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王慧却有种天塌下来的委屈,上次送回门礼,比大姐少那么多,这次中秋礼,又出这种事,委屈得直哭。
  王永仁和李凤菊好不容易把王慧给哄好了,还叮嘱她回去之后不要提,就当什么都没发生。叫杜建国偷偷去看老人那还有没有发霉的月饼,要是有的话,赶紧丢了,防止老人家误食,吃坏了身体。
  王慧在家答应得好好的,说回去后肯定不闹。但当她一回到杜家,杜建国的奶奶就指责她回来太晚了,杜文丽也在旁边嘀嘀咕咕不知道说什么,一下子把王慧的怒火又给勾起来了。站在院子里就对着杜建国的奶奶和杜文丽吵了起来。
  孙巧玲正在厨房,王慧回娘家待这么晚她也不开心,家里一摊子事,总要有人做。她听到婆婆说王慧了,没吭声,也没出去看。没想到,王慧竟然能和老人吵起来,她丢下手中的菜跑到院子里。
  王慧站在院子中央,大声嚷道:“没见过你们这样的人家,小姑子偷吃节礼死不承认还倒打一耙,老太太补给我两块月饼还是长霉的,你们怎么能这么欺负人!”
  杜建国站在王慧身边,拉着王慧的胳膊,想把她拉回房,王慧气上头,身上有股牛劲,杜建国竟然没拉动她。
  孙巧玲怕左邻右舍听到,忙去哄王慧:“慧慧,过节呢,先不要吵,有什么事和妈说。”
  孙巧玲早上正好不在家,还不知道月饼的事,这会儿听王慧说起来,狠狠瞪了杜文丽一眼,杜文丽缩缩脖子,一溜烟跑回自己房里去了。
  杜建国的奶奶也拄着拐棍回房去了。
  王慧指着杜文丽的房间说:“妈,你再不管管她,她就上天了!她也没比我小几岁,过几年也要嫁人,到婆家也偷东西吃?”
  孙巧玲也知道杜文丽不听话,但是听王慧这么说,她心里还是不开心,毕竟是她亲闺女,王慧这么说,就是打她脸。
  “好了,好了,妈回头说她,你先回房,不要在外头吵,被人家听到难为情。”孙巧玲哄着王慧,把她哄回房。
  王慧坐在床边,越想越委屈,眼泪一直流,她才结婚多久啊,都哭了多少次了!
  杜建国站在旁边看着,心里也不好受,他也觉得这次是家里不好,但是王慧在娘家当着老丈人和丈母娘的面发作他,他心里也不痛快。
  “跟个木头似的杵在这干嘛,去给慧慧淘个毛巾来!”孙巧玲没好气地睡杜建国说。
  杜建国闷不吭声去淘了毛巾,孙巧玲接过来,给王慧擦脸。
  “也怪我早上不在家,就闹出这事来。”孙巧玲说,“妈等下带着礼去和你爸妈赔罪。”
  王慧听孙巧玲这么说,心里畅快点,抽抽搭搭说:“妈,真的不是我要闹,你不知道我看到我爸剥出一个长毛的月饼,丢多大脸。这丢的不光是我的脸,也是杜家的脸。”
  “文丽确实不应该,妈肯定教训她,你奶奶年纪大了,应该不是成心的。”孙巧玲说。
  “我爸妈也是这么劝我的,但是我一回来,她们还那样……”王慧是真的委屈。
  “妈晓得,妈晓得,不要哭了,团圆的日子,建国你哄哄慧慧,妈去弄晚饭。”孙巧玲锅里还炖着鱼呢,早上要不是为了买这鱼,也不会不在家,闹出这事来。
  王慧正委屈着,也没说要去帮忙,孙巧玲就一个人回厨房了。
  杜建国守着王慧,也不知道该怎么哄,憋了半天终于说了一句:“慧慧,我会对你好的,你就看在我的面子上,不要跟我家里人计较了。”
  王慧听了杜建国这话,感觉一口气堵在喉咙口,上不去下不来。
  一轮满月渐渐升起,家家户户吃团圆饭。
  赵主任是踏着月色回来的,一家人饭菜都上桌了,在等他。
  “怎么不先吃。”赵主任说。
  陈秀琴说:“一家之主不回来,我们可不敢吃。”
  赵主任哼笑一声,洗过手,坐在主位上吃饭。
  今天赵家的饭桌上有一大碗红烧肉、炖豆腐、炒鸡蛋、炒苋菜,加上个鱼汤正好四菜一汤。除了这些菜,还有两瓶橘子罐头,四块月饼,四个苹果,两个石榴。在当时来说,已经是吃得非常好了。
  饭桌上,一家人没有再说公事,只说今天赵云菲和赵云芳回来,两姐妹又拉了什么家常,又把王英织毛衣的手艺给夸了一通。
  晚饭过后,一家人在院子里赏了会儿月,说了会儿话就回房了。
  临睡前,赵云升又继续给王英讲外国老地主的故事,很快就把王英给讲睡着了。
  王英一觉睡到天亮,看了眼手表,起身准备去做早饭。王英一有动静,赵云升就跟着醒了,他看了眼手表,把刚坐起身的王英又拉进怀里。
  “干什么,一大早的,我要下去弄饭了。”王英双臂抵在赵云升的胸口,不让他碰自己。
  “一会儿就好,还早呢,来得及……”赵云升双腿将王英夹住,人贴了过去。
  王英才一米六出头,赵云升足有一米八几,王英哪里挣得过他,很快就被他得手了……
  两人一大早闹了一回,王英一边穿衣服一边瞪赵云升:“以后早上不允许胡闹!”
  “谁叫你晚上睡那么早的。”赵云升嬉皮笑脸说。
  王英踢了他一脚:“讨厌死了。”
  “咦,刚才还抱着我说喜欢我呢。”赵云升用脚去勾王英的腿。
  “那是你逼我说的。”王英把赵云升踢开,下了床。
  赵云升也紧跟着王英下床,两人一起下楼,天确实还早,足够王英准备一家人的早饭。赵云升也没闲着,洗漱好,也来帮忙。
  王英觉得赵云升眼里有活这个优点很值得表扬,就是不*知道他能坚持多久。
  吃过早饭,赵云升他们都去上班,一家人只剩王英在,她收拾好碗筷,上楼去继续给赵云升织毛衣。
  一天一晃过去了,王英织了一天毛衣,织了好长一截。
  到了下班时间,赵云升第一个到家的,他一回来就到厨房找王英。
  “爸妈还没回来啊?”赵云升问。
  “嗯,就你下班最积极。”王英说。
  赵云升嘿嘿笑:“我又没什么事。”
  “对了,你那个女同事……最近怎么样?”王英突然想起宋音。
  “没怎么样,全单位都知道我结婚了,她能怎么样。”赵云升说。
  王英笑:“就没再找你诉衷肠吗?”
  “她敢诉我也不敢听啊,我是有媳妇的人,只听媳妇一个人的衷肠。”赵云升来到王英身边,见王英在剥蒜,也拿了头蒜在手上剥。
  王英只是笑不吱声,赵云升便逗她,叫她“诉衷肠”。王英就说自己没有,诉不出来,让赵云升说,她跟着学。
  赵云升没脸没皮,一边剥蒜一边给王英来了首诗朗诵。他声音不大,用的是播音腔,朗诵的是首外国情诗,什么爱情啊,玫瑰啊……
  等他朗诵完,叫王英学时,王英只说自己不会,一个字也不肯学。
  小两口说说笑笑准备晚饭间,赵主任老两口也一起到家了。
  听到父母说话的声音,赵云升蹭地一下蹿出去,冲到院子里问道:“老赵同志,战况如何?”
  陈秀琴白了他一眼:“娶媳妇了还没个正形。”
  老赵同志心情很好,没计较小赵的没大没小,笑着说:“成了。”
  第30章 成了“你怎么就没个够的!”……
  赵云升转身就回到厨房,来到王英身边笑嘻嘻说:“成了。”
  王英也笑:“我听到了,把饭端到堂屋准备吃晚饭吧。”
  饭桌上,陈秀琴问赵主任:“现在怎么说?谁都可以考?”
  赵主任说:“怎么可能,还是有门槛的,要高中毕业,每个人只能考一个工作岗位,有初试、复试、最后还要面试。有些岗位有年龄限制,有些岗位有性别限制,录取的人也不多。”
  “那副食品厂呢?”陈秀琴问,她看得出来,英子最想进的就是副食品厂。“几个岗位?”
  赵主任神秘一笑:“现在不能说。”
  “啧,叫你说几个岗位,又没叫你透题!就你高风亮节!”陈秀琴没好气地说。
  “明天总则下来,后天各家细则就出来了,明天云升他们文化站应该会播这件事呢,到时候不就知道了。”赵主任说。
  王英不紧不慢吃着饭,她不着急,反正只要能考,她就肯定能考上。
  “回头叫云芳也去考吧。”陈秀琴说,“每次回来都跟个仇人似的。”
  赵主任哼了一声:“她未必考得上,别到时候,又有新话头。她真要考,叫她考旁的厂,可能还有希望。”
  陈秀琴一愣,这话还真是,就云芳那个性子,要是到时候英子考上了她没考上,她肯定有话说。
  “我晓得了,明天我跟她说。一个人只能报一个岗位,我看她现在未必想进副食品厂呢,她现在离得也远。”陈秀琴说。
  “二丫就被你惯坏了。”赵主任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