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后宫能捞到的钱寥寥无几,江充又觊觎上掌控各地盐铁官商的夏书禾,想尽办法把她手底下的“肥差”全都换成自己的人,拿朝官花名册当阎王生死簿玩。
夏书禾避其锋芒,自请下江南。
几个人从前谋划的复仇盛景,似乎转头成空。
她不甘心。
陈阿娇有个以一敌百的愿望,却终究不是个能担得下四面楚歌的霸王。
她虽然身无长物,可心里也有一把火,燃到最旺的时候,就能从胸膛里烧出来,烧净那些画着人皮的厉鬼。
楚服不能久留,送了纸钱就要回马场去。
她把鞭子从阿娇手里夺下来,放进袋子里仔细装好。
“这场清洗,原本就是刘彻为了彻查宫里党羽的,很快就会过去。”楚服说完顿了一顿,不放心地叮嘱道,“你别冲动。”
当年那“安神茶”中有损伤心神的成分,外面又正好是通往宫外的路,死人都从门前过,像是故意给她看的。
楚服又要顾着宫外的巫族们,又要仔细着这些动作不被共事的养马女发现,还要兼顾给夏书禾寄信汇报宫里的情况,实在是心力交瘁。
将军该有她的战场。
陈阿娇深深地叹了口气,像是要把肺里所有浊气都吐出来,对着楚服扬起一个小:“我又不是小孩子了,你干嘛这么不放心。”
楚服转身要走,又听她轻声问道:“不来抱抱么?”
于是她又转过身来,同一种保护的姿态保住阿娇,用力到像是想要把人揉进自己的身体里。
*
风雨飘摇中,卫子夫被架在了“贤后”的位子上,只许进不许退。
只许规规矩矩地接受皇帝的决定,不能求情,也不能违抗。
鸿月公主反倒没有畏畏缩缩,日日在皇帝上下朝的必经之路上高声背书,想尽办法引起了皇上的注意,就跑过去陪着皇上走一段路。
宫里刚死了两个公主,但鸿月公主神色如常,还十分游刃有余地引经据典,既能乖巧得讨人开心,也能对着皇上侃侃而谈。
天天在军营里,和将士们一起舞枪弄棒的的太子就更像是个莽夫,大概更适合征战四方,不能吃透帝王心术。
鸿月公主这方面实在是更像刘彻一点。
她更机灵,会说俏皮话哄人开心,即便是常常无法达到目的,也始终笑意盈盈,从没和人翻过脸。
尤其那张脸——虽然只有刘彻自己觉得——有些像年轻时候的卫子夫。
刘彻心情好了,偶尔也把她带回书房,教她读书。
童谣被封为内务府监那天,鸿月恰巧正在未央宫内读书。
她看着童谣当日在殿前长跪,说后宫不能没有女主人,各嫔妃惶恐,求放出卫子夫来继续主持后宫大局。
一个刚刚上任的府监并不能博得皇帝的心疼,却正巧被太子看到了。
那天飘着初春的最后一场雪,落在童谣身上就化成了冰水,让她半个身子都失了知觉。
太子幼年也拿童谣当半个奶娘,又还只是个十几岁的孩子,联想到自己被禁足的母后,哭着向皇帝求情。
他走后,童谣被皇帝叫进殿门,却不盘问,只是一双眼睛鹰似得盯着她。
童谣整个人像是个大冰块,身上的冰水化的越来越快,鸿月赶紧拿了外袍给她裹着。
皇上像是这才回过神来:“听太子说,你从前照看过他?”
童谣哆嗦着回答道:“是。”顿了一顿,她又很轻地补充了一句:“太子还是个孩子。”
皇帝皱了下眉。
他自己像太子这么大的时候就已经在争抢皇位了,自然是不会满意太子像卫子夫那样“慈悲为怀、不争不抢”。
前朝后宫这么大的动静,太子党被江充追着打压,
如果阿娇在场,大概能一眼断定那就是个和他自己的盼望相去甚远,远到他会觉得眼前人愚笨到不可用,也不会有什么威胁的神情。
这种人必然不会被重用或者久留,但一般也不会立马在无功无过的情况下罢免。
就在他低下头的瞬间,童谣朝着鸿月点了下头。
公主在旁边眼睛一转,说道:“父皇,童才人这说道孩子。儿臣虽然愚笨,却有一句不得不提。后宫不太平,偶有杀生,钩弋夫人见了血,腹中胎儿也不安稳,病中之人见尸气,也难痊愈。”
她说这些话也都是“妇人之道”,但最后一句还是让皇帝缓缓地叹了口气。
霍将军的病什么时候能好呢?
他名字里分明就有“去病”两个字,却二十几岁就患病不起。
*
卫子夫宫里什么都没有查出来,那天过后自然也就解了禁足。
太子的势力被削弱大半,前朝的风波也渐渐平息。
鸿月公主没有理由继续待在宫里,却也并没有赶走,但也没有被允许上朝。
她自由自在,却也好像微不足道,因而无人在意。
除了卫子夫。
开春后的早晨还是冷的。
卫子夫抱着鸿月,不是很想起床。
她看丫头们把已经冷的了的炭灰倒到外面,又端了新的热炭回来放在盆里。
鸿月跪到地上,趴在卫子夫的膝上,让她梳辫子。
这一个月虽然被关的烦闷,可是能和女儿过着像她小时候那样,同吃同住的生活,卫子夫甚至有些欢喜。
她比谁都想要这一切结束,却也比谁都要害怕鸿月离开。
卫皇后的手颤着,给鸿月簪上步摇,说道:“你也该回去了。”
铜镜里照着鸿月天真无邪的眼神:“娘亲赶我走么?”
她太机灵,把这残忍的话头递了回去。
卫子夫摸了摸她的头发:“我怕你成了第二个阳石公主。”
“亲生女儿被诬告通奸,父皇明明都看在眼里,反而始终沉默,始终默许,还让一个外人来欺负咱们。”鸿月愤愤不平,勉强压着嗓子,声音在破音的边缘徘徊,“要是我当皇帝,肯定不会允许前朝后宫如此混乱。”
这里咬牙切齿,带着血性。
卫子夫本能像伸手去捂她的嘴,可看到那和她父亲如出一辙的眼神,还是悻悻把手放下了:“我还是不想你去冒什么险。”
“政斗讲究的就是一击必杀。更何况有人比我还要危险。”看卫子夫犹豫,公主得寸进尺,“娘,别把我赶走。就算不需要走到那一步,我要是能在前朝有所建树,也能和弟弟相互扶持。万一前朝的人再要数落他的不是,也有人帮忙,像馆陶公主和景帝那样,是不是?”
*
于是当天下午,卫子夫就直闯长门宫来,身边带着鸿月公主并一群宫女。
这一大帮子人实在是来势汹汹,让门口的守卫以为皇后娘娘是来寻仇的,不敢拦,就让她畅通无阻地闯进去了。
陈阿娇穿了件素白色的单衣,正站在料峭春风中运气凝神,准备练功。
看到这一群人浩浩荡荡冲进来,险些被吓得岔了气。
她眯起眼睛来仔细看了看,才游移不定地行了个礼:“皇后娘娘万福金安。”
不过短短的一个月时间,比阿娇还要年轻一岁的卫子夫就已经容貌尽改。
她穿着青灰色的衣衫,一头青丝居然大半都成了白发,挽在步摇里,黑白金交错着,像是落满了未化的旧雪,整个人都掉了色。
走近了才看到,卫子夫眼底布满血丝。
阿娇“嘶”了一声,可是殿里门板都拆了去做棺材板了,能看的过眼的地方实在站不下这么多人,只带着卫子夫和鸿月公主进了门。
多日未见,阿娇还没想好寒暄的措辞,卫子夫已经开门见山:“你们到底有什么计划,说来听听吧。”
这话不仅陈阿娇吓了一跳,鸿月公主也有些错愕地抬头。
卫子夫带着些犹豫,却还是很坚定地笑道:“我难道不是已经上了贼船下不去了么?”
她看向鸿月的时候,眼神有些不解,又有些心疼。
像是第一次试着帮陈阿娇反抗的刘嫖那样。
女儿和母亲终于又重新站在了同一条战线上。
像是看到了母亲曾经的痛苦和挣扎。
刘嫖最后是怎么答应了她,做出那些真的“违背祖宗”的事情呢?
尤其她还是刘家人,死后要怎么去和列祖列宗交代呢?
陈阿娇忽然很感慨。
可惜还没把这“违背祖宗”的感慨说出口,卫子夫又坐立不安起来:“宫里死的这些人应该不是你们的手笔吧。听童谣说,往后还要有政变,死的人不会比现在少多少。而你们就要靠着那场政变——”
“我以前也想过,我们真的没有更好的办法了吗?”她苍白地笑了一下。
她们所做的这一切,为的不过是复仇二字。
为了这两个字,在欲.望和恐惧之中交锋,磋磨成现在的模样。
所谓的准备好要杀穿后宫,到底是送死而已,还是真的有一线生机?
夏书禾避其锋芒,自请下江南。
几个人从前谋划的复仇盛景,似乎转头成空。
她不甘心。
陈阿娇有个以一敌百的愿望,却终究不是个能担得下四面楚歌的霸王。
她虽然身无长物,可心里也有一把火,燃到最旺的时候,就能从胸膛里烧出来,烧净那些画着人皮的厉鬼。
楚服不能久留,送了纸钱就要回马场去。
她把鞭子从阿娇手里夺下来,放进袋子里仔细装好。
“这场清洗,原本就是刘彻为了彻查宫里党羽的,很快就会过去。”楚服说完顿了一顿,不放心地叮嘱道,“你别冲动。”
当年那“安神茶”中有损伤心神的成分,外面又正好是通往宫外的路,死人都从门前过,像是故意给她看的。
楚服又要顾着宫外的巫族们,又要仔细着这些动作不被共事的养马女发现,还要兼顾给夏书禾寄信汇报宫里的情况,实在是心力交瘁。
将军该有她的战场。
陈阿娇深深地叹了口气,像是要把肺里所有浊气都吐出来,对着楚服扬起一个小:“我又不是小孩子了,你干嘛这么不放心。”
楚服转身要走,又听她轻声问道:“不来抱抱么?”
于是她又转过身来,同一种保护的姿态保住阿娇,用力到像是想要把人揉进自己的身体里。
*
风雨飘摇中,卫子夫被架在了“贤后”的位子上,只许进不许退。
只许规规矩矩地接受皇帝的决定,不能求情,也不能违抗。
鸿月公主反倒没有畏畏缩缩,日日在皇帝上下朝的必经之路上高声背书,想尽办法引起了皇上的注意,就跑过去陪着皇上走一段路。
宫里刚死了两个公主,但鸿月公主神色如常,还十分游刃有余地引经据典,既能乖巧得讨人开心,也能对着皇上侃侃而谈。
天天在军营里,和将士们一起舞枪弄棒的的太子就更像是个莽夫,大概更适合征战四方,不能吃透帝王心术。
鸿月公主这方面实在是更像刘彻一点。
她更机灵,会说俏皮话哄人开心,即便是常常无法达到目的,也始终笑意盈盈,从没和人翻过脸。
尤其那张脸——虽然只有刘彻自己觉得——有些像年轻时候的卫子夫。
刘彻心情好了,偶尔也把她带回书房,教她读书。
童谣被封为内务府监那天,鸿月恰巧正在未央宫内读书。
她看着童谣当日在殿前长跪,说后宫不能没有女主人,各嫔妃惶恐,求放出卫子夫来继续主持后宫大局。
一个刚刚上任的府监并不能博得皇帝的心疼,却正巧被太子看到了。
那天飘着初春的最后一场雪,落在童谣身上就化成了冰水,让她半个身子都失了知觉。
太子幼年也拿童谣当半个奶娘,又还只是个十几岁的孩子,联想到自己被禁足的母后,哭着向皇帝求情。
他走后,童谣被皇帝叫进殿门,却不盘问,只是一双眼睛鹰似得盯着她。
童谣整个人像是个大冰块,身上的冰水化的越来越快,鸿月赶紧拿了外袍给她裹着。
皇上像是这才回过神来:“听太子说,你从前照看过他?”
童谣哆嗦着回答道:“是。”顿了一顿,她又很轻地补充了一句:“太子还是个孩子。”
皇帝皱了下眉。
他自己像太子这么大的时候就已经在争抢皇位了,自然是不会满意太子像卫子夫那样“慈悲为怀、不争不抢”。
前朝后宫这么大的动静,太子党被江充追着打压,
如果阿娇在场,大概能一眼断定那就是个和他自己的盼望相去甚远,远到他会觉得眼前人愚笨到不可用,也不会有什么威胁的神情。
这种人必然不会被重用或者久留,但一般也不会立马在无功无过的情况下罢免。
就在他低下头的瞬间,童谣朝着鸿月点了下头。
公主在旁边眼睛一转,说道:“父皇,童才人这说道孩子。儿臣虽然愚笨,却有一句不得不提。后宫不太平,偶有杀生,钩弋夫人见了血,腹中胎儿也不安稳,病中之人见尸气,也难痊愈。”
她说这些话也都是“妇人之道”,但最后一句还是让皇帝缓缓地叹了口气。
霍将军的病什么时候能好呢?
他名字里分明就有“去病”两个字,却二十几岁就患病不起。
*
卫子夫宫里什么都没有查出来,那天过后自然也就解了禁足。
太子的势力被削弱大半,前朝的风波也渐渐平息。
鸿月公主没有理由继续待在宫里,却也并没有赶走,但也没有被允许上朝。
她自由自在,却也好像微不足道,因而无人在意。
除了卫子夫。
开春后的早晨还是冷的。
卫子夫抱着鸿月,不是很想起床。
她看丫头们把已经冷的了的炭灰倒到外面,又端了新的热炭回来放在盆里。
鸿月跪到地上,趴在卫子夫的膝上,让她梳辫子。
这一个月虽然被关的烦闷,可是能和女儿过着像她小时候那样,同吃同住的生活,卫子夫甚至有些欢喜。
她比谁都想要这一切结束,却也比谁都要害怕鸿月离开。
卫皇后的手颤着,给鸿月簪上步摇,说道:“你也该回去了。”
铜镜里照着鸿月天真无邪的眼神:“娘亲赶我走么?”
她太机灵,把这残忍的话头递了回去。
卫子夫摸了摸她的头发:“我怕你成了第二个阳石公主。”
“亲生女儿被诬告通奸,父皇明明都看在眼里,反而始终沉默,始终默许,还让一个外人来欺负咱们。”鸿月愤愤不平,勉强压着嗓子,声音在破音的边缘徘徊,“要是我当皇帝,肯定不会允许前朝后宫如此混乱。”
这里咬牙切齿,带着血性。
卫子夫本能像伸手去捂她的嘴,可看到那和她父亲如出一辙的眼神,还是悻悻把手放下了:“我还是不想你去冒什么险。”
“政斗讲究的就是一击必杀。更何况有人比我还要危险。”看卫子夫犹豫,公主得寸进尺,“娘,别把我赶走。就算不需要走到那一步,我要是能在前朝有所建树,也能和弟弟相互扶持。万一前朝的人再要数落他的不是,也有人帮忙,像馆陶公主和景帝那样,是不是?”
*
于是当天下午,卫子夫就直闯长门宫来,身边带着鸿月公主并一群宫女。
这一大帮子人实在是来势汹汹,让门口的守卫以为皇后娘娘是来寻仇的,不敢拦,就让她畅通无阻地闯进去了。
陈阿娇穿了件素白色的单衣,正站在料峭春风中运气凝神,准备练功。
看到这一群人浩浩荡荡冲进来,险些被吓得岔了气。
她眯起眼睛来仔细看了看,才游移不定地行了个礼:“皇后娘娘万福金安。”
不过短短的一个月时间,比阿娇还要年轻一岁的卫子夫就已经容貌尽改。
她穿着青灰色的衣衫,一头青丝居然大半都成了白发,挽在步摇里,黑白金交错着,像是落满了未化的旧雪,整个人都掉了色。
走近了才看到,卫子夫眼底布满血丝。
阿娇“嘶”了一声,可是殿里门板都拆了去做棺材板了,能看的过眼的地方实在站不下这么多人,只带着卫子夫和鸿月公主进了门。
多日未见,阿娇还没想好寒暄的措辞,卫子夫已经开门见山:“你们到底有什么计划,说来听听吧。”
这话不仅陈阿娇吓了一跳,鸿月公主也有些错愕地抬头。
卫子夫带着些犹豫,却还是很坚定地笑道:“我难道不是已经上了贼船下不去了么?”
她看向鸿月的时候,眼神有些不解,又有些心疼。
像是第一次试着帮陈阿娇反抗的刘嫖那样。
女儿和母亲终于又重新站在了同一条战线上。
像是看到了母亲曾经的痛苦和挣扎。
刘嫖最后是怎么答应了她,做出那些真的“违背祖宗”的事情呢?
尤其她还是刘家人,死后要怎么去和列祖列宗交代呢?
陈阿娇忽然很感慨。
可惜还没把这“违背祖宗”的感慨说出口,卫子夫又坐立不安起来:“宫里死的这些人应该不是你们的手笔吧。听童谣说,往后还要有政变,死的人不会比现在少多少。而你们就要靠着那场政变——”
“我以前也想过,我们真的没有更好的办法了吗?”她苍白地笑了一下。
她们所做的这一切,为的不过是复仇二字。
为了这两个字,在欲.望和恐惧之中交锋,磋磨成现在的模样。
所谓的准备好要杀穿后宫,到底是送死而已,还是真的有一线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