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
王英一睁眼,只见赵云升手支着头,在看她。
“小英子,早啊。”赵云升笑眯眯地说。
王英瞪他,这个人瞧着文质彬彬,真是小看了他,本钱非常大,力道也惊人。
“怎么一早就瞪我。”赵云升说。
“你人好。”王英说。
赵云升,把王英捞进怀里,紧紧抱着,王英想挣都挣不开。
“小英子,昨晚真好,你真好。”赵云升在王英耳边说。
这人真肉麻!王英想着后面开放了,一般人也不会这么肉麻的。
“快放开我,我要起床烧早饭呢。”王英说。
“再抱一会儿,等下我和你一起去烧。”赵云升说。
王英挣脱不开,只能由赵云升抱着。
听到楼下有动静了,赵云升才把王英放开。
王英背对着赵云升把衣服穿了,赵云升就这么看着她,等她穿好衣服下床,他也迅速地把衣服套好下床。
两人一起下楼,王英感觉腰酸腿疼,那里还火辣辣地不舒服,心里把赵云升骂了一顿。
到了厨房,王英见两个煤炉子上水冒着热气,她提起茶吊子看了眼炭,应该是早上才换过煤球。
王英瞪了赵云升一眼,小声说:“都怪你,害我起晚了,妈把煤球都换过了。”
赵云升偷偷在王英脸上亲一口,又说:“煤球是我先前起来换的。”
王英捂脸,看着赵云升不知道是该笑还是该气,但她心里多少还是有些触动,这个男人,比她想象中的好,就是不知道他能保持多久了。
“米在哪儿,我淘米煮粥。”王英说。
“你先去刷牙洗脸,我来淘米煮粥。”赵云升说。
“别胡说,今天该我烧的。”王英在厨房四下张望,觉得可能在碗橱里,便走了过去。
“在碗橱下面。”赵云升说。
王英打开碗橱下层柜门,看到了几个布袋子,分别装着大米,小米,白面粉,挂面,粉条,黄豆,云豆,绿豆,赤小豆,花生……两个咸菜坛子,一篮子鸡蛋,两壶油,*还有一些干蘑菇,黄花菜之类的干货。不愧是副食品厂主任家……
赵云升已经走到王英身边,说:“大姐二姐他们都回家去了,今天就我们一家四口。”
赵云升说起我们一家四口顺嘴得很,王英心里有种说不上来的感觉,但这感觉不坏。
“家里一般怎么煮啊?”王英问。
“你想怎么煮就怎么煮。”赵云升说。
“好好说呢!”王英瞪赵云升。
赵云升笑嘻嘻:“煮点白粥就行了,再炒个鸡蛋,烧个豆腐。”
王英从碗橱旁的多层木架子上拿了淘箩,从米袋子里舀了一碗米,到水池淘干净米,又从架子上拿了钢精锅,把米倒进去。煤炉子上茶吊子壶嘴冒热气,王英拎起茶吊,这会儿煤球烧得正旺。王英把钢精锅放在煤炉子上,从茶吊子里冲了热水进去,盖上锅盖。
做完这些,王英一抬头,看见赵云升正盯着她看,见她望过来,就朝她笑。
“你去刷牙洗脸,在这看着我干嘛。”王英说。
“看小英子到底是不是懒丫头。”赵云升笑着说。
王英不理他,打开碗橱上层,看到大海碗里养着三块豆腐,还有不少昨天席上剩下来的菜。
王英拿了两块豆腐,见一个碗里有雪菜,也一起端了出来,放在煤炉子傍边的小桌子上。回头的时候,赵云升已经不在厨房门口了。
终于走了,赵云升老盯着她,她还真有点嫌烦。
王英把另一个煤炉子上的茶吊子也拿掉,放上铁锅,倒上油,锅里热油的时候,她从柜子里拿了六个鸡蛋打在大碗里。
王英一边搅打着鸡蛋一边想,她婆婆人倒是不错,没一大早盯着她做早饭。王英还记得前世她在杜家第一天做早饭,孙巧玲一步不离地跟着她。
而此时的杜家,孙巧玲正一步不离的跟着王慧。
第13章 缠人“新婚燕尔,我不跟着你,跟着谁……
虽然昨天白天惹了一肚子气,晚上王慧还是满意的,杜建国毕竟年轻力壮。杜建国对王慧也满意得很,觉得王慧就像是一汪水,不,比水还要柔。
两人也闹到很晚,不过今天天刚亮,王慧他们新房的门就被敲响了。
王慧在窝在杜建国的怀里,听到孙巧玲敲门,她含羞带怯地说:“建国哥,我们该起床了。”
杜建国应了孙巧玲一声,又低头在王慧脸上亲了一口。
王慧满心都是甜蜜,也回亲了杜建国一口,才起来穿衣服。
王慧打开门,见孙巧玲等在门口,甜甜地喊了一声:“妈!”
孙巧玲笑笑:“诶,好慧慧,走,妈带你去厨房。”
结婚第二天,新娘子下厨,这个规矩被保留几千年了。王慧当然也知道,心里并不在意,还想着婆婆人不错,还会带着她。
而且,王慧对自己的厨艺很有信心,正想着露一手给婆婆和杜建国看看呢。
到了厨房,孙巧玲就说:“昨天太忙了,忘记封炉子,是我早上起来重点的炉子。以后家里交给你,你晚上不要忘记封炉子,不然第二天一家子上学的、上班的,赶不上吃早饭可不行。”
“哎!好的,妈!”王慧正沉浸在新婚的幸福中,只听到,“往后家里交给你”这几个字,觉得自己以后要在杜家当家做主,心里别提多开心。
孙巧玲见她笑盈盈地应下了,心里也满意,夸道:“不愧是我亲自挑的媳妇,慧慧真不错。”
得了婆婆的夸,王慧心里更带劲了:“妈,我来做早饭吧。”
孙巧玲亲亲热热地拉着王慧的手,带她到碗橱前,打开碗橱说:“米面,鸡蛋什么的都在这里,家里办喜事,剩的吃食还有不少,等吃完了,我把粮票本子给你。”
“早上一般煮粥,煮两个鸡蛋。”孙巧玲说。
“两个?”王慧忍不住开口。
“嗯,建国一个,文丽一个,建国他爸要是在家就煮三个。”孙巧玲说。
王慧心里有点不舒服,怎么她嫁人了,连个鸡蛋都吃不上了?杜家条件也不差,不至于少她个鸡蛋吧?
孙巧玲就当没看到王慧脸色的变化,反正这就是杜家的规矩。她和老太婆还有大丫头都没吃,她个新媳妇凭什么吃?
“妈,我炒鸡蛋还挺好吃的,不然就炒着吃?”王慧说。
“炒鸡蛋费油,还费时间。煮鸡蛋放茶吊子就能煮,放粥锅里也行。”孙巧玲说,“你奶奶在院子里种了点菜,你看能吃的就摘了吃。”
“好的妈。”王慧想着,现在这个时代到底物资不丰富,又要全凭票买,肯定不是婆婆舍不得给她吃。毕竟他们家又没有人在副食品厂当主任。
孙巧玲见王慧确实乖巧,心里得意,这个媳妇她是完全拿捏住了。
“喏,淘箩什么的都在这,你淘点米先把粥煮下锅。”孙巧玲说。
“哎。”王慧脆生生应下,孙巧玲心里更高兴了。
王慧算着今天家里有多少人,舀了冒尖一碗米,又想再舀的时候,被孙巧玲给拦住了。
“这就多了,煮粥不要多少米。”
王慧觉得一家子七口人,又有公公和丈夫两个男的,一碗米怕是不够,但孙巧玲这么说,王慧便没有再舀。
陶好米,放在煤炉上,王慧又去拿了三个鸡蛋,孙巧玲大发慈悲:“再多洗一个,今个给你这个新娘子破例。”
“谢谢妈!”王慧顿时又开心了。
王慧把洗干净的鸡蛋放进粥锅里,又问孙巧玲:“妈,那小菜呢?”
“昨天还有剩的菜呢,等下你热热就行了。”孙巧玲说。
王慧一心想展示自己厨艺,没想到孙巧玲说吃剩菜……不过确实菜也不能浪费,她还省事了呢,就应了声好。
孙巧玲继续说:“你公公后天就要到外地上工去了,以后家里就我们娘儿几个。你大姐、我,还有建国都要上班,文丽要上学,奶奶身体不好,不能做事。家里家外,以后就全交给你了。”
“好的,妈,我一定会把家里打理好的。”王慧笑着应下。
“慧慧真乖!我们杜家真是有福才娶到慧慧这么好的媳妇!”孙巧玲又笑着夸了一句。
王慧被夸得飘飘然,她真想现在就回去告诉她妈,她婆婆对她不要太好!
“你看着点粥锅,早点把鸡蛋捞出来。”孙巧玲说,“剩菜不要热太多,中午和晚上还要吃。”
“好。”王慧笑着应下。
-
赵家,王英把六个鸡蛋打得冒大泡,锅里油也热了,鸡蛋“赤啦”一声下锅,赵云升又来了。
“好香啊!”赵云升嗅了嗅说。
“你怎么又来了。”王英说。
“小英子,你怎么结婚第二天就嫌我烦了。”赵云升有点委屈地说。
王英不吱声,反正她又说不过这个文化人,她继续低头炒鸡蛋。
王英一睁眼,只见赵云升手支着头,在看她。
“小英子,早啊。”赵云升笑眯眯地说。
王英瞪他,这个人瞧着文质彬彬,真是小看了他,本钱非常大,力道也惊人。
“怎么一早就瞪我。”赵云升说。
“你人好。”王英说。
赵云升,把王英捞进怀里,紧紧抱着,王英想挣都挣不开。
“小英子,昨晚真好,你真好。”赵云升在王英耳边说。
这人真肉麻!王英想着后面开放了,一般人也不会这么肉麻的。
“快放开我,我要起床烧早饭呢。”王英说。
“再抱一会儿,等下我和你一起去烧。”赵云升说。
王英挣脱不开,只能由赵云升抱着。
听到楼下有动静了,赵云升才把王英放开。
王英背对着赵云升把衣服穿了,赵云升就这么看着她,等她穿好衣服下床,他也迅速地把衣服套好下床。
两人一起下楼,王英感觉腰酸腿疼,那里还火辣辣地不舒服,心里把赵云升骂了一顿。
到了厨房,王英见两个煤炉子上水冒着热气,她提起茶吊子看了眼炭,应该是早上才换过煤球。
王英瞪了赵云升一眼,小声说:“都怪你,害我起晚了,妈把煤球都换过了。”
赵云升偷偷在王英脸上亲一口,又说:“煤球是我先前起来换的。”
王英捂脸,看着赵云升不知道是该笑还是该气,但她心里多少还是有些触动,这个男人,比她想象中的好,就是不知道他能保持多久了。
“米在哪儿,我淘米煮粥。”王英说。
“你先去刷牙洗脸,我来淘米煮粥。”赵云升说。
“别胡说,今天该我烧的。”王英在厨房四下张望,觉得可能在碗橱里,便走了过去。
“在碗橱下面。”赵云升说。
王英打开碗橱下层柜门,看到了几个布袋子,分别装着大米,小米,白面粉,挂面,粉条,黄豆,云豆,绿豆,赤小豆,花生……两个咸菜坛子,一篮子鸡蛋,两壶油,*还有一些干蘑菇,黄花菜之类的干货。不愧是副食品厂主任家……
赵云升已经走到王英身边,说:“大姐二姐他们都回家去了,今天就我们一家四口。”
赵云升说起我们一家四口顺嘴得很,王英心里有种说不上来的感觉,但这感觉不坏。
“家里一般怎么煮啊?”王英问。
“你想怎么煮就怎么煮。”赵云升说。
“好好说呢!”王英瞪赵云升。
赵云升笑嘻嘻:“煮点白粥就行了,再炒个鸡蛋,烧个豆腐。”
王英从碗橱旁的多层木架子上拿了淘箩,从米袋子里舀了一碗米,到水池淘干净米,又从架子上拿了钢精锅,把米倒进去。煤炉子上茶吊子壶嘴冒热气,王英拎起茶吊,这会儿煤球烧得正旺。王英把钢精锅放在煤炉子上,从茶吊子里冲了热水进去,盖上锅盖。
做完这些,王英一抬头,看见赵云升正盯着她看,见她望过来,就朝她笑。
“你去刷牙洗脸,在这看着我干嘛。”王英说。
“看小英子到底是不是懒丫头。”赵云升笑着说。
王英不理他,打开碗橱上层,看到大海碗里养着三块豆腐,还有不少昨天席上剩下来的菜。
王英拿了两块豆腐,见一个碗里有雪菜,也一起端了出来,放在煤炉子傍边的小桌子上。回头的时候,赵云升已经不在厨房门口了。
终于走了,赵云升老盯着她,她还真有点嫌烦。
王英把另一个煤炉子上的茶吊子也拿掉,放上铁锅,倒上油,锅里热油的时候,她从柜子里拿了六个鸡蛋打在大碗里。
王英一边搅打着鸡蛋一边想,她婆婆人倒是不错,没一大早盯着她做早饭。王英还记得前世她在杜家第一天做早饭,孙巧玲一步不离地跟着她。
而此时的杜家,孙巧玲正一步不离的跟着王慧。
第13章 缠人“新婚燕尔,我不跟着你,跟着谁……
虽然昨天白天惹了一肚子气,晚上王慧还是满意的,杜建国毕竟年轻力壮。杜建国对王慧也满意得很,觉得王慧就像是一汪水,不,比水还要柔。
两人也闹到很晚,不过今天天刚亮,王慧他们新房的门就被敲响了。
王慧在窝在杜建国的怀里,听到孙巧玲敲门,她含羞带怯地说:“建国哥,我们该起床了。”
杜建国应了孙巧玲一声,又低头在王慧脸上亲了一口。
王慧满心都是甜蜜,也回亲了杜建国一口,才起来穿衣服。
王慧打开门,见孙巧玲等在门口,甜甜地喊了一声:“妈!”
孙巧玲笑笑:“诶,好慧慧,走,妈带你去厨房。”
结婚第二天,新娘子下厨,这个规矩被保留几千年了。王慧当然也知道,心里并不在意,还想着婆婆人不错,还会带着她。
而且,王慧对自己的厨艺很有信心,正想着露一手给婆婆和杜建国看看呢。
到了厨房,孙巧玲就说:“昨天太忙了,忘记封炉子,是我早上起来重点的炉子。以后家里交给你,你晚上不要忘记封炉子,不然第二天一家子上学的、上班的,赶不上吃早饭可不行。”
“哎!好的,妈!”王慧正沉浸在新婚的幸福中,只听到,“往后家里交给你”这几个字,觉得自己以后要在杜家当家做主,心里别提多开心。
孙巧玲见她笑盈盈地应下了,心里也满意,夸道:“不愧是我亲自挑的媳妇,慧慧真不错。”
得了婆婆的夸,王慧心里更带劲了:“妈,我来做早饭吧。”
孙巧玲亲亲热热地拉着王慧的手,带她到碗橱前,打开碗橱说:“米面,鸡蛋什么的都在这里,家里办喜事,剩的吃食还有不少,等吃完了,我把粮票本子给你。”
“早上一般煮粥,煮两个鸡蛋。”孙巧玲说。
“两个?”王慧忍不住开口。
“嗯,建国一个,文丽一个,建国他爸要是在家就煮三个。”孙巧玲说。
王慧心里有点不舒服,怎么她嫁人了,连个鸡蛋都吃不上了?杜家条件也不差,不至于少她个鸡蛋吧?
孙巧玲就当没看到王慧脸色的变化,反正这就是杜家的规矩。她和老太婆还有大丫头都没吃,她个新媳妇凭什么吃?
“妈,我炒鸡蛋还挺好吃的,不然就炒着吃?”王慧说。
“炒鸡蛋费油,还费时间。煮鸡蛋放茶吊子就能煮,放粥锅里也行。”孙巧玲说,“你奶奶在院子里种了点菜,你看能吃的就摘了吃。”
“好的妈。”王慧想着,现在这个时代到底物资不丰富,又要全凭票买,肯定不是婆婆舍不得给她吃。毕竟他们家又没有人在副食品厂当主任。
孙巧玲见王慧确实乖巧,心里得意,这个媳妇她是完全拿捏住了。
“喏,淘箩什么的都在这,你淘点米先把粥煮下锅。”孙巧玲说。
“哎。”王慧脆生生应下,孙巧玲心里更高兴了。
王慧算着今天家里有多少人,舀了冒尖一碗米,又想再舀的时候,被孙巧玲给拦住了。
“这就多了,煮粥不要多少米。”
王慧觉得一家子七口人,又有公公和丈夫两个男的,一碗米怕是不够,但孙巧玲这么说,王慧便没有再舀。
陶好米,放在煤炉上,王慧又去拿了三个鸡蛋,孙巧玲大发慈悲:“再多洗一个,今个给你这个新娘子破例。”
“谢谢妈!”王慧顿时又开心了。
王慧把洗干净的鸡蛋放进粥锅里,又问孙巧玲:“妈,那小菜呢?”
“昨天还有剩的菜呢,等下你热热就行了。”孙巧玲说。
王慧一心想展示自己厨艺,没想到孙巧玲说吃剩菜……不过确实菜也不能浪费,她还省事了呢,就应了声好。
孙巧玲继续说:“你公公后天就要到外地上工去了,以后家里就我们娘儿几个。你大姐、我,还有建国都要上班,文丽要上学,奶奶身体不好,不能做事。家里家外,以后就全交给你了。”
“好的,妈,我一定会把家里打理好的。”王慧笑着应下。
“慧慧真乖!我们杜家真是有福才娶到慧慧这么好的媳妇!”孙巧玲又笑着夸了一句。
王慧被夸得飘飘然,她真想现在就回去告诉她妈,她婆婆对她不要太好!
“你看着点粥锅,早点把鸡蛋捞出来。”孙巧玲说,“剩菜不要热太多,中午和晚上还要吃。”
“好。”王慧笑着应下。
-
赵家,王英把六个鸡蛋打得冒大泡,锅里油也热了,鸡蛋“赤啦”一声下锅,赵云升又来了。
“好香啊!”赵云升嗅了嗅说。
“你怎么又来了。”王英说。
“小英子,你怎么结婚第二天就嫌我烦了。”赵云升有点委屈地说。
王英不吱声,反正她又说不过这个文化人,她继续低头炒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