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流冰海胖了一圈,浑身上下充斥着天然无害,她换上临行前给自己新做的花布衫,觉得自己的“膘”也养的差不多了,再赖下去,就不是祖宗,是癞皮狗了。
“幸福值”已经提上了大半,该干点正事儿了。
秋收季,农庄的收成不错,这片地界是个靠天吃饭的好地界。
这天,她看着刘海翻腾着收上来的粮食蔬果,琢磨着自己的正事。
这附近都是农家,家家都自己种粮,粮食自然没什么出路。
她准备去城里推销农粮。
她盘算过了,这些东西留下一部分自己吃,再留一大部分拿出去换钱,剩下的一部分想办法寄回村里,给小木和奶奶。
然后,她还想去看看母亲。
养够膘的流冰海决定干事业,刘海一时倒不习惯了。
看着她头也不晕了眼也不花了,费劲倒腾这些收成,他问:“你真要进城?”
流冰海:“嗯,我还想顺路去看看我娘。”
以前她觉得自己看着太惨,不愿意去,现在自己白白胖胖了,可以去见见亲人了。
刘海不太适应她突如其来的勤奋,蹙蹙眉说道,“你自己行吗?能认识路吗?”
流冰海斜了他一眼,“我有那么笨啊?”
刘海心里觉得不大爽快。
倒也不是真觉得她多笨,只是,她这么大剌剌的当了几个月大白猪后,他真把她当成智障了。
不仅想问她认不认识路,还想问:你会吃饭吗?会喝水吗?会盖被子吗?
毕竟拿她当祖宗养了这么久,已经不确定她还会不会最基本的生存能力了……
总之现在在他眼里,她就是一个事事需要照顾的废物。
废物哎.......废物要进城了?呵呵呵。
刘海沉下脸,不太放心。
流冰海斜了他一眼,打趣道,“祖宗我走了,这些天你可以高枕无忧放松睡大觉了!”
放松个屁。
看着她笑嘻嘻的高兴样,刘海鼻孔里不屑地哼哼了两声。
不过她说的也对,这几个月快累死了,等她走了,他也吃饱喝足晒太阳,过过猪一样的日子。
按她的话说:享受享受。
“我走了,你记得每天吃饭睡觉晒太阳,等我回来,你恐怕没有这种好日子过了。”流冰海叮嘱。
然后,扛着一大袋子“稀罕物”走了。
刘海拦她也拦不住,她说,你种地行,但是出去推销是要靠卖厚脸皮的,你那脸皮厚度能行吗,你知道怎么卖脸皮吗。
这方面他确实没有什么经验……
于是默默无语地看着她自信地扛着大粮食袋子走了。
……
这边的城里,真的很像另一个世界。
城里的世界和她想的一样,大街小巷,码头胡同,女人们穿着优雅知性的旗袍,漫步在音乐声不绝于耳的街头。
走到城市街头,她收起了在锅盖头面前笑嘻嘻的嘴脸,恢复了从前的那份疏离。
她站在这城市对着巷尾看了许久许久。
这城市,在流冰海的认知里,在她对这个客观世界仅有的认知里,像上海。
可它不是上海。
她看了看街边的一个路牌:玄州。
也不知道是个什么地方。
这些日子她隐隐有一个感觉。
系统给了她记忆,可就是始终没告诉她所处的具体年代,和城市。
她有点怀疑这不是一个真实的世界……
不过这也没什么,这世间的维度如此之多,穿到哪里都无所谓,只要能活得享福快活就好。
现在的日子算享福了吗?
她恍惚间想起锅盖头那张脸,又低头看了看自己被养肥的小脚丫,嘴角爬上一丝难以说清的无奈笑容。
……
玄州是个热闹的城。
街头有人卖货,有人杂耍,卖货的和杂耍的经常隔空对话过问收入,空气中到处弥漫着浓浓的烟火气。
流冰海在巷子口一户矮院门前驻足。
院子是铁门,她拍了拍铁门上的大把手,厚重的铁门发出老年人般的苍老声音。
主人寻着敲门声出来,打开门,看到水灵的像豆腐一样的貌美姑娘,吓了一跳。
再看看她背着一麻袋的东西,更是诧异。
“张......张琴?”又看了会儿,这才把她认出来,女人惊叫了一声。
流冰海乖乖一笑,看着这个没少挤兑自己母亲的人,温和的叫了一声:“舅妈。”
第11章 来看阿娘张琴舅妈一直对婆家的事情耿……
张琴舅妈一直对婆家的事情耿耿于怀。
她觉得自己太倒霉了,嫁出去的大姑子竟然还会带着孩子搬回家住,孩子又是一对龙凤胎,吃的多喝的多,叫她这家里的开销每一年都是雪上加霜。
虽然这大姑子也能出去打打零工,但是,谁愿意和大姑子纠缠不清啊!
她都快为这件事呕死了。
但婆婆不是个省油的灯,就知道维护自己的可怜女儿,好像天下就她家女儿可怜,别人女儿都活该吃苦似的。
自己母亲又何尝不心疼自己啊!
眼下流冰海又来了,舅妈看着她也跟着没什么好脾气,但也不敢当着婆婆面太过分,只能蔫蔫的带她进门。
只是心里恨恨的想:又来个吃白食的!
“喏,你娘平时就住这间房,我们家情况你也是知道的,就这个条件,若是缺了什么,你可不要怪舅妈。”
张琴舅妈把流冰海领进西边小房,流冰海的眼神一下停留到那个衣服整洁的中年女人身上。
虽然她此时正在劳作,但是,干干净净,不邋不遢,流冰海放下心。
母亲见到流冰海,十分惊讶。
她正在糊纸盒,想挣点外快贴补家用,看见变了模样的女儿,忍不住眼睛一亮,扑过去惊叹道,“琴琴?你是琴琴?”
/:.
女儿胖了,气色也好了,变化太大了。
流冰海放下背上的灰色麻袋,对母亲说,“是我,娘。”
一旁的舅妈翻了翻眼睛,“这里是城里,要喊妈。”
妈?
流冰海没理小舅妈,与母亲聊着天。
张琴外婆见外孙女来了,也赶忙到前屋,见了她也是格外惊讶。
母亲看到她的样子喜不自胜,一直问她,“你胖了,是在奶奶家过的好?”
女人自己说的都犹豫。
流冰海答:“挺好的。”
母亲又欣喜又半信半疑,“可你以前不是每次回来都说,奶奶刻薄你,欺负你,你不想在那儿待着……”
女人越说声音越弱,总觉得对不住女儿。
可是自己都寄人篱下,哪来的能力把四个孩子全养在身边呢,只能先紧着小的,委屈大的。
流冰海见母亲复杂的神情,觉得没必要解释那么透,只说,“那都是过去的事了,奶奶现在变了,还给我留馍馍吃呢。”
母亲听了无比欣慰,眼里转着泪,忍不住对婆婆多了份感激。
流冰海想起什么,又问:“弟弟妹妹呢?”
张琴娘说:“哦,上学去了,咳......下学也不爱着家,就知道疯跑。
说完声音又低下去,不时看看原主的舅妈。
流冰海明白,这是寄人篱下不好受,叫弟弟妹妹都跟着遭殃。
家里不痛快,宁愿下了课在外面疯,也不愿着家。
她早料到的。
不过她也没戳破,只是把那一袋吃食往母亲面前一推,说:“娘,这是给你们带的。”
“我们?”
女人一惊,扒开袋子看了看,满满一大袋的蔬果粮食。
她顿时瞪大了眼睛,“琴琴,你这是?”
张琴外婆也惊讶的不行,家里是缺吃的,不过外孙女这一大袋子,也有些太吓人了。
流冰海说,“我和朋友开了家小农庄,收成还不错,不缺这些。”
她简单把事情解释了一遍,这才叫母亲和外婆放了心。
外婆高兴,便留流冰海吃饭,流冰海望了望一旁的小舅妈,又顺着舅妈的眼神看到自己带的这个大麻袋,淡淡应了声:“行。”
晚饭时间,以为自己带了吃食,她吃的十分理直气壮。
自己的弟弟妹妹也在晚餐时间回了家。
平时不总和姐姐在一起,所以见到姐姐也不是特别亲。
年龄又小,随便吃了几个菜,又跑到院子里不知道因为点什么事扭打到了一起。
张琴母亲放下饭碗,过去拾掇这俩不省心的熊孩子。
小舅妈也过去阴阳怪气地道:“快别打了!再打把你俩都送回你奶那里,那可没好日子过!”
张琴母亲没说什么,阴着脸把孩子从地上拉起来,各一个拽到身体一边。
她没说什么,也不知该说些什么。
流冰海过去,对两个小的道,“对,再闹就把你俩送回奶奶那吧,我走了,那里现在也腾出了一点地方,你们去了,我把吃的喝的给你们送过去,你们就别祸害外婆了,反正无论你到哪,家里的伙食我都给你们包了就是了,行不行,别闹了!”
“幸福值”已经提上了大半,该干点正事儿了。
秋收季,农庄的收成不错,这片地界是个靠天吃饭的好地界。
这天,她看着刘海翻腾着收上来的粮食蔬果,琢磨着自己的正事。
这附近都是农家,家家都自己种粮,粮食自然没什么出路。
她准备去城里推销农粮。
她盘算过了,这些东西留下一部分自己吃,再留一大部分拿出去换钱,剩下的一部分想办法寄回村里,给小木和奶奶。
然后,她还想去看看母亲。
养够膘的流冰海决定干事业,刘海一时倒不习惯了。
看着她头也不晕了眼也不花了,费劲倒腾这些收成,他问:“你真要进城?”
流冰海:“嗯,我还想顺路去看看我娘。”
以前她觉得自己看着太惨,不愿意去,现在自己白白胖胖了,可以去见见亲人了。
刘海不太适应她突如其来的勤奋,蹙蹙眉说道,“你自己行吗?能认识路吗?”
流冰海斜了他一眼,“我有那么笨啊?”
刘海心里觉得不大爽快。
倒也不是真觉得她多笨,只是,她这么大剌剌的当了几个月大白猪后,他真把她当成智障了。
不仅想问她认不认识路,还想问:你会吃饭吗?会喝水吗?会盖被子吗?
毕竟拿她当祖宗养了这么久,已经不确定她还会不会最基本的生存能力了……
总之现在在他眼里,她就是一个事事需要照顾的废物。
废物哎.......废物要进城了?呵呵呵。
刘海沉下脸,不太放心。
流冰海斜了他一眼,打趣道,“祖宗我走了,这些天你可以高枕无忧放松睡大觉了!”
放松个屁。
看着她笑嘻嘻的高兴样,刘海鼻孔里不屑地哼哼了两声。
不过她说的也对,这几个月快累死了,等她走了,他也吃饱喝足晒太阳,过过猪一样的日子。
按她的话说:享受享受。
“我走了,你记得每天吃饭睡觉晒太阳,等我回来,你恐怕没有这种好日子过了。”流冰海叮嘱。
然后,扛着一大袋子“稀罕物”走了。
刘海拦她也拦不住,她说,你种地行,但是出去推销是要靠卖厚脸皮的,你那脸皮厚度能行吗,你知道怎么卖脸皮吗。
这方面他确实没有什么经验……
于是默默无语地看着她自信地扛着大粮食袋子走了。
……
这边的城里,真的很像另一个世界。
城里的世界和她想的一样,大街小巷,码头胡同,女人们穿着优雅知性的旗袍,漫步在音乐声不绝于耳的街头。
走到城市街头,她收起了在锅盖头面前笑嘻嘻的嘴脸,恢复了从前的那份疏离。
她站在这城市对着巷尾看了许久许久。
这城市,在流冰海的认知里,在她对这个客观世界仅有的认知里,像上海。
可它不是上海。
她看了看街边的一个路牌:玄州。
也不知道是个什么地方。
这些日子她隐隐有一个感觉。
系统给了她记忆,可就是始终没告诉她所处的具体年代,和城市。
她有点怀疑这不是一个真实的世界……
不过这也没什么,这世间的维度如此之多,穿到哪里都无所谓,只要能活得享福快活就好。
现在的日子算享福了吗?
她恍惚间想起锅盖头那张脸,又低头看了看自己被养肥的小脚丫,嘴角爬上一丝难以说清的无奈笑容。
……
玄州是个热闹的城。
街头有人卖货,有人杂耍,卖货的和杂耍的经常隔空对话过问收入,空气中到处弥漫着浓浓的烟火气。
流冰海在巷子口一户矮院门前驻足。
院子是铁门,她拍了拍铁门上的大把手,厚重的铁门发出老年人般的苍老声音。
主人寻着敲门声出来,打开门,看到水灵的像豆腐一样的貌美姑娘,吓了一跳。
再看看她背着一麻袋的东西,更是诧异。
“张......张琴?”又看了会儿,这才把她认出来,女人惊叫了一声。
流冰海乖乖一笑,看着这个没少挤兑自己母亲的人,温和的叫了一声:“舅妈。”
第11章 来看阿娘张琴舅妈一直对婆家的事情耿……
张琴舅妈一直对婆家的事情耿耿于怀。
她觉得自己太倒霉了,嫁出去的大姑子竟然还会带着孩子搬回家住,孩子又是一对龙凤胎,吃的多喝的多,叫她这家里的开销每一年都是雪上加霜。
虽然这大姑子也能出去打打零工,但是,谁愿意和大姑子纠缠不清啊!
她都快为这件事呕死了。
但婆婆不是个省油的灯,就知道维护自己的可怜女儿,好像天下就她家女儿可怜,别人女儿都活该吃苦似的。
自己母亲又何尝不心疼自己啊!
眼下流冰海又来了,舅妈看着她也跟着没什么好脾气,但也不敢当着婆婆面太过分,只能蔫蔫的带她进门。
只是心里恨恨的想:又来个吃白食的!
“喏,你娘平时就住这间房,我们家情况你也是知道的,就这个条件,若是缺了什么,你可不要怪舅妈。”
张琴舅妈把流冰海领进西边小房,流冰海的眼神一下停留到那个衣服整洁的中年女人身上。
虽然她此时正在劳作,但是,干干净净,不邋不遢,流冰海放下心。
母亲见到流冰海,十分惊讶。
她正在糊纸盒,想挣点外快贴补家用,看见变了模样的女儿,忍不住眼睛一亮,扑过去惊叹道,“琴琴?你是琴琴?”
/:.
女儿胖了,气色也好了,变化太大了。
流冰海放下背上的灰色麻袋,对母亲说,“是我,娘。”
一旁的舅妈翻了翻眼睛,“这里是城里,要喊妈。”
妈?
流冰海没理小舅妈,与母亲聊着天。
张琴外婆见外孙女来了,也赶忙到前屋,见了她也是格外惊讶。
母亲看到她的样子喜不自胜,一直问她,“你胖了,是在奶奶家过的好?”
女人自己说的都犹豫。
流冰海答:“挺好的。”
母亲又欣喜又半信半疑,“可你以前不是每次回来都说,奶奶刻薄你,欺负你,你不想在那儿待着……”
女人越说声音越弱,总觉得对不住女儿。
可是自己都寄人篱下,哪来的能力把四个孩子全养在身边呢,只能先紧着小的,委屈大的。
流冰海见母亲复杂的神情,觉得没必要解释那么透,只说,“那都是过去的事了,奶奶现在变了,还给我留馍馍吃呢。”
母亲听了无比欣慰,眼里转着泪,忍不住对婆婆多了份感激。
流冰海想起什么,又问:“弟弟妹妹呢?”
张琴娘说:“哦,上学去了,咳......下学也不爱着家,就知道疯跑。
说完声音又低下去,不时看看原主的舅妈。
流冰海明白,这是寄人篱下不好受,叫弟弟妹妹都跟着遭殃。
家里不痛快,宁愿下了课在外面疯,也不愿着家。
她早料到的。
不过她也没戳破,只是把那一袋吃食往母亲面前一推,说:“娘,这是给你们带的。”
“我们?”
女人一惊,扒开袋子看了看,满满一大袋的蔬果粮食。
她顿时瞪大了眼睛,“琴琴,你这是?”
张琴外婆也惊讶的不行,家里是缺吃的,不过外孙女这一大袋子,也有些太吓人了。
流冰海说,“我和朋友开了家小农庄,收成还不错,不缺这些。”
她简单把事情解释了一遍,这才叫母亲和外婆放了心。
外婆高兴,便留流冰海吃饭,流冰海望了望一旁的小舅妈,又顺着舅妈的眼神看到自己带的这个大麻袋,淡淡应了声:“行。”
晚饭时间,以为自己带了吃食,她吃的十分理直气壮。
自己的弟弟妹妹也在晚餐时间回了家。
平时不总和姐姐在一起,所以见到姐姐也不是特别亲。
年龄又小,随便吃了几个菜,又跑到院子里不知道因为点什么事扭打到了一起。
张琴母亲放下饭碗,过去拾掇这俩不省心的熊孩子。
小舅妈也过去阴阳怪气地道:“快别打了!再打把你俩都送回你奶那里,那可没好日子过!”
张琴母亲没说什么,阴着脸把孩子从地上拉起来,各一个拽到身体一边。
她没说什么,也不知该说些什么。
流冰海过去,对两个小的道,“对,再闹就把你俩送回奶奶那吧,我走了,那里现在也腾出了一点地方,你们去了,我把吃的喝的给你们送过去,你们就别祸害外婆了,反正无论你到哪,家里的伙食我都给你们包了就是了,行不行,别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