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周前进忙说:“还不恭喜副主任。”说完他带头鼓掌。
  “对对,恭喜副主任!”几人也忙鼓掌。
  王英笑笑:“多谢大家,这离不开大家的支持。”厂里还没有说对第四车间职工们的奖励,她才升职第一天也不好现在就提,因此她暂时也没说,只隐晦地提了一嘴,“大家的辛苦和努力我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呢。”
  “这是我们应该做的,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都是组长的功劳!”周前进说。
  王英笑笑:“我一个人不可能几天糟半吨货。”
  组员们都笑,周前进又问道:“那我们研发小组呢?”
  “对啊,对啊,我们不是第四车间的啊,组长,不,副主任也不是吧?”吴海洋跟着说。
  “小组还在,我依然是组长。我们还是独立于车间存在的小组。”王英说。
  “我知道了。”周前进点头。
  “那你们继续吧,有什么问题去办公室找我。”王英说。
  几人目送王英离开,车间里别的职工凑过来问:“组长现在是副主任了?”
  “是的。”周前进说。
  “啧啧,真厉害,这才进厂多久,副主任了!而且也年轻,好像才二十一!”
  周前进没接话,开始做自己的事,王英他们小组成员,各有心事,手上都没停止做事。
  周前进心想,他和王英是一起进厂的,短短几个人月,人家是副主任了,自己还是个小职工,而且是和车间操作员没什么区别的小职工。他原本想着王英升任第四车间的副主任,那研发小组组长的职位就空出来了,自己说不定还能争一争,没想到她还兼任着研发小组的组长。
  周前进心里是真的为王英高兴,但同时也为自己的前途感到迷茫。王英说她把他们的辛苦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但他进厂后,到底做了多少突出的工作,让她看到了呢?桃酥的改进她不直接参与,是不是就是在他们机会呢……
  其余的人,心里或多或少都有和周前进类似的想法。
  空闲时,徐莉莉和田玉兰说:“明明一起进厂的,我和组长的差距越来越大了。怎么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人家就跑那么快!”
  田玉兰说:“你们只是看上去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但是她懂的更多,能指挥生产,也能指导职工。别人抄她的提案框架都能让厂里为她生产新产品,咱们能吗?个人素质差太多了,一起跑也没用啊。”
  徐莉莉看看田玉兰:“玉兰姐,这是我听你说过的最长的一段话……我们刚来时,你都不吱声呢。”
  “这也是组长的功劳。她……教会我挺多,我自己也变了。”田玉兰笑着说。
  徐莉莉叹气,她好像跟组长接触是最多的,感觉也学了不少东西,写工作日记、生产笔记,但这些真的有用吗?她好像也想不出什么提案。感觉自己也就是运气好,才被选进厂,进厂后表现平平,只能听吩咐办事……
  王英的升职给她的组员们心灵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她自己心里也有数,他们在自省的同时,王英也在自己的笔记本上记录着对他们的观察。他们平时的工作日志,工作时的表现,王英真的都看在眼里。
  回到办公室,王英见项怀民已经把文件夹都放回她桌上了,他面前只有一张纸和一支笔。
  王英心说,他该不会和她家赵云升一样,表面是个车间主任,实际想当作家,所以才一来就表明自己不问事,其实他只想安安静静写作?
  一上午,王英在安静地整理报表,期间车间搅拌机卡住,职工来办公室找他们,项怀民连头都没抬一下,是王英找人来进行维修。
  到了午饭时间,王英站起身,活动着肩颈,她转动脖子,看见项怀民面前的纸上写的不是文字,而是数字、符号和图形。
  “主任,您这是攻克数学难题呢?”王英问。她想起来,好像是因为某个数学家证明了一个国际数学难题,有几年很流行学数学。
  “嗯。”项怀民点头。
  王英心说,难怪看着像数学老师呢,她看人真准。
  “您在研究什么国际难题吗?”王英小心翼翼地问。
  “说了你也不懂。”项怀民说。
  王英确实不懂……她就没有再问,只说:“午饭时间到了,一起去食堂吗?”
  “你先去吧。”项怀民说,“等我这步算完。”
  “您知道食堂在哪儿吗,要不我等等您。”王英觉得项主任才来第一天,还是把他照顾到位比较好。
  项怀民抬眼看看王英:“算了,先去吃饭吧。”
  王英带着项怀民来食堂,项怀民第一次来,看看窗口的菜式,很满意地说:“伙食不错,比搪瓷厂好!”
  “我们毕竟副食品厂嘛,食堂的酱炖菜都不错,我们厂的酱很好吃。”王英在旁说。
  “嗯,我尝尝。”项怀民说。
  两人打好饭,王英问项怀民:“主任要和我一起去我们组员那用餐吗?”
  见项怀民不吱声,王英又补了一句:“我们平时都一起的,而且您还没和职工们打过招呼呢。”
  “那就一起吧。”项怀民说。
  两人朝周前进、徐莉莉他们那儿走。
  “来了来了来了!组长把主任带过来了!”罗文书小声说。
  “我就说组长还会和我们一起吃的。”徐莉莉说。
  “是副主任!”周前进提醒他们。
  王英和项怀民一起走着,她忽然说:“主任,我们要是遇到计算问题,是不是也可以找您?”
  “你们能遇到什么计算问题,几斤面放几斤水、几斤油这种,还用得着我?”项怀民说。
  “万一遇到需要更精确的算法呢,我曾听说过一句话,这个世界的本源是数学。那用到数学的地方肯定多着呢!”王英说。
  “‘数是万物的本源’,毕达哥拉斯说的,你居然听说过这句话。”项怀民对王英简直刮目相看,“好吧,有什么问题,可以来问我。”
  “好。”王英笑呵呵说。
  两人走到组员们给他们预留的位置,王英跟他们介绍:“这是我们车间主任、项主任。你们在改良配方时,遇到算不清楚配料、得不出精准配方这些问题时,可以请教项主任。”
  “项主任好!”几人和项怀民打招呼。
  项怀民瞥了一眼王英,这人还真会顺杆子爬!但是在组员面前,新来的项主任还是答应下来。
  “多谢项主任,早上怎么样,我在办公室等半天,怎么一份样品也没送进去。”王英和往常一样,边吃饭边和他们说着生产中的问题。
  徐莉莉气馁:“别提了,早上我试的那炉,梆硬!我怕把组长、哦不,主任和副主任的牙给硌了,就没给你们送。”
  “时间烤久了吧。”王英说。
  “嗯……我想着多烤一会儿应该不容易碎……”徐莉莉说。
  “我做的那炉一碰就碎……”罗文书接话
  王英失笑:“你们是不是太激进了,一下子把配方改太多?”
  罗文书推推眼镜:“是有点激进了……不过那位陆忠鸣也挺激进。”
  “都说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你们激进地改配方,那肯定要差十万八千里。”王英说,“你们还是悠着点啊,虽然我们现在有主任了,可以帮我们申请更多的原料,但也不能这么霍霍,国家的资源是宝贵的。”
  项怀民拿勺子的手一顿,这王英和顾轩兄妹说的是同一个人吗?他怎么感觉,这是个擅长坑人的大坑子?
  王英说着给组员们使眼色,周前进会意,忙说:“主任,我们一定会好好试的,您到时候再给我们多申请些原料,我们一定会试验出最完美的配方!”
  项怀民觉得自己被王英架在火上了,只好应了一声好。心说:早知道不和王英一起吃饭了!
  吃完午饭,一行人一起回车间。王英和项怀民回到办公室,新工牌送来了,她把工牌换上,旧工牌丢在抽屉里。半年不到,升任副主任,她心里已经很满意。
  下午,王英去车间检查了库存,去仓库补了缺的配料,解决了一场职工之间的小摩擦,过问了研发小组的试验进程,去后勤给项主任领了办公用品和茶缸还顺便让他们给车间补充口罩、鞋套等物,去给赵主任交了生产报告……
  而他们的车间主任项怀民,坐在自己的办公桌前,解了一下午的国际数学难题,然后在下班前,把今天算了一天,写完数字的纸,撕巴撕巴丢进了垃圾桶。
  王英看看垃圾桶里的纸,有点想笑,项主任今天一天,白算了呀!
  工作时间调整过,王英他们现在是六点下班。
  六点一到,项主任就立马站起身,把茶缸里的茶喝干净,说了句:“下班。”就潇洒地走了,生产的事一句也不问。
  王英觉得,有这样的顶头上司,好像真没什么不好……
  王英没项主任那么准时,她处理好手上的事下班时已经六点十几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