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真的多亏了赵主任,还多亏了组长你先前把方红军送进去了,不然他肯定不肯给。不知道他笔记本上都写了什么,咱们明天就开始试吗?正好元宵也不用生产了。“徐莉莉激动地说。
  “嗯,等我回去先看看笔记,然后还要向赵主任和厂长申请。车间里事多,不一定匀得出人来,得一样样安排好。”王英说。
  两人说着话,出了老街,骑上自行车返回。两人到副食品厂附近后分开,各自回家。
  王英回到家,赵云升正在楼上晾衣服,看见王英回来,站在楼上喊她。
  “英子,你回来了啊!”
  王英抬头看见赵云升,他身边的晾衣绳上晒着王英的内衣……
  赵云升噔噔跑下楼,王英正好停好车。
  “衣服怎么不等我回来洗?”王英说。
  “就那点衣服,我顺手就洗了,怎么样,事情顺利吗?”赵云升问。
  “托爸的福,挺顺利的。”王英说,“爸呢?”
  “出去找老战友了。”赵云升说,“妈去买菜了。”
  “嗯,我到楼上去看会东西。”王英说。
  “你去,我正好楼下收拾收拾。”赵云升笑着说。
  王英到楼上,开始看陆忠鸣的笔记。陆忠鸣的字极为板正,没有一笔连笔的,跟王英看到的人倒是不怎么像。
  笔记的内容也很清晰,日期,配方,主料、辅料用量,面团状态,烘烤时间,出炉时的形状颜色,回油后的状态都有记录,比王英自己的工作笔记都要详细认真。
  王英觉得,陆忠鸣是个人才,副食品厂把他开除真的可惜。
  笔记一共记录了二十几天,其中有十几天都是他在调整配方,可惜后来戛然而止了。
  王英看着陆忠鸣的笔记,想起他今天无意间的一句话:副食品厂也就赵主任算个正派人。也不知道厂里别的人,尤其是领导们,到底不正派到什么份儿上。
  王英不由得又想到一件事,前世赵主任也是被开除出副食品厂的,不知道和厂里别的领导有没有关系……她和赵主任还是得小心为上。
  第88章 副主任破格升任你为第四车间副主任。……
  王英合上笔记,听到楼下陈秀琴和赵云升说话的声音。
  “英子回来啦?”
  “回来了,在楼上呢。”
  王英放下笔记,起身下楼,陈秀琴觉得她过于热爱工作,她休息的日子还是要热爱一下家庭才好。
  赵云升看见王英下来,笑着问她:“你忙完啦?”
  “嗯,忙完了,我看妈买了什么菜,等下我来烧。”王英说着往厨房去,赵云升也跟着她去厨房。
  午饭前赵主任回来了,去厨房洗手的时候,顺嘴问了一声王英:“找到陆忠鸣了吗?”
  “找到了。”王英说,“等下吃过饭再和您说吧。”
  陈秀琴今天买到了一条鲢鱼,王英把鱼头和豆腐一起炖了汤,鱼肉段放了一把咸菜和两把花生红烧,又炒了个青菜,弄好了午饭。
  “这个咸菜和花生烧鱼倒是好吃,以前还没这么烧过呢。”陈秀琴说。
  “放黄豆也好吃。”王英说。
  赵云升嗦着鱼头,说:“鱼头汤也好喝。”
  赵主任其实想问王英陆忠鸣的事,但想着陈秀琴不允许他们吃饭谈工作,只好把话咽下去,一炖饭下来,一句话都没说。
  赵主任最先吃完,吃完后他就坐到沙发上等王英。王英一放筷子,赵主任就说:“碗给云升收拾就行了,英子你和我说说陆忠鸣的事。”
  赵云升接话:“你去吧,我来收拾。”
  “那我上去拿个东西。”王英说。
  王英到楼上把陆忠鸣的笔记那下来,递给赵主任说:“这是他给我的笔记本,您看看呢。”
  赵主任接过笔记,看过之后叹了口气:“陆忠鸣是个好同志。”
  “当年他没把这个笔记给领导们看吗?”王英问。
  赵主任摇头:“没有。”
  “要是当时他给领导看了这个笔记,他还会被开除吗?”王英又问。
  赵主任沉默片刻后说:“不好说,当时四车间很多人都指认他,那会儿又闹得凶,厂里不想出乱子,估计还是会息事宁人把他开除。”
  “难怪他没拿出来呢,他说,食品厂也就您一个正派人。”王英说。
  赵主任笑笑把笔记本还给王英:“我也就帮他说了几句话。”
  王英半玩笑半严肃地说:“那爸觉得厂里的领导们正派吗?”
  赵主任看看王英,叹道:“大方向上不出错,就可以了,有时候太过正派了,也不一定是好事。做事和做人有时候真的不能划等号,要是个个都像我,厂子也未必就比现在好。”这是老赵同志工作二十多年得出的结论,他自己是没办法了,改不了倔脾气。他知道,厂里全是他这种犟种也不行,但厂里没他这样的人也不行,所以现在就是一种平衡。
  王英点头,明白赵主任的话。她又说:“我想明天开始,分出几个人来改良桃酥,明天上班后给您递报告。”
  “行,想做就做吧。”赵主任说。
  “给南崇那边供货的事,厂长怎么说的?”王英还是放不下这事。
  “他应该压着呢,提都没跟上面提。”赵主任说,“他那个人,不会主动去惹这个事的,这是得罪人的事,他不会干的,还要看机遇。”
  “我明白了,不管怎么说,还是把桃酥改良了,就为咱们北崇老百姓也值得。”王英说。
  赵主任欣慰点头:“很好,需要什么,厂里会给你支持的。等沙琪玛的销量稳定下来,应该会建新厂房,但现在也说不准,老钱这个人,向来求稳,冒进的事他不会干的。”
  陈秀琴这时候插话说:“你们厂,就一点表示都没有啊?英子给厂里立功了吧?新产品大家都那么喜欢,一点奖励都没看到,也没给升职。”
  “奖励会有的,还没下来呢,除了奖励还有荣誉,厂里的先进工作者或者优秀员工的奖状肯定的。今年市里再评劳模,也会把英子报上去。”赵主任说。
  “这还差不多。”陈秀琴笑着说,“奖励和荣誉到位了,小同志们才有动力嘛!”
  王英其实更在意,第四车间的车间主任这个职位的归属。她想等桃酥的改良配方弄好之后,再跟赵主任提提,然后让赵主任问厂里,不能光让她干活,不给她职位吧。
  王英想得很好,但第二天,她最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厂里空降了一个车间主任。
  这事之前一点风声都没有,连赵主任都不知道。
  后勤的人来找王英去厂长办公室,神神秘秘地告诉他:“四车间空降了一个车间主任。”
  王英到厂长办公室,郑连成、赵主任还有这位空降的车间主任都在。赵主任脸色不太好看,新来的车间主任看上去三十多快四十岁,个子挺高,有一米七五以上,穿着中山装,胸前口袋里别着一支钢笔,看上去像个数学老师。
  管人事的郑连成笑呵呵地说:“王英同志,恭喜你,因为你的出色表现,组织决定,破格升任你为第四车间副主任。进厂半年不到,成为副主任,在我们北崇你是一个,就是全省、甚至全国都很难得。”
  “这离不开厂里对我的全力支持,离不开领导的教导和栽培。”事成定局,好听的话还是要说的,况且,这也是她先前预料到的,算不上多意外。
  就是不知道这位空降来的领导是什么样的人,好不好相处,是不是踏实做事的人。
  钱同生接话说:“王英同志,项怀民同志原先是搪瓷厂的,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但是他才到我们厂,还要你多辅助他。第四车间会扩招十二名职工,增加一台搅拌机,一个操作台,厂里对你们车间寄予厚望啊!”
  “厂长放心,我一定会给项主任打好配合,努力让我们第四车间更上一层台阶!成为我们厂的支柱!”王英说这种话很擅长,张口就来。
  “说得好。”钱厂长笑着给王英鼓了两下掌。
  一旁的项怀民看看王英,说:“那就先多谢王副主任了。”
  “项主任不要客气,这是我应该做的。”王英说。
  赵主任看看王英,心里非常欣慰,他还怕王英年纪小,沉不住气,现在看来,他多虑了,王英比他想得要圆滑成熟得多。
  “那王英同志,你带你们项主任回车间去吧。你的工作牌等下会让人给你送去,你们车间的小办公室,会给你们增加一张办公桌,方便你们办公。”
  “领导,我还有个问题。”王英说。
  她一开口,所有人都看她。只听王英说:“我当第四车间副主任了,原本的职务怎么说?还有研发小组的组员们,我们原本都不属于第四车间的职工,是因为先前的任务才在四车间的。我们研发小组应该和质监组一样独立于各车间吧,还是说我们只是第四车间的研发小组?”
  王英他们从进厂后就一直在四车间,倒是让人忽视了还有研发小组这件事。郑连成倒是心里一直有数,只是他没说,反正王英他们都在第四车间上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