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王英他们到车间,上午做了两批,都接近成功,但松软度还是差那么一点点。
  快到午饭时间,方红军来到王英他们这边,说:“今天最后一天。”
  “我知道。”王英说,“今天肯定能出。”
  方红军没有再说什么,转身走了。
  王英说:“看到了吧,下午我们必须要成功!”
  “中午午饭都多吃点!”吴海洋说,“下午有力气!”
  几个人到食堂,打好饭坐下吃时,周前进说:“罗文书不是说中午回来吃么,怎么没看到他。”
  “可能临时耽搁了。”吴海洋说,“一出去,就说不准。”
  一直到他们吃完,罗文书都没有回来。
  几个人吃过午饭,没有午休,继续开始试验。下午的第一批,还是失败。
  王英看杨建设的工作笔记上已经密密麻麻记了好多张,田玉兰也不遑多让。
  做第二批的时候,罗文书到了。
  “怎么这么晚?不是说回来吃中饭。”周前进问他。
  “别提了,自行车胎被戳了!修车修了好久,又回来的,午饭还没吃呢。”罗文书没好气地说,“咱们到哪一步了?有什么该我做的?”
  “马上最新的一批产品开切,要不就让你切一下?”王英说。
  “行啊!”罗文书撸起袖子,“我来切!”
  长方形模具里,色泽金黄、气味香甜的沙琪玛已经冷却到位。周前进把它倒扣在操作台上脱模,罗文书拿起刀开始切,一刀下去,切歪了……
  “哎哟,失误失误。”罗文书说。
  王英从罗文书切下来的那块里,掰下一块,咬了一口。
  “怎么样?”杨建设紧张地问。
  王英没吱声,又掰了一块,吴海洋也掰了一块。
  “成功了。”王英说。
  第70章 出息“原来你在想这个,你可真坏。”……
  王英一句“成功了”,说得轻描淡写,组员们却都激动起来,每个人都上手掰了一点来尝。
  吴海洋吃过后激动地说:“真的成功了,先前我一直觉得就很好吃,但组长总说还差点、还差点,我不理解差在哪儿,现在我知道了,之前那些确实都差点!”
  王英问杨建设:“记录了吗?”
  杨建设的手在抖,使劲点头:“记了,都记了!”
  罗文书笑嘻嘻:“看样子是在等我来,先前我们小组人没齐,我一到,就成功了!”
  几个人都笑,谁都没有反驳罗文书。
  “你切规整点,我给领导们送去。”王英说。
  “好嘞。”罗文书把不规整的部分切掉,剩下的切得规规整整。
  “我去送给领导,你们继续吧,一次成功,不代表每次都能成功,还要多练,多总结经验,到时候还要交给别的同事。”王英说。
  “好。”整个小组还弥漫在成功的喜悦中,干劲十足。
  王英端着托盘去厂长办公室,她来得巧,正好副厂长、赵主任,还有保卫科长都在。
  “各位领导,新产品已经做出来了,请各位领导检查。”王英说着把托盘放在钱同生的办公桌上。
  “好好,我们来尝尝。”钱同生说着率先拿了一块。
  其余几个领导也跟着都拿了一块。
  “嗯!就是这个口感,这个香甜绵软的味道,和我在京城吃到的一模一样!”钱同生有些激动。
  其余几个领导,之前没吃过正宗的沙琪玛,但好吃的东西,谁吃不出来呢。
  “香、软、甜、好!老百姓肯定会喜欢的。”郑连成说。
  赵主任也说:“很好,老少咸宜,而且应该比桃酥更容易运输。”
  钱同生边吃边点头,直到把一整块都吃完,才说:“这周,你把这次的改良品和新品的样品、包装样式、制作成本这些以及后续的完整方案做好,星期一我送到领导那去审批。”
  “好。”王英答应下来,“那我先回车间了。”
  方红军不过去了一趟仓库,耽搁了半小时,回来就听说王英他们已经把新产品做出来,送给领导去尝了。
  方红军见王英不在,走到新品的操作区,犹豫几秒后拿了一块来尝。
  这一尝,让方红军尝出了苦味来。不是沙琪玛苦,而是他的心里苦,他还觉得自己命苦。这个糕点,真的很成功,老百姓不可能不喜欢。他可以想象得到,这次年终福利一发,这个产品肯定立刻就能在北崇站住脚。第五车间,说不定很快就要投建。
  王英回到车间,见方红军站在他们操作台边发呆,她走过来问道:“方主任尝过了吗,觉得口味怎么样?”
  方红军觉得王英在挑衅她,冷冷说一句:“还可以。”
  “方主任觉得哪里还不到位吗?厂长他们都觉得特别好。”王英说。
  方红军没回话,转身走了。
  研发小组有过一次成功的经验,之后再做,就顺利得多。到周六时,一整天下来,只有一锅不太成功。
  周六下班前,王英给小组成员开工作总结会,杨建设和田玉兰也参加了。
  王英先自己做了这一个月的工作总结,之后每个组员也都拿出自己的笔记本,学着王英做总结。
  周前进是最后一个总结的,前面的内容和大家说的都差不多,只在最后,他加了一句:“我觉得我进副食品厂,最大的收获还是遇上了组长这样的好领导。我跟你组长学到了很多东西,我的整个职业生涯都会受益。”
  “你小子,太会拍马屁了!”罗文书在旁说,“我们都放心里想,就你往外说!”
  “不不不,我是真情实感的,绝对不是拍马屁。”周前进连忙说。
  “大家都是互相学习,以后一起奋斗的日子还长着呢!”王英也是真情实感地回应。
  别人开会都是死气沉沉,开发小组的会意却热闹活泼,开完会后,大家一起下班。
  下班后,王英还是先去五交化商店接陈秀琴。
  回到家后,赵云升正在做饭,王英到厨房,赵云升就说:“振华把图纸给我了,在我包里,你去拿了看。”
  “你这不用我帮忙吗?”王英说。
  “不用不用,我来就行,你先去忙。”赵云升正在炒菜,把锅铲抡得飞快,铁铲碰铁锅,哐哐作响。
  “那我去看看。”王英没有再和赵云升客气,转身上了楼。
  赵云升的帆布包就在书桌上,王英打开一看,里面放着自己给他织的手套,钥匙,软皮笔记本。笔记本里夹着纸,王英抽出那张纸,正是邱振华为沙琪玛设计的包装。
  按照王英的*要求,沙琪玛的包装分为大包装和小包装,大包装一包十六个,正好是两斤。小包装就是独立的薄油纸包装,方便顾客散称和携带。
  王英对邱振华的设计很满意,她顺势坐在书桌上,开始整理手上的材料,写最终方案。
  家里比单位安静,王英很快就入了神,连赵云升上楼来的声音他都没听到。
  赵云升倚在房门的门框上,双手抱胸,就这么安静地看着王英。
  直到楼下陈秀琴喊了一声:“你们俩怎么不下来吃晚饭!”才把王英给惊醒。
  她一抬头,就见赵云升正歪着头看她。
  “你什么时候来的,怎么不吱声?”王英说。
  “看你工作太认真,不忍心打扰你。”赵云升走到王英身边,拉起她的手,“走吧,下去吃饭了。”
  两人下楼,堂屋里,晚饭都已经端上桌了,一家人上桌吃饭。
  赵主任说:“你报告赶得上吗?后天一早就要交了。”
  “赶得上。”王英说,“明天一天呢,肯定能弄完,资料我都带回来了,这两天在单位也弄了些。”
  陈秀琴在旁说:“你们厂也真是的,这也太赶了,而且怎么什么都让英子来做。”
  赵主任白她一眼:“你懂什么,别人求还求不来呢。这是英子自己的本事,能者多劳,下个月她就能正式升组长了。之后厂里要建第五车间,英子不多拿点成绩出来怎么行。”
  “哦哟,英子要当车间主任啦?”陈秀琴说。
  “七八成把握。”赵主任说。
  “啧啧,赵云升你看看你媳妇多出息,再看看你。”陈秀琴对着赵云升直摇头。
  赵云升笑:“一家有一个出息的就行了,我媳妇出息,我高兴。”
  赵主任瞥了儿子一眼,这个儿子是没指望了,以后还是指望儿媳妇吧。
  晚饭过后,王英要收拾碗筷,赵云升拦着她的手:“不用你,你先上楼去忙你的。”
  “也不差这一会儿,一起收拾吧。”王英说。
  “英子,你让他收,以后你是做领导,做大事的,他反正没什么出息,以后就你主外,他主内!”陈秀琴说。
  王英真没想到,婆婆能有这个“觉悟”。
  “快去吧。”赵云升又催促王英。
  见他们都这样说,王英也不矫情,上楼去处理工作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