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这房子你在这住多久了?”庄霖问。
“有三四年了。”丁岩父亲答:“房子是我家老二朋友租给我们家的,价格不高,离老大上班的单位也近。”
“朋友?您见过吗?”
“没见过,房租是老二在付,而且房东没事也不过来,要是什么东西坏了,我们自己修修或者换新,房东都会给报销。”
大概是走友情价的房东?月拂没往外租过房子,提取关键信息还是很擅长的。
“您知道您小儿子在外面是做什么工作的吗?”
“不清楚,老二经常不在家,我们也不知道他在外面具体是做什么的*,他也不让问。”
“那他的收入情况,您了解吗?”
“不了解,应该是没挣到什么钱,不然早成家了,”丁岩父亲感慨道:“我这两个儿子,没一个是省心的,光是成家的问题,每年过年都要吵一架。”
“丁岩过年回哪过年?”
“当然是回老家过,我们的根不在这,要是不是他妈身体不好城里看病方便,我们早搬回老家去了,这里连块地都没有,每天只能待在这盒子一样的房子里,坐牢一样。”
丁岩母亲给月拂端来了一杯热茶,“姑娘,喝茶。”
“谢谢,”月拂含笑双手接过,等着她布好茶,月拂问道:“阿姨,这照片是什么时候拍的?”
“前年春节前拍的,我手术出院,我家老二给我买了身红衣裳,说显气色,带我们去公园拍的。”
“这上面怎么只有您大儿子。”
“本来是要老二一起拍的,他说自己不上相,就没拍。”
在合照旁边立着一块玻璃奖牌,刻着‘进步之星—丁磊’。丁岩他大哥的奖牌,看时间,有些年头了。
“您儿子有往家里带过女朋友回来吗?”月拂问。
“老大带回来过,后来没成。现在的年轻人结婚太难了,要车,要房子,还要彩礼,老大这些年给我治病没攒下什么钱,要不是老二帮衬着,我这老骨头,早盖黄土去了。”
“您还记得丁岩最后一次谈恋爱是什么时候吗?”
“这我要想想,”丁岩母亲掰着手指头数了数,“上了年纪,记性不好,应该是六七年前。”
六七年前,差不多是丁岩银行卡没有追踪记录的前一段时间,和月拂分析银行流水明细的结果相差不大。
“他们为什么分手?”
“还能是什么?穷闹的呗,我们家是农村的,条件本来也不好,哪家的姑娘愿意嫁到山里去。本来我还劝老大老二回农村,村里的姑娘总是能看上那么一两个。老大不同意,他工作在这里,回老家要想找份工作太难,老二也不同意,说是农村没意思,我们一家人就这么在外面漂着,一年到头老家也待不了两天,田里的地都承包给别人种了。”
“叔叔您能打个电话给丁岩吗?”庄霖情况了解的差不多,想试试让家属联系嫌疑人。
丁岩父亲拿出手机犹豫了一会,问道:“是不是我家老二犯啥事了?他虽然没什么本事,犯法的事情他肯定是不会做的。”
“我们就是来简单了解下情况,您看看能不能联系上他。”
电话响了很长时间,没人接,“老二电话大部分时间是打不通的,除非他主动往家里打电话,我们一般联系不上他。”
“一直都这样吗?”
“这几年是这样。”
“他们这住的这房子挺可疑的,”庄霖说:“小儿子不着家,又每月承担家里的房租,我们先去物业查查房主是谁。”
“7栋402的房主姓白,房子他租出去好多年了,物业费全是租户在缴纳。”物业经理把房主登记信息递给庄霖,“您要是需要复印件的话,我帮您扫描一份。”
“不用。”庄霖只拍了张照片,准备一会联系房东。
“我们再去趟丁磊单位吧。”上车前月拂说。
庄霖开车前往下一个目的,问月拂:“丁岩在他父母那的评价还不错,月拂你想听听他大哥的看法?”
“可能在父母眼里,自家孩子都是好的。”月拂说:“带入他父母的角度,大儿子挣钱给自己治病,小儿子承担家庭开销,养儿防老,大概就是他们兄弟这样。除了没成家,我是看不出来他们对儿子有什么不满。”
丁磊在一家工厂上班,他们在门口保安亭等来了小跑过来的丁磊。
“警察同志,我刚听我爸妈说了,没想到你们这么快就过来,要不我们找个地方坐下?”十一月,丁磊额头上冒出细密的汗。
“我们只是来了解下情况,想问问你弟弟上次和你联系是什么时候?”庄霖问。
丁磊倒也很大方,他拿出手机解锁,在通讯列表拉了好一会,“我们一般不联系,上一次还是去年,我妈生病住院,我问他能不能回来照顾,工厂当时正好在赶国外的生产单子,我要盯进度走不开。”
“他倒是挺大方的,给我转了两万块钱让我请护工。”丁磊把手机给他们看。
他们最近一次的聊天就是一段对话,一条转账记录,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其他的交流。
庄霖问丁磊:“你知道丁岩在外面做什么吗?”
“不知道,不过他应该挣了不少钱。”丁磊说:“别看他平时不往家里拿钱,关键时候还是能拿出一点的,我妈两年前住院,几千块一盒的特效药,他一次转过来十万。”
“你们过来找我弟,是他在外面犯了什么事?”丁磊问。
“这个我们不方便告知,”庄霖问他:“丁岩大概多久回一次家?”
“不固定,唯一固定的是回老家过年,还不跟我们一起开车回,也不知道从哪冒回去的,”丁磊继续说:“我也问过他在外面干什么,他死活不说,还不让问,问的紧了要急眼的程度。”
“这当大哥的挺有意思的。”月拂评价道。
“确实,感觉他盼着弟弟出事,又不是真的想让他出事。”庄霖在副驾,支队习警开车回单位。
“一个人赡养父母压力肯定是大的。”月拂平静地看着车窗外掠过的城市绿化,“当父母的心里都有杆秤,一个孩子的跟别人的孩子比,多子女的互相比,人前人后伺候的未必比得上关键时刻掏钱的,这就是他们兄弟关系不睦的原因所在。”
他们外勤结束的早,快到市局的时候,庄霖对习警说:“小许,左拐市一院门口停下车。”
庄霖回过头来,对月拂说:“队长托关系帮你挂了个号,现在还早,你先去看医生,看完再回办公室。”
月拂完全把这事给忘了,拐个弯就到市一院了,她下车直奔四楼神经内科,陆允挂的是专家号,月拂说明了是陆允推荐的。
“我听陆队长提起过你的症状,失眠,早醒是吧。”接诊神经内科专家是位上年纪的灰发医生,圆润又和蔼。
“是的,入睡很难,睡的时间也不长。”月拂说。
“睡前在想什么?”医生问:“你们当警察的难道都想怎么破案?”
“我队长,也找您看过病吗?”月拂问。
“太聪明的人确实容易失眠。”医生笑了笑,“医生是不能透露患者情况给别人的。”
月拂心中了然,说:“想很多,工作,生活都会想。”
“平时压力大吗?”
“我没什么压力。”
“入睡后会做梦吗?”
“会。”
“频繁吗?”
“挺频繁的。”
“什么类型的梦,感觉是紧张,还是害怕。”
月拂想了想,“是麻木,我经常会梦见身边的人相继离去,久而久之没什么感觉,在梦里我知道这是梦,所以就习惯了。”
“你这归根究底还是压力大,”医生在键盘上敲打,问她:“今天喝咖啡了吗?”
“没有。”月拂今早想给自己冲一杯的,结果起晚了来不及,打车到市局也没空给自己买杯咖啡,陆允不在她反而不敢迟到。
“那刚好,我给你做个脑电图。”
一小时后月拂出现在丰芝慧的病房外,她可以下地行走,脸上有了活人气息,看见月拂过来,高兴地招了招手,“月警官。”
贺祯回头,“你怎么过来了?”
“领导给我在神经内科挂了个号。”月拂下来付钱,顺道想来看看丰芝慧,“这几天感觉怎么样?”
丰芝慧开心道:“我挺好的,医院里的大家都很好,今天早上护士长还送了一只鲜花,贺医生还请我吃蛋糕。”
“不是我请的,是楼上住院病人出院家属请的。”贺祯又解释一遍。
月拂没在病房寒暄太久,贺祯送她出来,问道:“我上次给你拿的药吃完了?”
“吃完了,没什么用,三四点就醒了。”月拂双手插兜,走在贺祯旁边。
“你还是应该去临床心理科看看。”贺祯说。
“我自己的毛病还是有点数的,不然大伯母书房的课外书不就白看了。”月拂突然想到了什么,停下脚步,“贺祯。”
“有三四年了。”丁岩父亲答:“房子是我家老二朋友租给我们家的,价格不高,离老大上班的单位也近。”
“朋友?您见过吗?”
“没见过,房租是老二在付,而且房东没事也不过来,要是什么东西坏了,我们自己修修或者换新,房东都会给报销。”
大概是走友情价的房东?月拂没往外租过房子,提取关键信息还是很擅长的。
“您知道您小儿子在外面是做什么工作的吗?”
“不清楚,老二经常不在家,我们也不知道他在外面具体是做什么的*,他也不让问。”
“那他的收入情况,您了解吗?”
“不了解,应该是没挣到什么钱,不然早成家了,”丁岩父亲感慨道:“我这两个儿子,没一个是省心的,光是成家的问题,每年过年都要吵一架。”
“丁岩过年回哪过年?”
“当然是回老家过,我们的根不在这,要是不是他妈身体不好城里看病方便,我们早搬回老家去了,这里连块地都没有,每天只能待在这盒子一样的房子里,坐牢一样。”
丁岩母亲给月拂端来了一杯热茶,“姑娘,喝茶。”
“谢谢,”月拂含笑双手接过,等着她布好茶,月拂问道:“阿姨,这照片是什么时候拍的?”
“前年春节前拍的,我手术出院,我家老二给我买了身红衣裳,说显气色,带我们去公园拍的。”
“这上面怎么只有您大儿子。”
“本来是要老二一起拍的,他说自己不上相,就没拍。”
在合照旁边立着一块玻璃奖牌,刻着‘进步之星—丁磊’。丁岩他大哥的奖牌,看时间,有些年头了。
“您儿子有往家里带过女朋友回来吗?”月拂问。
“老大带回来过,后来没成。现在的年轻人结婚太难了,要车,要房子,还要彩礼,老大这些年给我治病没攒下什么钱,要不是老二帮衬着,我这老骨头,早盖黄土去了。”
“您还记得丁岩最后一次谈恋爱是什么时候吗?”
“这我要想想,”丁岩母亲掰着手指头数了数,“上了年纪,记性不好,应该是六七年前。”
六七年前,差不多是丁岩银行卡没有追踪记录的前一段时间,和月拂分析银行流水明细的结果相差不大。
“他们为什么分手?”
“还能是什么?穷闹的呗,我们家是农村的,条件本来也不好,哪家的姑娘愿意嫁到山里去。本来我还劝老大老二回农村,村里的姑娘总是能看上那么一两个。老大不同意,他工作在这里,回老家要想找份工作太难,老二也不同意,说是农村没意思,我们一家人就这么在外面漂着,一年到头老家也待不了两天,田里的地都承包给别人种了。”
“叔叔您能打个电话给丁岩吗?”庄霖情况了解的差不多,想试试让家属联系嫌疑人。
丁岩父亲拿出手机犹豫了一会,问道:“是不是我家老二犯啥事了?他虽然没什么本事,犯法的事情他肯定是不会做的。”
“我们就是来简单了解下情况,您看看能不能联系上他。”
电话响了很长时间,没人接,“老二电话大部分时间是打不通的,除非他主动往家里打电话,我们一般联系不上他。”
“一直都这样吗?”
“这几年是这样。”
“他们这住的这房子挺可疑的,”庄霖说:“小儿子不着家,又每月承担家里的房租,我们先去物业查查房主是谁。”
“7栋402的房主姓白,房子他租出去好多年了,物业费全是租户在缴纳。”物业经理把房主登记信息递给庄霖,“您要是需要复印件的话,我帮您扫描一份。”
“不用。”庄霖只拍了张照片,准备一会联系房东。
“我们再去趟丁磊单位吧。”上车前月拂说。
庄霖开车前往下一个目的,问月拂:“丁岩在他父母那的评价还不错,月拂你想听听他大哥的看法?”
“可能在父母眼里,自家孩子都是好的。”月拂说:“带入他父母的角度,大儿子挣钱给自己治病,小儿子承担家庭开销,养儿防老,大概就是他们兄弟这样。除了没成家,我是看不出来他们对儿子有什么不满。”
丁磊在一家工厂上班,他们在门口保安亭等来了小跑过来的丁磊。
“警察同志,我刚听我爸妈说了,没想到你们这么快就过来,要不我们找个地方坐下?”十一月,丁磊额头上冒出细密的汗。
“我们只是来了解下情况,想问问你弟弟上次和你联系是什么时候?”庄霖问。
丁磊倒也很大方,他拿出手机解锁,在通讯列表拉了好一会,“我们一般不联系,上一次还是去年,我妈生病住院,我问他能不能回来照顾,工厂当时正好在赶国外的生产单子,我要盯进度走不开。”
“他倒是挺大方的,给我转了两万块钱让我请护工。”丁磊把手机给他们看。
他们最近一次的聊天就是一段对话,一条转账记录,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其他的交流。
庄霖问丁磊:“你知道丁岩在外面做什么吗?”
“不知道,不过他应该挣了不少钱。”丁磊说:“别看他平时不往家里拿钱,关键时候还是能拿出一点的,我妈两年前住院,几千块一盒的特效药,他一次转过来十万。”
“你们过来找我弟,是他在外面犯了什么事?”丁磊问。
“这个我们不方便告知,”庄霖问他:“丁岩大概多久回一次家?”
“不固定,唯一固定的是回老家过年,还不跟我们一起开车回,也不知道从哪冒回去的,”丁磊继续说:“我也问过他在外面干什么,他死活不说,还不让问,问的紧了要急眼的程度。”
“这当大哥的挺有意思的。”月拂评价道。
“确实,感觉他盼着弟弟出事,又不是真的想让他出事。”庄霖在副驾,支队习警开车回单位。
“一个人赡养父母压力肯定是大的。”月拂平静地看着车窗外掠过的城市绿化,“当父母的心里都有杆秤,一个孩子的跟别人的孩子比,多子女的互相比,人前人后伺候的未必比得上关键时刻掏钱的,这就是他们兄弟关系不睦的原因所在。”
他们外勤结束的早,快到市局的时候,庄霖对习警说:“小许,左拐市一院门口停下车。”
庄霖回过头来,对月拂说:“队长托关系帮你挂了个号,现在还早,你先去看医生,看完再回办公室。”
月拂完全把这事给忘了,拐个弯就到市一院了,她下车直奔四楼神经内科,陆允挂的是专家号,月拂说明了是陆允推荐的。
“我听陆队长提起过你的症状,失眠,早醒是吧。”接诊神经内科专家是位上年纪的灰发医生,圆润又和蔼。
“是的,入睡很难,睡的时间也不长。”月拂说。
“睡前在想什么?”医生问:“你们当警察的难道都想怎么破案?”
“我队长,也找您看过病吗?”月拂问。
“太聪明的人确实容易失眠。”医生笑了笑,“医生是不能透露患者情况给别人的。”
月拂心中了然,说:“想很多,工作,生活都会想。”
“平时压力大吗?”
“我没什么压力。”
“入睡后会做梦吗?”
“会。”
“频繁吗?”
“挺频繁的。”
“什么类型的梦,感觉是紧张,还是害怕。”
月拂想了想,“是麻木,我经常会梦见身边的人相继离去,久而久之没什么感觉,在梦里我知道这是梦,所以就习惯了。”
“你这归根究底还是压力大,”医生在键盘上敲打,问她:“今天喝咖啡了吗?”
“没有。”月拂今早想给自己冲一杯的,结果起晚了来不及,打车到市局也没空给自己买杯咖啡,陆允不在她反而不敢迟到。
“那刚好,我给你做个脑电图。”
一小时后月拂出现在丰芝慧的病房外,她可以下地行走,脸上有了活人气息,看见月拂过来,高兴地招了招手,“月警官。”
贺祯回头,“你怎么过来了?”
“领导给我在神经内科挂了个号。”月拂下来付钱,顺道想来看看丰芝慧,“这几天感觉怎么样?”
丰芝慧开心道:“我挺好的,医院里的大家都很好,今天早上护士长还送了一只鲜花,贺医生还请我吃蛋糕。”
“不是我请的,是楼上住院病人出院家属请的。”贺祯又解释一遍。
月拂没在病房寒暄太久,贺祯送她出来,问道:“我上次给你拿的药吃完了?”
“吃完了,没什么用,三四点就醒了。”月拂双手插兜,走在贺祯旁边。
“你还是应该去临床心理科看看。”贺祯说。
“我自己的毛病还是有点数的,不然大伯母书房的课外书不就白看了。”月拂突然想到了什么,停下脚步,“贺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