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王英主要是要挑出一些炒糖浆的好手,毕竟在整个生产过程中,炒糖浆最容易出错。
王英让杨建设和自己一起培训炒糖浆的职工。这些职工本来就被王英的激将法给调动起来了,现在一看,竟然连“小小的”杨建设都来培训他们了,他们还比不过他?一个个撸起袖子就是干。
当他们真的上手,发现好像没那么简单,偏偏那个杨建设炒出来的糖浆比他们好多了,这下他们胜负欲也被调动起来,越发心里发狠,非要选上炒糖工,把杨建设给比下去。
田玉兰和徐莉莉负责培训油炸工,本来厂里就有油炸果子,油炸这一块倒是不难。
经过同志们一天的“努力”,王英选出了十二个炒糖浆的职工,其余的工种也都确定下来。
下班前,王英给职工们开会,把他们狠狠夸了一通,尤其是炒糖浆的,被夸得飘飘然下班了。
方红军觉得,不用多久,他的车间,就要变成王英的车间了。
第二天,新产品试生产。王英还是激将法在前,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头两批,不出意外的失败了。
王英叹气:“看吧,果然还是有难度啊!同志们!”
周前进小声说:“组长,激将法用多了,他们要逆反的。”
“我知道,现在还能用。”王英说。
等第一批产品成功生产出来,王英就不再用激将法了,因为成功的喜悦,自然而然会感染他们每一个人,她只要夸他们就行。
本来要进行三天的培训和试生产,结果两天就完成了。
星期二下班前,方红军给所有人又重新排了班,他和王英作为领导,被排了十二个小时的长白班。
王英对这个排班没有意见,毕竟新产品才开始生产,她人不在还不放心呢。
“早八点到晚八点,十二个小时啊,会不会太辛苦了?”
晚上回家后,王英说自己暂时的班次是这样的,陈秀琴听了后皱起眉头来。
“新产品才开始生产,我肯定要在的,不在我也不放心。”王英说。
赵云升说:“那我每天去接你下班。”
“好。”王英应下来。
赵主任说:“等生产稳定下来,我会和方红军说,让他改上班时长的。”
“哟,赵主任不容易啊。”陈秀琴开赵主任玩笑。
赵主任瞪了她一眼:“别说得我好像多不近人情。”
陈秀琴笑笑:“年底我们也挺忙的,不少人家年前年后结婚,年底还要来一批货。”
“妈你在单位要小心点,脚还没完全好呢,重的事情不要做,走路也要当心。”王英说。
“嗯,我知道呢。”陈秀琴说,她最近在单位不好不坏,和卢艳芬没有之前那么要好,但也没有交恶。
赵云升笑呵呵说:“看样子,一家子就我最闲。”
“那你就多做家务!”陈秀琴说。
正说这话,院门响了,很快就听到赵云芳和董志远的声音。
“二丫头两口子怎么这时候来了。”陈秀琴嘀咕一句。
赵云升去开门,赵云芳和董志远已经进了院门。
“二姐,二姐夫,晚饭吃了没?”赵云升问。
“吃过了。”赵云芳笑盈盈的,一看就心情很好,“英子呢?”
“吃晚饭呢,你找英子?”赵云升说。
赵云芳嘿嘿一笑,和董志远已经走到堂屋门口。
赵云芳一进堂屋就冲王英说:“英子,我来感谢你!”
“二姐感谢我什么?”王英有点莫名其妙,她和二姑姐都有段时间没见了。
赵云芳一个劲儿地笑,一旁的董志远看上去也是红光满面,董志远说:“爸、妈,云芳怀上了。”
“哎呀!”陈秀琴欢喜地叫了一声,双手一拍,“太好了!太好了!”
赵主任脸上也面露喜色,不过他和赵云芳关系僵,没说什么。
王英这才反应过来,赵云芳谢她什么,二姑姐也是的,怎么就这么说出来了……
“大喜事!”陈秀琴说,“去医院查过吗?多长时间了?还没显怀呢,快坐下来说。”
“马上两个月。”赵云芳说。
“好好,那要多注意呢!”陈秀琴说,“怎么这么晚过来,应该白天来的。”
“这不是想让妈替我高兴高兴嘛!”赵云芳说。
“高兴,高兴!”陈秀琴高兴得不知怎么好,二女儿出门后一直没怀孕,是她的一个心病,现在终于好了。“你想吃什么,妈给你弄了送去。”
赵云芳两夫妻没待多久就回去了,天晚,陈秀琴也没留他们。
晚间,王英和赵云升睡下后,赵云升问王英:“二姐怀孕,为什么要谢你?”
“我就知道你要问。”王英说。
赵云升笑:“那你快说。”
“有一次你们不在家,二姐来找我,说起这事,我就想起我之前听人说过,选对同房的日子有利于怀孕,就和二姐说了,没想到二姐真怀上了,也是凑巧。”王英说。
“还有这个说法呢?我都不知道。”赵云升说,“那是什么好日子啊?”
“你知道才怪呢。”王英说。
赵云升笑嘻嘻:“到底什么日子比较好嘛。”
“不告诉你。”王英转过身,不理赵云升。
赵云升抱她:“不告诉,我就当今天了哦。”
王英想躲,赵云升在她耳边说:“明天开始你就要忙了,今天还不给我啊……”
第75章 工资“以后我的钱也都给你。”……
一九七四年十二月八号,星期三。北崇市副食品厂正式开始生产沙琪玛。
王英七点五十到厂里,直接去车间。更衣室里,上早班的同事也已经到了,大家互相打过招呼后,一起去车间。
方红军给他们简单开了早会,生产正式开始。
王英的主要工作是调配生产原材料,监督生产过程,确保每个环节都不出错。
第一天十二个小时班上下来,她几乎没有闲过。不管事先做的准备有多充足,培训得多好,真正开始做事,还是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在这一天的磨合中,也让四车间的人认识到了不一样的王组长。最大的感受就是王组长的脾气是真的好,不管遇到什么事,她都不生气,而是想着第一时间先解决问题。不像有些领导,遇到事了不管三七二十一,先骂人、再追责、偶尔还要扣帽子,就是不解决问题……
晚上八点十几分王英才下班,在更衣室换好衣服,一出厂房,就感觉一阵冷风往她骨头里吹。
北崇的冬天总有风,王英裹紧身上的棉袄,下巴缩进围巾里,朝厂门口去。
王英看见传达室门口停着一辆自行车,传达室的窗口倒映着两个身影,其中一个是门卫,另一个应该是赵云升。
王英走近,敲了敲窗户玻璃,门卫把窗户推开,看见王英:“哟,王组长下班了,你爱人在这等你呢。”
“谢了啊叔,那我们先走了。”赵云升对门卫说。
“别客气,这大冷天的,在外面等多受罪,你们慢走。”门卫朝王英摆摆手。
“您辛苦了。”王英冲他笑笑。
赵云升从传达室出来,笑着说:“咱们回家吧。”
“你等多久了,下次可以稍微晚点来。”王英说。
“没多久,在家也没事,来,上车。”赵云升跨上自行车,长腿撑地。
王英坐上自行车,出了厂门,她紧紧地抱着赵云升的腰。
冬夜寒冷,路上没什么人,出了副食品厂的范围,也没有路灯。只有赵云升自行车前的手电筒,照亮他们回家的路。
好在离家不远,骑车不到十分钟就到家。
“冷吧,感觉今年的冬天来得早。”赵云升边锁自行车边说。
“嗯,冷。”王英站在旁边等赵云升。
“走,上楼去,我热水都打上去了,你赶紧用热水洗洗脸,烫烫脚。”赵云升揽着王英上楼,两人小跑着上楼。
到楼上,赵云升就忙着给王英倒洗脸水。
“来,先洗脸吧。”赵云升把毛巾丢进冒着热气的洗脸盆里,喊王英。
王英把毛巾淘了淘,温热的毛巾贴上脸的那一刻,幸福好像也具象化了。
王英洗漱后,钻进被窝,赵云升早就把热水袋放好,被窝里暖融融的。赵云升在王英洗漱过后,自己才洗漱,然后又把水给倒了,才上床来。
赵云升一钻进被窝,王英就靠上去抱他,窝在他怀里。
“累了吧?”赵云升抚着王英的背。
王英轻轻嗯了一声。
“早点睡,明早还要早起。”赵云升温声细语。
王英其实想说些感谢的话,感谢赵云升去接她,也感谢他无微不至地照顾。但她实在不擅长,又觉得说了或许反而显得生分,就没开口,只是越发往赵云升怀里贴,贴得密不可分。
赵云升轻笑两声,他感受到了王英没说出口的感谢。
王英让杨建设和自己一起培训炒糖浆的职工。这些职工本来就被王英的激将法给调动起来了,现在一看,竟然连“小小的”杨建设都来培训他们了,他们还比不过他?一个个撸起袖子就是干。
当他们真的上手,发现好像没那么简单,偏偏那个杨建设炒出来的糖浆比他们好多了,这下他们胜负欲也被调动起来,越发心里发狠,非要选上炒糖工,把杨建设给比下去。
田玉兰和徐莉莉负责培训油炸工,本来厂里就有油炸果子,油炸这一块倒是不难。
经过同志们一天的“努力”,王英选出了十二个炒糖浆的职工,其余的工种也都确定下来。
下班前,王英给职工们开会,把他们狠狠夸了一通,尤其是炒糖浆的,被夸得飘飘然下班了。
方红军觉得,不用多久,他的车间,就要变成王英的车间了。
第二天,新产品试生产。王英还是激将法在前,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头两批,不出意外的失败了。
王英叹气:“看吧,果然还是有难度啊!同志们!”
周前进小声说:“组长,激将法用多了,他们要逆反的。”
“我知道,现在还能用。”王英说。
等第一批产品成功生产出来,王英就不再用激将法了,因为成功的喜悦,自然而然会感染他们每一个人,她只要夸他们就行。
本来要进行三天的培训和试生产,结果两天就完成了。
星期二下班前,方红军给所有人又重新排了班,他和王英作为领导,被排了十二个小时的长白班。
王英对这个排班没有意见,毕竟新产品才开始生产,她人不在还不放心呢。
“早八点到晚八点,十二个小时啊,会不会太辛苦了?”
晚上回家后,王英说自己暂时的班次是这样的,陈秀琴听了后皱起眉头来。
“新产品才开始生产,我肯定要在的,不在我也不放心。”王英说。
赵云升说:“那我每天去接你下班。”
“好。”王英应下来。
赵主任说:“等生产稳定下来,我会和方红军说,让他改上班时长的。”
“哟,赵主任不容易啊。”陈秀琴开赵主任玩笑。
赵主任瞪了她一眼:“别说得我好像多不近人情。”
陈秀琴笑笑:“年底我们也挺忙的,不少人家年前年后结婚,年底还要来一批货。”
“妈你在单位要小心点,脚还没完全好呢,重的事情不要做,走路也要当心。”王英说。
“嗯,我知道呢。”陈秀琴说,她最近在单位不好不坏,和卢艳芬没有之前那么要好,但也没有交恶。
赵云升笑呵呵说:“看样子,一家子就我最闲。”
“那你就多做家务!”陈秀琴说。
正说这话,院门响了,很快就听到赵云芳和董志远的声音。
“二丫头两口子怎么这时候来了。”陈秀琴嘀咕一句。
赵云升去开门,赵云芳和董志远已经进了院门。
“二姐,二姐夫,晚饭吃了没?”赵云升问。
“吃过了。”赵云芳笑盈盈的,一看就心情很好,“英子呢?”
“吃晚饭呢,你找英子?”赵云升说。
赵云芳嘿嘿一笑,和董志远已经走到堂屋门口。
赵云芳一进堂屋就冲王英说:“英子,我来感谢你!”
“二姐感谢我什么?”王英有点莫名其妙,她和二姑姐都有段时间没见了。
赵云芳一个劲儿地笑,一旁的董志远看上去也是红光满面,董志远说:“爸、妈,云芳怀上了。”
“哎呀!”陈秀琴欢喜地叫了一声,双手一拍,“太好了!太好了!”
赵主任脸上也面露喜色,不过他和赵云芳关系僵,没说什么。
王英这才反应过来,赵云芳谢她什么,二姑姐也是的,怎么就这么说出来了……
“大喜事!”陈秀琴说,“去医院查过吗?多长时间了?还没显怀呢,快坐下来说。”
“马上两个月。”赵云芳说。
“好好,那要多注意呢!”陈秀琴说,“怎么这么晚过来,应该白天来的。”
“这不是想让妈替我高兴高兴嘛!”赵云芳说。
“高兴,高兴!”陈秀琴高兴得不知怎么好,二女儿出门后一直没怀孕,是她的一个心病,现在终于好了。“你想吃什么,妈给你弄了送去。”
赵云芳两夫妻没待多久就回去了,天晚,陈秀琴也没留他们。
晚间,王英和赵云升睡下后,赵云升问王英:“二姐怀孕,为什么要谢你?”
“我就知道你要问。”王英说。
赵云升笑:“那你快说。”
“有一次你们不在家,二姐来找我,说起这事,我就想起我之前听人说过,选对同房的日子有利于怀孕,就和二姐说了,没想到二姐真怀上了,也是凑巧。”王英说。
“还有这个说法呢?我都不知道。”赵云升说,“那是什么好日子啊?”
“你知道才怪呢。”王英说。
赵云升笑嘻嘻:“到底什么日子比较好嘛。”
“不告诉你。”王英转过身,不理赵云升。
赵云升抱她:“不告诉,我就当今天了哦。”
王英想躲,赵云升在她耳边说:“明天开始你就要忙了,今天还不给我啊……”
第75章 工资“以后我的钱也都给你。”……
一九七四年十二月八号,星期三。北崇市副食品厂正式开始生产沙琪玛。
王英七点五十到厂里,直接去车间。更衣室里,上早班的同事也已经到了,大家互相打过招呼后,一起去车间。
方红军给他们简单开了早会,生产正式开始。
王英的主要工作是调配生产原材料,监督生产过程,确保每个环节都不出错。
第一天十二个小时班上下来,她几乎没有闲过。不管事先做的准备有多充足,培训得多好,真正开始做事,还是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在这一天的磨合中,也让四车间的人认识到了不一样的王组长。最大的感受就是王组长的脾气是真的好,不管遇到什么事,她都不生气,而是想着第一时间先解决问题。不像有些领导,遇到事了不管三七二十一,先骂人、再追责、偶尔还要扣帽子,就是不解决问题……
晚上八点十几分王英才下班,在更衣室换好衣服,一出厂房,就感觉一阵冷风往她骨头里吹。
北崇的冬天总有风,王英裹紧身上的棉袄,下巴缩进围巾里,朝厂门口去。
王英看见传达室门口停着一辆自行车,传达室的窗口倒映着两个身影,其中一个是门卫,另一个应该是赵云升。
王英走近,敲了敲窗户玻璃,门卫把窗户推开,看见王英:“哟,王组长下班了,你爱人在这等你呢。”
“谢了啊叔,那我们先走了。”赵云升对门卫说。
“别客气,这大冷天的,在外面等多受罪,你们慢走。”门卫朝王英摆摆手。
“您辛苦了。”王英冲他笑笑。
赵云升从传达室出来,笑着说:“咱们回家吧。”
“你等多久了,下次可以稍微晚点来。”王英说。
“没多久,在家也没事,来,上车。”赵云升跨上自行车,长腿撑地。
王英坐上自行车,出了厂门,她紧紧地抱着赵云升的腰。
冬夜寒冷,路上没什么人,出了副食品厂的范围,也没有路灯。只有赵云升自行车前的手电筒,照亮他们回家的路。
好在离家不远,骑车不到十分钟就到家。
“冷吧,感觉今年的冬天来得早。”赵云升边锁自行车边说。
“嗯,冷。”王英站在旁边等赵云升。
“走,上楼去,我热水都打上去了,你赶紧用热水洗洗脸,烫烫脚。”赵云升揽着王英上楼,两人小跑着上楼。
到楼上,赵云升就忙着给王英倒洗脸水。
“来,先洗脸吧。”赵云升把毛巾丢进冒着热气的洗脸盆里,喊王英。
王英把毛巾淘了淘,温热的毛巾贴上脸的那一刻,幸福好像也具象化了。
王英洗漱后,钻进被窝,赵云升早就把热水袋放好,被窝里暖融融的。赵云升在王英洗漱过后,自己才洗漱,然后又把水给倒了,才上床来。
赵云升一钻进被窝,王英就靠上去抱他,窝在他怀里。
“累了吧?”赵云升抚着王英的背。
王英轻轻嗯了一声。
“早点睡,明早还要早起。”赵云升温声细语。
王英其实想说些感谢的话,感谢赵云升去接她,也感谢他无微不至地照顾。但她实在不擅长,又觉得说了或许反而显得生分,就没开口,只是越发往赵云升怀里贴,贴得密不可分。
赵云升轻笑两声,他感受到了王英没说出口的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