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然而,与此同时,欧洲君王就比较毛骨悚然了。
  从中世纪时期到步入现代化之前,大半个欧洲几乎都在建设棱堡防卫体系。
  复杂的造型和多变的外观,让棱堡可以提供全方位无死角的火力进攻,同时也因为地形复杂,便于撤退。
  长期以来,应对棱堡只有一种方法,那就是围困,困到里面人弹尽粮绝,要么死,要么投降为止。
  结果现在又多了一种进攻方案,看起来成功率还很高!
  特么的,欧洲君主一个个都心态崩了。
  你郑成功跟荷兰有仇,那你打荷兰去啊,为什么要连带着一起害我们?
  此刻,最恐慌的莫过于神圣罗马帝国的斐迪南二世。
  别人都只是怀有隐忧,而他的敌人已经兵临城下,逼近首都维也纳,正是那位瑞典大帝、一手将帝国送上最巅峰的北方雄狮,古斯塔夫二世。
  斐迪南二世整个人都傻了,要是古斯塔夫二世用郑成功的战术给他来一下,他能挡住吗?
  那肯定挡不住啊!
  该战术的核心就是全角度火/药攻击,古斯塔夫二世作为火绳枪的改良者,滑膛枪小队的变革者,最擅长的就是军阵火/药进攻。
  加上郑成功的这个战术,真可谓锦上添花,天作之合。
  斐迪南二世:真的,好想给自己一个大嘴巴。
  没事去干涉瑞典和波兰战争,得罪古斯塔夫这厮干什么,现在报应来了吧。
  “快去请华伦斯坦!”
  此刻,他也顾不得自己之前卸磨杀驴、剥夺人家兵权的事,慌忙去找帝国唯一的名将求助。
  ……
  经过商议,柳如是最终决定不前往吕宋,而是留在了大本营。
  她本身就不是战斗人员,而是后方谋划者。
  加上郑经离开之后,此地确实需要一个威望崇高的人坐镇,以免发生混乱。
  柳如是作为先王的半个老师,又和郑氏集团的大多数将领都相熟,身份上再合适不过。
  郑经对这位师祖母也很信赖,直接将所有事托付给了她。
  他回望浩浩荡荡的海师舰队,又见意气风发的秦良玉、李来亨等人,不觉感叹道:“今日群英荟萃,在场的每一位都是盖世人杰,小小吕宋,弹指可下。”
  被秦良玉目光一扫,他讪讪补了一句:“每位都是英杰,除了我。”
  “傻孩子”,秦良玉拍了拍他的肩,语气里充满了不赞同,“不许你这样看轻自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
  郑经心中一阵感动,感叹忠贞侯果然像传闻中那般娴雅风度,君子如玉。
  便听见她说:
  “一个队伍里,既要有领袖的虎、咆哮的狮、翱翔的鹰,也要有浑水的鱼、干饭的桶、边角的料…….你一个人身兼多职,责任很是重大。”
  郑经:“……”
  他黑着脸道:“谢谢你忠贞侯,帮我重新找到了人生的定位,本世子从未像现在这般感觉自己有用过。”
  “不客气”,秦良玉摆摆手,飘然径去。
  大军迅速且有条不紊地穿过传送门,然而,就在此时,忽见海岛之外有十余只小船正在乘风破浪,飞速划进,向他们驶来。
  船头昂首立了几人,正气势汹汹,挥舞着旌旗。
  秦良玉:???
  观众们:???
  怪了,这群人什么来路?
  14
  第14章
  ◎刘彻:哪来这么多奇奇怪怪的汉朝?◎
  郑经拿出潜望镜看了一眼,忽然怔住了:“这好像是我父王从前行军时的旗语。”
  秦良玉沉声问:“莫非是来投奔我们的?里面可有你认识的人?”
  郑经摇头:“都未见过。”
  何况即便见过,也谈不上可靠。
  这些年,郑军高层为了荣华富贵、身家性命倒戈向清廷的,不知凡几,也许这一批人就是准备行诈降之计。
  他正打算下令,让将士们鸣炮将这些船只击退,秦良玉却摆了摆手。
  “这些人都乘渔民小船,并非训练有素的水师,观其吃水程度,也不似重甲之士,多半是不知自何而来的民间义勇。”
  郑经还是想稳一手,觉得把他们都杀了比较好:“可是,如果真是敌人……”
  秦良玉沉吟道:“你也发旗语,让他们停泊到另外一个单独港口去,我带士兵去会一会他们。”
  片刻之后,一行数十人风尘仆仆,被接引上岸。
  为首者体格魁梧,虽衣衫破旧而神采奕奕,望着便是一员骁将,面对秦良玉的刀锋剑芒,神情无比坦然。
  “咦,是你”,张煌言望着他,露出一缕惊讶之色,“你是那个从前被延平王放走的人……”
  “是我”,高一阶深深行了一礼。
  郑经惊奇地问:“苍水先生,你知道他?”
  张煌言点点头:“从前退守厦门时,高一阶的母亲被清廷抓走,写信威胁必须离开郑氏海军,不然就杀了她。延平王闻讯叹息,道岂必以国事坏尔家事,「汝母万一不测,终天遗恨,则万死不足以赎罪也」。遂将他放走,赐千金回乡救母。”
  郑经默然许久,轻声道:“我奶奶就是被清廷以极端残忍的手段虐杀的。”
  退守厦门的时候,正值北伐兵败、风雨飘摇,局势已经很艰难濒危了,但他父王依旧同意了放人离开。
  也许在那一刻,他想到了许多年前的自己,所以决定成全别人一家。
  这些年,岛上养了很多的“闲人”,都是战死士兵的父母亲人。
  当年郑军行军都带着家眷,却仍有少数遗落在外,如郭华栋将军的母亲。
  郭将军死前的遗愿就是母亲得享天年,后来也被郑成功重金赎了回来,如今就在府上养老。
  秦良玉也不禁叹息,心想如此英明仁主,一片善心竟不得永年,可见是天不佑大明。
  高一阶出现在这里,正因为其母已然寿终正寝,于是纠结了几十位乡民,冒死出海投奔郑经。
  “先王恩义,我万死难赎”,他含泪道,“唯有依依阙下,衔结以报。”
  于是,这群人也加入了远征吕宋的队列。
  秦良玉催促道:“加快速度,传送门时间要结束了。”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郑经忽然想起了什么,飞也似的狂奔回去。
  秦良玉:???
  观众们:???
  不是,你要干啥,传送门等会关门了!
  眼瞅着还剩最后十余秒,众人焦急地等待着,郑经终于去而复返,出现在视线中。
  只见他怀中满满当当抱了一大摞物件,手中还拖着一只巨型口袋,一路狂奔而至,快得只见残影。
  万朝观众都惊呆了。
  好家伙,打包带走这么多东西,哪里像出征,不知道的还以为搁这儿搬家来了。
  郑经好容易跑到面前,即将跨入传送门,东西却又掉了一块,赶忙转身去捡。
  传送门发出刺耳的倒计时警报声:“三、二、……”
  秦良玉眼见情况紧急,不假思索掠出,奋力伸手一拉,终于卡在最后一秒将人拽进门。
  只听轰隆一声,传送门砰然关上,随着一阵天摇地动的巨响,眼前光景飞速变化,已到了吕宋岛。
  秦良玉转头,对着郑经怒目而视,厉声道:“你到底想做什么?我带白杆兵练兵十余年,都不曾见过你这般任性妄为之人!”
  郑经被训得头一低,小声道:“我只想拿上我父王,还有皇爷爷的灵位。”
  秦良玉一怔。
  “攻打吕宋这样的大事,总要带他们一起来见见的吧”,郑经挠头说,一边将怀中灵牌展示给她看。
  「明延平王朱成功之位」,「明绍宗孝襄皇帝朱聿键之位」。
  秦良玉望着二人的牌位,惊奇道:“世子殿下,你们家到底姓什么?”
  评论区,一名来自后世太平天国位面的热心观众,女将苏三娘,为观众们讲解道:
  “甲申之变后的第二年,朱聿键在福州登基,改元隆武,励精图治,意图北伐驱除鞑虏。”
  “为此,他招抚百姓,厉兵秣马,收编整合了许多势力。”
  “李来亨的父亲李过就因为隆武帝的招揽,决定带领闯军联明抗清,归顺朝廷,改组为「忠贞营」。”
  “延平王本名郑森,在少年时期为隆武帝收养教导,封侯加国姓,行皇子待遇,改名「朱成功」,送往前线典兵历练。”
  “隆武帝是明末自万历以来最杰出的一位英主,无奈时不我与,天势颓唐,非一人之力可挽。”
  “他战死于汀洲后,延平王年方弱冠,决意起兵复仇……后来就是我们都知道的故事了。”
  万朝观众:惊叹。
  郑经……当然也可以叫朱经,他父亲是不世之英杰,没有血缘关系的祖父也是一代明君,怎么到他这里整个画风突变?
  果然是「郑经不正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