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老爷爷站在谢长陵身后,道:“小郎君,那个赌约还作数吗?”
谢长陵的心思还挂在姮沅身上,漫不经心道:“作数啊,怎么不作数了?一想到能把全天下的人都骗了个干净,我就兴奋不已。”
老爷爷道:“可到了那时,你与小娘子的缘分也尽了吧。”
谢长陵顿了顿,转过脸,抬起眼皮看向老爷爷。
老爷爷叹气,道:“我总认为人确实很坏,但也没坏到你想的那种地步。就为了赌气,连自己的命都可以赌出去,何必呢?这些年,你偶尔来我这儿吃碗馄饨,我就在想,你什么时候能想通,你还愿意来我这儿吃饭,总是相信这世上还是有些不怎么坏的人。今天我很高兴,看到你带了小娘子过来,她……”
“她怎么了?”谢长陵缓缓开口,是很不高兴的语气,不知究竟是不高兴老爷爷对姮沅评头论足,还是他竟敢插手起大司马的事来,无论哪一样,对谢长陵来说都是冒犯僭越。
他目光锐利地看着老爷爷:“她就算是天仙下凡,也只是个无足轻重的女人而已。对我来说,一样得无足轻重。”
谢长陵眸光冷漠无情,仿佛方才的那一切不过是老爷爷的臆想罢了。
第34章
◎“十一兄溘然长逝,想必还不知你我叔嫂之间的事,我们也该到他坟前喝盏交杯酒了。”◎
食客端走两碗热气腾腾的馄饨,坐在支起的小矮桌上,加完辣椒和醋,边吃边闲聊。
老婆婆递给姮沅一个鲜果子:“姑娘歇歇吧。”
那果子刚用清水洗过,姮沅便没有同老婆婆客气,咬了一口,果肉又脆又甜。
那两位食客不知是吃多了酒还是今日谈性大发,竟然在这小小的馄饨摊上指点江山,上论皇帝,下谈大司马,言之凿凿大司马不臣之心已久,这江山不日必然要改姓。
姮沅紧张地看向谢长陵,他坐在芸芸众生间,但气质委实出挑,鹤立鸡群,姮沅很容易就在一片乱臣贼子的骂声中寻到了他,他察觉到姮沅的视线,便回以一笑,似乎完全没有听到那些骂声。
那两个食客说得正起劲,又提起谢长陵弑君的旧事来。
姮沅生长在小村落,天高皇帝远,村民们更为关心当地县令和衙役们的性子心情,那些朝政的事离他们实在是远,因此这还是姮沅第一次听说谢长陵弑君的事。
她只觉骇人。
先帝为求雨听信国师谗言,到处捉适龄的孩童,姮沅倒是知道,她那时已经超龄了,很安全,可村里那些有年满八岁的男童女童的家庭却惶惶不可终日,村里的气氛绝望又压抑,以至于过了这么多年,姮沅还是没有忘却。
只是她不知道谢长陵竟然也会被选中。
她对谢长陵的了解不多,但至少在谢长明的嘴里,他这位堂弟自小聪慧,足智近妖,有些天命所归的意思,谢家一向对谢长陵寄予厚望,可原来当皇权倾轧而来时,就算是谢长陵也会被放弃吗?
姮沅觉得很意外,再看谢长陵听到这些过往,仍旧风平浪静的模样,倒叫姮沅开始琢磨,这会不会是谢家的计谋,故意如此,只是为了弑君成功?
她正瞎琢磨着,老婆婆又递来干净的果子:“这些都只是猜测,毕竟没有直接证据证明老皇帝是小郎君杀的。”
先帝的死因是惹怒龙王,暴毙而亡。
确实没有提到谢长陵。
可想到先帝驾崩后,几个世家迅速联手,争权夺利,挟天子以令诸侯,也确实难以撇清关系。
况且若谢长陵没有做过,为什么不将这些人以口舌之罪抓捕处死?
姮沅只在心头腹诽,她现在已经学聪明了,知道该怎么将话藏在心里。
老爷爷甩着袖子:“莫论国事!莫论国事!不知情的还以为先帝驾崩时你们都躲在床下亲眼看着,仔细金吾卫经过听到了将你们逮起来。”
那两个食客撇撇嘴,但碍于金吾卫的威势,还是止住了话头。
谢长陵这时候才起身,道:“走了。”
老爷爷忙道:“小郎君稍等!”
他从木车的肚膛里掏出一篮脆果:“今日不知小郎君要来,也没什么旁的好物相赠,这是老婆子清晨进城的时候在路边摘的野果,给小郎君和小娘子尝个鲜。”
那篮果子个头不大,胜在新鲜,但再新鲜也不过是野果而已,姮沅以为谢长陵定然看不上,不会接,却不想他竟然拿了过
来。
这比看他坐在街头小摊上吃一碗馄饨,还要叫姮沅惊掉眼珠子。
姮沅道:“大司马与他们是旧相识吗?”
谢长陵把篮子塞在姮沅的怀里,自个儿取了个果子咬了两口——方才就见姮沅吃这果子吃得开心,可她只顾自己高兴,谢长陵等了半天也没见她想起该给他送一个。
小没良心的,亏他还巴巴骑了马,带她赶了二十里路就为了哄她多吃口东西。
谢长陵道:“确实是旧相识了。”
姮沅道:“真意外,大司马竟然会与平头百姓结交。”
她总觉得今晚的谢长陵很陌生,竟然带她下山找吃食,还能随意地坐在街头吃碗不起眼的馄饨,居然还跟一对老夫妻相识,若非那对食客突然出现的议论,姮沅都要怀疑世上是不是有两个谢长陵,她究竟认识的是哪个谢长陵。
谢长陵道:“十四年了,论起源头,还是那场祭祀。”
姮沅怔了怔:“大司马当初真的被选做了灵童?”
谢长陵道:“骗你是小狗。”
谢长陵负手漫走,在花灯人群中穿行,闲适地如闲庭漫步:“怎么,很意外?没想到我也有过那么弱小悲惨的日子?是不
是后悔我没死在那时候?”
姮沅想了想,还是缓慢地摇了摇头。
她确实很恨谢长陵,但八岁的谢长陵还什么都没有做,他不该被推上祭坛,为大人们的荒唐买单。
谢长陵道:“先帝其实也没那么荒唐,那次所谓的祭祀,诸家中选出的都是平日素有名气的幼童,可见是早有预谋地对世家的围剿。先帝其实本可以赢的,因为他就是个疯子,常不分缘由地在朝中大开杀戒,人才被他杀光,人心也早就被他杀
散,杀怯了,没人敢反对他,暴君说什么就是什么了。”
姮沅不知道该说什么了,先帝执政时,她还很小,家道艰难,没时间关心庙堂如何,哪里想到在繁华的长安城中,尊威十足的皇城内,常血流成河。
“我活下来这件事,让所有人都以为。告诉你也没什么,当时王谢二家早就有了联手之意,但他们需要先帝离开皇城,才能得到一个很好的伏击机会,而这些灵童就是最好的诱饵。若不是我自己争气,我早成了被磨成齑粉的棋子。”
他淡淡地说,将那些刀光血影几句话就带过。
“家中早就给我备下棺椁,预备为我厚葬,还要付给我爷娘很厚重的抚恤金。他们一直以为我不知情,我也不愿跟他们说,因为我很不高兴自己在他们眼里就值这么点价金。”
姮沅怔住了。
她以为谢长陵会生气,会悲伤,可万万没想到他竟然只会为这种奇怪冷血的细节而愤怒。
一想到谢长陵就是因为对价金耿耿于怀,才将自己置于危险之地,姮沅就倒吸一口气。
她没见过这么不怕死的人,更不理解谢长陵怎么能这么不在乎自己的性命。
“那对老夫妻呢?”姮沅道,“你是如何认识他们的?”
“他们的孩子也被选中做了灵童。”谢长陵慢慢地说,“他们没有银子,也不认识字,官兵夺了他们的孩子,他们只能一路乞讨到长安,连给孩子讨个公道都不敢,只想给孩子收尸。”
姮沅眼前又浮现官兵衙役进村搜寻孩子,村长就是帮凶,谄媚地站在一旁捧着本子,念孩子的年纪和生辰八字,挨家挨户甭管是否有合年岁的孩子都闭门落户,姮沅趴在窗口往外望了眼萧索的村口,就被阿娘揪了回去。
先帝死于自己选出的灵童之手,何尝不是老天有眼,降下报应。
“因为我,那些孩子当然没死成。”谢长陵轻描淡写,“但他们也合该倒霉,孩子虽未死,但也落下残疾,半身不遂。我坐着宝马香车路过,看他们带着孩子在街边乞讨,想凑齐路费,我认出了那个孩子,就叫停了马车。”
八岁的谢长陵叫停马车,源于一种好奇。
他早早就知道,每个人的性命都是有价值的,皇帝价贵,贫民低贱,谢长陵自然也不能免俗,所以他也并未对族老和谢七老爷的做法感到愤怒,至多只对他的定价有些不解和困惑。
直到他在街头看到了这可怜的一家三口。
他回忆起来,当他们被运往祭坛,所有孩子都号哭不止——就连王慕玄也未能免俗——只有这个孩子一直在给伙伴加油鼓劲,他始终相信只要时间充裕,爷娘会到长安城,将他找到,带他回家。
事实如此。
谢长陵的心思还挂在姮沅身上,漫不经心道:“作数啊,怎么不作数了?一想到能把全天下的人都骗了个干净,我就兴奋不已。”
老爷爷道:“可到了那时,你与小娘子的缘分也尽了吧。”
谢长陵顿了顿,转过脸,抬起眼皮看向老爷爷。
老爷爷叹气,道:“我总认为人确实很坏,但也没坏到你想的那种地步。就为了赌气,连自己的命都可以赌出去,何必呢?这些年,你偶尔来我这儿吃碗馄饨,我就在想,你什么时候能想通,你还愿意来我这儿吃饭,总是相信这世上还是有些不怎么坏的人。今天我很高兴,看到你带了小娘子过来,她……”
“她怎么了?”谢长陵缓缓开口,是很不高兴的语气,不知究竟是不高兴老爷爷对姮沅评头论足,还是他竟敢插手起大司马的事来,无论哪一样,对谢长陵来说都是冒犯僭越。
他目光锐利地看着老爷爷:“她就算是天仙下凡,也只是个无足轻重的女人而已。对我来说,一样得无足轻重。”
谢长陵眸光冷漠无情,仿佛方才的那一切不过是老爷爷的臆想罢了。
第34章
◎“十一兄溘然长逝,想必还不知你我叔嫂之间的事,我们也该到他坟前喝盏交杯酒了。”◎
食客端走两碗热气腾腾的馄饨,坐在支起的小矮桌上,加完辣椒和醋,边吃边闲聊。
老婆婆递给姮沅一个鲜果子:“姑娘歇歇吧。”
那果子刚用清水洗过,姮沅便没有同老婆婆客气,咬了一口,果肉又脆又甜。
那两位食客不知是吃多了酒还是今日谈性大发,竟然在这小小的馄饨摊上指点江山,上论皇帝,下谈大司马,言之凿凿大司马不臣之心已久,这江山不日必然要改姓。
姮沅紧张地看向谢长陵,他坐在芸芸众生间,但气质委实出挑,鹤立鸡群,姮沅很容易就在一片乱臣贼子的骂声中寻到了他,他察觉到姮沅的视线,便回以一笑,似乎完全没有听到那些骂声。
那两个食客说得正起劲,又提起谢长陵弑君的旧事来。
姮沅生长在小村落,天高皇帝远,村民们更为关心当地县令和衙役们的性子心情,那些朝政的事离他们实在是远,因此这还是姮沅第一次听说谢长陵弑君的事。
她只觉骇人。
先帝为求雨听信国师谗言,到处捉适龄的孩童,姮沅倒是知道,她那时已经超龄了,很安全,可村里那些有年满八岁的男童女童的家庭却惶惶不可终日,村里的气氛绝望又压抑,以至于过了这么多年,姮沅还是没有忘却。
只是她不知道谢长陵竟然也会被选中。
她对谢长陵的了解不多,但至少在谢长明的嘴里,他这位堂弟自小聪慧,足智近妖,有些天命所归的意思,谢家一向对谢长陵寄予厚望,可原来当皇权倾轧而来时,就算是谢长陵也会被放弃吗?
姮沅觉得很意外,再看谢长陵听到这些过往,仍旧风平浪静的模样,倒叫姮沅开始琢磨,这会不会是谢家的计谋,故意如此,只是为了弑君成功?
她正瞎琢磨着,老婆婆又递来干净的果子:“这些都只是猜测,毕竟没有直接证据证明老皇帝是小郎君杀的。”
先帝的死因是惹怒龙王,暴毙而亡。
确实没有提到谢长陵。
可想到先帝驾崩后,几个世家迅速联手,争权夺利,挟天子以令诸侯,也确实难以撇清关系。
况且若谢长陵没有做过,为什么不将这些人以口舌之罪抓捕处死?
姮沅只在心头腹诽,她现在已经学聪明了,知道该怎么将话藏在心里。
老爷爷甩着袖子:“莫论国事!莫论国事!不知情的还以为先帝驾崩时你们都躲在床下亲眼看着,仔细金吾卫经过听到了将你们逮起来。”
那两个食客撇撇嘴,但碍于金吾卫的威势,还是止住了话头。
谢长陵这时候才起身,道:“走了。”
老爷爷忙道:“小郎君稍等!”
他从木车的肚膛里掏出一篮脆果:“今日不知小郎君要来,也没什么旁的好物相赠,这是老婆子清晨进城的时候在路边摘的野果,给小郎君和小娘子尝个鲜。”
那篮果子个头不大,胜在新鲜,但再新鲜也不过是野果而已,姮沅以为谢长陵定然看不上,不会接,却不想他竟然拿了过
来。
这比看他坐在街头小摊上吃一碗馄饨,还要叫姮沅惊掉眼珠子。
姮沅道:“大司马与他们是旧相识吗?”
谢长陵把篮子塞在姮沅的怀里,自个儿取了个果子咬了两口——方才就见姮沅吃这果子吃得开心,可她只顾自己高兴,谢长陵等了半天也没见她想起该给他送一个。
小没良心的,亏他还巴巴骑了马,带她赶了二十里路就为了哄她多吃口东西。
谢长陵道:“确实是旧相识了。”
姮沅道:“真意外,大司马竟然会与平头百姓结交。”
她总觉得今晚的谢长陵很陌生,竟然带她下山找吃食,还能随意地坐在街头吃碗不起眼的馄饨,居然还跟一对老夫妻相识,若非那对食客突然出现的议论,姮沅都要怀疑世上是不是有两个谢长陵,她究竟认识的是哪个谢长陵。
谢长陵道:“十四年了,论起源头,还是那场祭祀。”
姮沅怔了怔:“大司马当初真的被选做了灵童?”
谢长陵道:“骗你是小狗。”
谢长陵负手漫走,在花灯人群中穿行,闲适地如闲庭漫步:“怎么,很意外?没想到我也有过那么弱小悲惨的日子?是不
是后悔我没死在那时候?”
姮沅想了想,还是缓慢地摇了摇头。
她确实很恨谢长陵,但八岁的谢长陵还什么都没有做,他不该被推上祭坛,为大人们的荒唐买单。
谢长陵道:“先帝其实也没那么荒唐,那次所谓的祭祀,诸家中选出的都是平日素有名气的幼童,可见是早有预谋地对世家的围剿。先帝其实本可以赢的,因为他就是个疯子,常不分缘由地在朝中大开杀戒,人才被他杀光,人心也早就被他杀
散,杀怯了,没人敢反对他,暴君说什么就是什么了。”
姮沅不知道该说什么了,先帝执政时,她还很小,家道艰难,没时间关心庙堂如何,哪里想到在繁华的长安城中,尊威十足的皇城内,常血流成河。
“我活下来这件事,让所有人都以为。告诉你也没什么,当时王谢二家早就有了联手之意,但他们需要先帝离开皇城,才能得到一个很好的伏击机会,而这些灵童就是最好的诱饵。若不是我自己争气,我早成了被磨成齑粉的棋子。”
他淡淡地说,将那些刀光血影几句话就带过。
“家中早就给我备下棺椁,预备为我厚葬,还要付给我爷娘很厚重的抚恤金。他们一直以为我不知情,我也不愿跟他们说,因为我很不高兴自己在他们眼里就值这么点价金。”
姮沅怔住了。
她以为谢长陵会生气,会悲伤,可万万没想到他竟然只会为这种奇怪冷血的细节而愤怒。
一想到谢长陵就是因为对价金耿耿于怀,才将自己置于危险之地,姮沅就倒吸一口气。
她没见过这么不怕死的人,更不理解谢长陵怎么能这么不在乎自己的性命。
“那对老夫妻呢?”姮沅道,“你是如何认识他们的?”
“他们的孩子也被选中做了灵童。”谢长陵慢慢地说,“他们没有银子,也不认识字,官兵夺了他们的孩子,他们只能一路乞讨到长安,连给孩子讨个公道都不敢,只想给孩子收尸。”
姮沅眼前又浮现官兵衙役进村搜寻孩子,村长就是帮凶,谄媚地站在一旁捧着本子,念孩子的年纪和生辰八字,挨家挨户甭管是否有合年岁的孩子都闭门落户,姮沅趴在窗口往外望了眼萧索的村口,就被阿娘揪了回去。
先帝死于自己选出的灵童之手,何尝不是老天有眼,降下报应。
“因为我,那些孩子当然没死成。”谢长陵轻描淡写,“但他们也合该倒霉,孩子虽未死,但也落下残疾,半身不遂。我坐着宝马香车路过,看他们带着孩子在街边乞讨,想凑齐路费,我认出了那个孩子,就叫停了马车。”
八岁的谢长陵叫停马车,源于一种好奇。
他早早就知道,每个人的性命都是有价值的,皇帝价贵,贫民低贱,谢长陵自然也不能免俗,所以他也并未对族老和谢七老爷的做法感到愤怒,至多只对他的定价有些不解和困惑。
直到他在街头看到了这可怜的一家三口。
他回忆起来,当他们被运往祭坛,所有孩子都号哭不止——就连王慕玄也未能免俗——只有这个孩子一直在给伙伴加油鼓劲,他始终相信只要时间充裕,爷娘会到长安城,将他找到,带他回家。
事实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