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罢了,随你。”李凤菊无力地朝王英摆摆手,“你家去吧,慧慧的话,你也不要放心上,她自己跟个孩子似的,说什么话,她自己也没数。到底亲姐妹,不要和她计较。”
  王英没理她妈,转身出了房门。
  “爸,我们回去了。”王英说了一声,没等王永仁发话,抱起还在闹的冬宝就走。
  王永仁看着王英的背影,觉得她好像比在娘家的时候高壮了些……
  王英抱着冬宝出了老王家的门,冬宝立马不闹了。
  赵云升怀疑英子和冬宝串通好了,她们就是不想在老王家待,也是难为孩子,才三岁呢!
  王英他们回到家,陈秀琴没好气地说:“你们也真是的,真就去吃个饭就回来啊?也不多玩一会儿,云升你不要把你老丈人和丈母娘给气着了,真不像话!”
  “冬宝闹,没办法。”赵云升笑嘻嘻说。
  冬宝搂着王英的胳膊脖子说:“外婆,舅妈家有坏人,和舅妈吵架。”
  “啊?英子和谁吵架了,哪来的坏人?”陈秀琴问。
  王英说:“我小妹,没吵,就是她多管闲事。”
  “哦哦,拿早点回来也好,正好和你大姐二姐他们说说话。”陈秀琴说。
  赵云升说:“我上去拿相机,拍个照片。”
  冬宝高兴了,直拍手:“拍照片,拍照片!”
  王英抱着冬宝进了堂屋,赵云菲他们和王英打招。
  “冬宝闹了没?”赵云菲从王英手上接过冬宝。
  “冬宝没闹,冬宝乖。”冬宝拍着自己的胸脯说,把一屋子人都逗笑了。
  赵云升上楼拿了相机和三脚架,站在院子里喊:“老赵家的人呢,出来拍照片了。”
  屋子里的人都出来,赵云升的大姐夫和二姐夫很自觉地一人搬了一张椅子出来,给赵主任和陈秀琴坐。
  所有人都准备好,赵云升也设置好相机,跑到王英身边,搂着王英的肩,拍下了一张全家福——赵主任和陈秀琴坐在前排中间,冬宝坐在陈秀琴腿上,王英和赵云升站在他们身后,赵云菲和赵云芳两口子站在两侧。
  拍完全家福后,赵云升又分别给家人拍照,最后他和王英来了一张合照。
  一九七五年春节,王英和赵云升结婚第一年的新年留影拍成。
  一卷胶卷全部拍完,赵云升的大姐夫走过来对赵云升说:“我那儿有两盒胶卷,这次来忘记带来了,下次来带给你,或者你去拿。”
  “行啊。”赵云升应下,大姐夫献殷勤已经献到他这来了。胶卷他是要拿的,但大姐夫要是真的乱搞,他肯定要劝大姐离婚。
  热热闹闹拍完照,赵云菲和赵云芳他们也都回家去了。
  陈秀琴送女儿女婿出门时,心里也有点舍不得。但凡嫁女儿的,都有这一天,没办法的事。
  老王家,王慧在娘家留到很晚,走的时候,李凤菊把他们老两口过年发的福利都给王慧带回去了,还把王英他们送的礼也给王慧带了一部分走。
  “你大姐家条件好,吃用不缺。”李凤菊在给王慧东西的时候是这么说的。
  王慧提着东西,坐在杜建国自行车后座,得意地说:“你看吧,我爸妈就是更喜欢我,我跟你说,以后我爸妈的东西都会给我,你娶到我,就是你的福气。”
  杜建国不吭声,当初他妈也说过,王慧在家比王英受宠,老王家又没有儿子,将来留下什么,大头肯定是王慧的。当时杜建国听了也挺心动的,现在不知道怎么了,就是不甘心,总想着要是娶了王英会怎么样。这颗种子已经在杜建国心里生根发芽,拔都拔不掉。
  一天假期过后,王英又开始投入到工作中。第四车间现在没有车间主任,王英干着车间主任的活,每天都很忙。
  马上要元宵节了,他们厂过几天又要开始生产汤圆。
  汤圆不像月饼,月饼家里不好做,汤圆简单,糯米粉一和,想要实心的,还是包馅料的,家家户户自己就能做。但副食品厂每年还是会做一些,毕竟还是有图省事的人家,想要买现成的。
  王英去赵主任那开生产会议,赵主任问她,对汤圆的生产有什么想法,有没有什么改良的方案之类。
  王英说她没想法,照往年的生产就行。倒不是她真的没想法,只是汤圆不在她的计划中。她将来是想走零食这条路,不是走冷冻速食的路。车间产能有限,还要生产沙琪玛,没有功夫搞新馅料的汤圆。她不可能把她知道的东西,全都弄出来,肯定要有所取舍。
  大年初六这天,王英正在车间的小办公室看这几天的出货单,一边看一边整理成报表。
  办公室的门被敲响。
  有个职工探头说:“王组长,厂长请你过去一趟。”
  王英放下手上的活,去找钱同生。
  还没到厂长办公室呢,就听见里面厂长和副厂长的笑声。王英心说,这是遇上什么好事了,叫老领导们都这么开心。
  王英敲门进办公室,看到赵主任也在呢,副食品长“三巨头”集齐了,不知道什么好事。
  钱同生笑眯眯地说:“王英同志来了,快坐,快坐。”
  王英一边落座一边问:“厂长找我有什么事吗?”
  “好事,大好事!”钱同生说。
  王英笑笑:“在外面就听到领导们笑声,肯定是大好事。”
  钱同生又笑了两声说:“南崇那边,给我们厂送订单了!”
  “真的!”王英惊喜道,“是因为汤特派员带回去的那些产品?”
  “没错!”钱同生很高兴,除了罐头,他们又有产品能走出北崇了!
  “订单有多少量,订哪些?是一批还是长期?订购单位是哪儿啊?”王英心里也开心,一口气问了几个问题。
  “就定沙琪玛,是南崇的百货商店总店,他们先要半吨试水。”钱同生说,“后续会根据售卖情况增减。”
  “半吨不多,不过他们没有我们这边发福利这么有力度的推广,第一批要这个量也合理。”王英说。
  钱同生笑着说:“我对我们厂的产品有信心,这个订单之后一定会增加!”
  “订单再增加的话,我们产能可能就跟不上了。”王英说。
  “这个你不用担心,后续订单多了,厂里也会升级车间,沙琪玛肯定要专门车间生产。”钱同生说。
  “那我就放心了。”王英说,“原料方面也没问题吧?”
  “放心吧,原料也不是问题。”钱同生说,整个北崇就他一家副食品厂,原料还是能供应得上的。
  王英点头:“货怎么走,火车吗?”
  “嗯,火车快,省钱也方便。”钱同生说,“这次去交付产品,我们准备把这个任务交给你,你愿意跑这一趟吗?”
  “愿意!”王英立马应下,这么好的事,她怎么可能不愿意!
  “对了,我们厂里还和塑料厂谈一批塑料桶的订单,酱醋厂那边也会派人去,到时候你们正好一起。”钱同生说。
  “好!什么时候出发?”王英问。
  “等联系好火车,货物足够,就可以出发。”郑连成说。
  赵主任这会儿说:“仓库里余货不足,你们要加紧生产,我调几个人过去给你先用。”
  “好,我知道了。那没事的话,我先回车间了。”王英说。
  钱同生笑着说:“好,王英同志,好好干!”
  “一定不辜负领导栽培!”王英立马来一句。
  “去吧、去吧!”
  王英在领导们的微笑中离开厂长办公室。
  王英回到车间,她拍拍手说:“我有个好消息告诉大家,大家停一下,不能停的就继续,别管我。”
  “什么好消息啊?”徐莉莉问。
  “我们车间,接到南崇那边的沙琪玛订单了,半吨!”王英说。
  “真的啊!太好了!”
  谁不喜欢厂子效益好呢,厂子好了,他们才好,厂子要是不行了,他们就得丢工作。
  “这都是大家的功劳!接下来大家可能要辛苦一些,不过也别怕,厂里给我们的增援马上就到!大家团结一心,争取两天完成订单!”
  “好!”周前进大喊一声,别的同志也都跟着喊了一声好。
  王英见同志们的工作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她又回到办公室。没多久,赵主任调的人就过来了。副食品产几个车间,偶尔会又调动,大家都轻车熟路,进了车间,王英询问过他们后,给他们安排了合适的岗位。
  当天,王英又加班了,一直加到九点多。王英一直在忙,把赵云升给忘记了,一直到她下班换衣服时,才想起来。
  “完了、完了。”王英一边换衣服一边嘀咕。
  “怎么完了?”一旁的徐莉莉问。
  “我对象,不知道什么时候来的,说不定一直傻等着呢!”王英把工作服塞进柜子,抓起包就跑,“我先走了!”
  徐莉莉看着王英冲出更衣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