在食堂举行了职工大会。今年职工大会的主题是:厂是每一个职工的坚强后盾。
钱厂长读完发言稿,食堂里响起热烈的掌声,文书记录下了当时的场景,到时候发到市晚报上去。
厂长发言完,副厂长和主任都有发言,之后便是评选优秀员工。王英和林芳华都被选为优秀员工,两外还有别的车间的三位男同志被选上。五个人上前,接受了领导给他们戴的大红花,又接了荣誉证书。
一九七五年的劳动节,王英拿到了副食品厂的优秀员工荣誉。下午,她还要作为副食品厂的代表,参加市里的职工代表大会暨劳模表彰大会。
第95章 退稿这是一封退稿信
吃过午饭,王英和厂里的几位职工代表以及领导一起去参加职工代表大会暨劳模表彰大会。
大会在市政府礼堂举行,王英他们到的时候,现场已经有很多人。王英看到了前世服装厂的死对头,这次也作为服装厂的职工代表来了。她还看见造纸厂的高副厂长,和赵主任一照面就到一起说话。百货商店来了一个她认识的售货员,两人打了招呼。然后她还在人群中,看见被几个男同志包围的卢艳芬。
“王英。”
王英听到有人叫她,是顾轩,他正朝自己走过来。
“你也来啦。”王英笑着说。
“凑热闹的。”顾轩说,“上次拍的照片洗出来了,回头你去我家拿,还是让顾梅送给你。”
“这么快啊?我去拿吧。”王英说,“我爱人拍的还没洗出来呢,等洗出来了,我正好送过去,和你们交换。”
“好。”顾轩说着扫了一圈王英周围,说,“项怀民没来?”
“项主任不肯来。”王英笑着说,“说耽误他解决世界难题呢。”
顾轩笑笑:“他就那人,和他相处得还行吧?”
“挺好,项主任是个可爱的领导。”王英笑道。
“可爱……”顾轩有点无语,无法理解项怀民的可爱之处。
顾轩又和王英说了几句无关紧要的话,被他同事叫走了。
顾轩走后,郑连成走过来,小声问王英:“王主任,刚才跟你说话的年轻人,是不是姓顾。”
王英说:“郑厂长认识啊?”
“呵呵,见过、见过。王主任人脉挺广的,都没听你说过。”郑连成说。
“就认识而已,算不得人脉。”王英说。
郑连成笑笑没吱声,认识也是人脉啊,他怎么就不认识呢。而且看他们刚才说话的样子,应该是很熟了。王英年纪轻轻,自己本事挺大,还认识顾家人,这让郑连成对她有了新的认识。
下午两点,大会准时开始,一开始照例是领导讲话。几个领导漫长的发言讲下来,王英已经昏昏欲睡。
领导发言过后,就是劳模表彰大会,王英作为劳模的备选者之一,还被领导提了名字,说了事迹,不过只是一句带过,没有详说。今年的劳模一共选了四人,三男一女。都是年纪比较大,工龄比较长的。
其中那位女同志叫何怡,王英记得她,她是妇联的基层办事员,从建国那年妇联成立,就一直在妇联工作,而且一直坚持做着最基层的工作,数次拒绝提干,帮助了很多妇女儿童,后来还上过国家电视台。
王英心想,荣誉确实要给这样的人。
在主席台上的领导说出劳模的名字和单位之后,钱同生小声对王英说:“别气馁,以后还有机会。”
王英一点都不气馁,她才二十一岁,她的职业生涯才刚开始,比起评上劳模,她更想在将来被评上杰出青年。
几位劳模发言过后,文工团开始表演节目。开场就唱了《工人大合唱》,之后有诗朗诵,芭蕾舞……
下午五点,大会结束,所有人离开礼堂,每个人都领到了一份纪念品,一条毛巾。
刚出礼堂走了没多远,王英被卢艳芬叫住了。
“英子,好久不见。”
“艳芬嫂子。”王英确实和卢艳芬很久没见。五月的天,她穿着一件大翻领的白衬衫,外面套一件黑色的对襟开衫,衣服很普通,但穿在她身上,却是秀美动人。她们站在礼堂门口不远处说话,但凡经过的人,都会忍不住看一眼卢艳芬。
“最近还好吗,工作很忙吧。”艳芬问道。
“还可以,不算忙。”王英最近确实不怎么忙,车间里的增加了设备,招了新职工,生产也步入正轨,她的工作内容每天几乎都差不多,没有特别要忙的。鉴于先前钱厂长点她,嫌她不安分,她暂时也不想有什么新动作。
“沙琪玛和桃酥我都吃了,真好吃,比以前好吃。听说都你是做出来的,真厉害,你怎么想到的呢。”艳芬说还是那么话温温柔柔,面带笑意。
“是厂里大家一起做出来的,不是我个人功劳。”王英语气淡淡的,她活两辈子,也见识过不少人,但她十分看不透这个卢艳芬。
“婶子说你一直挺忙的,云升每天都接送你下班,你们感情真好。”卢艳芬说。
王英叹气:“嫂子总是一个人也不是个事儿,高叔他们也都支持你往前走,你也早点找个知冷知热,每天接送的人。”
卢艳芬撩了一下鬓角的碎发,也叹:“难呀,总是忘不掉旧人,很难接受新人,对人家也不公平。”
王英想翻白眼,卢艳芬说的这个旧人也不知道是高伟峰还是赵云升呢。
“嫂子和伟峰哥的事,我也全都听云升说过了,嫂子对伟峰哥确实情深义重。”王英特意加重了“全部”两个字,她不信卢艳芬听不懂。“能一辈子只守着一个人,也挺浪漫的。这要是在旧社会,怕是要给嫂子立贞洁牌坊呢。”
卢艳芬脸色果然有点难看起来,王英没等她说话,就说:“嫂子,我还要去买菜,回头见吧。”
王英说完就去取自己的自行车,把卢艳芬留在原地。
卢艳芬一直盯着王英的背影看,直到王英消失在拐角处。她也要离开时,发现有个男人正朝盯着她看,卢艳芬没有多想,面色沉静地走向自己的同事。
王英取了自行车,当真去买了些菜,难得她第一个到家,放好包就到厨房弄饭。
陈秀琴是第二个回来,她一回来就到厨房,见做饭的是王英,问道:“英子这么早啊?”
“嗯,大会开到五点,我就回来了,爸和高叔他们一起,好像还有别的事。”王英说。
“劳模都是谁呀?”陈秀琴问。
王英把那几个人告诉陈秀琴,陈秀琴也认识何怡,敬佩地说:“旁人不认识,给何怡是合理的。”
“您也认识她呢。”王英说。
“认识,怎么不认识。就我们前面两个巷子有个浑人打媳妇,就是她来做的调解工作,来过好几趟呢。”陈秀琴说。
“最后怎么说的?”王英问。
“离婚了。”陈秀琴说,“要么说浑人呢,保证一百遍也没用,还是要打媳妇。最后也是在何怡的调解下离的婚。”
王英觉得林芳华要是离婚不顺利,也可以找何怡调解。
“确实该她拿这个荣誉。”王英说。
陈秀琴笑:“我看我们英子也该拿一个,吃在年轻的亏。”
“年轻就是最大的福了,哪好意思说吃亏。”王英笑着说,“我现在要是真拿劳模,肯定惹争议,还是多为厂里做贡献,拿出更好的成绩再说吧。”
“你这样想,也没错。哎,英子,你看到艳芬了没?”陈秀琴问道。
“看到了,说羡慕云升天天接我上下班,我劝她也找个人,她又说放不下旧人。”王英说。
“不知道她怎么想的,谁劝都不听。”陈秀琴说,“最近我在单位也不怎么和她来往了。唉,单位都在问我退休的事了,我还不想退呢,退了之后有了好东西,都赶不上趟,肯定被人抢先。”
“能办返聘么?”王英问。
“不太好办,毕竟要搬货什么的,把我调到轻松的岗位,那人家也不服气的。还有一年不到,不知道能不能来点好东西,要是有洗衣机就好了。”陈秀琴絮絮叨叨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