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等着,中午让你尝尝。”
  李晚月说完去了厨房。
  方婆子立刻问:“姑娘,沈少爷送来的牛肉,您打算怎么做?”
  李晚月看了看,几块牛肉都不错,牛眼肉,牛里脊,牛腩,雪花,肥牛,居然还有一小块牛油。
  太好了,可以做几块火锅底料了。
  她看向方婆子说道:“方婆婆,地下库房不是放着冰盆冻了些虾和羊肉吗?你把虾和羊肉拿出来,把牛肉洗一下放冰盆上先冻着。”
  “是。”
  为了方便储存肉类,特意让人做了个冰柜大小的木柜,里面铺了两层油布,放着冰盆,买的肉就放在那里面。
  “郑婆婆,你把大骨炖成汤。”
  “是。”
  郑婆婆去炖汤。
  李晚月让红袖用陶罐把干辣椒煮软,然后剁碎。
  冯婆婆把牛油洗净切小块,冷水下锅焯水,再熬出牛油。
  待油稍微降了点温度,李晚月把准备的香菜葱段姜片放进去炸片刻,捞出渣。
  又把八角肉桂香叶等倒进油里,片刻后捞出。
  最后转小火,放进辣椒碎,约莫一刻钟后,油就变红了,再加进豆瓣酱,花椒麻椒,一点白酒,一点黄糖。
  最后加盐,少量酱油调味,倒到盆里,放到窗外等油冷却凝固。
  方婆婆已经把虾去虾线去壳,洗净,反复剁成细腻的虾泥。
  李晚月往虾泥里加盐,糖,淀粉,胡椒粉,葱姜水,一点猪油……然后往一个方向搅拌,搅抖到起胶,随后再摔打几息。
  凉水下锅,用勺子把挤出的丸子放锅里,中小火煮开,加两次凉水,捞出,弹牙的虾丸就做好了。
  牛肉冻的也差不多了,让方婆子把适合涮锅的牛肉切成薄薄的肉片。
  又让青绮红袖准备配菜。
  牛油已经凝固了,李晚月切了六小块,拿出其中一块加骨汤做了个红油麻辣锅底。
  又做了个三鲜菌菇汤底。
  这时外面搓麻将的人也下班了,他们早就闻到香味,没心情打牌了。
  听到要吃饭了,村长和有田他们要回去,李有山忙拦着,让他们留下吃饭。
  几人也不推辞,去了花厅。
  人太多,分了两桌,每个桌子上摆着四个铜锅,两个锅子上面飘着红彤彤的油花和辣椒,另外两个是奶白的汤,人太多,怕两个锅子不够用。
  桌上还摆着红彤彤的肉,瞧着不像是猪肉,他们也没吃过牛肉,另外几盘羊肉倒是看出来了。
  其他的山药,冬笋,土豆,白菜,豆芽,萝卜,木耳,虾丸,豆腐,小葱碎,香菜碎,辣椒油,还有一盘切成小段他们不认识的腐竹,看着都是生的呀,这怎么吃啊?
  李晚月看着这些,工艺有限,做不了那么多食材,这些也差不多了。
  她端起一碗芝麻酱道:“今天咱们吃涮锅,把肉和菜放到铜锅里烫一下,放到这个麻酱里裹一下酱汁再吃,麻酱可以自己加葱花香菜辣椒油什么的,调成自己喜欢的味道,牛肉和羊肉不用汤太长时间,放锅里数差不多十个数就行,大家尝尝。”
  第228章围炉煮茶
  村长和李有田几个惊呆了,居然是牛肉嗳,他们这辈子还没吃过牛肉呢,而且这个吃法也很新鲜啊。
  沈老头等不及,他用公筷夹了一筷子牛肉放到红油汤锅里,其他人也纷纷调自己的麻酱料汁,烫自己喜欢的菜。
  当裹满麻酱的肉片放进口中,浓郁的香味和肉的软嫩,瞬间充满口腕,真香啊。
  沈昱眼前一亮,他买的铺子还没想好做什么呢,可以做这个呀。
  天冷,饭菜端上桌没多会儿就凉了,吃这个就热乎多了。
  方嬷嬷十人在另外的桌子上,在李家做事,饭菜吃的都是一样的。
  他们也吃的心满意足,没想到还有这种吃法。
  每个人都吃的肚子滚圆。
  沈昱吃完就找李晚说生意的事。
  “你这个涮锅打算开店吗?若是暂时不开店的话,能不能先把法子给我?我先拿来开店,老规矩,给你两成利润,怎么样?”
  李晚月点头:“可以啊。”
  “嫂子你太好了,以后我绝对站你这边,还会帮你盯着阿晏,他敢做对不起你的事,我立马给你报信,再帮你教训他。”
  李晚月问:“你打的过吗?”
  沈昱一下子僵住了,他嘴硬道:“打不过也要打。”
  李晚月笑了笑,说道:“那个辣的红油底料,是用牛油熬制,其他的不是这个味,你弄的来那么多牛油吗?”
  “啊?这还真不好弄。”
  “那你用猪油试试,或者是牛油锅底只放少量的,本来太辣的也接受不了,这样应该撑的时间长一点,菌菇汤,或者鸡汤,骨汤的汤底也可以。”
  “对啊,主要是你那麻酱料汁好吃就行,喜欢吃辣的把料汁调辣一些就好了,快去写方子。”
  李晚月把做法写下来了。
  发豆芽和腐竹的方法一并给了他。
  “对了,你那个虾丸,明儿个我让人过来学。”
  李晚月应下了。
  这种不用操心太多事,就能挣到钱的方式,还是挺适合她的。
  沈昱喜笑颜开的走了,他要赶紧给母亲大人去信。
  ……
  这夜,雪花簌簌飘落,为大地盖上一层雪被。
  天亮后,整个村子银装素裹,很美。
  家家户户清扫院子和门前路上的积雪。
  李晚月醒来就听到晓兰几个孩子的欢笑声。
  她翻了身,窝在被子里不愿起来。
  青绮见她醒了,高兴道:“姑娘,昨夜下雪了,小兰姑娘几个在打雪仗呢,玩的可开心了。”
  “嗯,我听到了。”
  青绮又问:“姑娘饿了吗?今儿个方婆婆做了鲜肉小馄饨,冬笋酱肉包子,南瓜糖饼,红豆圆子汤,您是去花厅吃,还是奴婢给您端来?”
  因为李晚月冬天喜欢赖床,吃早饭时间不固定,所以大家也不等她了,只把她的那份留出来。
  李晚月一听,还真饿了,她道:“你去端来吧,我这就起来。”
  “是。”
  李晚月起来,洗漱过后,美美的饱餐一顿。
  披上厚实的斗篷出了门,晓兰看到她,立刻喊:“姑姑,快来打雪仗呀。”
  小安小康刚好今日休沐,也挥手让她一起玩。
  李晚月笑着回:“你们玩吧。”
  今日冬至,要祭祀先人,李有山父子一早就出门祭祀了,回来后就被沈老头抓去搓麻将。
  沈老太,赵素英,坐在廊下左侧闲话家常,王桂香和孙秀芹坐在廊下右侧。
  王桂香是个闲不住的,在纳鞋底。
  孙秀芹两手揣在袖子里,劝她:“大嫂,这么冷的天,就别纳底子了,要么你回屋里做也行啊,当心手冻着。”
  王桂香笑着道:“虽说现在做的活计少,也不至于冻到手,这不是有碳盆吗?以前的日子比现在苦多了,现在不用做多少事,总闲着也累的慌。”
  孙秀芹见李晚月出来,喊她过去坐。
  李晚月在几人中间坐下,让青绮搬来炉子,用红泥小火炉煮上一壶茶,在碳盆上支了个铁架子,又搬来小方桌,放上茶盏,几碟点心,红薯,板栗,土豆。
  把食材放到铁架子上烤。
  沈老太立刻围了上来,她腿上搭了条薄毯,看着烤的食物,感觉肚子又饿了。
  不多时,红薯的甜香就传了出来。
  李晚月把晾好的红薯掰成两半,给沈老太和赵素英。
  王桂香和孙秀芹各分了一半。
  李晚月吃着红薯,喝着茶,看着小兰他们玩,心里很满足。
  赵素英问:“老夫人,今儿冬至,等会儿包饺子,您喜欢吃什么馅的,告诉我,我好准备。”
  “什么馅儿都行,我挑饺子馅儿,只要是饺子我都爱吃。”
  “那就包两样肉馅的,再包点素馅的。”
  李晚月道:“再做个羊肉汤吧。”
  “行啊。”
  赵素英去让方婆子她们准备了。
  几个孩子玩累了,也跑过来吃红薯,幸好有点心,不然烤的速度供不上吃。
  下午,谢晏和沈昱来了。
  李晚月看到谢晏,倒了杯热茶递给他,问:“雪天路滑,你们怎么跑来了?”
  沈昱回了句:“今日冬至,你家肯定有好吃的,我是来吃饭的。”
  说完就立马跑走了,他可是很有眼力见儿的,不会在这碍他们的事。
  谢晏抿了口茶,驱散了一身寒意。
  他说:“处理完事情就赶过来了,明日没什么事,想带你去佑安寺,佑安寺后山的腊梅此时开的正好,再加上快要过年了,后面我的事情会比较多,再往后,要带外祖父和外祖母回京过年,可能没有太多时间陪你,现在有时间,就想多陪陪你,雪后腊梅和梅花,有一番别样的美,我想带你去看看。”