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粥锅还没沸,赵云升就回来了,一阵风似的跑进厨房,在门口就对王英说:“小英子!第一名!”
“是么。”王英稀松平常地应了一句。
赵云升来到王英身边,激动地道:“英子你真厉害啊,那么多人考,考了个第一,难怪昨晚赵主任那嘴角压都压不下去。”
“还行吧。”王英说。
“什么叫还行!是优秀!太优秀了!”赵云升说。
院子里传来陈秀琴说话的声音,赵云升忙又跑出去,对他妈说:“妈,英子考了第一名!”
“哦,我已经知道了。”陈秀琴说。
“你怎么知道的,赵主任竟然告诉你了?”赵云升不可思议,赵主任这个老顽固居然会提前透露消息?
“嗯,替妈恭喜英子。”陈秀琴没有多说,转身进了堂屋。昨晚她可是用了些手段,才让赵主任透露的,但这些手段不好对儿子说。
赵云升回到厨房,笑嘻嘻的,拿了大汤勺,在粥锅里搅动。
“你就这么高兴,万一我复试没过呢?”王英说。
“那赵主任就别想进家门了。”赵云升说。
王英失笑:“厂里又不是赵主任说了算。”
“反正不可能不过的,我看你试卷了,就冲这卷子,也不可能不让你上。”赵云升语气欢快地说。
王英笑笑,她心里其实也很有把握。
早饭过后,王英去副食品厂看成绩,没想到正好撞到张秀敏和她家人。
一个中年妇女正一手揪着张秀敏的头发,另一个对着张秀敏劈头盖脸乱抓乱打,还边打边骂:“你反了天了呢,谁允许你考这个试的!你还想进厂,你做梦!”
旁边有人看不下去,上前拉张秀敏的妈:“你这个嫂子,孩子考上厂了,不是好事吗?你干嘛还打孩子!人家多少人想考没考上。”
张秀敏一声不坑,任她妈打,张秀敏的弟弟就在旁边冷眼看着,脸上带着恨意。
“你们知道什么,这丫头我已经替她报名下乡了!她就是躲下乡,想叫她弟弟去受罪!把她弟弟的名额抢了!她就是个黑心烂肚肠的!”张秀敏的妈恶狠狠地说。
王英心里叹气,这世上就是有这么偏心的妈,亲妈。明明是儿子无能考不上,非要说是儿子抢了女儿的名额。
还好副食品厂保卫科的人赶过来,把张秀敏母女俩给拉开了。
王英看见张秀敏的脸被她妈挠花了,一双眼好像是已经死了好几天的鱼眼睛一样,看不到一点神采。张秀琴的妈在厂前这么闹,她怕是没有机会进副食品厂了。有这样的妈,厂里怎么敢要她?
王英不知道张秀琴怎么想,她不应该和她弟弟报同一个厂,或许还有一点机会。
张秀敏木然地抬头,看见了站在红榜下的王英,是王英啊,考了第一名呢,肯定能进厂了吧。为什么她就这么好命呢,长得好,嫁得好,考得好,凭什么啊……
第35章 复试“王英同志,加油!”
王英看了眼红榜,食品开发部那一栏里,她的名字在第一位,张秀敏在第九。
厂里只招五个人,张秀敏未必就能通过复试。
王英看过红榜,又转头看张秀敏,保安科的人正拉着她的胳膊,另一个人拉着她妈,把她们母女俩分开。张秀敏先前死鱼一般的眼睛,这会儿有神了,正恶狠狠地看着自己。
王英有点莫名其妙,她对自己狠什么,她又没有得罪过她,没有伤害过她,她要发狠也该对她爸妈,对她弟弟。怎么反倒对她这个无缘无故的人恨了起来。
就在这会儿,副厂长郑连成正好骑车来上班,见门口闹哄哄的,就问什么事,保安科的人说了事情经过。
郑连成看了一眼张秀敏,又看看张秀敏的妈,上前劝道:“这位同志,你先不要耽误我们厂的工作,我们厂今天还要组织复试,你让这位女同志先参加复试。如果她考过了,对你们家来说,不是好事一桩?”
“什么好事!她考上了,谁下乡!我就不准备她考!我看谁敢让她考!”张秀敏的妈就是宁愿家里没人在副食品厂上班,也不想自己的宝贝小儿子下乡受苦。
张秀敏本来听郑副厂长的话,心里燃起一线希望,听到她妈的话后,希望又破灭了。她算是彻彻底底对她妈,对这个家死心了。
“你这个同志……”
“我不考了,回家吧。”张秀敏突然说。
郑连成还想说什么,张秀敏已经转身走了,张秀敏的妈也追了上去,追上她后就在她后脑勺狠狠拍了一下,张秀敏打了个趔趄,继续跟着她妈和弟弟往前走了。
在场看到的人,全都摇头,窃窃私语,怎么现在新时代了,还有这种人家,太不应该了。
这时候,人群里有人说:“郑厂长,现在初试少了个人,怎么说的?”
郑连成说:“我要和领导商议,早上复试怕是来不及了,你们过了初试的人,下午再来。”
白跑一趟,还遭人家一恨,王英心说,转身回家去了。
下午,王英又来到副食品厂,看到红榜上多了个名字,看样子是把第十一名提上来了。
复试就在副食品厂的会议室,王英被保卫科的人带着,往会议室去。这是王英第一次进副食品厂,厂子规模中等,是以前几家私人工厂和一个老字号酱园合并的。现在主营罐头、饼干糕点、豆制品、酱油调料这几大类,主要销路也都在北崇市内,只有大概一半的罐头会卖到省城和其它市县。
一进副食品厂,大门进去是传达室,正对着的大门就是二层楼的办公室。办公室后面是员工食堂,和三排厂房,厂房后面是一排仓库和车库,仓库后面是晒酱场。
王英到了会议室,只有几个考生在,领导们都还没到。
王英一到,就有个男同志问她:“请问你是王英同志吗?”
“我是王英。”王英说。
那位男同志忙伸手要和王英握手:“你好,我叫吴海洋,我看了王英同志的试卷,你答得太好了。”
王英和他虚握了下手,想起来吴海洋在红榜上排第三位。
“吴同志过奖了,你也答得很好。”王英客气了一句,这位吴海洋同志确实答得挺好,而且一手钢笔字非常漂亮,所以王英记得他。
“比不上,比不上,王英同志的最后一题答得格外出彩。”吴海洋笑着说。
“是啊,王英同志,你最后一题确实答得很好,还得是你们女同志,心细,想得全面。”另一个位男同志说。
这时坐在角落里的一个高高瘦瘦戴细框眼镜的男同志说:“我看王英同志答得太好了,简直像是哪本书上的答案似的。”
这就是在说王英抄答案了。
“哪本书?谁写的?哪家出版社,哪一年出版的?”王英平时话不多,但是被人当面欺负,她是不会怂的。
那男同志推推眼镜:“我就说像,没说是,夸你呢答的好也不行啊。”
“夸人不是这么夸的。”吴海洋在旁帮腔。
就在这会儿,厂里的领导们都来了,这次复试只有副食品厂的几位领导,革委会的同志不参与。
来的领导有厂长兼党委书记钱同生,副厂长郑连生,生产主任赵成军,保卫科长□□海,后勤主任郭爱国等人。
见领导来了,考生们都不吱声了,规规矩矩站着。
几位领导都朝王英看了看,只有赵主任,板着脸,不看王英。
钱厂长几年四十出头,国字脸,浓眉毛,一双眼格外有神,一看就是一身正气的,这会儿一身中山装笔挺:“各位同志,欢迎你们报考我们副食品厂,请坐。”
王英和别的考生一起坐下,那位吴海洋同志坐在了王英身边。
钱厂长做了复试前的讲话,都是老生常谈,讲了十几分钟后,进入正题道:“我们接下来进行复试,复试内容,抽选一道题,然后现场作答,选题和答题顺序都抽签决定,下面请各位同志抽选考题和考试次序。”
王英没急着上前抽签,想等别人抽完她剩下就行。没想到她不动,她身边的吴海洋也不动。
赵主任坐在会议室前头,看见儿媳妇身边粘着个男的,还和儿媳妇说悄悄话,心里有点不痛快。
别人都抽好了,眼看别人都抽好了,王英才站起来去抽签,吴海洋也跟着她一起去。
“下面请各位考生同志去拿着试题和号码去隔壁小会议室准备,依照次序进行复试。抽到一号的同志可以留在这个会议室。”钱厂长说。
吴海洋抽好后问王英:“王英同志,你是几号?”
“六号。”王英说。
吴海说:“巧了,我是七号,在你后面。”
王英没吱声,拿着考题和号码去隔壁小会议室。
到了小会议室,九个人就坐得比较分散了,都不知道彼此拿了什么题目。会议室里给他们准备了草稿纸和铅笔,王英拿了纸和笔,坐在角落开始写自己的答题思路。
“是么。”王英稀松平常地应了一句。
赵云升来到王英身边,激动地道:“英子你真厉害啊,那么多人考,考了个第一,难怪昨晚赵主任那嘴角压都压不下去。”
“还行吧。”王英说。
“什么叫还行!是优秀!太优秀了!”赵云升说。
院子里传来陈秀琴说话的声音,赵云升忙又跑出去,对他妈说:“妈,英子考了第一名!”
“哦,我已经知道了。”陈秀琴说。
“你怎么知道的,赵主任竟然告诉你了?”赵云升不可思议,赵主任这个老顽固居然会提前透露消息?
“嗯,替妈恭喜英子。”陈秀琴没有多说,转身进了堂屋。昨晚她可是用了些手段,才让赵主任透露的,但这些手段不好对儿子说。
赵云升回到厨房,笑嘻嘻的,拿了大汤勺,在粥锅里搅动。
“你就这么高兴,万一我复试没过呢?”王英说。
“那赵主任就别想进家门了。”赵云升说。
王英失笑:“厂里又不是赵主任说了算。”
“反正不可能不过的,我看你试卷了,就冲这卷子,也不可能不让你上。”赵云升语气欢快地说。
王英笑笑,她心里其实也很有把握。
早饭过后,王英去副食品厂看成绩,没想到正好撞到张秀敏和她家人。
一个中年妇女正一手揪着张秀敏的头发,另一个对着张秀敏劈头盖脸乱抓乱打,还边打边骂:“你反了天了呢,谁允许你考这个试的!你还想进厂,你做梦!”
旁边有人看不下去,上前拉张秀敏的妈:“你这个嫂子,孩子考上厂了,不是好事吗?你干嘛还打孩子!人家多少人想考没考上。”
张秀敏一声不坑,任她妈打,张秀敏的弟弟就在旁边冷眼看着,脸上带着恨意。
“你们知道什么,这丫头我已经替她报名下乡了!她就是躲下乡,想叫她弟弟去受罪!把她弟弟的名额抢了!她就是个黑心烂肚肠的!”张秀敏的妈恶狠狠地说。
王英心里叹气,这世上就是有这么偏心的妈,亲妈。明明是儿子无能考不上,非要说是儿子抢了女儿的名额。
还好副食品厂保卫科的人赶过来,把张秀敏母女俩给拉开了。
王英看见张秀敏的脸被她妈挠花了,一双眼好像是已经死了好几天的鱼眼睛一样,看不到一点神采。张秀琴的妈在厂前这么闹,她怕是没有机会进副食品厂了。有这样的妈,厂里怎么敢要她?
王英不知道张秀琴怎么想,她不应该和她弟弟报同一个厂,或许还有一点机会。
张秀敏木然地抬头,看见了站在红榜下的王英,是王英啊,考了第一名呢,肯定能进厂了吧。为什么她就这么好命呢,长得好,嫁得好,考得好,凭什么啊……
第35章 复试“王英同志,加油!”
王英看了眼红榜,食品开发部那一栏里,她的名字在第一位,张秀敏在第九。
厂里只招五个人,张秀敏未必就能通过复试。
王英看过红榜,又转头看张秀敏,保安科的人正拉着她的胳膊,另一个人拉着她妈,把她们母女俩分开。张秀敏先前死鱼一般的眼睛,这会儿有神了,正恶狠狠地看着自己。
王英有点莫名其妙,她对自己狠什么,她又没有得罪过她,没有伤害过她,她要发狠也该对她爸妈,对她弟弟。怎么反倒对她这个无缘无故的人恨了起来。
就在这会儿,副厂长郑连成正好骑车来上班,见门口闹哄哄的,就问什么事,保安科的人说了事情经过。
郑连成看了一眼张秀敏,又看看张秀敏的妈,上前劝道:“这位同志,你先不要耽误我们厂的工作,我们厂今天还要组织复试,你让这位女同志先参加复试。如果她考过了,对你们家来说,不是好事一桩?”
“什么好事!她考上了,谁下乡!我就不准备她考!我看谁敢让她考!”张秀敏的妈就是宁愿家里没人在副食品厂上班,也不想自己的宝贝小儿子下乡受苦。
张秀敏本来听郑副厂长的话,心里燃起一线希望,听到她妈的话后,希望又破灭了。她算是彻彻底底对她妈,对这个家死心了。
“你这个同志……”
“我不考了,回家吧。”张秀敏突然说。
郑连成还想说什么,张秀敏已经转身走了,张秀敏的妈也追了上去,追上她后就在她后脑勺狠狠拍了一下,张秀敏打了个趔趄,继续跟着她妈和弟弟往前走了。
在场看到的人,全都摇头,窃窃私语,怎么现在新时代了,还有这种人家,太不应该了。
这时候,人群里有人说:“郑厂长,现在初试少了个人,怎么说的?”
郑连成说:“我要和领导商议,早上复试怕是来不及了,你们过了初试的人,下午再来。”
白跑一趟,还遭人家一恨,王英心说,转身回家去了。
下午,王英又来到副食品厂,看到红榜上多了个名字,看样子是把第十一名提上来了。
复试就在副食品厂的会议室,王英被保卫科的人带着,往会议室去。这是王英第一次进副食品厂,厂子规模中等,是以前几家私人工厂和一个老字号酱园合并的。现在主营罐头、饼干糕点、豆制品、酱油调料这几大类,主要销路也都在北崇市内,只有大概一半的罐头会卖到省城和其它市县。
一进副食品厂,大门进去是传达室,正对着的大门就是二层楼的办公室。办公室后面是员工食堂,和三排厂房,厂房后面是一排仓库和车库,仓库后面是晒酱场。
王英到了会议室,只有几个考生在,领导们都还没到。
王英一到,就有个男同志问她:“请问你是王英同志吗?”
“我是王英。”王英说。
那位男同志忙伸手要和王英握手:“你好,我叫吴海洋,我看了王英同志的试卷,你答得太好了。”
王英和他虚握了下手,想起来吴海洋在红榜上排第三位。
“吴同志过奖了,你也答得很好。”王英客气了一句,这位吴海洋同志确实答得挺好,而且一手钢笔字非常漂亮,所以王英记得他。
“比不上,比不上,王英同志的最后一题答得格外出彩。”吴海洋笑着说。
“是啊,王英同志,你最后一题确实答得很好,还得是你们女同志,心细,想得全面。”另一个位男同志说。
这时坐在角落里的一个高高瘦瘦戴细框眼镜的男同志说:“我看王英同志答得太好了,简直像是哪本书上的答案似的。”
这就是在说王英抄答案了。
“哪本书?谁写的?哪家出版社,哪一年出版的?”王英平时话不多,但是被人当面欺负,她是不会怂的。
那男同志推推眼镜:“我就说像,没说是,夸你呢答的好也不行啊。”
“夸人不是这么夸的。”吴海洋在旁帮腔。
就在这会儿,厂里的领导们都来了,这次复试只有副食品厂的几位领导,革委会的同志不参与。
来的领导有厂长兼党委书记钱同生,副厂长郑连生,生产主任赵成军,保卫科长□□海,后勤主任郭爱国等人。
见领导来了,考生们都不吱声了,规规矩矩站着。
几位领导都朝王英看了看,只有赵主任,板着脸,不看王英。
钱厂长几年四十出头,国字脸,浓眉毛,一双眼格外有神,一看就是一身正气的,这会儿一身中山装笔挺:“各位同志,欢迎你们报考我们副食品厂,请坐。”
王英和别的考生一起坐下,那位吴海洋同志坐在了王英身边。
钱厂长做了复试前的讲话,都是老生常谈,讲了十几分钟后,进入正题道:“我们接下来进行复试,复试内容,抽选一道题,然后现场作答,选题和答题顺序都抽签决定,下面请各位同志抽选考题和考试次序。”
王英没急着上前抽签,想等别人抽完她剩下就行。没想到她不动,她身边的吴海洋也不动。
赵主任坐在会议室前头,看见儿媳妇身边粘着个男的,还和儿媳妇说悄悄话,心里有点不痛快。
别人都抽好了,眼看别人都抽好了,王英才站起来去抽签,吴海洋也跟着她一起去。
“下面请各位考生同志去拿着试题和号码去隔壁小会议室准备,依照次序进行复试。抽到一号的同志可以留在这个会议室。”钱厂长说。
吴海洋抽好后问王英:“王英同志,你是几号?”
“六号。”王英说。
吴海说:“巧了,我是七号,在你后面。”
王英没吱声,拿着考题和号码去隔壁小会议室。
到了小会议室,九个人就坐得比较分散了,都不知道彼此拿了什么题目。会议室里给他们准备了草稿纸和铅笔,王英拿了纸和笔,坐在角落开始写自己的答题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