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那,那好吧……”顾梅同意了。
赵云升这会儿说:“你跟我们说说,你和你春来哥的爱情故事呗。”
顾梅便开始说她和她的春来哥是怎么偶遇,然后他怎么帮了她,之后又总是偶遇到,是命中注定的缘分……
在赵云升和王英看来,这就是很明显的故意接近,制造偶然,哄骗不懂事的顾梅落入情网,稍微有点心机的姑娘都不能上这个当。
王英说:“除开你觉得他对你好这个优点之外,你觉得他还有什么优点吗?听你这话,他好像也不小了,工作也没有?”
顾梅一时语塞:“他……他……”她一时还真说不上来,然后只说,“对我好还不够吗?”
“当然不够,他首先自己得有优秀的品格,出众的能力。”王英说。
赵云升这时候凑到王英耳边对她耳语:“我有吗?”说完就又吃了王英一记肘击。
顾梅听王英这么一说,心里也觉得她的话有道理,可想来想去,除了对她好,她还真的想不出来。
他们说着,已经走到邮局。顾梅说:“我家就在前面。”
王英顺着顾梅的手势看过去,才发现顾梅的家在老政府大院里。这里住着的都是老革命,老领导。虽然这些年,这里有些人被斗下去了,但现在还住这里的,都是不简单的大人物。
王英猜到顾梅家里条件好,没想到这么好。
顾梅幽幽地说:“你们知道我住哪,肯定更觉得春来哥是想攀龙附凤了。”
赵云升没忍住笑出声:“你还挺聪明的。”
“但是,他一开始并不知道我的身份。”顾梅说,“而且,我爷爷已经退下来了,家里也没人当干部。”
王英说:“那他家呢,住在哪,什么条件。”
顾梅不说话了,他们走到一座独栋小楼前停下。顾梅上前开了门:“我回来了。”
“怎么这么晚?晚饭吃了吗?”里头传来一个女声。
“在朋友家吃了。”顾梅转身,“妈,我朋友送我回来的,王英,赵同志,请进。”
王英说:“太晚了,我们不打扰了,你早点休息,我们也要回去了。”
“那怎么行,都到门口了,进来坐坐吧。”顾梅的妈走出来迎他们,“两位小同志,快进来吧。”
盛情难却,王英和赵云升进了顾家门。
一踏进去,王英和赵云升就感觉到了顾家的不一般,倒不是有多豪华,而是一种沉稳厚重的感觉,墙上挂着伟人的画像。
客厅中央的沙发上,一位精神矍铄的老者正坐着看书。
顾梅带着王英和赵云升道老者面前说:“爷爷,我回来了,这是我的朋友王英同志和她的丈夫赵云升同志。王英同志是副食品厂的组长,赵云升同志是文化站的广播员。”
老者看看王英二人,对顾梅说:“怎么认识的,没听你说过。”
“王英同志帮了我的忙。”顾梅说,“我今天去他们家拜访了,他们送我回来。”
“肯定又是你麻烦人家,两位小同志请坐吧。”顾老先生说。
王英和赵云升落座,顾梅的妈妈端了两杯茶过来,又拿了个果盘放在茶几上。
“这么晚麻烦你们送她回来。”顾梅的妈妈笑着说。
“不要紧,我们离得也不算远,就在副食品厂前面。”王英说。
“那是不远,王英同志看上去不大,就在厂里做组长了啊?”顾老先生说。
“是一个新小组的代理组长,还没转正呢。”王英老实交代。
“那也很不错。”顾老先生仔细看看王英的脸,然后点点头说,“不错,看着就是个稳重的,是当领导的料子。”
王英没想到老先生对自己评价这么高,便说:“希望能为国家多做贡献。”王英说这话的时候,并不是喊口号,而是发自内心的真么想。只有国家发展了,她的事业才有更好的发展,她的生活才会更好,前世她就深有体会。
顾老先生很欣慰:“有志气,没事来家里玩,带带我家这个不成器的孙女,成天就知道小情小爱。”
“爷爷怎么又说我,我不是好好上班了嘛!”顾梅在旁边说,顾梅在邮局上班,可以说是很体面的工作了。
王英两口子陪顾家人说了十来分钟话,王英就提出天色不早要回去。顾家人也没多留,顾梅把二人送到门外,小声说:“我明天去找你们啊。”
“行。”王英应下了。
“那你们慢慢走,再见。”顾梅朝他们摆摆手。
两人道别离开,走出大院,赵云升小声说:“顾梅家里不得了,难怪那个什么春来的要赖上呢。”
“你认识啊?”王英说。
“有点数,住在这里的,又姓顾,可能是省里退下来的那位副省长。”赵云升说。
“这么高级*别?”王英诧异。
“多半是。”赵云升说,“不过人家什么身份,跟我们也没关系,我们也不是要攀附人家。”
王英点头,认可赵云升的话:“这倒是。”不过认识老领导,哪怕是退下来的老领导,即便不去攀附,也有附加的好处。社会就是这样,无论到什么年代都一样。社会运作,就是有一套这样的规则,谁也无法避免。
“那个什么春来,肯定不是好人。”赵云升说。
“嗯,这样的老人家看人都很准的,不可能单纯因为他家条件不好,就不同他和顾梅交往。”王英说。
“嘿嘿,他说你是当领导的料呢。”赵云升笑嘻嘻说。
“人家说客气话呢。”王英说。
“冷不冷啊,衣服给穿上。”赵云升说。
“走路,不冷。”
王英说不冷,赵云升也没有给她披上,还是把外挂挂在手臂上:“家里不知道什么情况呢,等下是不是还要送爸妈回去。”
“回去再看吧,说不定已经走了。”王英说。
两个人到家,院子里的自行车都还在,赵云升小声说:“没走呢。”
王英和赵云升走到堂屋,赵主任和王永仁还在饭桌上呢,这会儿就剩他们两人,桌上的酒菜都没了,两位老同志就这么干坐着忆往昔,诉艰苦。
见王英他们回来了,王永仁说:“英子,云升,你们过来。”
王英想翻白眼,还是走了过去。
“云升,你们坐。”王永仁看上去比之前更醉了,一双眼都充血了。“云升啊,英子交给你,我放心。”王永仁说,“你脾气好,她脾气倔,你平时多担待。”
“英子脾气挺好的。”赵云升笑呵呵地说。
王永仁手直摆:“倔!倔得很呢!也是我们不好,没教育好她。”
“没有这话,没有这话。”一旁的赵主任说,“英子非常优秀,我们厂的领导都很看好她。将来,只要她有本事,我这个主任也给她当!”
赵主任也醉得不轻,不然也说不出这话来。
李凤菊在陈秀琴房里,听到王英他们回来了,从房里出来。
“英子他们回来了,我们也回去吧,天不早了。”李凤菊说。
“天晚了,就住一宿,有地方睡。”赵主任说。
“不能不能,家里没人不行。”李凤菊催促道,“老王,快起来,回去了。”
“我和亲家公再吃一杯。”王永仁说着就举起酒盅,酒盅里根本没有酒,桌上的酒瓶里也没有。“哎哟,没酒了,下回再吃,到我家去吃。”
李凤菊走过去把他拉起来,王永仁站起身就一晃。
“爸这样怎么回去啊,住一宿吧。”赵云升说。
“不要紧的,我骑车,不让他骑。”李凤菊扶着王永仁。
“我和英子送你们吧。”赵云升说,“爸这样,我也不放心。”
“那也行。”李凤菊说。
一番拉扯道别之后,赵云升载着王永仁,王英载着李凤菊一起回老王家了。
王永仁看似醉了,坐在女婿自行车后面倒是做得稳稳的。他们在前面,王英母女俩在后面。
李凤菊时不时说一句:“看着前面你爸啊。”
“掉不下来!”王英被说烦了,没好气地说一句。
李凤菊知道王英肯定恼了,在后面说:“你不要和他计较,喝多了,说什么都是无心的。”
王英才懒得和他们计较,也不理她妈,大晚上,骑车说话呛风。
一路无事到了老王家,赵云升帮着李凤菊把王永仁弄到床上休息。
李凤菊说:“要么,你们就在这住一晚,英子他们房间被子都现成的。”
“不了,我们这就回去。”王英说。
李凤菊见王英不肯留,有些眼泪汪汪的,说:“那你们路上当心,云升骑慢点。”
赵云升见丈母娘抹眼泪,有点心软,他看看王英,刚想劝她要不留一晚算了,却见王英正站在窗边的书桌前,看着玻璃下压着的照片。他一眼瞥见那是两张新照片,一张是王慧和杜建国的合影,还有一张是王慧的单人照,都是结婚那天拍的。
赵云升这会儿说:“你跟我们说说,你和你春来哥的爱情故事呗。”
顾梅便开始说她和她的春来哥是怎么偶遇,然后他怎么帮了她,之后又总是偶遇到,是命中注定的缘分……
在赵云升和王英看来,这就是很明显的故意接近,制造偶然,哄骗不懂事的顾梅落入情网,稍微有点心机的姑娘都不能上这个当。
王英说:“除开你觉得他对你好这个优点之外,你觉得他还有什么优点吗?听你这话,他好像也不小了,工作也没有?”
顾梅一时语塞:“他……他……”她一时还真说不上来,然后只说,“对我好还不够吗?”
“当然不够,他首先自己得有优秀的品格,出众的能力。”王英说。
赵云升这时候凑到王英耳边对她耳语:“我有吗?”说完就又吃了王英一记肘击。
顾梅听王英这么一说,心里也觉得她的话有道理,可想来想去,除了对她好,她还真的想不出来。
他们说着,已经走到邮局。顾梅说:“我家就在前面。”
王英顺着顾梅的手势看过去,才发现顾梅的家在老政府大院里。这里住着的都是老革命,老领导。虽然这些年,这里有些人被斗下去了,但现在还住这里的,都是不简单的大人物。
王英猜到顾梅家里条件好,没想到这么好。
顾梅幽幽地说:“你们知道我住哪,肯定更觉得春来哥是想攀龙附凤了。”
赵云升没忍住笑出声:“你还挺聪明的。”
“但是,他一开始并不知道我的身份。”顾梅说,“而且,我爷爷已经退下来了,家里也没人当干部。”
王英说:“那他家呢,住在哪,什么条件。”
顾梅不说话了,他们走到一座独栋小楼前停下。顾梅上前开了门:“我回来了。”
“怎么这么晚?晚饭吃了吗?”里头传来一个女声。
“在朋友家吃了。”顾梅转身,“妈,我朋友送我回来的,王英,赵同志,请进。”
王英说:“太晚了,我们不打扰了,你早点休息,我们也要回去了。”
“那怎么行,都到门口了,进来坐坐吧。”顾梅的妈走出来迎他们,“两位小同志,快进来吧。”
盛情难却,王英和赵云升进了顾家门。
一踏进去,王英和赵云升就感觉到了顾家的不一般,倒不是有多豪华,而是一种沉稳厚重的感觉,墙上挂着伟人的画像。
客厅中央的沙发上,一位精神矍铄的老者正坐着看书。
顾梅带着王英和赵云升道老者面前说:“爷爷,我回来了,这是我的朋友王英同志和她的丈夫赵云升同志。王英同志是副食品厂的组长,赵云升同志是文化站的广播员。”
老者看看王英二人,对顾梅说:“怎么认识的,没听你说过。”
“王英同志帮了我的忙。”顾梅说,“我今天去他们家拜访了,他们送我回来。”
“肯定又是你麻烦人家,两位小同志请坐吧。”顾老先生说。
王英和赵云升落座,顾梅的妈妈端了两杯茶过来,又拿了个果盘放在茶几上。
“这么晚麻烦你们送她回来。”顾梅的妈妈笑着说。
“不要紧,我们离得也不算远,就在副食品厂前面。”王英说。
“那是不远,王英同志看上去不大,就在厂里做组长了啊?”顾老先生说。
“是一个新小组的代理组长,还没转正呢。”王英老实交代。
“那也很不错。”顾老先生仔细看看王英的脸,然后点点头说,“不错,看着就是个稳重的,是当领导的料子。”
王英没想到老先生对自己评价这么高,便说:“希望能为国家多做贡献。”王英说这话的时候,并不是喊口号,而是发自内心的真么想。只有国家发展了,她的事业才有更好的发展,她的生活才会更好,前世她就深有体会。
顾老先生很欣慰:“有志气,没事来家里玩,带带我家这个不成器的孙女,成天就知道小情小爱。”
“爷爷怎么又说我,我不是好好上班了嘛!”顾梅在旁边说,顾梅在邮局上班,可以说是很体面的工作了。
王英两口子陪顾家人说了十来分钟话,王英就提出天色不早要回去。顾家人也没多留,顾梅把二人送到门外,小声说:“我明天去找你们啊。”
“行。”王英应下了。
“那你们慢慢走,再见。”顾梅朝他们摆摆手。
两人道别离开,走出大院,赵云升小声说:“顾梅家里不得了,难怪那个什么春来的要赖上呢。”
“你认识啊?”王英说。
“有点数,住在这里的,又姓顾,可能是省里退下来的那位副省长。”赵云升说。
“这么高级*别?”王英诧异。
“多半是。”赵云升说,“不过人家什么身份,跟我们也没关系,我们也不是要攀附人家。”
王英点头,认可赵云升的话:“这倒是。”不过认识老领导,哪怕是退下来的老领导,即便不去攀附,也有附加的好处。社会就是这样,无论到什么年代都一样。社会运作,就是有一套这样的规则,谁也无法避免。
“那个什么春来,肯定不是好人。”赵云升说。
“嗯,这样的老人家看人都很准的,不可能单纯因为他家条件不好,就不同他和顾梅交往。”王英说。
“嘿嘿,他说你是当领导的料呢。”赵云升笑嘻嘻说。
“人家说客气话呢。”王英说。
“冷不冷啊,衣服给穿上。”赵云升说。
“走路,不冷。”
王英说不冷,赵云升也没有给她披上,还是把外挂挂在手臂上:“家里不知道什么情况呢,等下是不是还要送爸妈回去。”
“回去再看吧,说不定已经走了。”王英说。
两个人到家,院子里的自行车都还在,赵云升小声说:“没走呢。”
王英和赵云升走到堂屋,赵主任和王永仁还在饭桌上呢,这会儿就剩他们两人,桌上的酒菜都没了,两位老同志就这么干坐着忆往昔,诉艰苦。
见王英他们回来了,王永仁说:“英子,云升,你们过来。”
王英想翻白眼,还是走了过去。
“云升,你们坐。”王永仁看上去比之前更醉了,一双眼都充血了。“云升啊,英子交给你,我放心。”王永仁说,“你脾气好,她脾气倔,你平时多担待。”
“英子脾气挺好的。”赵云升笑呵呵地说。
王永仁手直摆:“倔!倔得很呢!也是我们不好,没教育好她。”
“没有这话,没有这话。”一旁的赵主任说,“英子非常优秀,我们厂的领导都很看好她。将来,只要她有本事,我这个主任也给她当!”
赵主任也醉得不轻,不然也说不出这话来。
李凤菊在陈秀琴房里,听到王英他们回来了,从房里出来。
“英子他们回来了,我们也回去吧,天不早了。”李凤菊说。
“天晚了,就住一宿,有地方睡。”赵主任说。
“不能不能,家里没人不行。”李凤菊催促道,“老王,快起来,回去了。”
“我和亲家公再吃一杯。”王永仁说着就举起酒盅,酒盅里根本没有酒,桌上的酒瓶里也没有。“哎哟,没酒了,下回再吃,到我家去吃。”
李凤菊走过去把他拉起来,王永仁站起身就一晃。
“爸这样怎么回去啊,住一宿吧。”赵云升说。
“不要紧的,我骑车,不让他骑。”李凤菊扶着王永仁。
“我和英子送你们吧。”赵云升说,“爸这样,我也不放心。”
“那也行。”李凤菊说。
一番拉扯道别之后,赵云升载着王永仁,王英载着李凤菊一起回老王家了。
王永仁看似醉了,坐在女婿自行车后面倒是做得稳稳的。他们在前面,王英母女俩在后面。
李凤菊时不时说一句:“看着前面你爸啊。”
“掉不下来!”王英被说烦了,没好气地说一句。
李凤菊知道王英肯定恼了,在后面说:“你不要和他计较,喝多了,说什么都是无心的。”
王英才懒得和他们计较,也不理她妈,大晚上,骑车说话呛风。
一路无事到了老王家,赵云升帮着李凤菊把王永仁弄到床上休息。
李凤菊说:“要么,你们就在这住一晚,英子他们房间被子都现成的。”
“不了,我们这就回去。”王英说。
李凤菊见王英不肯留,有些眼泪汪汪的,说:“那你们路上当心,云升骑慢点。”
赵云升见丈母娘抹眼泪,有点心软,他看看王英,刚想劝她要不留一晚算了,却见王英正站在窗边的书桌前,看着玻璃下压着的照片。他一眼瞥见那是两张新照片,一张是王慧和杜建国的合影,还有一张是王慧的单人照,都是结婚那天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