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我们的方案会得到您和厂里的支持吗?”王英又问。
  “那肯定的。”郑连成说,“不支持你们,招你们进来干什么。”
  “我知道了。”王英应了一声。
  郑连成说:“你们放心大胆搞,星期四下班前,把方案交给我就行。”
  几个人都应下,郑连成又鼓励他们几句便走了。
  领导走了,几个同志还坐在原地。罗文书说:“我算是明白了,这是叫我们去得罪人呢。”
  “这不明摆着呢。”周前进说。
  “不好弄啊。”吴海洋挠挠头。
  “我要是写不出来方案怎么办?”徐莉莉已经开始头疼了。
  王英说:“写方案不难,难的是落实和过审。”
  罗文书直点头:“写得跟花一样,不能落实就是白瞎。”
  王英一边收拾起自己的东西一边说:“先下班吧,明天再说。”
  几人纷纷收拾东西下班。
  王英心里猜想,赵云升肯定来接她了。
  果然,五个人走到厂门口,都看见了站在秋风里的赵云升。
  赵云升一见王英,就朝笑着朝她招手。
  “啧啧,有人不放心,来接了。王英你和你丈夫感情真好。”徐莉莉在旁说,“真羡慕。”
  王英笑笑:“这有什么羡慕的,结婚了都一样。”
  “才不一样呢,不是每个女人都能嫁得好丈夫的。”徐莉莉说。
  他们说着走出厂门,赵云升和他们都打了招呼。和同事们道别后,赵云升说:“今天怎么这么晚,快上车吧。”
  “开会来着。”王英说着上了车。
  还好厂子离家进,骑车不几分钟就到家了。到家后,王英去厨房帮忙,饭菜都烧得好了,王英拿了碗筷到堂屋去。
  赵主任已经到家了,正在听收音机,随口对王英说:“你们开过会了吧。”
  “嗯,郑副厂长叫我们三天后每人交一个方案。”王英说。
  “不是坏事。”赵主任说,“看你们各凭本事了,尽力而为吧。”
  王英觉得赵主任话里有话,她怀疑,他们小组很快就要有组长了。毕竟要做这个事,没有领导是不行的,哪怕是组长,也要有一个。不然就是郑厂长自己背锅了。
  至于空降,王英觉得可能性也不大,今年这个任务就是烫手山芋,谁想接。
  吃过晚饭,王英和赵云升一起收拾了厨房,又准备好明早的早饭,两人一起上楼。
  王英到楼上后,翻了翻自己陪嫁的箱子子,从里头翻出一卷毛线来。
  “英子你干什么?”赵云升问。
  “你猜。”王英转着手上的毛线。
  赵云升说:“这点毛线,不够给我织毛衣的吧。”
  王英笑笑:“织手套够不够?”
  王英想着天越来越冷,赵云升上班骑车要冻手,给他织一副手套,快得很。
  赵云升跑过来抱王英:“英子,你怎么对我这么好。天才刚冷,你就惦记我冻手了。”
  王英推他推不动,索性就两个抱着同手同脚地到了床边。
  “别闹,我接下来可能要忙了,让我先给你把手套织好,再给你织个帽子。”王英说。
  赵云升只是笑,下巴抵在王英的肩上,脸使劲地蹭了蹭王英的脖子。
  王英拿出棒针,坐到被窝里,给赵云升织手套。
  “你都不要量量我手多大吗?”赵云升见王英直接起头了,在旁边问道。
  “不用,我知道你手多大。”王英头也不抬地说。
  赵云升嘿嘿一笑:“我也知道英子有多大。”
  王英没理他,就当没听到。
  赵云升在旁边看了一会儿说:“房间灯是不是有点不够亮,”
  “还行。”王英说,“我不用看也能织。”
  “唯手熟尔。”赵云升说着,朝王英那靠,差点被棒针扎到。
  “嗯,你闲得没事,要么去看书,要么讲故事给我听,别又被我扎到。”王英说。
  “那我给你讲故事吧,今天换个故事。”赵云升说。
  “好。”王英应了一声。
  “从前有个外国地主……”
  “怎么又是外国地主!”
  “外国地主多,人民没解放呢。”赵云升笑着说。
  “行,行,你继续讲吧。”王英说。
  赵云升一个故事讲完,王英给赵云升一个手套也织好了。
  “来试试看。”王英把手套给赵云升丢过去。
  “你织得也太快了!”赵云升惊呼一声,拿起来套在右手,刚刚好。
  王英打了声哈欠说:“不快了,天不早了,赶紧睡觉吧。”王英说完就躺下了。
  赵云升来回翻着自己的手,看着手套,心里美得很,他把灯一关,就这么戴着手套睡下。
  赵云升躺下后去搂王英,王英摸到他手上的手套,给他一把扯掉,塞到枕头下面了。
  第49章 组长“全票通过,选王英同志当代理组……
  第二天,王英到班时,组里其余四人都已经到了。
  “你们都这么早啊。”王英笑着和他们打招呼。
  吴海洋说:“不用捡橘子,大家积极性都高了。”
  徐莉莉说:“时间紧,任务重啊!我还一点头绪都没有呢。”
  罗文书酸溜溜地说:“王英同志那么能干,肯定不在话下的。”
  “怎么,你觉得你不行啊,那你提前去和郑副厂长说,说你放弃任务。”王英说。
  罗文书转头看王英:“我夸你呢,你怎么这样说。”
  吴海洋笑着说:“罗文书,你总是这样夸人,当心挨揍,哪个好人是你这种阴阳怪气的语气夸人。”
  罗文书不吱声了,转头开始写方案。别人都不理解他,他非常苦恼。
  几个人都很有默契地没有问旁人怎么写的,他们也都不傻,就算他们想不到,回家去一说,家里人肯定也会觉得,这次他们五个人的方案,肯定要拿出来比个高低的。
  这两天,王英白天在办公室写方案,晚上回家给赵云升织手套和帽子。
  星期四这天早上,赵云升从楼上下来时就把帽子和手套都戴上了,到他妈跟前显摆。
  “妈,这是英子这两天给我织的,好看不。”
  “好看,英子手是巧。”陈秀琴夸道。
  王英说:“等放假了,我再去买点线,给妈也织一套。”
  陈秀琴说:“不用不用,我都有呢呢,听你爸说你们厂里挺忙呢,回来还要做饭洗衣服,晚上就好好休息。”
  王英嘴上笑着说好,心里想着等有空了还是再去买点毛线,给陈秀琴织一套,然后再给赵云升织一条围巾。
  王英一到办公室,徐莉莉就哭丧着脸道:“今天最后一天了,我都不知道自己写的到底是个啥。”
  “还有时间呢,今天再改改。”王英说。
  “改不出来了,再怎么改也是屎上雕花。”徐莉莉说。
  坐在她身后的吴海洋噗嗤一声笑出来:“徐莉莉同志,你个小姑娘,说话怎么这么粗。”
  “哼,我就是这种粗姑娘!”徐莉莉没好气地说。
  不管写得怎么样,今天下班前,都要交上去。王英早就写好了,而且她写了两份。一份放在抽屉里钓鱼,她想钓出上次偷开她抽屉的人。另一份放在包里。
  这三天,王英故意多跑了几趟茶水间和厕所,但她布置的“陷进”没有被人动过,没人开过她的抽屉。
  鱼没钓到。
  下午四点钟,没等王英他们去交方案,郑副厂长自己过来了。
  “写得怎么样了?应该都写好了吧?”
  “写好了。”周前进回道,听得出,他很有信心。
  郑连成走到办公桌坐下,说道:“那写好的,就拿来给我看吧。”
  罗文书近水楼台,第一个把方案交了上去,郑厂长立马就开始看。
  罗文书推了推眼镜,人有些紧张地看着郑连成。他很快就看完了,看完之后,没有做出评价,又问:“接下来谁来?”
  第二个是吴海洋,同样是很快就看完了。吴海洋看着领导的表情,觉得自己没戏了。其实不用看也知道自己没戏,他家里人一点帮助都没给到他,甚至叫他不要急着出头,说容易得罪人。
  周前进是第三个,郑连成看他的方案时,点了几下头,看上去是有点满意的。周前进觉得自己这个方案肯定能中选。
  徐莉莉交都不敢交,她看看王英,王英便先交了。
  王英的方案一交上去,郑连成就调整了坐姿,明显比看旁人的更认真,看得时间也更长,看得过程中,更是连连点头。
  徐莉莉觉得自己好像不用交了,她不可能比王英写的更好。
  “王英同志,这方案写得很好。”郑连成说。
  这是前面四个人里唯一得到评语的,周前进心一沉,觉得自己没戏了。
  “厂长您觉得可行性如何?”王英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